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四章 分崩離析(4) 文 / 碧海情深
第四章分崩離析(4)
花了幾天時間處理完政務院積壓的事情後,高勇晃晃悠悠來到蔡琰等人臨時居住的地方——奉天客棧。這是蘇雪蓮自己創辦的奉天最大價格最公道的客棧,高勇回到奉天直接將蔡琰他們安排到這裡,結果被蘇雪蓮誤會,經過差不多一天解釋才讓蘇雪蓮消了氣,答應替高勇照顧她們。
高勇哼著小曲來到客棧正門,這裡夥計全都認識高勇,也不加阻攔。高勇徑直穿過前院,在後院門外聽到院內傳出浩美琴聲。琴聲悠揚直入雲端,忽而柔情似水,纏纏綿綿;忽而高亢雄渾,鏗鏘有力;忽而平淡婉轉,讓人心靜如水。
高勇聽得心生蕩漾,不由心道:「琴聲恰如其人!美哉!悠哉!」正思量間,琴聲嘎然而止,旋即一個純美柔和的聲音說道:「雪蓮姐姐,這琴弦掙斷,怕是有客人來了!」接著傳出來另一個悅耳的聲音:「什麼客人!還不是那個將你們騙來的人!」
高勇輕咳一聲,說道:「是誰在背後說我壞話呢?」
話音未落,門被輕輕打開。蘇雪蓮站在門後笑道:「我是站在面前說壞話呢!」後面傳來了幾聲嬌笑。
高勇看著蘇雪蓮厥起的小嘴,趕緊賠罪道:「啊!原來是風華絕代的雪蓮妹妹啊!小生有耳不聞仙音,恕罪恕罪!」
蘇雪蓮沒好氣道:「進來吧!」然後轉頭對院內眾人說道:「小心醉翁之意不在酒!」
高勇一條腿已經邁進大門,沒想到蘇雪蓮整出這麼一句,早知道就不教她詩詞了!尷尬瞬間高勇立刻接著道:「而在乎山水之間!」院內蔡琰先是一愣,旋即領會後半句的深意笑了出來。薛蘭看到是高勇,急忙跑進屋內取出椅子。伏壽則起身向高勇施禮,不過還是低著頭,不肯正視。
高勇坐好後問道:「剛才的曲子是誰彈奏的?如此動聽!」其實高勇早已猜出了是蔡琰所奏,這麼說只是想與蔡琰說說話。
沒想到蘇雪蓮在一旁說了句:「琴聲好,不過人更好!」高勇和蔡琰的臉同時紅了起來,蔡琰身邊的伏壽忍不住笑了出來,蔡琰更將頭低了下去。
高勇死死瞪了蘇雪蓮一眼,誰知那邊的趙青接著說道:「真虧我們的大都督怎麼那——麼厲害,在那——麼大的洛陽竟然能找到蔡妹妹。」這一次院內所有人都笑了出來。蘇雪蓮更是笑得抱著薛蘭和伏壽抖動不停。
高勇現在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趕緊和這兩個丫頭片子結婚,然後嘿嘿嘿!經過蘇雪蓮這麼一鬧,實在沒有辦法繼續坐下去,高勇尷尬的起身施禮,匆匆說了句:「改天再來拜訪!」就飛也似得逃跑了。
高勇剛剛離開,蔡琰便埋怨道:「雪蓮姐姐、青姐姐這麼說有些過分了!高太守確實救了我們一命,否則現在……」說著蔡琰雙眼紅了起來。
周寧急忙勸解:「妹妹別哭,姐姐知道高太守是一個大好人!」
蘇雪蓮看著楚楚動人的蔡琰搖搖頭,勸說道:「妹妹別哭,我就是氣不過他那個樣子。不過,妹妹我真是很喜歡你,用他的話說這就叫做一見如故。將來我們幾個再一起嫁給那個壞傢伙!」
伏壽稍稍仰起頭露出了美麗的臉龐問道:「姐姐,我們幾個?」
蘇雪蓮看到她那疑惑的樣子,笑著伸出手指點道:「就是你、青妹、蘭妹、琰妹再加上我!至於說以後還會不會增加……」蘇雪蓮用手指向天空說道:「恐怕只有他知道了!」
蔡琰睜著大眼睛問道:「雪蓮姐姐,我們要一起嫁給哪個壞傢伙啊?」旁邊的周寧忍不住笑了出來,蘇雪蓮也是咯咯的笑個不停。蔡琰恍然大悟,臉更加紅了。不過蔡琰還是問道:「雪蓮姐姐剛才你所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什麼意思啊?」
蘇雪蓮勉強止住笑聲說道:「等以後你直接去問那個大壞蛋吧!」
高勇逃出奉天客棧直奔督軍府。眾將已在那裡聚齊,高勇命人帶上華雄和趙岑二人,高勇問道:「你二人被捉已經兩個多月,對東北八郡也有了相當瞭解。勇想問問看,玄菟郡兵的戰力如何?」
華雄、趙岑對視一眼,同聲道:「皆能以一當十,不愧為百戰之師!」
高勇點點頭,接著問道:「玄菟將領如何?」
華雄昂起頭滿臉欽佩道:「武力與溫侯相當者有三四人,其餘皆是文武雙全獨當一面之將帥!」
高勇又問:「謀士如何?」
趙岑不假思索回答道:「機敏詭辯、奇謀迭出!」
高勇最後問道:「今欲釋放你二人,不知有何打算?」
這一次兩個人低頭沉思許久,趙岑最先道:「岑想留在玄菟參軍入伍,由士卒做起,靠自己能力闖出一番事業!」
高勇讚道:「好!不愧為熱血漢子!既然趙兄有如此魄力,勇也不能太小氣,趙岑今後作為督軍府後勤部副官,協助於校尉處理諸般事宜。」
趙岑喜出望外,立即跪拜道:「謝主公!」
華雄始終不語臉色苦悶。高勇見狀問道:「華校尉有何不明之處?」
華雄擺出一幅鬱悶至極的表情說道:「華雄……武不如張都尉,智不如趙校尉……」剛說到這,在座眾人大笑出來。
高勇笑道:「但是,華校尉勇猛果敢。雖不是帥才,卻也是一員難得的猛將!」
華雄揚起頭高興道:「真的?」高勇點點頭。華雄繼續道:「既然華雄還有能用的地方,那也願參軍,為高太守效力!」
高勇哈哈一笑:「只等華校尉這句話了!」隨後華雄也加入了高勇的武將序列。
看到眾將颯爽英姿,高勇忍不住激昂道:「能夠得到諸公鼎力相助,實乃上天恩賜!高勇願發誓:今後必定不負諸公!如違此誓,天地不容!」
眾人起身行禮,有的熱淚盈眶,有的聲音哽咽,但都用同一個聲音回應:「屬下對天發誓生生世世追隨主公,決不背叛!如違此誓,天地不容!」
高勇感動的流下眼淚:「好,從今以後我們生死與共!榮辱同當!富貴同享!」接著高勇說出對於屬下諸將的基本要求:「第一,苦練武藝同時要盡量熟讀兵書戰策,定期到軍校學習深造;第二,每次作戰之後要寫作戰總結,寫出自己對作戰全局的體會和經驗,編寫成書後供眾人交流;第三,每年輪換一次所帶部隊,要盡可能熟悉各個兵種的作戰方式與特點,然後加以總結,或提出建議,或寫出感受;第四,加強將領之間理解與協調,增強各個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
高順雙目一亮立時理解其中諸多好處,第一個起身表示堅決服從。其餘眾將亦紛紛表示堅決服從。幾名謀士也露出傾佩神色,他們清楚這四條如果實施起來,不僅減少主公與將領之間的猜疑,還能提高將領們的能力,真正做到越戰越勇、越戰越強!
賈詡建議道:「主公,詡認為鍛煉隊伍最好的方法是實戰!因此應找一些比較弱的對手,讓將領與軍隊在實戰中得到磨練與提高。」
高勇心中立即明白,暗道:「我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賈詡果真厲害!後來的美國不就是到處找人打仗,通過小規模衝突不斷改進裝備鍛煉部隊!」高勇點頭讚道:「文和此言切中要害,只是不知哪裡既可以練兵又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沮授略一思索,微笑道:「主公,最近聽聞烏桓烏延又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奪回遼西郡草原,督軍府或許可以利用一下!」
高勇當即喜道:「好,就依參贊之言,拿烏桓來鍛煉隊伍。哈哈哈!」眾人同時大笑起來。華雄還在小聲向他身邊的太史慈詢問:「子義,據雄所知烏桓實力不弱,數十年來一直稱霸幽北草原,怎麼現在倒成了主公練兵的羊羔了?」
太史慈笑著回答道:「華校尉,這個啊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整個遼西草原都是遼東的牧馬場!回頭我給你找幾本作戰記錄,你一看就明白了!」
幾天後,高勇在奉天為那些新軍建立以來首批五年服役期滿的軍官士兵舉行了隆重的退役儀式。鼓樂聲中旌旗迎風飄揚,代表各個兵種的軍旗依次排列開來。
高大的閱台上,即將退伍的士兵整齊站立,高勇親自為這些經過五年浴血奮戰的英勇戰士們頒發榮譽鐵十字勳章!每佩戴好一人,高勇便與其握手,讚揚道:「感謝你為國家所做的貢獻!這份功績將永載史冊!」而後向這名士兵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士兵眼含熱淚手臂前伸口中高喊道:「謝謝長官!」
這是高勇親自設計的一系列勳章中頒發給光榮退伍戰士的一種勳章。所有勳章都代表榮譽、自豪、忠誠以及在官員、議員選舉與任命時的優先權。
這一系列勳章分為幾類:
1.發給退伍戰士的榮譽鐵十字勳章,發給退伍軍官的榮譽銅十字勳章;
2.表彰戰功的勇士鐵十字勳章、勇士銅十字勳章、百戰銀十字勳章和無敵金十字勳章;
3.表彰將領(尉官及以上)戰功的黑鷹鐵十字勳章、赤鷹銅十字勳章、白鷹銀十字勳章和金鷹金十字勳章。
在授勳儀式中,這些精鋼鐵骨連死都不怕的戰士全部流下眼淚!因為他們即將與生死與共的戰友分離,即將與相處多年的長官告別。不知是哪位戰士最先開始與自己的親密戰友擁抱,隨後所有即將退伍的戰士跑回連隊與長官與戰友相擁而泣,場面感人。
高勇也感動得流下淚水。高順雙眼紅潤。這些人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經過了生於死的洗禮,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無法用語言表達。
不久有位戰士高唱起軍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𨪜𨪜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𨪜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不久所有人跟著唱了起來,練兵場上歌聲高亢沖天,慷慨激昂的節奏久久在天際徘徊!
這些士兵軍官退伍後會被安排到各地加入警備部隊或者成為預備役部隊的指揮官,更有一部分人準備參加下一屆官員選舉。總之,他們不久後將會成為社會的新鮮血液,成為在民間修築起來的鋼鐵長城,他們將帶給中華民族尚武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四月,長安董卓與聯軍對峙相持時心中始終難安,時常唉聲歎氣,更囑咐李儒想盡辦法將細作安插進幽、冀二州,瞭解聯軍動向。
李儒深感奇怪尋機問道:「丞相何故要將細作派往如此遙遠之地?幽、冀、青三州因黃巾亂匪死灰復燃正自顧不暇,豈有餘力繼續增兵洛陽?」
董卓瞥了一眼這位自己最寵信的心腹說道:「此事本相安能不知!唯擔心者是那遼東高勇!萬一他再次出兵……如今其雖然已脫離聯軍,但誰知他下一步會如何呢?每當想起此事都令人寢食難安啊!」
李儒點頭應諾,眼珠隨即旋轉,很快詭詐笑容浮現在臉上:「丞相,儒有一計可以一石三鳥去掉丞相心頭憂慮!」
董卓急問:「如何計策?」
李儒冷笑數聲:「只需皇上一道聖旨即可!」隨後在董卓耳邊低語數聲,只聽得董卓不住點頭喜上眉梢!
四月中旬,高勇、公孫瓚還有幽州牧劉虞同時接到董卓在李儒建議下逼迫獻帝寫出的聖旨:命令高勇管理幽州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玄菟郡、遼東郡和樂浪郡,並且擁有官員任免權、軍隊管轄權,同時加封高勇為東夷校尉、征北將軍。
看著這份雖無皇帝之實卻有皇帝之名的聖旨,高勇苦笑道:「諸公,董卓是鐵了心跟我們過不去啊!」幾位參謀會心而笑,只有左手邊的荀彧低頭不語眼中滿是迷茫。
這樣原屬於公孫瓚的漁陽郡被劃歸給高勇,同時根據東漢律法:征北將軍統領州刺史,但是在聖旨中卻並沒有提及這一點。於是這份聖旨一石三鳥,也讓高勇與劉虞之間有了矛盾。此詔高勇還不得不接,它是以皇帝的名義下的,不接就表示抗旨不尊。此詔一下,讓高勇與公孫瓚和幽州牧劉虞的關係迅速惡化。
高勇為防萬一,取消原先打算對烏桓用兵的計劃,迅速做出相應部署:將第1黑騎師與第3、4、5龍騎師調往右北平駐防,將第2、5龍騎師調往遼西郡駐防;將九個機步師進行換防,在奉天組建第10機步師,在遼東組建第11機步師,在右北平集結第4、5、6、7、8、9機步師;將第2、3、4弓弩師調往右北平;將炮兵擴編為第1炮兵師,駐防右北平。這樣一來高勇在右北平集結七萬兵馬壓向漁陽郡,對外則說是五萬。
遠在洛陽的公孫瓚接到聖旨後異常恐慌,漁陽可是公孫瓚的根基,也是公孫瓚治下僅有的不受烏桓襲擾的地方,現在高勇可以名正言順的拿下漁陽,這無異於晴天霹靂。
公孫瓚匆忙辭別袁紹,帶領自己軍馬星夜兼程趕回漁陽郡。
劉備則以生病為由帶著關羽留在洛陽,幾日後轉投陶謙帳下,陶謙慷慨的將琅邪郡交給劉備管理。劉備即刻趕往琅邪,並在路上碰到同鄉——同為涿縣的簡雍簡憲和,也開始了自己逐鹿天下的生涯。
同樣在四月,江東猛虎孫堅攜帶玉璽經過荊州江夏時被劉表派蒯越、蔡瑁領兵一萬堵截。
孫堅見狀已猜出大概,大怒之餘當即質問蒯越:「為何攔截與我?」
蒯越哈哈冷笑:「孫太守私藏玉璽擅離聯軍。盟主有令,只需留下玉璽即可放你返回江東!」
孫堅聽完暗罵袁紹小人,嘴上卻說:「堅哪裡來的玉璽,爾等定是為袁紹所騙!」
蒯越只是冷冷道:「既然如此,可否准許搜查隨軍物品?」
孫堅當然不肯,怒道:「小兒無禮!」
蒯越身旁蔡瑁聽到孫堅如此霸道,也不答話催馬上前挑戰。孫堅手下黃蓋領命催馬揚鞭與蔡瑁戰於一處。
黃蓋鐵鞭出力沉猛,招招不離要害。蔡瑁起初還能擋得幾下,十餘回合後落得只守不攻了。黃蓋看準時機用力震飛蔡瑁大刀,隨後一鞭擊在蔡瑁護心鏡上。蔡瑁口吐鮮血轉身敗逃,孫堅隨後引兵掩殺。不久,大軍追入一個谷地之中,當孫堅發現異樣之時已然晚矣!
只聽鼓聲隆隆,山谷四周出現大量荊州軍。劉表站在谷頂向下張望,對孫堅道:「孫太守為何要私藏玉璽,難道是要造反不成?」
孫堅反質問道:「你如何知道堅有玉璽?」
劉表呵呵一笑:「同為近鄰,何必刀兵相見。」
孫堅昂首舉刀說道:「如孫堅私藏玉璽,當死於亂箭之下!」
劉表面露譏諷嘲笑道:「孫太守可否讓表檢查一二?」
孫堅當然不肯,反罵道:「你為何聽命於袁紹,難道是做了袁家奴僕?」
劉表氣的臉色刷白,不再多言立刻命令進攻孫堅。
孫堅此次所帶士卒不足三千,如何能與劉表兩萬兵卒抗衡。劉表也是一位厲害角色,單槍匹馬收得荊州,此次帶出來的更是久經訓練的精銳士卒,戰鬥力非同小可。孫堅軍兵旅途勞頓,加上士氣不高,與劉表軍略一接觸即開始潰散敗逃,孫堅也是回天乏力,只得在韓當、程普等人保護下,殺出一條血路逃向江東。自此孫堅與劉表結下深仇。
由於聯軍在洛陽一線與董卓軍對峙四月有餘,各路人馬糧草均接濟不上,陸續有人帶兵回歸本地。曹操屢次勸袁紹進兵,均被袁紹以種種理由加以拒絕,最後曹操無奈只得引殘兵返回。
不久得益於泰山濟北相鮑信保舉,兗州刺史劉岱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剛到東郡便開始打聽名人異士,有人推薦程昱字仲德。曹操大喜,親自前去邀請。程昱感念曹操真誠決定相助。
不久又有二人前來投奔曹操,其一為武城人呂雯,字子恪;其一為山陽昌邑人滿寵,字伯寧。程昱隨後又向曹操推薦兩個人:一個是光武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人劉曄,字子陽;另一個是陳留平邱人毛階,字孝先。
曹操隨即派人去請,不久得到消息:劉曄舉家遷往遼東避難;毛階欣然而至。
曹操聽到回報,即喜且憂,歎了口氣,說道:「棋差一招!」
程昱不明其義,問道:「主公為何有此感慨?」
曹操道:「劉曄此去遼東定為高勇所用。高勇此人用人有術,手下有郭嘉、戲志才、沮授等謀臣,還有高順、張飛、典韋等猛將,將來必是遼東之虎啊!」
程昱聽到戲志才,臉上顯出失望神色。曹操察覺後,問道:「仲德對戲志才此人熟悉嗎?」程昱說道:「戲志才之才數倍於昱,如此高勇一旦踏出幽州必會成為主公勁敵!」
發起人曹操離開,嚴重影響聯軍士氣。不久袁術領兵返回南陽。陶謙帶兵撤回徐州,其餘眾人亦紛紛離開,洛陽僅餘袁紹,糧草均靠冀州刺史韓馥接濟。
如同當年黃巾起義一樣,開始時轟轟烈烈氣勢如虹戰鼓如雷,可轉眼便矛盾叢生自相排斥以至最後各奔東西!在這大起大落間,東漢喪失了最後一個能夠挽回傾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