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修修仙種種田

第三卷 第五百八十二章 功德無量 文 / 我吃蕃薯

    第五百八十二章功德無量

    「無妨,女居士,這位小施主和我佛門有緣,老衲今天也是結個善緣罷了,女居士,如若以後碰到難以抉擇甚至奇異事,不妨到少林寺去找老衲,老衲無想僧人,帶著這串佛鏈即可。」果真如此,張偉聽這老和尚如此說的鄭重,而且這次埋下了善緣,所謂無利不早起,佛門之人雖然行善積德,主修外功,可是,這句放在何處皆准,張偉雙目之中紅光一閃而逝,別人根本就察覺不到張偉雙目的那一剎那的變異。

    天眼神通開啟,果真,在那小女孩的腦海之內,一點金色的奇異光芒,綻放在神府之中,這點金芒雖然只有針尖大小,但是,卻能照耀那小女孩不算太廣闊的神府。伴隨著那點金芒的迸射,點點佛光普照,就算張偉在沒見識,也已經明瞭,這個小女孩身具惠光,是為修煉佛門功法的最佳信徒,稍微加以點撥修煉,就算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只要略微加上靈藥的輔助,然後再多多積累外功,那麼,不出百年,必成羅漢果位。

    身居惠光之人,不是佛陀轉世,必然就是和佛門有莫大機緣的人,張偉此時都開始懷疑這個年輕的老和尚到底是去雲台寺講經,還是專門來尋這段機緣的了。如果能夠成為佛陀師,那以後的成就就是不可限量了,比如,文殊菩薩曾為佛祖師,現在文殊菩薩雖然只是菩薩,但是,其內功不弱於西方佛界第一戰鬥菩薩,大勢至菩薩多少,甚至更強,而其成為菩薩,更是借助於曾為佛祖師沾染了佛祖的莫大功德,才得以成就菩薩果位的。

    惠光畢竟是佛門之隱秘,如果不注意查看,就算是現在的大羅金仙的張偉,也不是那麼容易發現的,反而是佛門休息佛法的人,感應很是強烈。

    「小子提前恭喜大師,又得一大功德。」不管是佛也好,道也罷,甚至要麼也是,這些東西現在都和張偉沒有多大的干係了,再說了,就是現在發生的六界大戰,也基本上同張偉沒有多大的干係了,就是在天庭為土地神,只要天庭不敗,他都可以穩妥的做他的的土地神,戰爭的事,跟他這種小毛神,基本上是不搭嘎的。

    所以,雖然統屬有所不同,再加上是凡間,張偉看到此種情況,也不由的由衷的祝福老和尚。

    如若將來這小姑娘真的有莫大的成就的話,那這個無想和尚那也能順便粘帶了不少的光的。

    這個時候,這少婦在看看自己那女兒,歡喜的撫摸著手脖上的檀木手鏈,再看看另外的兩個神秘的和尚和這個年輕人,雖然;倆人說的比較隱晦,而這少婦也不是愚笨之人,聽到兩人的回話,這少婦終於瞭解到了一種信息,那就是自己的女兒和佛門有緣。

    和佛門有緣,那將來會是什麼情況,當人們聽到和佛門有緣這句話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那就是要剃度做和尚。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不識仙凡,更不認佛陀,金錢,乃是衡量這個社會的一切根本,至於山村裡的祭奠神靈,那也是原始的畏懼崇拜罷了,就如同圖騰一般。

    所以,這位年輕的少婦,看到自己女兒的表情,在聯想到這兩人的對話,頓時,滿臉煞白,驚駭的看著對面的和尚,有些口齒不清的用驚顫的聲音問到:「大…師,我家妞妞,你不會是讓我家妞妞去…」

    「女居士,不用如此緊張,佛門一切講究個」緣「字,老衲自是不會強求,這點請女居士放心,只要機緣不至,老衲是不會打攪你們的生活的,還請女居士記住,一旦有異事發生,只要尋到少林寺,老衲定不會袖手。」對於現在的凡塵俗世,金錢熏陶的人類,靈魂早已經被腐蝕的千瘡百孔,要想讓現在的人靜修苦練,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連少林寺這等天下佛門的鼎門,也不得不把少林寺一分為二,是為外堂和內門之分。

    對於現今的情況,張偉也是多有瞭解的,不過,能在如此社會之下,修成老和尚的這般修為,卻是是心堅意定之輩,不然的話,早就被紅塵腐蝕心靈了。所以,隨著靈氣的匱乏,科技的發展,金錢理論的推崇,各種負面的影響也逐漸的超越浩然正氣,腐蝕著人類的心靈。

    如果是以前修道士遍佈凡間的情況,也許會來個正邪大戰,驅除邪魔,還天下蒼生一個太平盛世。可是,現在,不要說正邪大戰了,連修士都基本上見不到了,何處還有正邪之分啊。當然,張偉在十萬大山所見的不能算在其中,如果嚴格的說起來,那十萬大山,估計是另成一界。

    所以,在現今的社會根本就沒有正邪之分了,一切,唯有以金錢為引導,而這些現在在龍家的領導下的佛門也好,道門也吧,張偉估計,也僅僅是華夏僅存的一些修行門派了。而這些門派,也因為多多少少的都和其他的各界有所聯繫,雖然沒有完全泯滅在紅塵之中,卻也式微的甚至連那些大世家都有所不如了。

    就拿這少林來說,少林一分為二成外疼和內門,外堂,就是那些專門面對世俗界的和尚,山門,而內門,卻是那些清心苦修,真正致力於修行的和尚。

    內堂的和尚,必須遵守戒律,守佛戒,執苦行。但是,外堂的和尚門,收受香火供奉,經營法器法事,所有的一切都以營利為目的,而這些和尚們,除非一些內堂出來的坐堂的人,其他的和尚,大多都沒有那份堅心來受的了佛門的青燈古卷,清茶白飯。

    而如果內堂的主事和尚如果在如此的要求的話,那麼,估計在佛門在沒有改革一分為二,那用不了多久,估計整個佛門的山門甚至連個面對世俗界管事的都沒有了。

    立於凡間,那世俗就是根基,如果失去了根基,在無人入佛門,那麼,佛門泯滅在世俗界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所以,佛門-被迫,才分為內外堂。

    而外堂弟子,可以不修佛法,不尊佛戒,結婚生子,飲酒吃肉,只要能夠維持的住佛門外堂,供應內堂所需,都可任其為之。

    可是,就算如此,除非走投無路的人,在現在一般也都不會入佛門道觀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