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四章 十年後為大將軍 文 / 克己馬

    「好了好了,眾愛卿不要吵了!不要為這點小事爭論不休,傷了和氣……其實你們兩位老將說得都有道理;可是,就有沒什麼更好的法子了嗎?」趙王何端坐於王台之上,環視群臣,以王者特有的犀利而敏銳的目光,投向了他未來的戰將,年青的趙括身上。

    趙括的心中其實早就有了答案,一見王上如此器重自己,迫不及待地把心中所想,一股腦地說了出來:「家父和廉將軍說得對,又都不對。馬的飼料當然是以草為主料、稱為粗料;以豆類為輔,叫做精料。至於何時多用草,何時多用豆,還有何處用豆,何處又用草,那就要因實際的情況而定了。比如有的馬瘦,這樣的馬兒行不出一日,就會累垮,所以它平時就要多*料,好多長些膘。有的馬膘厚,這種馬雖然耐力好,能行千里,可是跑不快,所以就要給它多吃草,不能讓它光是長了一身無用的肥膘--我們養馬是為了打仗,又不是為了吃酸而有毒的馬肉。」

    趙括說到這裡,有心賣弄,故作姿態,有意頓挫了一下。

    他微微抬頭看了看他的王上,只見趙王面色和悅;趙括也就得意了起來:「這像那個魯國有名的儒家先賢孔子說的:人要『因材施教』一樣;這馬匹,特別是行軍打仗用的軍馬更是要因『馬材』而餵養。還有就是行軍作戰時,要多給馬兒*料,涵養馬匹的體裡,而平時就要少用精料--要是我趙國全國所產的豆子都用來飼馬,可能也不夠它們吃上兩月;豆子是人都可以吃的好東西,全讓牲口給吃了豈不是暴殄天物了!總之,這馬官餵馬用什麼樣的飼料,像將軍在外作戰一樣,面對不同的敵情,就要用不同的計策,方能取勝是一個道理。

    不如按馬匹好壞,給馬官們定下一個規矩:每年給他們一半乾草,而把讓馬兒長膘的豆料換算成錢給他們,讓他們自由支配,何時用料,何時用草,就讓他們自己去定。每過三、四月監察一下馬匹重量,使馬長膘的馬官有功,掉膘就要罰!要是有飼馬好手,能少用料多用草,就把馬養好了,多出來的料錢,也就不和他計較,算是賞他的了。如此,可以利益誘惑眾馬官,讓他們多出力,養好馬;又可以節約豆料,省下的豆料雖然不在王倉官庫,也是藏於民間,如遇上災荒、用兵之年,也可節省國家的賑濟。於國於民都是有好處的。」

    趙括酣暢淋漓地說完了心中所想,便向跪坐在王台上的趙惠文王行了個長揖之禮,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君王的稱讚。

    果然,趙王何面如春風,萬分高興地嘉許趙括道:「好啊,趙括你說得好,我趙氏一門真是代有良將出啊!沒有想到啊,你們兩位老將因飼馬之事相爭,卻為孤王爭出了一個10年後的大將軍!」

    聽到這樣的讚歎,不諳世事的趙括自然是心花怒放,好不得意,早就把自己夢中身死長平的光景,忘到了九宵雲外;也就更不要說,注意到父親趙奢臉上的尷尬與無奈了。

    趙奢的心中輕輕搖頭,憂心忡忡地想到:「括兒啊,括兒,你以為為父和廉將軍真的不懂養馬的學問?你怎麼忘了我們的姓正是那個意為『養馬能手』的嬴字啊。就算是這樣,你也不該忘了父親為曾為燕國邊郡上谷郡守,長年與匈奴和馬匹打交道。而那個與我有隙的廉頗更是騎將出身,他怎麼會不知養馬之術?

    我們兩個人不過是把最能說明才能的話,讓給王上去說,然後三呼聖明,讓他增添王者的威嚴;可是你這個不知進退的小子,怎麼去和自己的君王爭功名之虛啊!看來,你要是為將為相,一定會因功勳而引來殺身之禍,甚至連累到我們整個已是王族遠支的馬服家。為了家族的生存,為父的將來可能就要對不起你了……我的括兒,我也是為你好啊。」

    趙奢當然也不會想到,大殿之上,與他一樣心憂的人,盡然是自己的老對頭,藺相如;而藺相如所憂心的,更是趙國的百年大計。

    此時的藺相如已經不是那個在澠池會上為趙國贏得聲譽,從秦宮把何氏之璧完璧歸趙的輕狂能臣;他現在也是重疾在身的行將故去之人。正是因為預感到了自己行將入土,他才更為趙國的未來擔憂。

    藺相如心中清楚:如今的趙王何,是當世少有的強勢君主,他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的馭臣之術。在趙廷之內,他總是借助一派之力,打壓另一方之勢;最後,他的王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可是,他卻沒有好好想過,再偉大的君王,也會有歸於黃泉的一日。當他走後,他的身後又是一個怎樣的派系林立,盤根錯節的趙國朝廷呢?

    太子趙丹不過是個紈褲,而王上幼子長安君雖然聰慧,年紀卻又太小……這兩位名正言順的嫡出王子,都不可能像他們的父王一樣,降住這一幫子自視勞苦功高的臣子們。只要王上一朝薨斃,趙國的政局必定要動盪上數年時間--最壞的結果便是在王宮之內,再次上演如沙丘宮變的那一幕血親相殘,能臣出逃的悲劇。

    「至於拜趙括這個小兒為大將軍的事,不過是王上一時高興,信口天河罷了……」藺相如那張因積勞成疾而發黃的臉上,露了不為人察覺的一絲憂慮。

    大殿之內,一文一武,兩個相互間素來不睦的老臣,在不經意之間對視了一下,又都看出了對方的心思,難得地默契地點頭示意。

    而在趙奢庇佑下的趙括,卻只是聽趙王何將來要讓他成為統管一國兵權的大將軍,而沒有發現老臣們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

    「哈哈,我將要為大將軍了……等一等,大將軍?我好像記得在我夢中,我全身插滿了箭桿之時,身邊眾人稱我為大元帥!

    不,王上!我不要做這個大將軍!」趙括的身子一震,猛然想到。似乎一切的徵兆都在向他顯示:長平之死便是他命運的終結。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