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一百零十八章 眾官拾柴火焰高(下) 文 / 克己馬

    (本章大約是最後一張非vip了--克已對不住大家啊怨念的40萬字)

    只聽趙括一聲令下,雜役兵卒們便抱上數捆柴火,迅速地添到那四足大鼎的火堆中。不過片刻,鼎下燃得呯吧作響的乾柴,便將鼎中沸油燒得嘩啦啦歡快地叫了起來。

    頓時,整個中軍大賬前的廣場上,瀰漫起股股油香。

    「諸位,我軍從邯鄲一線的中原腹地而來,行走匆忙,也沒有帶上什麼邯鄲地方的土產,實在是對不住大家了。不過好在我軍中有邯鄲城中有名的庖廚在行武之列,所以,本將便令他將就著這代城百姓鄉里的犒軍之物為大家做上一席邯鄲酒肆、君侯府地時興的菜色。算是感激、回饋大家對我軍將士的盛情了!」趙括一面對眾人說道著,一面命庖廚緩緩而上,當著眾軍民官吏的面,做起了菜餚。

    「這是鄉人送來的大鯉魚--約有十來斤重的河鮮大魚,小人等就用做活炸黃河鯉的法子做這頭菜了!」為首的大廚抱拳向趙括請命道。

    「好!」趙括爽快地回了一字。

    「這可是邯鄲城中最流行的吃法之一啊!」有幾個邯鄲地方出身都尉們得意地向「邊地的鄉巴佬們」展示著自家的見聞:「把這鮮活的大鯉魚用滾燙的熱油澆熟了身子--可是魚頭、魚尾卻不澆揣摩滾油;最後上席之時,這盤中之魚還可以張口搖尾,便身子卻熟到香軟多汁……吃起來……那滋味……別提有多鮮美了!」

    都尉們倒是高高興興地圖個嘴上痛快,向大家顯擺著自家見實,鄉老、豪強的代表們也是邊聽邊嘖嘖稱奇;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席上的主客們--眾官家之人已經聽得全頭皮發漲,汗毛豎立,全是發麻。

    眾官面露僵笑,瞳孔放大,直直盯著案板上的如小豬般大小的大魚兒,從活蹦亂跳到被廚子的趕面棒擊昏,死死地成了俎上肉;又看廚子用鋒利的菜刀在魚身上切過,昏死的魚兒掙扎了兩下,便又不再動彈……

    廚子們那利刀哪裡是切在大鯉魚的身上,分明是在落在他們身上,在刮他們這些犯事兒者的皮、切他們的肉。

    就在眾官看得心驚肉跳品品之時,只的首廚一聲嘹亮的號子:「好咧!上熱油咯!」

    雜兵從大鼎之中取出少許冒雙調和著清煙的燙油,又把燙油放入小鼎中,小鼎又被端到首廚面前。

    首廚把雙手一搓,麻利地把一條大魚碼在木盤中,又迅速地將小鼎中的燙油用勺鑰起,痛快地淋在大魚身上。

    吱吱吱……

    不過是眨眼功夫,這魚身便被淋出了一股清香之味--肉香四溢,魚做好了。

    「上菜!」又是首廚高亢地一聲後,第一道大菜便被盛到了趙括的機案前。

    「郡守大人是主客,又是這邊郡的地主;這第一盤吃食,我在邯鄲已經是嘗過,還是先由他享用吧!」趙括一拱手,做出謙讓的樣子,把這活炸的魚兒推到了代郡的機案上。

    「多謝大公子美意……」郡守雖然也是拱手作謝,可是雙眼卻死死盯在那盤還在張口搖尾的活炸魚上--當然,他可不是因缺衣少食,或是嘴饞才直直死瞧著這盤美味佳餚。

    看著近一臂之長的大魚兒那雙死魚眼,與自己四目對視,魚嘴不停得張合著;平日裡聽慣了阿諛奉承之詞的郡守大人,這時候耳邊所能聽到了的,好像是那發不出聲來的嘴魚兒,發出了陣陣痛苦難當的呻吟。

    又是須臾之後,數盤大魚皆擺在了眾人面前,看著了張張合合的魚嘴兒……此時無聲,卻勝似有聲,有人看得驚奇,更有人看得心驚--邊郡的官兒的心境也和那郡守長官差不了多少了。

    「請!請!」用箸分好魚肉,便是品嚐美味的時間了。

    有人大啖美肉,有人卻把那醇香白嫩的魚肉當成了吞食毒藥一般。對他們這樣的人來說,那暖暖的魚肉,進入食道之後,好像馬上化成了燒紅的木炭--讓他們想吐,吐不出;想咽,嚥不下。

    就在他們的口中之物進退無狀之時,首廚又開始準備第二道主菜--炸全牛。

    看著雜役小兵們把清理好的肥碩公牛抬上大鼎邊支起的高台,又把牛整頭扔入鼎中--嘩啦一聲之後,一鼎熱油便沒了聲兒。

    「君上,就差把火兒,就能把這菜作得了,請您和眾賓客稍候,容我等加些柴薪把這油燒熱了!」首廚說顯然是經歷過這種事端,他處變不驚地向趙括請示道。

    「要柴薪嗎?不用去取了,本將帳中就有兩大箱之沒有用的舊牘爛簡--正好,你把它們燒了就是!」趙括輕聲一言道。

    趙括的輕言,立馬吸引住了代郡守和幾個坐在次席上的郡官兒。

    「舊牘爛簡……莫不是……」眾官堅耳一聽,皆以為趙括要向他們攤牌了;少人的手腳都抖了起來,連快要入口的魚肉也被他們給生生地抖到了機上席下。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小卒們抬上的第一口箱子他們是認得的。

    「這不是前兩天用來投黑函那包了銅皮的大木箱子嗎?它裡邊的東西會不會是……」在眾官的眼中,這箱中之物,才是他們最想看到,也最不想看到的「主菜中的主菜」。

    第二口箱子是他們沒有見過的,不過以他們那份好專營權柄的聰明勁頭,很快就想到了箱中之物十之有**是他們在更早時候手書的自白認過之書。

    「還愣著做什麼?還不快打開箱子,把那些紀錄陳芝麻爛谷子事兒的舊東東西放到火中燒了--現在要是不添把火,這一鍋好油,一頭肥牛可就白白浪費了!」趙括大聲斥責著庖廚們,卻是意有所指,讓眾官們先是一驚,後又暗自高興:「原來這馬服君是要放過我們啊。」

    「是,燒!」廚子和雜役們接到命令之後,立刻七手八腳得行動了起來。

    看著木牘竹簡在烈火中燒得辟叭直響,又化成一團火紅,再成灰燼,眾官心中的大石算是放下了大半。

    也不知是哪個「不知禮數」的官兒,開了個頭,把衣袖一捲,親自上陣,將箱中竹簡投到火中--這下子便有更多的官兒們競相效仿,紛紛跳出來當燒火的小廝。

    「來幫把手,讓火燒亡旺一點1」那幾個憋急了的官員,用衣袖抹著頭上被烈焰燎出的的汗水,全無官像地自我解嘲道。

    「好好,要得就是眾人齊心協力,把我們邊地三郡的紅紅火火地管理起來,不光是去了邊患,還要讓代、雲中、雁門,成為我們趙國稱霸中原--不,奪取天下的大後方!」趙括避開眾官的劣跡不表,只說將來,大有既往不咎,觀官員們的後效之意。

    有人過當了愣子,就有人當聰明人,還在席上的眾官立刻起身敬酒,大表忠心;大家皆竭力向趙括證明--至少是口頭上表明自己將為馬服君之命是從。

    原本在一場筵席上被趙括挑起的危機,又在另一場筵席上被他化解--而他最少得到了邊郡官吏們表面上的支持……至於今後,趙括所要面對的,可是還是他最不喜好的內鬥的虛耗,或者是眾人齊心協力,完成他的邊郡攻略與謀劃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