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修修仙種種田

第三卷 第五百八十章 功德圓滿 文 / 我吃蕃薯

    第五百八十章功德圓滿

    「阿彌陀佛,施主善心無邊,耗費大願力超度這些枉死的靈魂盡快進入輪迴,真乃功德無量。」張偉沒想到這凡塵居然還有人能夠看懂自己剛才正在進行一場靈魂超度,不由的轉身看去。

    光頭戒疤,黃衣袈裟,腦後金剛佛光隱約閃爍,一臉的慈悲顯露在這個年輕的小和尚的臉上。雖然這個小和尚看起來很是年輕,不過,渾身澎湃的佛力就是張偉看了,也不禁的有些動容,如果按照現在世俗界武功心法的劃分,那小和尚此時儼然已經到了先天頂峰的境界。

    所以,這小和尚雖然年輕,可是其威嚴卻是絲毫不弱,比之他身後的兩個中年僧人強了顯然不是一籌。而且面容慈悲,讓人看了就不由的從內心裡發出尊敬之年。儼然是一個有道高增的模樣。

    張偉雖然驚訝,這般的修為連羅漢的境界都沒有達到,羅漢的境界,按照修道的說法,那就是築基有成的時候,所以,張偉雖然有點驚訝,卻並沒有如何的驚動罷了,而且,這小和尚明顯的是修的佛法,卻並不是修的佛功,如果論戰鬥力,甚至不如他身後的那兩個中年和尚。

    這種和尚,都是大德,也由不得張偉不尊重,如果說那些主修佛功的和尚其實就是披著袈裟的屠夫,那麼,這些主修佛法的和尚,才是真正的大德,遵守著佛宗戒律,行善積德,以佛法修真神,一但金身有成,都是功德無量之輩。

    「大師多讚了,些許事情,舉手之勞,何德之有。」張偉轉過身來,連忙謙虛,善人,這才是真正的善人,而且是大善之人,看那和尚手裡拿的幾件佛光閃爍的法器,估計就是不出手,這和尚也會當場給超度這些枉死的靈魂的。

    「阿彌陀佛,我觀小施主修為不俗,老衲卻是看不出來,而且,小施主能夠輕易催動地藏往生經,引來輪迴金光,卻不知道小施主先鄉何處,小施主不用懷疑,老衲年已近古稀,只是這皮囊不見老卻就是了。」

    怪不得這看起來很是年輕的小和尚說話老氣縱橫,不以小僧稱自己,而叫老衲,不過,就連張偉都沒有看出這和尚的年齡。而且,和尚修為比起那些世家老頭來說,雖然武力不如,可是,佛功卻是不差分毫,而那些老頭們早就是鶴發白頭,鬍鬚皆染霜,只是面容才能保持童顏而已,而這老和尚卻明顯的駐顏有術,古稀之齡,依然看起來如同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小和尚一般。

    佛道殊途,但是最終都是為了聖人之位,所以,才有青蓮白藕本一家,佛道殊途,但是,修煉到最後卻是佛道同一家,只是修煉的方法不同罷了。

    佛道主修功德,而道主修天道感悟自然五行。

    可是,不論如何修煉,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無量的功德,就是修為在身,也達不到聖人的境界,帝仙之境,聖人之下,菩薩之尊,佛陀之後,可是,那帝仙和佛陀就算戰力如何的超群,只要不能感悟天道,引無量功德以加身,那麼,永遠也就不要想得到聖人之位。

    佛是修外功,而道是修內功,外功,就是功德,內功,自是煉道之功,就是如同那些佛門的修佛功的和尚一般,先求內功圓滿,才求外功積累。

    而同樣,佛門就算成就大德之能,如若內功不修,卻永遠是不能達到聖人之境的。而張偉的這個面前的和尚雖然是個大德,但是,卻因為內功不行,才處於先天頂峰,沒有達到羅漢之境,不過,看著小和尚的年齡,等真正的返回到童年的時候,再次回復到這般年齡的老態,那就是所謂的功德圓滿,達到羅漢之境。

    這老和尚是往築基的層次邁進,而那些世家的老頭們卻因為苦於無功法,在加上不修外功,不知道修行法門,卻是始終在先天層次上原地踏步,兩者一比,自然知道孰強孰弱了。

    「大師何許客套,小子我居無定所,四處雲遊而已,卻不知道大師不在佛門清修,大半夜的跑到這高速路上來做什麼?」除非必要,或者行腳雲遊僧人,一般情況下,這些和尚大多都在參悟經文,誦經禮佛,除非到了一定的程度,感覺到需要積累外功的時候,才外出雲遊。

    張偉在天庭做土地神的時候,也同不少的僧人打過招呼,多少也瞭解一點佛門的修行情況,而且,張偉看著和尚明顯的內外修行不平衡,外強內弱,雖然不會出什麼問題,可是,如果不盡快達到內外平衡,總是滯留修煉的速度不是。

    況且,修煉之人,無論是佛是道,最終的目的不都是為了那聖人果位嗎?所以,張偉看著這幾位和尚,到是隨口問了出來,至於自己的情況,卻是也沒有啥必要拿出來吹噓的,再說了,自己現今也確實沒有什麼山門,散修一個,如果下次進入十萬大山,探索一下那個無主的洞府,到時候改換門面,當做自己的洞府之用,還可以報說一下,現在,卻是不行。總不能說自己就是在張窪村種菜的一個菜農吧。

    雖然菜農這個身份也沒有什麼丟人的,可是,此一時彼一時,這要看什麼時候,現在論的不是職業,而是派別。

    「阿彌陀佛,到是老衲唐突了,老衲本是少林無想僧人,今受嶺南雲台寺方丈邀請,前去講經會法,卻不想再路上碰到了這等人見慘劇,還好天見可憐,我佛慈悲,得遇施主,有幸能夠超度盡快得以輪迴。」

    無論是何門何派,對於不相識的人,如果欲結識別人,必先自報家門,這是禮節,同時,也是以示坦誠之意。

    老和尚作為少林有數的高僧,如何不知,只是剛才驚訝於張偉的修為,到是一時忘記了而已。

    張偉曾經不止一次聽說龍家所率領的武林門派,其中最大的門派是為八大門派,其中少林和武當,其一為佛道牛耳,另一為道門之尊,在加上武當為當年真武大帝的歷世所在門派,而少林是為現今佛陀飛昇之祖庭。

    聽那些老頭介紹的其他門派,也多和天庭,佛門,甚至魔界多有牽連,這龍家,到底是何處家族,張偉雖然疑惑,那些世家沒有多說,張偉也不曾多問,卻沒想到今天第一次接觸少林派,就是一個有道高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