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修修仙種種田

第三卷 第四百二十三章利之所趨 文 / 我吃蕃薯

    第四百二十三章利之所趨

    因為張偉無意間曾經提過,說手裡有點錢,準備投資到教育事業上,這也算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就詢問了一下附近村莊校園建設的情況。

    農村,特別是靠山而居的農村而言,教學條件不倫是軟件和硬件方面那是相對落後了不少,張偉最近也曾經在網絡上注意到這方面的信息,其中有一個地方的那所謂的學校就是十幾個學生,十幾條凳子,兩個老師,一塊黑板,幾棵大樹,就組成了一所學校。

    張偉雖然不知道在華夏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如果在網上搜索一下,如此類的帖子絕對不少,反映教育落後,教學條件差的是比比皆是。

    這個時候張偉才真正的體會到,所謂華夏的國富民強,全民小康,也許只是僅僅為了宣傳政府的豐功偉績罷了,雖然援助教育的口號已經提倡了有好多的念頭,希望小學也不知道建築了到底有多少間,但是,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事情,也許真的是個麻煩。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張偉也是想到了賺取功德,現在,張偉也確實想做點什麼,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多少,但是,解決一點是一點,多少總能緩解一點吧。

    張偉來到村長家的時候,只見村長那堂屋裡兩張桌子拼在了一起,十幾個大佬爺們已經坐了下來,村長媳婦和村長的兒媳倆人開始往桌子上一盤子一盤子的端菜,現在村子裡不倫是養殖還是種植都已經到了收穫的階段,所以,對於整治上一桌子菜,連村都不要出,那是輕而易舉的,如果懶點的話,還可以到村西的酒店要上一桌子菜,那更方便,孫家的酒店對於外面的人價格是居高不下,但是對於村子裡的人來說,基本上就是薄利多銷,現在來說一家人要上一桌子菜也就是幾十塊錢的問題,大多也都是收個本錢。

    所以,不倫在平時家庭飲食還是來客招待用餐,對張哇村來說都大大的提升了一大步,而且,別的不說,就張村長平時招待上級考察的用餐,也大多都是在村西的酒店招待,數遍全村就那裡夠檔次啊,當然了,對於現在的張村長來說,能讓他帶到那裡招待的,除非是縣處級幹部了,下面的小科班能得到他在家招待都不錯了。

    畢竟,時不同往日,雖然這時間也只是經過了半年而已。可是,張哇村現在畢竟有錢了,而且這個改村成特區的議案這段時間也鬧的沸沸揚揚的。

    「快來小偉,這飯菜剛擺上,還沒吃,大家都正等著你呢。」看著張偉來了,張村長趕緊招待,其他的人也都站起來歡迎著,當然,至於這些人可能有見過張偉的,聽說張偉大名的,可張偉到是不認識一個,同時心理也有點納悶了,村長說的大事難道就是給他陪客啊。

    再說了,張偉一般是不陪客的,而且除非必要,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在別家吃飯,大多就是在張爺家,現在到是多了家,那就是村西的綠色大酒店,還有另外一個情況是,張哇村的人都知道,還沒有一個人值得讓張偉去陪的。這個時候的張偉,在張哇村已經是神的化身,利的根本,福來來源,富的根基。

    張偉看這些人,雖然不說個個吃的油光滿面,衣著光鮮,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身上總是有那麼一些不多不少的架子,看那身派頭,估計也都是官場裡的人物。

    張偉在大家的殷切招待下坐到了主位,雖然說輪年輕無論任何一個都不比張偉的父親小多少,但是真的論起了實力,還真的沒有能比過張偉的,所以,大家也就讓張偉坐到了那個位置之上,緊接著張偉的左下才是村長,右下就是那位縣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長了。

    這位副局長怎麼說也是位副處級幹部了,但是對上張有容這位連正式的科班人員都算不上的張有容都得小心著,更不要說這位在村子裡擁有活財神之稱的張偉了。而且,這次也是有求於人家,資掉放低點也屬於正常。

    可見,有的時候並不能依照官職來定位置,特別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金錢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不管如何,大家也就按照這個位置定了下來了,張偉坐主位,村長和這位副局坐左右,至於末位,也就是酒位,那就是村長的兒子張盛發了。至於張盛發這個位置,那純粹是因為輩分的原因了,隨讓他是小子輩的,當然,不能跟張偉向比較的。

    說起來也是的,村裡的大大小小的青年基本上都回來了,可以說截至到目前為止,村子裡在外人員已經全部回歸,至於那些在外有些家業的,或者是做官的,那就不要說了,比如在新農村辦公室的那位張德法,雖然他也是張哇村的人,但是戶口早就已經不是張哇村的了,而張偉家裡也就是祖籍在這,老宅也在這裡,至於其它方面,到也沒有什麼可以說是屬於張哇村的了,甚至連以後的分紅都沒有他們的份,戶口不在這裡啊,如果不是因為這套祖屋的話,他這一脈連個落腳的地方在張哇村也沒有了,所以,根本就說不上什麼分紅的問題。

    不過,對於張偉來說,想要多少錢也只是搓手的問題,更不要說分紅這等於民分利的事他更不會參與了,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分紅不分紅的,也從來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

    到是村長和張爺給張偉提過這方面的問題,讓張偉的戶口搬回張哇村來,至於他的父母,那就沒這個必要了。

    所以,眼看著張哇村紅火起來了,以前遷出張哇村裡的幾戶人家現在都在思量著怎麼把戶口給遷移回來,好在張哇村這盤大蛋糕上分上幾叉子的奶油。

    這種事情談何容易啊,就是張村長也不敢貿然答應,如果只是遷移一家兩家的問題,到也分不掉多少的紅利,張村長就怕到時候這個口子一開,到最後就摀不住了。

    當然,對於眼紅張哇村的人不是不少,但是,上層的人就是眼熱,知道了張哇村居住的十八家四合院的背景後,別人也未有羨慕張哇村運氣好,多巴結點張哇村,以期望沾點運道,更不敢伸手了,至於不知道的人,卻也不一定有哪個膽量來分上一分。畢竟,就算是鄉鎮級別的幹部雖然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也知道現在的張哇村是水漲船高,眼看著張哇村馬上都提拔成特區了,就連縣市級別的幹部在這裡也要老實的待著,更不要說其他的人想分一杯了。

    所以,總的來說張哇村在上面勢力的關照下,還一切的陰差陽錯之下,逐漸的走上了一條富強的道路。

    當然,張村長的兒子為什麼到最後才回來,這也是等他回到村子裡來了以後,大家才知道真正的原因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