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修修仙種種田

第三卷 第四百五十三章發展的張哇村 文 / 我吃蕃薯

    第四百五十三章發展的張哇村

    村西的大酒店就是上層人物的吃飯之地,那麼,村東那塊萬平米的廣場就是大眾人群體驗綠色飲食,自娛自樂的地方。在那裡老少都可,貧富皆宜,就是一個自己動手,體驗廚房的地方。不過,這裡用的都是村子裡的沼氣,所以,也不存在什麼污染的事情,只是油煙味道比較大些罷了。當然,想要在這裡體驗一翻,估計只材料費就要上百塊,如果需要肉食的話,可能更貴,無他,這裡的東西就是全世界獨一份而已,還需要大量的人工費用,而且賣的就是這個價。

    可是,能有上千人在一起吃飯,而且還是上百個鍋灶同時開火,那場面也是相當壯觀。當然,在這裡只是可以炒菜,不可以進行燒烤或者煮飯的。至於燒烤的地點,那就距離這裡比較遠點了,在村子裡買點家禽蓄肉的,還可以自己到山上挖點野菜什麼的,搞個燒烤野宴很容易,而且吃起來也是很有一翻風味,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這塊燒烤的地方就是靠近小河的地方,而且周圍的雜草類的東西都被清理一空,地上全部鋪滿了細沙,為的就是怕燒烤引起火災。

    當然,也有上山進行進行探幽的,然後再村子裡買些燒烤用的材料,自己到大山裡體會一下山野燒烤的滋味,不過,村子裡一般都是告誡他們不可超越百里以外的地方,畢竟,那裡野獸出沒,搞不好還有狼群。除非必要,還真的沒有人會跑那麼遠的地方去的,十萬大山的危險,全國皆知,誰還不會真的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的。再說了,大家都是來體驗這種生活的,並不是真的來探險的。吃飯當緊,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總之,張哇村就是一個體供自己動手,體驗生活的地方,燒烤和炒菜只是其中的兩個部分而已,比如其他的吃法還有好多。

    總體來說,張哇村的形式是一片大好,人流量逐漸的增多,村子裡開闢的種植基地也是越來越多,可依然有點供不應求的樣子,就算村子裡現在已經把外界銷售全部截斷,也依然是供應有的緊張。基本上土地很少有空閒的,頭一天清理出來的空地,第二天就種植上了。

    現在村子的火爆程度,完全出乎當初的預料,不但張偉沒有預料到,就連村長和上級的有關部門也沒有料到會是這種情況。原本只是迫於全縣沒有一個新農村,再加上老村長的勢力,才在張哇村搞的個試點,本來就想著花點錢就算了,可是,現在看來,這張窪村居然有衝擊第一村的架勢。

    按照張偉和村長他們幾人打算,那村子裡也就是一些供那些高官和富豪們來遊玩的地方,可是現在高官來了不少,富豪來的更多,最主要的就是省城裡的小資家庭更是消費的主體。說真的,花上幾百塊錢,品嚐一下這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這比外出旅遊一趟花費的還要少,雖然沒有美麗的風景,悠久的歷史景觀,蘊含著一個個故事的人文典故,但是,卻可以讓你體會到一種全然的新潮食品,一種大家都在追求,卻無可試驗的食品的味道。

    所以,才致使張哇村的火爆,而且,就算張哇村現在人潮火爆,可是,依然空氣清新,一點也沒有因為人員多的原因而變的污濁了起來,這一個方面是因為張哇村的垃圾回收桶幾乎遍佈整個張哇村,大家愛護環境,另一個原因也就是張偉揮灑全村的息土散發出的靈力自然有很好的淨化作用。

    進村的人流量增加,各種生活垃圾大量滋生,這些對於村子裡的沼氣原料有了很大的補充,白天的垃圾收攏起來,晚上的時候粉碎,然後投放進發酵池內進行發酵,因為生活垃圾過多,和沼氣的需求量增加,當初的那個池子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一個規模更大池子已經建造完畢,投入使用,還好,現在有沼氣催生化學藥劑,使這些生活垃圾能夠更好的得到利用。

    人流量的增加,需要的各種人員需求量更是大增,就張哇村的那些男女老少就是齊上陣也不夠用的,別的地方不說,就村西孫家的大酒店就需要上百個各種服務人員,村東的蔬菜種植基地需要的更多,而張哇村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的事業,所以,除了一些主要的位置由村子裡專人擔任外,其他都是從鄰村聘請的。

    這樣一來,張哇村一村的大開發,倒是帶動了附近好幾個村落,一些閒置的人員基本上都被利用了起來了,而且,張哇村開給大家的工資也不算太低,最主要的是距離家近,方便回家。

    甚至有不少附近村子裡的人再外面打工的也從外面回來,加入到了張哇村的服務行業之中去了。

    其他的不說,一開始的時候村東的集體種植基地是整體張哇村民整理,種植的第一茬,不過,隨著張哇村資金的到位,自從了各家報項目開始,張哇村幾乎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養殖,種植,甚至工藝品編造等事業,對於集體的種植和處理方面,也就不得不請更多的外人來參與進來。

    當然,種田一類的活,最好的就是農民來搞,在山區裡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少種田的人,隨便幾個村子一吆喝,隨時都能召集上幾十上百的。而且還都是種田的好手。

    反正現在都是機械*作,而且收種起來也方便,所以,自己的活計也佔用不了多長的時間,閒著也是閒著何不到張哇村賺點外快呢。反正到了張哇村也就是幫忙管理一下田間,種菜,施肥什麼的老本上。

    至於所用的肥料,都是從沼氣池起出來的廢渣,化肥一類的只要是沾染化學物料的肥料,絕對不准使用,甚至連殺蟲藥都不准使用,所以,有的人再田間勞作,基本上都是在逮蟲子,這樣就促使了費用提高,可知道這些附近村子的老農們基本上都是四十塊錢一天。而賣出的蔬菜的價格高也是屬於正常的,再說了,這些菜的味道確實是比起其他市場上所銷售的蔬菜的味道要好上很多。

    蔬菜如此,肉食類的也是如此,所有的家畜除了必須的飼喂糧食作物外,都在飼料之中參雜著村子裡田地裡拔下來到青草,原因無他,只有飼餵了這些青草,自家飼喂的家禽家畜才能快速生長,而且不會生病,出產的肉的口味也更加的美好。這是大家比較以後得到的結果。

    養殖家禽類的還好點,需要的人手少,但是,養殖家畜的就不是需要一兩個人的問題了,比如,珂珂父母養殖的鵝,現在從大到小,分成了幾個批次,總共加到一起近二百多隻,他們夫妻倆個在加上張爺的幫襯,一天從頭忙到晚的到是勉強能夠忙的過來,像那些飼餵豬的和牛羊的,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牛和羊基本上每天都要趕到山裡去放養,上百隻羊最少也需要四五個人來放養,但是,晚上需要補飼的料草就需要幾個人來準備了,自己家沒人怎麼辦,那就需要別人幫忙了。

    所以,到了現在,不但村子裡的人不但幫不上集體的事情,還有的需要僱傭外人來幫忙了。而且,隨著村子裡個體養殖的規模擴大,將來需要的人員將會更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