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烽

小說博覽 第五章 以靜制動(7) 文 / 碧海情深

    第五章以靜制動(7)

    蝗蟲,雖未遮天蔽日,卻也看得人心底發麻。可是,眼望這超一大群蝗蟲,武安國和孔融的臉上卻露出了微笑。連日陰霾終於散去,得益於樂進調動兵馬協助撲救驅趕,盤亙北海國半月之久的蝗蟲總算離境西去了。

    「終於走了!」孔融心有餘悸感慨道。此時站在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路兩側斑駁的良田,「麥田大半絕收,好在稻田還在,青州的糧食勉強可以自足,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武兵曹,明日你要好好代州府感謝樂將軍的鼎力相助,豬羊、雞鴨多買一些,好好慰勞辛苦數日的將士,沒有他們,只怕今年就將徹底絕收。」

    武安國躬身道:「別駕無需擔心,屬下已經安排人手去辦了,羊百隻、豬百頭、雞鴨各千隻,一定將別駕的感激之情帶到。」數月來,發現孔融正在慢慢改變,武安國的心情逐漸敞亮起來。識時務者為俊傑,更何況飽讀詩書的孔融。再者,高將軍愛民如子、善待部下,已經牢牢確立了威信,如今不僅幽冀並三州,連青州百姓也只知有高將軍,不知有大漢天子。

    孔融活動活動腰椎,拍去手掌上的灰土道:「聽說政務院要設立國學、太學了?你可知具體情況?」

    武安國一怔,略一思索,旋即恍然道:「別駕可是指政務院籌建的國子監、國學府和太學府?」

    「是啊,自桓帝起,太學便日漸衰弱,至董賊鬧京師,更被迫關閉。此乃我輩讀書人之大難,如今得聞高將軍欲重興太學,心中甚喜!」孔融感慨道。

    武安國笑道:「高將軍學究天人,曾於年初示下三策,分別為國子監、國學府和太學府。國子監乃監管機構,專司負責各大學的生員管理,將各大學自主招收學生,逐步改變為統考統招,以求最大限度發掘人才;國學府乃是大學之上更高一級的學術機構,由各學科聞名之人任教,重點培養學科人才,乃以研究、創新為宗旨;太學府,顧名思義,由德高望重之博士任教,以六藝為基礎,融合諸子百家、學科精華,以培養全才為要務,亦是政務院、督軍府優先選拔人才之所。大學畢業稱監生,國學府畢業稱國學士,太學府畢業稱太學士!」

    「好!好!好!想不到高將軍海納百川,猶如此遠大抱負。融深為欽佩,五體投地!」孔融擊掌而慶,顯得心情愉悅。「等到國學府、太學府落成之日,孔融當再行深造,活到老學到老,孜孜以求!」

    武安國看到孔融興高采烈如孩童,心中微歎,說道:「青州武備學堂已奠基動工,明年一月即可開學授課。此乃青州之大事,關係到青州未來,到時候還請孔別駕親自剪綵,敲響開學的第一聲鐘鳴!」

    孔融哈哈而笑:「自當如此,自當如此!」

    與孔融、武安國送走瘟神的興高采烈相反,劉備卻是一副死了父母親人的悲痛模樣。只因在他眼前,正在上演著一場蝗蟲過境寸草不留的大戲。一望無際的麥田上,蝗蟲嗡嗡亂撞,啃吃一切遇到的東西,甚至有些不長眼直接撲到劉備身上,只可惜他們的牙齒不夠鋒利,怎麼也啃不動厚重的甲冑。

    一旁,田豐面色陰沉,目光中滿是寒意,「孔融太狠了!居然將蝗蟲驅趕到徐州來,如此兇惡,難道就不怕報應?」

    劉備搖頭歎息道:「報應有何用?蝗蟲過境,琅邪郡內的莊稼怕是要損失慘重了!想不到今年天災**不斷,看蟲災規模,青州的日子恐怕也不好過。」

    田豐道:「高勇掌控六州,就算青州、冀州顆粒無收,他也能靠幽州養活治下千萬人口。須知僅僅一個三江郡,儲糧就已超過一萬萬石!換句話說,去年全國糧食豐收,獲利最大不是各州郡,而是高勇。否則,又如何解釋徐州、揚州、荊州、益州的糧價不降反升?」

    劉備無奈道:「高勇占的先機,儘管四處征戰,卻根基雄厚。哎,哪像徐州,經過連年戰亂,只要稍有動盪,立即便要陷入內亂邊緣。」

    「主公,琅邪郡一萬郡兵皆已部署到位,是否開始滅蝗,請示下!」琅邪功曹史宗預奏稟道。

    劉備、田豐對視一眼,說道:「開始吧,按照冀州細作送回的方法,滅殺一部分,驅趕一部分。要讓孔融知道,借刀殺人的詭計不止他一個人會用!」

    稍時,號聲連綿響起,迴盪在田野城鎮之間,隨著天色轉暗,一處處篝火熊熊燃起,濃煙四溢瀰漫,諾大的蝗蟲群竟在東安、蒙陰一線停下南侵的腳步,飛蛾撲火般湧向明亮的篝火,再一片片的焚燬掉落。也有部分轉而向西,隨風翻飛,直奔泰山郡而去……

    「報——主公,兗州細作回稟,前日曹軍精銳丹陽兵趁夜拔營,啟程南下,丹陽都督曹昂未隨軍一起行動,似乎已提前進入山陽郡。」

    「嗯?」田豐眼睛一亮,扭頭對劉備道:「主公,看樣子曹操要對袁術下手了!丹陽兵乃是曹軍精銳,雖僅有五千之數,卻大半裝備高勇軍鎧甲,攻守俱佳。曹操動用這支力量,必是對豫州志在必得。主公宜早作打算,趁機謀取利益!」說著,做出一個把水攪渾的手勢。

    劉備立刻心領神會,只是眉頭仍皺道:「田公,兵從何出?」

    田豐微微一笑:「主公莫忘記譙郡還有一萬郡兵,東海國亦可調出五千郡兵,再加上關都尉的一千鐵騎,趁亂突入汝南郡,當能掠奪不少錢糧人口,只要琅邪、東海充實起來,便可南壓廣陵,北抗青州了!」

    劉備一抖披風,翻身上馬,「這裡暫時交給田公了,備去安排出征事宜,這次一定不能空手而歸!」

    田豐道:「機不可失,趁高勇無力他顧,正是主公大展宏圖之時!汝南大郡,若能拿下,主公當可佔得先機於中原!」

    八月十六日,經過慎密計算,劉備毅然決定調動全部可用之兵投入豫州爭奪戰中,除譙郡劉琰的一萬郡兵外,還調動駐紮下邳的一萬精兵和關羽的一千騎兵進入譙郡,另調動東海長史陳到引郡兵五千協助。調令下達,劉備手握這兩萬餘兵馬,自信有實力在豫州分得一杯羹。至於軍馬調動此等大事,只是跟徐州牧陶商略一通報,說成郡兵操練而已。

    此時,定陶激戰已有三日,夏侯惇、夏侯淵二將在山陽郡援兵抵達後狠是猛攻了一陣。不過,在呂布的內外夾擊下,不得不暫時退兵二十里紮營。於是,濟陰郡的局勢進入短暫的對峙期。曹操、呂布都不相信這種和平可以長久。

    曹仁奪下乘氏後,鑒於北方成陽內駐紮的高勇軍,只得嚴陣以待。同時,滿寵也得到山陽郡的增援,共轄五千兵馬於成陽、乘氏之間的官道上安營紮寨。即便程昱分析出高勇不會輕易出手相救呂布,曹操也無法全部採納。安全是第一位的,何況如今的局勢根本不允許自己失敗。為此,曹操親臨昌邑前沿,一方面持續調兵遣將,一方面掌握第一手信息。

    至此,整個中原只有豫州尚未動員起來,除在穎川奪下七八座城池外,其餘皆無建樹。出現如此結果,並非袁紹無志,而是豫州的窘境使他無力出兵。加之整個豫州可用郡兵不過十四萬餘,比曹操還有所不及。袁術心急啊!袁紹落敗失蹤,彷彿一記重錘敲在心頭,此刻直面高勇兵馬,他才感覺到巨大的威脅和壓力。以前都是道聽途說,雖然高勇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但人總有幻想,都認為自己是例外。直到陳紀送回確切信息,將高勇軍詳情如實上報,袁術才真正開始瞭解這個對手,理解了袁紹為何會敗,曹操為何只想南下……

    怎奈何豫州府庫已被折騰的一貧如洗,袁術的窮奢極欲、好大喜功、征戰不休成了罪魁禍首。倘若能夠取勝也便罷了,可自打參與到中原爭霸中後,袁術就沒取得過勝利,不停的戰敗削弱丟城失地。最終落得困守汝南、梁國兩郡而已!

    「你們誰有計策?」得知徐州、兗州先後出現異動,大兵向州境集結的奏報後,袁術只得召集文臣武將商議對策。「曹賊對梁國垂涎三尺,劉備小兒更是整日想著入主汝南,天殺的狗賊,欺軟怕硬!」

    聽到袁術的咒罵,一群人面面相覷,誰也不願這個時候撞槍口。待到袁術累了,別駕李業才小心翼翼道:「主公,曹賊、劉賊意圖明顯,就是要趁主公與高勇、張濟、呂布交惡之際渾水摸魚,其心當誅。然時也勢也,如今豫州正處衰弱之時,經不得連年征戰,急需時間休養生息。故此,當以靜為主,對於譙郡、沛國、陳國等失地應徐徐圖之。業以為,可以穎川陳紀將軍奪占的城池為條件,換取高勇的物資支持,最好能取得糧草、軍械,並以此為基礎訓練一支勁旅,再行征戰四方,揚主公宏願!」

    袁術先是緊皺眉頭,特別是聽到讓出穎川城池之時,險些開口喝罵,不過緊接著一句話將他這股火氣澆滅。「你是說主動示好高勇?」

    李業躬身道:「正是,交好高勇有三好處。其一,取得糧草、軍械;其二,震懾四周屑小;其三,免於四面受敵。如能成功,主公當能集中兵力分別收復沛國、譙郡以及廬江!」

    「嗯……倒是有些道理!」袁術不置可否。在面子問題上,他與袁紹有著近乎一致的想法,四世三公的背景,只有別人仰慕的份,又怎能輕易向別人低頭!「其他人呢?」

    楊弘看了看面無表情的韓胤,言道:「卑職贊同李別駕之法!高勇勢大,又掌握天子,不宜與之敵對。而當善加利用,借其勢,懾己敵,方為上計!」

    大都督紀靈昂然道:「主公,高勇軍戰力強悍,與其裝備的鎧甲兵器不無關係,屬下亦贊同李別駕之言,與高勇交好,獲取上等甲冑軍械,組成一支戰力彪悍的兵馬,為主公四處征戰!」

    袁術皺了皺眉頭,疑惑道:「州府不是派人收購過數千套征北軍甲冑嗎?」

    紀靈苦笑著解釋道:「主公有所不知,之前收購的甲冑多是征北軍淘汰之物,多有損傷不堪重用。據傳,高勇軍兵卒兩年換一副甲冑,大戰之後亦有維護。可州府限於實力,維護極不到位,致使不少甲冑無法繼續使用。」

    袁術點點頭,望一眼韓胤道:「治中,府庫存錢多少?可購置多少優等甲冑?」

    面無表情的韓胤終於有了些生氣,掏出一本帳冊念道:「回主公,府庫現存金七萬斤,五銖錢五十九萬,奉天銅幣十二萬六千。按照往來幽州的商人所述,高勇軍甲冑不但極難買到,而且價格高昂,甲冑三千銅幣,戰刀五百銅幣,硬弓四百五十銅幣,弓矢二十銅幣一支!」

    聽完韓胤的報價,廳堂內立時鴉雀無聲,眾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不是賣東西,而是搶錢!

    袁術額頭汗珠直冒,顫抖著手擦試後,艱難的咽口吐沫,肉痛道:「買,先弄一千套,給我的親兵衛隊試試,相信貴總有貴的道理,是吧,大都督?」

    紀靈一陣惡寒,無助的面向袁術點頭承認……

    「李業,與高勇協商的事由你全權負責!我不問過程,只看結果!」懷揣著美好希望,袁術拍板定奪看似目前最好的計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