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一百零十五章 吃吃喝喝好辦事(下) 文 / 克己馬

    (家搬勝利完成了,大約明日可以恢復正常更新了--因為克己還要重做系統所以是明天才是正常的得起來。午夜重做系--很好,很強大!)

    隨著龐援執劍,端正而威武地立在眾人中間;那個半歪著身子,面色通紅,一付醉態的趙括便開始了他的行令官:「好,行刑官立於中央,現在正是酒令當行!」

    「我便從眾賓中隨意點出一人,問他學問!」趙括以迷離的目光盡掃四座後,便指著一末座小官道:「就是你了!來,站在堂中回話!」

    「是!」小官邊是拱手行禮,邊是起身向前,屁顛顛地「爬」到趙括面前--他的動作雖然狼狽,但卻也敏捷,八成他在心裡只恨自己的老娘怎麼不多給自己生出兩隻腿來。

    「在下代城大夫……」不知是坐久了雙腿麻木,還是多飲了兩盞黃湯,小官還沒有站直了身子,便急不可耐報上自家身份--原來這官兒的職位還不算低,居然代城一帶的最高行政首長--可惜這筵席上的眾賓客不是一軍之將,便是一地之長,他這代城大夫只能委屈地盡地主之誼,坐到離趙括最遠的地方。

    現在北伐主將居然第一個就叫到了自己,代城大夫自然是喜上眉梢,好不開心。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看他這樣子…….與他手下的那個驛丞比起來--不過是一丘之貉大面積而已。領死的時侯,還高興成這樣子--我還真不忍下手了……」雖然不願武斷地判斷一個人的優劣,可是那代城大夫的表現實在是讓趙括不好給他一個正面的評價。

    「上古之時,天下洪荒,有九夷之族--這九夷是?」趙括問了個在當時簡單到家的問題--所謂九夷,其中之一便是他們趙國人自家了。嬴姓趙氏一族源於燕山山脈一帶,這裡自古就是各種鳥類集棲之地,所以他們便是九夷之一的風夷人(鳥夷、鳳夷)

    「這個……」代城大夫不知如何作答了,雖然他的心中不是不知道九夷是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要是說出風夷之名,我不是找死嗎?」代城大夫原本是多喝了一點兒,可被趙括這一問,立刻嚇得清醒了起來。

    東周戰國,因為是西羌的戎人周建立的王朝,在周人的觀念中把原本統治中原的商族人(黃夷與風夷)看作野蠻人,刻意在不同的場合貶低商人的族源--於是幾百年過去了,「夷」這個本意為「用弓之人」的稱謂便成了貶語。

    「說到風夷便是說趙氏是蠻族之後,這不是連我家王上也一起給罵了嗎?」代城大夫的酒算是全醒了,雙目一轉,立馬想到了乎弄過去的法子。

    他立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君上,《爾雅》上說:九夷是玄菟、樂浪、高驪、滿飾、鳧更、索家、東屠、倭人、天鄙。」

    「《爾雅》是何人所著?」趙括又問。

    「是孔子的門生後人!」代城大夫長出了一口氣,慶幸趙括的問題出地簡單。

    「那孔家的老二自家就是殷商後人,自然不會說他們是風、黃二夷的後人!你心中明明知道我問的九夷是指那九支善使長弓,以鳳鳥為圖騰的崇拜,作為部族的古族--而後,這鳳鳥圖騰便作為了姓氏。而我嬴姓,便是『燕』字異寫體--燕子便是玄鳥,而這玄鳥便是我趙國大軍--不對,還有西南面的秦軍的戰旗,便更不說那先朝大商的旌旗了!

    你以為本將不知你是怎麼想的?你把祖宗的光榮看成恥辱--這第一個問題你便回答錯了,那就不要怪本將了。」趙括漲紅了臉,責問道。

    雖然他此時依然是爛醉的樣子,用手肘倚在機案上,可堂上眾官這樣子才明白了一半:原來咱們的新上司不是要來提拔大家,而是要來這裡殺人立威啊!

    於是先前眾官交頭接耳、躍躍欲試嘈雜之聲,便換成了現在秋蟬淒切之音。

    「龐都尉!」趙括大呵一聲。

    「在!」龐援一手提劍,行了個抱拳軍禮。

    「知情不報,在軍中是何罪責?」

    「因事情輕重,各有把別;輕則杖擊三十,重則……」

    「重則如何?」

    「重則梟首!」

    「梟首!」眾官一聽梟,本想上前為那代城大夫說上兩句好話的,也都把頭一低,或是摸自家雪白的脖子,全都蔫了下了。

    「本來是為了借此機會考查一下大家的學實……沒有想看啊,大家的才學是有了,可是,都沒有用在正路上。好了,代城大夫也算是答對了一半,那《爾雅》上的說詞,也算是一種說法,自東夷各族與西戎各族混居於中原,便有了我們中原的華夏之民,舊的『九夷之說』也可以改成現在的說法……這樣吧,就按個到輕不重的量刑吧!」趙括又飲一盞,然後輕描淡寫道地說道,好像沒有發什麼事一樣。

    「得令!代城大夫知情不報,按軍中法度,杖責五十!」龐援高聲一吼,便有數名甲士從席間穿入,架上驚慌失措的代城大夫就往席下拖。

    那代城大夫現在也只有大叫「謝君上饒命的份兒了」。

    代城大夫那聲聲饒命還餘音繞樑,酒令便又行了起來。

    這回子遭殃的是主管地方軍務,將來要直接面對趙括的代郡郡丞了。

    「何為五牲?」趙括又問了一個有多種答案的問題。

    代郡郡丞畢竟比那代城大夫官高一級,自然不會再犯那種低級錯誤。只見他略將嘴角上彎,自信地回答道:「這是說的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指牛、羊、豬、犬、雞;還有一種是說野生的麋、鹿、磨、狼、兔;在下還聽過有人說是磨、鹿、熊、狼、野豬。當然,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因為這五牲是人們家養的,關係到百姓生濟,在下便認同此五牲。」

    郡丞答得完美無缺,還順便說到了「百姓生濟」--還真像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答得好!那這五牲又是何人可享?」趙括不讓郡丞喘息,又發一問。

    「五牲者,天子所享!」郡丞流利地作問,可是話一出口,他的心中便大呼上當!

    原來趙括一臉意氣之笑,看著機案上的五牲六畜八珍,再看了看他。

    「天子所享……哼,你們把五牲獻上,是在誣陷本將有謀逆王上之心吧!」趙括的臉還是通紅,卻不是因為酒精而是震怒。

    啪!

    酒盞被在他重重扣在機案之上,木質的盞體竟然被壓得迸裂開來,再發出卡地一聲。

    就在這一聲之後,堂內馬上肅然無聲;肅然之後,便可是隱隱聽到數道牆外,有人被杖打時,所發出的鬼哭狼號之聲。

    那聲音穿到眾官耳中,直聽得他們全身發涼。

    說到此處,趙括便把這筵席當成了審問場,東說西扯,意有所指,便問起了邊市之事。

    眾官看著龐援手中的那柄長劍,聽著那鬼泣之聲,只得半遮半掩地出了自家在邊市問題上的作為。

    「好,如此邊市,不要也罷--本將要新開軍市取代這於國於民皆無好處,空肥了商人,污了我官家之人的邊市!」趙括一言既出,現在也無人反對;眾官默默不語,只好默認了下來。

    「好,從明日起,我代、雁門、雲中三郡,將加強管制,不讓胡人與我邊境!」趙括又舉起機上酒尊,充作盞杯,豪飲起來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