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的悠閒御史生涯

第二卷 江山如畫 第兩百四八章 祖宗家法 文 / 官笙

    第兩百四八章祖宗家法

    第兩百四八章祖宗家法

    衛樵又瞥了眼上面的皇帝,道:「首推皇宮」

    「大膽!」

    「胡鬧!」

    「混賬!」

    衛樵話音一落,當即所有朝臣臉色驀然一變,接著便對著衛樵厲聲呵斥起來。

    「皇宮豈是一蠻夷可以進入的,衛中丞慎言!」

    「不錯,皇宮乃我大齊重地,匈奴人豈可進入!」

    「衛中丞到底是何居心,讓一蠻夷進入皇宮……」

    滿殿都是聲討聲,大帽子一個大過一個,最後儼然衛樵居心不查,圖謀不軌。

    衛樵就是大浪中的一葉扁舟,大風中的一顆小松,任憑大風大浪來襲,我自巍然不動。

    但是這並沒有結束,本來還是只是顏儀等一干人在起哄,後面竟然連趙元奎鄭裘這等人也站了出來。

    「夠了!」眼看滿殿朝臣已經吵成一團,龍椅上的文正皇帝驀然一臉鐵青,一隻手重重的拍在身前的桌上,厲聲喝道。

    皇帝一聲厲喝,朝下當即噤若寒蟬,立時安靜下來。

    皇帝目光威嚴的掃視著殿下群臣,神色極其不善。而下面群臣各個都是躬身低頭,有的還隱隱滴著冷汗。而衛樵,也微微躬身,卻神色從容微微淡笑。

    「匈奴使者這件事」過了許久,皇上目光冷厲的掃過群臣,臉色漠然淡淡的冷哼一聲,道:「全權交給衛樵處置。現在說改革軍制的事。」

    「皇上!」皇上話音一落,顏儀忽然站了出來,抱拳躬身道:「臣認為此事不妥,如今匈奴虎視眈眈我大齊卻突然變動軍制,實為不妥,臣懇請皇上收回此念。」

    「臣也這麼認為」顏儀話音一落,凌棠也站了出來,神色漠然的躬身道:「皇上,軍制涉及我大齊根本,牽一髮動全身,臣認為,此事應當慎重!」

    「臣以為凌大人所言甚是,」凌棠說完,陳路也站了出來,抱拳躬身道:「皇上,此事牽涉甚廣,切不可操之過急,若不然必會引起大亂,請皇上三思!」

    一個是兵部侍郎,一個是禮部侍郎,一個是吏部侍郎,三個有所牽扯的侍郎一戰出來,當即讓朝堂為之一靜。誰都知道,鄭家皇商在軍工上是最大的獲利方。這軍制一改,受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鄭家。而也很明顯,顏儀幾人,實際上如今都是受鄭裘庇護的,現在說的也是鄭裘要說的。

    皇帝神色漠然,誰也看不出他的表情,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他神色淡淡的看著下面的朝臣,:「還有誰有話說?」

    這軍制變革大家心裡猜測是源自皇帝,而變革的對象無疑就是武徒,兩個大人物,只要沒有利益關係的,誰都不願開口,不然一個不巧,便會得罪一個,後果難以預料。

    所以,大家都很聰明的沒有說話。

    「皇上,」殿下沉默許久,石延秋忽然站了出來,抱拳躬身向著皇帝道:「皇上,臣也認為此事應當慎重!此事關係重大,需要仔細小心的斟酌,否則必然會釀出大禍!」

    衛樵站在下面,聽完石延秋的話忽然微微皺眉,難道傅家反對軍制變革?那,武徒是不是跟傅家已經通過氣了?

    「皇上請慎重。」

    「皇上三思。」

    「皇上斟酌。」

    隨著石延秋站出來,許多人好似得到了信號,紛紛站了出來,或明或暗的開始表示反對。

    前面的七位閣老完全沒有動靜,下面的寺卿侍郎紛紛都發表了看法,朝堂上幾乎是一邊倒,完全反對!

    上面的皇帝臉色深沉如水,誰也看不出他心裡在想什麼,他的眼神毫無波動,如往常一樣,漠然威嚴。

    衛樵目光淡淡的掃視著在殿中的所有人,隱然感覺一場風暴即將到來。

    隨著傅瀝一方人馬的表態,朝堂上立即安靜了下來。這次隨著傅瀝態度的明朗,不相關的人更加不敢開口了。

    前面的傅瀝閉目假寐,高崎雙手負腹,而其他閣老也各有表情,卻俱是看不出心裡所想,漠然深沉。

    殿上靜悄悄的,誰都沒再開口,即便是一開始跳出來的顏儀等人也悄然的退到了一邊,這件事將大齊所有勢力都裹挾進來,稍一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殿上靜的可怕,再也沒有人敢開口。

    靜了許久,龍椅上面無表情的皇帝目光冷漠的掃視著群臣,最後,目光落在刑部尚書常志身上「常志你說。」

    常志本來不想趟這攤渾水,但皇帝點名他也只好硬著頭皮上前道:「皇上,臣認為此事關係重大,應當謹慎對待。因此事涉及軍隊,臣認為兵部的態度最重要。」

    常志看似說的鄭重,其實全是廢話,最後一個太極將事情完全推給了兵部。

    皇帝的目光淡淡的轉向兵部尚書「楊宗天。」

    「啟奏皇上」楊宗天心裡將常志罵了個狗血淋頭,卻不得不站出來,抱拳躬身向著皇帝道:「回稟皇上,此事太過突然臣並沒有準備,還請皇上寬限時日容臣召集兵部要員好好商議再做稟報。」

    楊宗天說的有理,但全部都是廢話。

    皇上神色依舊漠然,好似沒有發現前面的兩人在耍滑頭,目光淡淡的又轉向吏部尚書「秦勻。」

    「皇上」秦勻神色肅然的站了出來,躬身道:「臣認為匈奴入侵在即變革軍制已經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秦勻話音一落,本來就惴惴不安的殿臣心裡紛紛一沉,這秦勻是誰的人全天下人都知道,他說話無時無刻不代表著他!

    如今皇帝的態度明朗了,眾人心裡反而更加的沉重了。

    皇上絲毫沒有理會殿下群臣的心思,目光淡淡的又轉向工部尚書「雷遲。」

    「臣在」雷遲身材高大,面色粗狂,他躬身抱拳:「啟稟皇上,臣認為此事貿然而動會引起大亂,須慎重!」

    雷遲是傅瀝一系,他的表態眾人絲毫不意外。

    但皇上對這些人的意見似完全沒有在意,目光又轉向吏部尚書方倉。

    方倉立即站了出來,躬身道:「啟奏皇上,此事干係天下,臣請皇上三思而行。」

    方倉執掌傅系大本營吏部自然是傅系最核心也是傅瀝最心腹的人,他的態度自然也與傅家一脈相承。

    皇帝神色不動,面無表情又轉向戶部尚書「趙元奎。」

    殿臣一聽,紛紛將目光投向趙元奎,誰都知道趙元奎出自翰林院乃是皇帝心腹,他的話,恐怕會進一步闡述皇帝的心思。

    「臣反對。」

    但是趙元奎第一句話就將讓滿殿的所有人愣住了,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趙元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件事的幕後推手就是皇帝,而作為皇帝心腹執掌戶部的趙元奎,竟然出口便反對!

    滿殿朝臣全部都極其詫異,難道皇帝之前沒有跟趙元奎通氣?

    「皇上,」趙元奎絲毫沒有覺得這樣說有什麼不對,抱拳對著皇帝神色凜然道:「這軍制乃是太祖太宗欽定,乃是祖宗家法,是我大齊根本豈可輕易改變!臣請皇上放棄這種想法,以我大齊萬年基業為念,切勿再興此想法。」

    趙元奎話音一落,眾人的目光看向皇帝,雖然知道趙元奎只是讀書壞了腦子沒有背叛皇帝的意思,但大家還是忍不住的看向上面面無表情的皇帝。

    但皇帝依舊神色不變,目光淡淡的又轉向御史台的牛一郎。

    「皇上,此事臣認為應當慎重。」牛一郎也是傅系,他的話自然不會出離傅家多少。

    本來殿臣認為皇上的目光一如既往的會轉向大理寺亦或是金陵府,卻沒想到皇帝的目光卻留在牛一郎身邊的衛樵身上,神色淡淡道:「衛立遠你說。」

    眾人一愣這才想明白,衛樵,或許現在代表的就是武徒。

    衛樵也覺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瞥了眼神情激動出列抱拳躬身道「皇上,臣認為軍制變革勢在必行!」

    眾人一聽,神色紛紛一變。這這場軍制變革誰都看得出來是皇帝想要收回軍權,針對的便是武徒,而武徒的女婿卻一口『勢在必行』!

    皇上提議,傅家反對,趙元奎反對,衛樵代表武徒同意,這讓群臣一下子全糊塗了。

    「哼,祖宗家法豈可輕易更改!」趙元奎冷著臉轉頭看向衛樵,冷聲道:「衛樵,你乳臭未乾懂得什麼!」

    衛樵對於趙元奎的蔑視絲毫不在意,抱拳向著皇帝道「皇上,臣彈劾戶部尚書趙元奎居心叵測,意圖不軌,臣懇請皇上立即立即將他拿下!」

    趙元奎有冷哼一聲,道「無知小兒,老夫歷經三朝,乃是三朝元老,你說我居心叵測圖謀不軌,當真是可笑!」

    「皇上,」不等衛樵開口,站在前面的鄭裘忽然也站了出來,對著皇帝抱拳躬身道:「臣以為此事干係重大,而趙大人所言甚有道理,乃是老成謀國之言,臣懇請皇上三思。」

    本來就惴惴不安的朝臣心裡紛紛一顫,終於,閣老們也加入戰團了。

    皇帝面無表情,神色威嚴,目光淡淡的掃過說話的幾人,漠然開口道:「衛樵你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