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賊

第四卷 天下大亂 第二百一十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 文 / 風再起時

    第二百一十四章暴風雨前的寧靜

    許攸斷定廢帝之事必敗,卻因在京中無聊堅持跑去攙和一腳,令袁紹一陣搖頭。果然,陳逸王芬廣邀豪傑,其中只有寥寥幾人同意,大多數人都拒絕了,而且也不知是誰,抱有何種目的,把這件事捅了出去。所幸這人必和陳逸等人有舊,不願直言,而是借太史之口,以天現異象為由阻止皇帝劉宏北行。不久,征冀州刺史王芬赴京,王芬大懼,解印綬逃亡,在平原『自殺』。此舉既保全了參與者,亦保全了家人。新任冀州刺史河東人巫捷到任,受到極大的阻力,發覺裡面水太深,只好不了了之。

    與此同時,皇帝劉宏組建西園軍,西園軍並非新卒,而是抽調天下精銳組成,以幽、涼、並三地為主。

    并州刺史丁原派出武猛從事張楊入西園軍為假司馬,不久從事張遼亦將兵進京,為大將軍所用。蓋俊麾下精兵強將無數,當然不想放過,不過此時蓋俊正在雲中、五原一帶和胡人沒白天沒黑夜的打仗,莫說抽調不出兵,就算能抽調出,蓋俊也不會給,肉包子打狗的傻事他才不幹。

    西園軍總計分為八校,每校掌兵一千,分別是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後七人皆統於上軍校尉蹇碩。

    皇帝劉宏組建西園軍的目的,一是震懾周圍宵小,二是抗衡大將軍部曲五校,為皇子協登基鋪路。而今八校尉,袁紹自不用提,曹操與蹇碩有殺叔之仇,趙融南陽人,與大將軍何進同鄉,淳於瓊穎川人,馮芳、夏牟皆名士之流。除蹇碩、鮑鴻外,多偏向大將軍何進,似有違建軍初衷,實則不然,校尉,名義而已,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各個軍司馬、假司馬。為了更加保險起見,皇帝劉宏為上軍校尉添加四個別部司馬。所謂別部司馬,別立營屬之主官。蹇碩實際擁有的兵力不是一千,而是五千。

    蓋勳不滿閹人手握國家重器,密會宗正劉虞、中軍校尉袁紹謀誅閹人,清君側。蹇碩心裡大懼,蓋勳,劉宏近臣,蓋子英之父,劉虞,東海恭王之後,漢室宗親,袁紹,京中第一人,深得黨人之心,這三人來歷一個比一個恨,讒言絕難斗倒他們。

    休沐日,蹇碩第一時間召集幕僚到密室商議,群策群力,有人說道:「校尉勿憂,聞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離京時,曾向陛下建議以蓋勳為京兆尹,總理後方,是也不是?」

    蹇碩眼眸一亮,他身為皇帝劉宏身邊的近臣,自然知曉此事。蓋勳為人剛直,敢於直言,雖然常常使劉宏感到不悅,卻甚見親近,不願放蓋勳離開身邊。

    「我命保矣!」蹇碩當即跳起來,進入皇宮。劉宏此時正在西園觀看美女歌舞,雖然奇怪他為何休沐日反宮,但也沒有多問,招他陪自己飲酒觀舞。

    蹇碩小心翼翼坐到劉宏下案,一邊心不在焉的觀舞一邊陪他說話,從閒話說起,一點一點轉向天下大事,接著話鋒一轉道:「西疆堪憂,臣推舉蓋校尉勳為京兆尹。」

    劉宏臉一拉,斥道:「卿出的什麼餿主意。蓋卿是我的腹心,失蓋卿猶如失一臂。」

    蹇碩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涕淚齊流,苦苦哀求,彷彿蓋勳不出,西疆百姓無望。

    劉宏不想蹇碩反應如此過激,以為他是憂心國事,一片赤誠,勉強點頭答應。

    蹇碩稍稍放心,擦乾眼淚,話題又轉向北疆,舉劉虞為幽州牧。

    「混蛋!」劉宏霍然色變,他身邊就這麼幾個心腹,都派出去我怎麼辦?

    蹇碩辯稱蓋校尉、劉宗正皆天下奇才,這種人不應長久留在身邊,而今國家多難,正是他們大展才華的時候。

    劉宏思考良久,認為他說得有道理。

    蓋勳劉虞等人之謀胎死腹中,被迫離京。遠在邊疆的蓋俊聽說後暗舒一口氣,他還真怕老爹一直留在京中,到時董卓進京拿住父母威脅他,是妥協還是不妥協?妥協,任董卓宰割,多年心血毀於一旦。不妥協,像袁紹、袁術那樣,間接害死親人。

    聞蓋勳到來,皇甫嵩喜出望外,親自到灞上迎接,直言後方無憂,必破韓遂。

    蓋勳名震西疆,士民樂相從,入主長安後,收郡兵五千,自請滿萬人。表扶風士孫瑞為鷹鷂都尉,長陵第五鑈為清寇都尉,弘農楊儒為鳥擊都尉,京兆杜楷為威虜都尉,桂陽魏傑為破敵都尉。此五人皆高門士人,素有名聲,尤以扶風大儒士孫瑞為最,堪稱關中士人領袖之一,名氣絲毫不弱馬日磾。

    蓋勳雖然遠走長安,每有密事,皇帝劉宏輒手詔問之,恩寵不減。

    韓遂其人,賈詡評曰手段為長,軍事為短,割據一州或可,妄進一步——難。

    事實也確實如此,韓遂先是吞併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等,降隴西,克漢陽,逆轉涼州大局。後與董卓僵持,被敦煌太守趙岐將河西四郡兵鈔襲老巢金城,猶能反敗為勝,可稱得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其軍事確實非其所長,至少面對大漢國赫赫名將皇甫嵩時,相形見絀。雙方相峙半載,入冬,皇甫嵩擊破韓遂第三次西京夢,將其打回涼州老家。

    而稍早一些,橫行青、徐、冀、幽四州的張純張舉、烏桓首領丘力居叛軍被騎都尉公孫瓚堵在遼東屬國的石門山,雙方血戰一日,張舉等大敗,幾至全軍覆沒,丟棄妻女,狼狽翻越長城,逾塞而走。「白馬長史」公孫瓚曾與「落雕長史」蓋俊齊名,可自從蓋俊隨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就再也沒有人拿兩者相提並論,說句不客氣的話,蓋子英麾下將、尉,隨便拎出一人都比他名氣大。石門一戰,公孫瓚一躍而起,風傳天下,向世人證明他非是浪得虛名之輩。不過公孫瓚迅速迷失在眾人的吹捧中,驕傲自滿,追出塞外,因深入無繼,反為烏桓人圍於遼西管子城,糧盡,士卒死者十之五六。這是後話。

    說來也怪,蓋勳、劉虞分別去往西疆、北疆,而年末都傳來捷報。皇帝劉宏大喜過望,把蹇碩誇成了一朵花,並封其為侯。蹇碩哭笑不得,他當初只是想調走蓋勳、劉虞,不想反倒立功。不敢居功自傲,贊劉宏眼光驚人,身邊賢才如雲……

    劉宏聽罷,眼仁兒都泛著笑,蒼白的臉上浮出一團紅暈……

    劉宏當然有理由高興,此兩戰,加上先前蓋俊擊破屠各、匈奴聯軍,自黃巾之亂後最大三股叛亂或敗或散,雖有青、徐黃巾復起,張燕、郭泰肆虐京畿,不足慮也。

    劉宏這麼認為是有道理的,韓遂麾下有涼州義從、湟中羌,張舉麾下有幽州突騎、烏桓人,屠各、匈奴更是素來為天下所畏服,三者敗亡,剿滅中原那些泥腿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年末,北疆、西疆相繼告捷,蓋俊這邊也已進入尾聲階段,從二月翻越呂梁山,連續將近一年時間,蓋俊把屠各、匈奴人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收復西河、上郡、雲中、五原四郡,斬胡首超過六萬級,俘虜胡民二十餘萬,威震并州。

    戰線一直推進到五原與朔方交界地帶才停下,一是冬季到來,二是朔方郡地域廣闊,從東到西近兩千里,距并州治所晉陽三千里,不服王化的胡人統統逃到朔方。最樂觀的故意,也要集五六萬精騎,花個兩三年時間……

    蓋俊心生去意,卻不甘示弱,大兵壓境,責令諸胡交出偽匈奴單于須卜及屠各首領,並懸紅購其頭顱。諸胡懼怕蓋俊用兵,斬殺須卜單于送上,路那多、董七兒因為擁眾甚廣,無人敢惹。

    蓋俊雖覺不滿,也只好抱憾返回美稷。

    草原很美,天藍地碧,即使冬季風景也有獨到之處,然而習以為常後,就是極度的無聊跟極度的空虛,使人心中產生憋悶之感。

    新年正旦蓋俊在軍營中度過,大家聚在一起,醉解鄉愁。

    進入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以來,蓋俊越來越喜歡登高南眺。

    并州,偽匈奴單于須卜死了——

    幽州,偽天子張舉也死了——

    涼州,韓遂鋒芒盡斂——

    如此看來,大漢國中興有望,可是誰知道呢,就是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大漢國突然崩潰。先是皇帝身死,外戚、士人與閹人火並,直到董卓進京……

    三國群雄割據時代,即將來臨!……

    十五年,這是他到此的時間,二十八歲,這是他如今的年齡。

    兩世為人,身未老,卻總是下意識認為自己老了,實際上他未來的對手董卓年近六旬、劉表四十八歲、韓遂四十七歲、袁紹四十四歲、袁術業已不惑、曹操三十五歲、孫堅三十五歲、公孫瓚年過而立、劉備二十九歲,以年齡論,他是最小的一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