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修修仙種種田

第一卷 第三章 清明 文 / 我吃蕃薯

    第三章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看著窗外細雨紛飛,毛雨隨風飄蕩,張偉終於體會到了杜牧寫這首詩的場景,可能就是如此,不過,一定不是在現在的大客車上作的,最多是有個小毛驢騎就不錯了.古代人窮啊,開不起汽車。古韻又在心裡糊yy。

    清明,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民俗節日,這一點張偉是知道的,更有一個是:清明也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中的一個節氣.民俗是因為在這個時候在清明這一天是給家中以故親人掃墓添墳的.歸為節氣之一是因為清明節是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掃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

    這也就是中國清明節的由來.外國人過不過清明,我就不知道了。

    在清明的前一天,張偉就收拾好了東西,和老爸老媽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從省城到縣城,從縣城到鎮上,一路走來,時間也已經折騰了大半天了,眼見著小雨如毛往下飄,天也跟著逐漸的黯淡了下來了.

    進入縣城以後,縣城周圍大山一座挨著一座,山野連綿,這才是真正的進入了山區啊,從鎮上到村裡,還有好幾里的山路,還好老爸前幾天往村裡打電話聯繫了家裡的一位勉強還算是未出五代的親人.老爸說是要喊小叔,張偉自然得叫爺爺了,這些年,自從爺爺去世後,老家的房子也都是交給張偉這個沒什麼印象的爺爺打理著。

    到了下午三點多鐘的時候,汽車才晃晃悠悠的進了鎮上的車站,說是車站,其實也就是一個大院子,在門口豎了塊牌子,上面寫著「童山鎮車站」幾個大字,車站裡面停了幾輛發往附近幾個鎮上的車,車站裡連個售票的也沒有,更不要說什麼候車室了。

    老爸剛下車就聽到那邊有人叫他的小名,不用說,接他的人來了。

    在張偉的思想裡,這個農村的爺爺怎麼應該鬍子花白,一手提著煙桿,一邊捋著白鬍子還在不斷咳的老人吧。

    可張偉的這個爺爺並不算老,看起來也就是五六十歲,身板很高高大大,一張很方正的紫黑臉孔,說話的聲音很響亮,笑起來也很爽朗。一見到張偉就捏捏他的臉,說這城裡人就是不一樣,臉蛋白嫩嫩的給娘們的屁股一般。老爸見到了這個小叔,笑聲之中也開朗了不少。

    後來才聽說這小叔和他一個年齡大,只是輩分高,所以才叫叔,兩人關係也極好,用那啥話的意思就是一起上山捉過鳥,下水網過魚同時干革命的關係。那個關係好啊,是剛剛的。

    幾個人花上二十塊錢,雇了個摩迪車,向村裡送去,這是陰雨天,如果在平時,最多八塊錢。摩迪就是摩托三輪上有個棚子,周圍還圍上了凡布頂篷,這樣能在颳風下雨的時候不遭罪。

    老爸和這個年輕爺爺坐在外面聊著小時候的樂事,說到開心的地方還能哈哈的大笑幾聲,老媽也不時的插上幾句,彷彿歲月倒流,大家又回到了從前一般。回憶的時光總是美好的,張偉在心裡默默的念叨著,心裡又想到了在天庭做神仙的時光,雖然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土地,可咱是蟠桃的土地不是?

    這個時候天已經暗了下來,摩迪順山道也不敢跑快,只有一點一點的向裡挪騰。路也只是三四米寬的碎石山路,靠近山邊開出來的,周圍沒有護欄,一不小心,就能開進山溝裡去。天氣暗淡,加上細雨,只能看見周圍的山上模糊一片,看的不太真切。張偉看的怔怔出神,神思也不知道遊蕩到那裡去了。

    思緒正在滿山頭的亂轉的時候,感覺肩膀上一震,原來老媽在拍自己,問自己冷不冷,給自己拎了件外套披在了身上。

    進入了山區,經老媽這麼一提醒,張偉彷彿也感覺到了天氣的變化。山裡的空氣少了城市的污染,經過細雨的沖刷,帶著絲絲的泥土和青青的芳香,其中還夾帶著點點的冰涼,讓人身心為之一清爽。天,是有點冷了。

    看著張偉這張白白淨淨的臉孔,又惹的張爺一陣大笑,說這小子根本像個娘們,皮膚比七八歲的娃還白嫩,不像他們那時候,臉曬的和包公似的。

    還別說,張偉從小到現在就沒有生過病,別人到十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長痘痘,他臉上連一個小疙瘩都沒有起過。也許,這也就是神仙下凡後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吧。張偉曾經如此得意的想著。

    到了晚上六點左右,張偉才到了老家,在晚上細雨中的村莊根本看不出來什麼,在張爺爺的指揮下,摩迪的車燈照著路才找到家裡。

    院子裡的情況在晚上看的不甚真切,中間就有三間瓦房,院子裡不少的小草葉也冒出了頭,還好屋子裡裝了電燈,並不是張偉想像中的煤油燈。

    張爺爺領著張偉一家人進了屋子,然後幾個人把幾大包東西搬回了屋裡,其實自身用的東西倒沒有多少,都是一些城裡的水果和糖點心酒等一類的東西,說是給這裡的小孩子老人分的,不管你在窮,在富有,回老家不可空手,不然人家會罵你。

    大家忙手忙腳的把東西收拾好,然後張爺爺又抱來了幾床被子給鋪了兩張床,時間也已經到了**點了。

    張爺爺家其實也滿冷清的,老伴去世的早,張爺爺以後也沒有在續一房的意思,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給兒子結了婚,成了家,現在兩口子都在外邊打工,留下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讓張爺爺帶。

    小女孩叫張珂珂,見自家爺爺領著這麼一溜人進屋,拿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滴溜溜的看著大家,然後脆生的叫了大爺,大娘,大哥。拿著我老媽給的唐和水果到了一里邊去看動畫片去了,邊吃,邊看電視,眼睛還不時的瞅一下這邊。

    到了張爺爺家,老爸老媽也不客氣,彷彿是自己家裡一般,張爺爺自然也不客氣,幾個人鑽進了廚房去搗鼓晚餐去了,彷彿幾人真的回到了從前一般。

    張爺爺的院子很大,估計有兩畝多,藉著院子裡的燈光,可以看清楚地上種的幾壟青菜已經發出了老高,估計在過幾天就可以吃了,不過,除了小蔥和蒜苗和小青菜以外,其他的張偉都不打認識。

    中間是一溜四間堂屋,東邊是三間配房,廚房也在其中,老爸他們三個正在裡面忙的不亦樂呼。院子的西邊是一排雞架,一排大約有十幾隻土雞正站在上面睡覺,張偉還是第一次看到雞是這樣上架的。

    在往後就是大約有半畝左右的土地,裡面栽種了十幾棵樹木,估計是果樹,因為天黑看的並不真確。

    正在後院準備看看之際,老媽已經在前院叫了起來,該吃飯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