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四十七章 運籌幃幄之中(中) 文 / 克己馬

    第二天一早,趙國眾臣諸將簇擁著威太后和趙王丹,登上叢台,焚香告天,向戰神蚩尤獻上三牲少牢之祭;同時授於樂乘將軍印信和綬帶,拜他為將,並命他帥軍阻擊來犯燕國之敵。

    拜將禮成,國主威太后又在叢台之上,校閱昨日臨時從邯鄲地面上召點的五千抗燕之師。

    看到這五千人馬聲勢雄壯,威太后連連點頭,嘴角一彎,露出多日不見的笑容。她站在叢台上,向台下眾軍士揮了揮手,道:「『撻彼殷武,奮發荊楚』!我趙國的子弟們,你們的祖先從大商時代,就隨商王南伐楚地;現在你們要去抗擊的燕國,正是數百年前,滅我殷商的周人姬姓封國--你們不光是要為去趙國討回公道,你們更要為你們那些為周人所害,戰死在牧野、朝歌,累死在西北苦寒之地的祖先討回公道,讓他們的英靈得到安息!我趙國,我殷商烈烈先人會在天下看著你們,去吧,我的子弟們,用燕人的血,去洗刷先人的恥辱與怨恨吧!」

    威太后僅僅只是利用人們的宗族觀念,以祖宗先人之事,便挑起了本就好通鬥狠的趙國將士們奮起一戰的熱情。台上之人聽完威太后蒼涼中又帶有幾分悲壯與慷慨的說辭,立刻噪動起來。也不知是何人,在眾兵士中起了個頭,接著威太后的「撻彼殷武,奮發荊楚」歌道:

    撻彼殷武,奮發荊楚。

    深入其阻,裒荊之旅。

    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

    昔有成湯,自彼氐羌。

    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

    聽到趙國眾兵那雄厚而震撼的粗獷歌聲,威太后滿意了。雖然身為女子,一個齊國嫁出去的趙國公主,她卻對齊國充滿著無限的眷戀;她恨不得借趙國之手,把曾經幾乎滅亡齊國的燕國踏平--雖然她的夫家趙國也曾經是伐齊諸國之一。

    台下眾兵歌聲振天,台上威太后精神抖擻;可是在這當頭上,卻有一人大汗如漿,直在敲鼓。所敲之鼓,自然不是他的那面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大鼓,而是那張忐忑不安的心鼓--此人便是才被拜為將軍的樂乘。

    雖然先有趙括給他送來的妙計,樂乘對戰勝來犯燕國,也有了七八成把握,可是當他看到經過昨天一日的點集,不成才彙集一師之兵,不過5000人馬,心中便焦躁不安起來。

    「按這進度,一日時間,方才集得五千兵士,那等到三軍之兵,約三萬人集齊之時,便又過了四、五日……軍行冀中燕軍入侵之地,又要花上個十來日--只怕那時,冀中之地的粟麥已經把燕人養肥,而冀中的數十座大小城廓也成了我哥樂閒的戰功了!」樂乘一手托著將軍印,一手攥著用來調集冀中地方兵馬的虎符,心中卻越發不塌實起來。

    各項禮儀完畢,滿頭是汗的樂乘立馬找上國尉許歷,求他速速集結各地傅籍入冊的壯士從軍。許歷皺了皺眉,黃板牙一咬,向樂乘伸出三根手指:「三天,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集得三萬精壯兵丁,交到我們的樂將軍手上!不過冀中地方兵馬,就只有靠你手中虎符去調遣了。」

    樂乘看著許歷的眼,和他對視一下,無奈道:「兵法上說,兵貴神速……此次燕軍搶先攻來,已經是佔得先機,可以現在時間推算,就算是我軍能倉促趕到冀中,也是半月之後的事了--這仗,你叫我怎麼打啊!」

    許歷是趙奢的老部下,自然不忍看到同為馬服君一系的樂乘如此為難,於是長歎一口氣後說:「樂將軍你也知道此役不過是為了一郡一地的小戰,所以徵召的都是精銳之士,我趙國多年不戰,這誰是精兵,誰是弱卒,地方上的里長鄉長們,一下子也分不出來--他們也要花點時晨來挑選啊。於是這時間嗎……自然就快不了。」

    許歷看樂乘一面沮喪,於是又寬慰道:「樂將軍這差事,是咱們的新馬服君,大公子趙括給您攬下來的;現在您如此難做,何不再去找他問問,興許還有什麼好法子呢!

    所謂冤有頭,債有主--依我看啊,你還是去找他幫忙吧!」

    轉來轉去,這如燙手的山芋一般的難事,又將被塞到了趙括的手中……

    樂乘一想,覺得許歷所言還是有幾分道理,也只好縱馬而行,來到馬服君府中,正要把難題拋出,卻看趙括興沖沖地迎了一來,一把拉住他道:「樂兄來得正好,我正有事找你!」

    說著,不由樂乘多說兩句,便被趙括架上車馬,拉去了紫山。

    趙括引著心如火燎的樂乘,兩人同乘一車,車行到地塊不毛黃土,就看到一隊騎兵整齊化一,身穿用整塊鐵板製成的,明亮如雪的白色胸甲,仰道而立分列成二行,夾道歡迎。

    在樂乘雖然見識過趙括以武庫鑄造官之便,創出的以整塊鐵板鍛出的胸甲,卻沒有看到這如此騎兵;只見眾騎的胸甲明晃,又肩披垂到肘部的護膊,下身還有裙甲護衛大腿。和趙括一想自幼從戎的樂乘,馬上驚叫起來:「這樣好的防護,只怕是魏國的鐵甲步卒都不能及吧--只是如此騎兵……不知又有如何戰法?」

    驚叫之餘,樂乘還是知道騎兵身本就是不穩定的作戰平台,是萬萬不可近戰的道理--當然,這個道理將因為趙括「發明」的馬鞍、馬蹬而做出一定的修正。

    「這算得了什麼!」趙括自滿地對樂乘笑了笑,然後立於車上,大聲呼道:「李同何在,快出來給樂將軍站出看看!」

    「李同在!」一聲答應後,這個被荀子預言將成為壯烈之士的漢子,已然是立馬駐足於他的大公子面前。

    樂乘又看李同,除去身上所穿精良甲衣之外,連他的戰馬也是馬首帶一馬頭模樣的頭盔,馬頸處掛有扎甲,胸前札甲中央還嵌了大一塊明亮的鐵鎧。

    「這叫半身馬甲,就如好良鎧甲是來護衛將將一樣,是用來保護優良戰馬的。馬頭之物叫面簾,馬頸上的是雞頸,胸前的叫當胸!」趙括在一邊解釋道,一連看著樂乘驚訝的面色。此時的趙括就算不是洋洋得意,也會被看成是得意洋洋--可是他卻沒有發現好友雖然驚訝,但也不至於驚訝到汗出如雨下的程度。

    樂乘一面拭汗,一面順著趙括的意思相問道:「為何不給馬匹披掛全身甲冑?」;可樂乘心中卻想:「陪我的大公子玩玩好了……他要是一高興了,指不定能出個什麼好點子,用來解決我當下的難題呢。」

    「你以為是用四馬拉的戰車啊!我的騎兵可不是躲在敵陣背後,釋放冷箭的射騎--他們是和戰車一樣,可衝鋒陷陣,從敵軍陣前撕開口子的新銳兵種。所以要的是和戰車一樣的衝擊力,當然不能穿戴過重,失去了速度。」

    「像戰車一樣衝鋒陷陣?」聽到此處,樂乘才真露出了詫異之色,連聲問道:「也是像車兵一樣,以長戟勾掛殺敵?」

    「這是自然!」趙括的嘴又微微一翹,對面前李同說:「李同,樂乘演示一二!」

    「李同得令!」

    只見李同縱馬而行,手中揮舞著長戟,時而左右揮砍,時而立馬突刺。他突然看到路邊有一棵碗口粗細的小樹,於是把長戟一橫…….只見戈風吹過,小樹嘎然被砍倒在地,不過是還有一點韌皮聯繫著樹冠和那土中的半截子樹樁。

    李同耍到興處,將長戟投擲於地,把一張角弓抽出弓囊,回過身來拉弓搭箭,又將一箭射入樹樁;弓強矢利,竟然把那倒霉的樹樁射穿。

    這還沒有完,又看李同勒馬回轉,從腰間抽出一把略略彎曲的長刀--顯然是一把知是鋼還是鐵製的秦鉤;李同向那被他蹂躪的小樹有仇似地,再次衝了過去……

    電光石火、雷霆霹靂之後,小樹最後的半截樹樁被霹作兩截。

    「好,好本事啊!」看到李同那如行雲流水的「演出」,樂乘現在只有嘖嘖稱奇的份了。

    可是,在那一絲的興奮之後,樂乘又一張長冷面對著趙括:「我的大公子,我的馬服君,我現在有急事求你,你這個看這些雜耍之物作什麼?」

    「雜耍之物……我還說把這一隊私兵借你一用呢……算了算了!」趙括聽樂乘一說,心中一寒,半開玩笑似地負氣說道。

    「趙兄,我的好兄弟……你這一隊人馬,不過百餘騎,你借我又有何用啊!」樂乘把手一擺,灰心說道。

    像所有好顯擺的人一樣,本想在好友面前炫耀自己「成就」的趙括,一看樂乘一張「死人臉」,哭笑不得的對著自己,也不好再把馬蹬、馬鞍之物的妙處向樂乘說明,更不用說介紹他是如何以水輪之力鍛打出鐵塊鋼板,進而造千年這後才裝備軍隊的胸甲了;於是只好就此打住,裝出一付很是關切的樣子問道:「何事把你急成這樣了?」

    於是樂乘三言兩話,將擔心貽誤戰機之事向趙括坦然相告,最後還故意來上一句:「趙括,你小子害我不淺啊!」

    趙括一聽,自然反彈道:「我還不是在為你謀戰功啊!正如先父所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你有我先前之策,還怕什麼啊?」

    「時不待我,我的大公子!你的妙計也要我軍兵行到冀中才可一展啊--你現在不為將,不知為將之人的難啊!」樂乘將兩手一拍,又攤開一擺,急急之聲從嗓子眼中冒了來。

    「如能早於燕軍三、五日,控制冀中,此役必勝!」趙括又在腦中作起了算計。

    「哈哈,有了!我有一個方子,可保你節省一半行軍時間,剛好時三、五早時間!」趙括也是將手一拍,卻在兩掌相擊後,合在一起,得意的搓了一下。

    「何計?」樂乘如被水淹之人,看到了救命稻草,雙眼直盯著趙括,發出閃爍的光。

    「呵呵,樂兄聽我說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