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決勝千里之外(上) 文 / 克己馬

    以趙軍編制,萬人為軍設左、右將軍,五千作師設裨將軍,千人稱旅設都尉一名,之下又有百人之伯長,半百人之卒長、什長、伍長……

    樂乘拜為大將,他所帥三軍,實為三萬從鄉里徵召傅籍精壯所組成的戰兵。因為身處於戰亂四起的年代,民風尚武,加上此次所召之兵,多數為五、六年前參加過閼與之役的老兵;雖然徵召時多用了點時間,所召之兵也算得上除於禁軍、邊軍這些常備軍外,趙國最有戰力的一軍。

    國尉許歷本是馬服君一系人馬,所以做事也就格外認真賣力。作為非戰爭之時的最高武職,許歷有統領諸軍之權,又有各級軍官的任免與考核之便--就算是位在他之上的大將軍,平時也要讓他三分。在無關國家根本的一郡數十城的小戰中,他許歷,反而比起那個只得大將軍之實,卻又名不正言不順的廉頗老將軍來,更有權威。

    許歷用手中之權,給樂乘召來了趙國最好的壯士,其中居然還大約萬人是騎著良馬的控弓之士,更不要說用來駕馭趙括所送來的戰車的數千駑馬了。

    看到自己手中有如此大軍,加上趙括、田單的計謀,樂乘自信的笑了,雖然笑得還早了那麼一點,卻也笑得是自信滿滿、理所當然。

    車轔馬嘯之後,樂乘只引三萬精壯之士,不帶後勤輜重之兵,便氣勢如鴻,經燕涿之道,殺向原為中山故地的冀中地區。

    樂乘之軍只用了不到十日,就出現在只是拿下兩三座城小牆危的趙城的燕軍面前;行動之迅速,可以說是曠世空前。趙軍的行動,讓以為趙人還在邯鄲徵調集結的燕軍前鋒大將,樂乘之兄,昌國君樂閒大為震驚。

    原以為自己的行軍,以是相當神速,可以在趙軍援兵到來之前,先佔下半個冀中的樂閒已經來不急思考,由他親弟弟樂乘所帥的趙軍是如何只用數日時間,便衝到他的營壘之前。樂閒當然不知樂乘以趙括之計,以戰車作運兵之車,只是捎帶少量糧秣輜重於戰車之上,便攻了過來。他依兵法常識,以為弟弟樂乘之軍定是疲於奔命的匱乏之師,於是自作聰明,當機立斷道:「趁趙**立足未穩,營壘未立,立刻發兵攻之!」

    於是五千燕騎,和近萬步卒便發對初來乍道的樂乘軍發起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襲攻擊。這一萬五千燕人那裡會知道,他們要面對的是趙國的一萬精騎,還有兩萬經驗老道的步卒。

    燕軍攻來之時,趙軍正在搭造營壘。看到燕人的騎兵將箭矢射到自己營中,先前只當過裨將的樂乘立刻憤然而起,就要引中軍兵士殺出營去。

    可當他的屁股剛一接觸趙括送來的馬鞍,又看看身邊那身材高大李同那張面求戰心切的臉,就好像看到了鏡水中的自己,這才回想起來趙括要他把燕軍引向濟水,而不是與燕人力拼之事。

    於是他把臉一沉,躍下馬來,十分窩火地大聲令道:「速將營中戰車翻倒,堵住未完成的營壘缺口!」

    「遵將軍命!」屬下左、右將、眾裨將及都尉們也紛紛下馬,號令部眾挾下馬兒身上的捥具,將戰車推到營前扳倒。

    等到燕軍騎兵射完弓矢,燕軍步兵所組成的幾十個百人方陣便己攻了上來,兵鋒所向,直指趙營。趙營之前,也已陡然生出許多戰車變成的大盾,而在大盾之後,等待這些燕國兵卒的,便是手執長矛利劍,拉弓引箭的趙國猛士。

    「所有弓弩手,等燕人入百步之遙,便聽我號令放箭!聽清了:只許射向燕軍軍陣之前,不可射入陣內!」樂乘憋著火,眼看著放在面前的戰果武勳不能去取。

    「什麼……這叫打的什麼仗啊……」光是將尉之官,對樂乘的奇怪佈置頗有微詞,更不在說渴望用燕人的項上人頭,換來官爵奴僕的兵士們交頭接耳的議論了。

    樂乘所想,不過是按趙括的意思,不可打得太過火,才免傷了燕趙兩國合氣--可是眾兵將那裡想得到這麼多,他們看到的是赫赫戰功所能給自己帶來的種種利益好處。

    當樂乘一聲令下後,趙營中便飛出了無數銅頭木身的「飛蝗」,在空中劃過一道看不到的弧線之後,齊齊射入了燕國步兵陣前的土中。

    處於前列的燕人定神一看,只看見自己腳下,憑白無故長出了成片成片箭羽之花,已經嚇得足不能前。可是他們還是被後面湧上的同袍給頂入「花叢」之中。

    幾個長滿胡茬的老燕兵吹牛打屁道:「趙人的箭術真他娘的臭!」

    第二輪齊射開始了,依然是身在了又過十步的燕軍腳下,又是引來燕人的嘲笑之聲。

    再射再笑……箭雨時升時落,直到燕國步卒只距離趙營不過五十來步。

    現在燕兵的面龐幾乎可以看清了--到了此時,趙營中已經開始有幾分噪動之聲了。

    「還是射到燕陣之前?」第一次上陣的精壯小伙問身邊老兵,老兵又問身後伍長,伍長再問什長……直到同樣的話被樂乘身邊一中年都尉問起。

    「再射燕陣前方!」樂乘牙關一咬,肯定的答道。

    「到了三十步,可就是衝陣的距離了!」那位都尉一臉焦躁,再次提醒樂乘道。

    樂乘看看這名都尉,四十多歲的樣子,雖是一臉漂亮的鬍鬚,卻又生得還算是白淨。於是樂乘便想他定是個平日裡養尊處優,經不起大陣勢的貴胄子弟,臨到戰時卻來搶功,於是輕慢道:「怕什麼,要是待會兒真的與燕人短兵相接,你就在我身邊就是了!」

    「將軍以為我上得陣來撈取戰功,卻又貪生怕死之徒嗎!」看樂乘輕視自己,中年都尉反語問道。

    「放箭!」樂乘不去理會這名比自己大是近一倍歲數的中年都尉,再次下令以弓箭阻嚇燕軍。

    可是這一次,不知是有人有意為之,還是確實心中發慌,居然有數十箭射入燕陣之中。

    燕人終於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幾聲淒唳如鬼嚎的慘叫。

    趙軍弓弩手看到已經射倒燕兵,便以為命令有變,於是之後輪箭幕,便是百箭入燕陣,千箭入燕陣。

    因為距離過近,燕軍又對懈怠輕視趙軍。當趙軍之前入雨般落入燕陣之時,立刻引來一邊哭嚎之聲,聲音過後,那幾十個百人方陣便開始散亂,如果此時趙軍以雷霆之勢攻出,燕人必將是面臨全線崩潰的滅頂之災。

    身在後方的燕將樂閒,一看不妙,立刻下令,騎兵以箭矢,牽制趙軍反撲,讓陣型漸亂的步卒穩住陣角之後再說衝擊趙營,或是全身面退!

    看到燕軍有撤退的跡象,樂乘也不追究是何人放得第一箭射中了燕兵,只是在親兵的護衛之下,探出頭來從戰車豎成「大盾」間,仔細觀察燕人是否當直就要潰敗。

    他正在得意之時,突然一箭從燕軍陣中直直射他的頭顱。

    光鐺一聲,箭頭已赫然射下他的頭纓!

    兩軍交戰之時,主將頭纓被敵射下,就猶如被人啐吐沫一般,不光是主將之辱,也是全軍之恥!

    樂乘兩眼直瞪著黃土上那被射下的、如血肉般刺眼的紅色頭纓,好像看著自己的心臟被人刨出,又丟在地上一般。他此刻已經顧不得先前被嚇出的一身冷汗,更不要說趙括對他囑咐:「不可殺敵過多,逼燕人太甚,使兩國結下世仇!」。

    他跳到一戰車上,大喝一聲:「老子不認你是不是我親哥了!」

    之後回道,下令道:「眾將士,以散兵攻殺燕賊!」

    眾趙國兵將,早就憋著一口惡氣,只聽主將一聲令喝,也如出籠之猛虎惡狼,顧不得燕國騎兵的箭矢所襲,直撲向正在潰亂中的燕陣。

    「李同,快快隨我出戰,讓燕國小兒看看你家大公子的鐵騎是如何厲害!」樂乘看燕軍已然要逃,於是想以紫山騎士匯同自家親兵,乘勝追擊燕兵。

    「是!」李同大聲應道。

    「將軍說過:要我在您身旁!」中年都尉也急急叫道,生怕樂乘把他落下。

    「你叫什麼名字?」樂乘段聲急問道

    「在下龐援!」中年都尉回答更是精幹。

    「好啊!龐援--您就是當年與主父(趙武靈王)論兵的那個少年龐援?怎麼你現在還只是個小小都尉?這樣吧,龐都尉,你也隨我一同攻入敵陣,我所斬得首級,全都記在你的功上!」樂乘自知此戰必勝無意,又敬都尉龐援是一時的少年俊傑,與他先父樂毅也算是舊部老交,於是爽快應下龐援都尉之請。

    紫山之騎、樂乘親兵,還有龐援的一旅騎射之兵,在一聲急促的鼓點之一,便殺出趙營,攻向陣角已亂的燕軍前陣……

    時值少年的樂乘和壯年龐援都不會想到,他們將從此戰起,逐漸成為讓燕人聞風喪膽的大將!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