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烽

小說博覽 第七章 磨刀霍霍(3) 文 / 碧海情深

    第七章磨刀霍霍(3)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四月三日,燦爛的朝陽從東方升起,金色陽光彷彿水波蕩漾,溫柔的覆蓋上九州大地,孕育著新的希望,養育著數千萬華夏兒女。青州的春播最先開始,由南向北,在政務院民政部農林專員的指導下,按照最新播種經驗,利用先進農具大面積展開。雙馬拉犁保證足夠深度的翻耕,雙馬耬車則在翻土的基礎上播種、修壟。一前一後,在華夏大地上開始了劃時代的半自動農耕作業,耕種效率數倍提高。同樣面積的土地,三年前至少需要八至十人,而現在,僅僅需要兩人足矣,還能保證播種的效果比十人還要好!

    每戶三百畝耕地由兩個勞力輕鬆負責,除草、翻土、播種、養護,直至收割,整個農業過程始終只要兩個人!如此效率,就算是千年之後也難以企及。除此之外,為了降低農業成本,官府還大力倡導農村互助,按照耕地面積,每三到五戶人家共同出資購置大型農業器具,馬匹則在專門的馬場租賃,極大地降低了支出,保障了農戶較高的收益率。

    而耕種的農作物種類,也大體上遵照官府下發的指導建議,水資源充足的地方主要試點培育適應北方栽種的水稻品種,而旱地則以小麥為主,輔以大麥、雜糧,然後在邊角地帶栽種蔬菜。此外,多元化循環利用也開始了試驗,主要是家禽、種植、飼養魚類三者之間的循環利用,盡可能的保證最低付出取得最高回報。

    青州刺史孔融在武安國的陪同下第一次視察自己名義下代天子牧守的土地。陽光普照氣候宜人,道路兩側栽種的楊樹、柳樹紛紛抽出枝條,掛滿綠色的嫩葉,用旺盛的活力詮釋著生命的意義。不遠處,一條寧靜的小河蜿蜒著穿過村莊,嘩嘩的河水聲聽的人心曠神怡,兩架水車一左一右,就像兩隻翅膀,輕快的旋轉中,將清澈的河水捲進河堤兩側的水渠,並沿著渠道緩緩流淌,灌溉著小河兩側數千畝耕地。

    橫平豎直的樹牆將這數千畝土地分割成面積相等的小塊,青州百姓一邊唱著農歌一邊幸福的插秧,在這塊水稻試驗田里,與農民一道忙碌的還有科研院的學士,他們正在詳細記錄著南方水稻在北方的播種收割情況,以期盡快找到高產、質優的品種。

    「安國啊!這裡真的是青州?真的是遭到黃巾賊破壞最嚴重的上饒?」孔融被這幅美麗的鄉間景色震驚,猶帶懷疑的問道,雖然他早已知道答案。

    武安國恭敬道:「回稟孔刺史,這裡就是上饒,曾經的百里無人煙千里無雞鳴的地方!」

    「神奇啊!」這是孔融發自內心的感歎,步下馬車,走在鄉間的石子路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滌蕩著身外的凡俗,洗刷著心中的功利。身後,筆直的林蔭道一直向西,直通濟南。「僅僅兩年,青州已然翻天覆地,怪不得從遼東回來後,你一直都說那裡才是世外桃源!高將軍或許真的像民間傳聞那般乃是星君下凡啊!」

    孔融信步穿行,不知不覺來到河邊,看到前方水車旁有位看護的老人,遂走上前去問道:「這位老哥,我在青州生活了幾十年,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在水田里種的莊稼,不知道是什麼新種子?」

    老人悠然的摸了摸身旁警惕的站立起來的大黃狗,笑道:「外鄉人,不只是你,其他人路過此地也都有此問啊!告訴你吧,這裡是官府指定的試驗區,種植的莊家叫做水稻,原本產自南方,因為產量高又好吃,收割後保存時間長,故而農林司打算引進到北方。您看看,一旦今年種植成功,明年就會在冀州尋塊土地繼續試驗。聽說水稻成熟後都長著金黃色的稻穗,就像麥穗一樣,呵呵!我活了大半輩子,也很想看一看這種據說很好吃的糧食呢!」

    「多謝老哥解惑!」孔融抱拳致謝,轉身眺望近乎一望無際的水田,「不知道是孔某落伍,還是這世界變化太快,想不到短短一年,我都快認不得青州了!這條路是去年底修好的?」

    武安國道:「去年十一月竣工,全路橫穿青州,一直向東即可抵達東萊港,在建工部的編號是207,即207國道!」

    「207國道!那麼從東平陵起,經台縣、著縣、平原、陽平抵達魏郡鄴城的是哪條國道?」

    武安國不假思索道:「180國道,去年八月竣工。難道孔刺史打算去冀州遊覽?」

    孔融聞言笑道:「我倒是很想去,就不知道高將軍答不答應啊!冀州,想當年可是大漢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州,繁榮富庶首屈一指。」

    武安國道:「高將軍一定會答應的,並且會讓孔刺史隨意遊覽。冀州比青州的變化更大,倘若孔刺史去冀州,一定要去廣平郡的邯鄲城,那裡有北方最大的制鐵製鋼工坊——邯鄲鋼鐵,而後沿著官道向南經過鄴城抵達安陽,那裡還有北方最大的鐵器製作工坊——安陽重工!幾乎整個北方六州的農具、工具、馬車都產自那裡,每日裡勞作的工匠多達萬人!」

    「邯鄲鋼鐵?安陽重工?哦,想起來了,我乘坐的馬車地盤上的確刻著『安陽重工』四個字,後面還跟著一串數字……難道數字就是所謂的識別編碼?」

    武安國笑道:「據說是,每輛車都只有唯一一個編碼。」

    「去,一定要去!」孔融忍不住開始了摩拳擦掌,「時代變了,看來我也得變,這樣才能跟得上形式啊!呵呵,走,繼續向東,我打算去東萊港看看,兩年沒去了,聽說那裡變化也是巨大的!」

    武安國呵呵笑道:「豈止巨大,簡直是天翻地覆!等到孔刺史親眼目睹才能夠體會得到,想像一下,數萬人忙碌的景象,百餘艘大小船舶穿梭海面、停靠港口的場景……高將軍不止一次的告誡我們:帝國的未來存在於兩個方向——陸地和海洋,而其中,海洋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陸地,因為海洋的對面還有著更加廣闊的等待著人們去開拓佔領的富饒土地!」

    四月四日,奉命南下的黃忠部第二龍騎軍22、23兩個龍騎師突然出現在中山郡魏昌城外,短暫的休整一日後繼續沿著官道南下。與此同時,14、15兩個機步師也出現在幽州涿縣附近,同樣的名曰休整,同樣的神龍見首!

    雖然僅有一天,卻仍讓兩座城池沸騰了,人民崇拜英雄,特別是剛剛取得大勝仗的英雄!少女仰慕英雄,尤其是胸戴勳章、相貌英俊的年輕英雄!擁軍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兩座城池及附近的鄉親紛紛趕到部隊駐地,送來糧食、禽蛋,送來布鞋、衣物,還有少女手持花束向著自己欣喜的對象暗送秋波。

    消息很快不脛而走,謠言也隨之蜂起。

    「聽說了嗎?督軍府的大軍南下了!這次真的要收復兗州啊!」

    「切,過時了!最新的小道消息是說高將軍決定親征西涼,徹底清除盤踞在西涼叛逆!」

    「什麼?你們怎麼能夠散播謠言!督軍府大軍南下乃是為了拯救身處水深火熱的中原百姓的!」

    「都胡扯,皇上不是要奪了高將軍的兵權嗎?嘿嘿,這次就讓他看看,到底誰才是咱們征北軍的主心骨,要是哪個兵敢聽皇上的話,保證他家的祖墳都得被人給刨了!」

    亂,謠言紛飛,各方好不容易安插進來的細作全部高效率的工作起來,收集各種似是而非的消息,再通過各種方式送出去。一時間,冀州、幽州發往外地的貨物量猛然增多,商隊也呈幾何級數上升,通往外地的申請量急劇增加,只搞得海關稽查隊惱火,邊境哨卡鬱悶。

    四月六日,安頓好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後,高勇、賈詡立刻輕裝南下,趕赴鄴城商討下一步計劃。而此後的兩天內,第14、15機步師正大光明的進入冀州,並且快速南進。而龍騎師則飄忽不定,一會出現在常山郡,一會又出現在上黨郡。

    四月八日,這個半經確認的消息終於送抵洛陽。同時,關於皇上奪權的傳聞也逐漸壟斷了洛陽的大街小巷。人們議論紛紛,對待朝廷的態度急轉直下。甚至有不少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來到皇宮門前靜坐請願,中牟全城百姓更是上了一份萬民書,懇請皇上重用高勇,造福蒼生社稷。

    「楊卿,你看看,這樣下去是不是就要逼迫朕加封他丞相了?」劉協一臉陰鬱,因為睡眠不足,面色略顯蠟黃。

    面對這種突然出現的局面,楊彪也把握不住脈搏,高勇的態度乃是其中關鍵。可是,無論是華歆還是朱靈,要麼關門謝客,要麼公務繁忙,派去試探的人沒有得到一丁點有用的消息。為了朝廷顏面,楊彪親自到宮門前勸退了靜坐的百姓,儘管心中明白這種古往今來頭一遭事情的發生背後肯定有黑手,可是限於實力,也只好作罷。「皇上切勿動怒,憑借高勇現在的實力,已經是沒有名頭的丞相了。而且觀其人似乎並不在乎虛名,否則又何必放著大將軍不做呢?」

    劉協氣洶洶的坐回龍椅上,拿起奏章道:「皇宮禁軍好不容易恢復到三千人的編制,可是那幫亂民一靜坐就足足有八千人!倘若配上兵器,說不定還真敢打進皇宮!」

    「咳——」楊彪無奈的咳嗽一聲,他心裡也清楚,雖然高勇把洛陽的治權交給了朝廷,可是軍事上仍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不算朱靈的正規軍,單單是西園八校就足以擺平洛陽了!「皇上,些許亂民而已,就算其中有人挑撥,想那朱靈也不會允許他們在洛陽弄出事端,而且還有西園八校壓陣,應無大礙。倒是中牟的萬民書,臣覺得茲事體大,不得不小心應對。」

    「楊卿也覺得萬民書的問題嚴重?唉,可是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空談。明知道這裡面是某些人的詭計,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毫無辦法!」劉協苦悶的輕柔太陽穴,為這事沒少頭疼。

    「呵呵,既然是民心所向,為了皇上,為了朝廷,臣覺得應該順應。當然,此舉雖然有損朝廷顏面,卻能加深高勇與其餘各州之間的隔閡,甚至引起天下士人的反感。實際上,荀司徒私下也曾表示過,這種做法實在有些過分,用百姓脅迫皇上,乃是匹夫所為,必不得長久!」

    「不得長久?」劉協苦笑道:「荀司徒多少與高勇有著私交,連他都看不慣,那麼……」

    楊彪點點頭,「以臣看,高勇之所以如此,概與幽州地震有關。他要讓皇上替他背黑鍋,否則又何以解釋最早出現的謠言都與皇上欲奪兵權有關!」

    「嘿嘿,奪取兵權?還有那麼多百姓相信,他們也不想想,朝廷憑什麼奪取高勇兵權?那些兵將又會有幾人肯聽朝廷調遣?別說遠的,就是西園八校,表面上歸朝廷節制,可實際上沒有朱靈的手令,朝廷連一兵一卒都調不動!」

    「嗯,皇上言之有理,可是那些百姓又從何得知這裡面的內幕?高勇這一手夠狠,給皇上留了一個兩難的選項。出面解釋,則說明朝廷怕了高勇;不出面解釋,更是坐實了謠言所講!」

    「既然如此,楊卿有何應對之策?」

    楊彪嘿嘿一笑,「既然高勇想要皇上替他背黑鍋,那何不將計就計以退為進,皇上明旨詔告天下:一為罪己,二要削減皇宮用度以賑濟災區,三則禱告天地,祈求風調雨順!如此一來,皇上就變成了愛國愛民的好皇帝!然後,再輔以適當的輿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