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的悠閒御史生涯

第一卷 修身 第六十三章 侍讀 文 / 官笙

    第六十三章侍讀

    趙元奎臉色冷清,走到衛樵楚瀚面前,沉聲道:「你們跟我來。」說完便向著南邊高台邊緣走去。

    衛樵抬頭看了眼始終面色從容的秦勻,與楚瀚淡淡一笑,便跟在趙元奎身後。

    趙元奎走到邊緣,台下立即安靜下來,他們知道,最關鍵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看著台上俱是風姿榮麗,從容淡然的兩人,所有人都熱血沸騰,激動無比。

    趙元奎掃了眼台下眾人目光灼灼熱切無比的眼神,壓抑著升騰胸口的怒氣,猛然提氣,臉色森硬的便要大聲宣佈。

    「趙院正慢來。」趙元奎剛要張口,忽然間一聲尖銳的喊叫從後面響了起來。

    趙元奎一口氣沒出憋在喉嚨,臉色瞬間漲的通紅。

    趙元奎喉嚨聳動艱難的將這口氣壓了回去,臉色無比難看,他胸口起伏,臉色陰晴不定的轉過身。

    只見遠處一個蒼老臉色白淨老頭一臉笑呵呵的慢悠悠的踱著走過來,顯然剛才喊話的就是他。

    趙元奎眼孔猛然一縮,嘴角微微抽搐,掃了眼始終淡然從容的衛樵,心裡的怒氣不停的上湧。

    秦勻嘴角掛著淡淡笑意,從容的似乎早有預料。

    趙元奎眉頭緊擰,稍稍一猶豫,還是迎了過來。

    「崔公公。」趙元奎極力平復臉色,對著走過來的白淨老頭勉強笑道。

    崔公公呵呵一笑,饒過趙元奎,笑瞇瞇的看向衛樵楚瀚,道:「哪位是衛公子,還請跟雜家過來一下。」

    衛樵看著瞬間一臉冷硬的趙元奎,神色古怪的吳方圓,眼神笑意吟吟的秦勻,心裡不禁嘀咕起來,今天的事情當真是處處透著古怪。

    那崔公公看著衛樵走了過來,仔細的打量一眼,一臉滿意欣賞笑容溫和頻頻點頭,然後又對著趙元奎吳方圓道:「兩位翰林也借一步說話。」說完,他便轉身向後走去。

    在離其他遇有三四丈的地方,崔公公笑著看了三人一眼,尤其是一直臉色冷漠,神色僵硬,胸口起伏不定顯然心裡憋著一口怒氣的趙元奎。

    崔公公看著眼前三人,忽然臉色肅然崇敬,尖聲道「皇上口諭。」

    趙元奎臉色頓時一變,心裡忽然有種極其不好預感。但是看著老太監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他擰著眉頭跪了下來。

    衛樵掃了眼不遠處的幾人,又看了眼臉色青紅交替的趙元奎,心裡儘管疑惑,也還是跪了下來。

    「詔諭:令衛樵衛立遠為太子侍讀,楚瀚楚天淼為論佛狀元。欽此。」

    老太監一說完,立即對著衛樵笑呵呵道「恭喜衛公子了。」

    衛樵淡淡一笑,面露笑容對著老太監抱拳道:「多謝公公。」

    趙元奎眉頭緊擰,眼神冷芒閃動,咬牙切齒般的抽動著臉角,站起來盯著老太監冷聲道:「崔公公,皇上為何會有這樣的旨意?」語氣冷然,近乎質問。

    皇帝膝下無子,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子。也就是說,皇帝是純粹給了衛樵一個太子侍讀的名號。但就是這個名號,完全為衛樵進入朝堂掃清了障礙!

    那崔公公笑呵呵的對著衛樵點了頭,又看了眼趙元奎,不冷不熱道:「趙院正,這個雜家可就不知道了,如果趙院正想知道,還請去問皇上。」

    「你……」趙元奎當即大怒,本來壓抑在心底的怒氣驟然升騰,滿臉陰沉的盯著崔公公,然後雙目冷厲的轉頭死死的盯著衛樵,胸口劇烈的起伏起來。

    衛樵面色淡然,心裡卻咚咚咚跳了起來。

    趙元奎胸口起伏不定,猛然轉頭盯著北面的帷幔,眼神劇烈掙扎,許久驀然一咬牙,沉聲道:「好,你們給我等著,我這就去見皇上,請求收回成命!」說著,便向著北面的階梯走去。

    「不必了。」趙元奎剛走了一步,那崔公公便陰聲道:「吳編修,你直接宣佈吧。」

    趙元奎胸口猛然一漲,臉色瞬間鐵青,雙目怒氣衝天,指著崔公公大聲喝問道「你是何意?為何不等我我問過皇上就要宣示!」

    那崔公公看都不看他,陰陽怪氣道:「你問你的,雜家傳雜家的旨意。趙院正,雜家奉勸你一句,有些事情你碰不得的。」

    趙元奎這個時候胸都要炸了,他臉色陰沉,臉龐狠狠的抽動,雙目冰冷的盯著崔公公,冷聲道:「那敢問崔公公,何事趙某碰不得!」

    崔公公忽然間轉頭看了他一眼,笑的很詭異道:「比如,這件事。」

    趙元奎一聽便是腦中轟的一炸,整個人不由得狠狠一晃。秦勻上台他便隱隱有種預感,沒想到真的被他給猜中了。

    這衛樵究竟有什麼好,竟然連皇帝都要出來三番兩次的給他撐腰!

    趙元奎胸口劇烈起伏不停,眼神更是種種光芒交替,鼻息粗重,雙目竟然罕見的閃過一道猙獰之色,驀然轉頭森寒無比的盯著秦勻。

    「我不會讓那件事發生第二次的!」趙元奎心裡怒吼咆哮,臉色森冷陰寒,說不出猙獰可怖。

    能將一個書生逼到如此模樣,可見當年發生的事情多麼的可怕,多麼的令人刻骨銘心。

    趙元奎心裡怒火已然燒到喉嚨,拳頭握的格格作響,臉龐抽動,眼神恨意滔天。

    驀然間,趙元奎轉頭對著吳方圓道「你宣示吧!」然後一揮手,走回到了座位上,雙目隨即閉了起來。只是那始終起伏不定,顫抖的拳頭告訴眾人,他心裡是多麼的不平靜。

    崔公公呵呵一笑,拉著衛樵向左走了幾步,對著衛樵尖聲笑道:「衛公子,皇上很喜歡你的那兩首詞,另外皇上還想問一問,你可有親事定下?」

    兩人說話的時候,吳方圓便很識趣的拿出已經擬好的狀紙,帶著楚瀚走向南台邊緣。

    衛樵眉頭輕輕一挑,這前面一句他懂,後面一句就需要細細揣摩了。

    但是讓衛樵鬱悶的是,他還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親事定下。在這個時候,按照他這個年紀,小孩都應該可有打醬油了。兩個小丫頭對這個話題好似沒有提過,說到了便會含糊其辭的繞過去。

    衛樵臉上尷尬一笑,從懷裡掏出一張十兩銀票,悄悄的塞給崔公公,道「崔公公,還請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這個套路完全是從電視上學來的。

    那崔公公一見衛樵給他塞錢,臉色不由得就變了,如同看稀世珍寶一般的看著衛樵,說不出的古怪。

    衛樵微微皺眉,他做的很隱蔽,應該沒有人看到吧?

    過了半晌崔公公才回過神,笑呵呵的將銀票塞進袖子裡,笑容微帶僵硬道:「那多謝衛公子了。對了,衛公子還沒有回答雜家的話呢?」

    衛樵面上再次尷尬一笑,面色猶豫道:「崔公公,這個……」

    那崔公公一愣,好奇的輕輕靠前,一臉疑惑的看著他。

    「家道中落啊。」衛樵一臉裝模作樣的頹然的歎了口氣道。

    那崔公公一仰頭,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嫌貧愛富,這是人之常情。他立即理解的呵呵一笑,摸了摸袖子,一臉笑意道:「雜家曉得了,不妨給衛公子透露一句,你這婚事啊,不用操心了。」

    衛樵心裡一震,「不用操心」,這話是什麼意思?

    衛樵欲再問,那崔公公便笑呵呵的搖了搖頭,一枚金牌不動聲色的遞給衛樵,低聲道:「出入皇宮用的。」說完便轉頭看向在那裡不停安撫台下眾人情緒的吳方圓,眼神裡帶著笑意。

    「衛三步呢?為什麼沒有他……」

    「對啊,為什麼剝奪了衛三步的狀元,衛三步做錯了什麼……」

    「衛三步才華勝楚瀚十倍,為什麼不是他……」

    台下的人群洶湧澎湃,人聲鼎沸,差點叫要將高台給拆了。

    楚瀚滿臉苦笑,也跟在吳方圓後面不停的解釋,但是他一出口不是被破口大罵就是被扔了臭雞蛋,只得躲在吳方圓身後。

    吳方圓滿頭大汗,眼看壓不住場面,連忙轉頭回來苦著臉請趙元奎出山。

    趙元奎怒氣稍平,轉頭看了眼與崔公公悠閒站立在一邊的衛樵,皺了皺,輕輕鬆了口氣。

    「我與衛樵本無大仇大恨,將他阻止與朝堂外,卻是對他有些不公平。」

    趙元奎心裡如此想著,便對衛樵產生了一絲愧疚,起身便向南面走去。

    很快,不知道趙元奎說了什麼,無比激動幾乎失控的人群很快就被平復下來,紛紛大喊大叫,頗為興奮,好似趙元奎施了什麼承諾。

    衛樵一臉古怪,「衛三步」?,這個是他們送給自己的綽號?

    崔公公眼見事情告一段落,便對衛樵低聲道:「衛公子沒事多去雲佛寺走走。」然後又抬頭笑呵呵道:「恭喜衛公子,雜家告辭了。」

    衛樵心裡咀嚼著他的話,淡笑著抱拳道:「公公慢走。」

    崔公公一臉笑容的走了,衛樵忍不住的深深的吐了口氣。

    今天的事情,總算是結束了。

    他也不管其他人如何,皇帝的旨意既然只是給他們三人,明顯就是還處於保密階段,他也不擔心什麼,施施然的走下了台。

    論佛以楚瀚奪冠戲劇性的結束了,台下的士子被趙元奎撫平,北方卻一陣騷動,紛紛低聲一陣議論。

    沒有多久,高台之上又是僧人遍佈,詠誦之聲慢揚揚的飄蕩在高台上空。

    「少爺。」香菱見衛樵只是埋頭走路一聲不吭,還以為他是因為沒有得到虛狀元不開心,輕輕的拉了拉衣角,一臉關心的低聲道。

    傅煬也連忙湊了過來,臉色肅然道:「老師你不用擔心,我回去便讓我爹上折子參那趙元奎一本!」

    衛樵轉頭看了眼兩個一臉關心的小傢伙,呵呵一笑,道:「你們以為誰都能輕易見到皇上身邊的公公,而且還光明正大的在台上單獨聊了一會兒?」

    香菱小眉頭皺了皺,旋即一臉驚喜道:「少爺,你是說……你是說……」

    衛樵故意不接的她話,就那麼看著她小臉通紅說不下去。

    看著傅煬一臉怪笑,少爺笑瞇瞇的看著自己,小丫頭頓時不幹了,扯著衛樵的衣服就要獎品,小嘴嘟嘟噥噥個不停。

    衛樵一臉笑呵呵的,完全不理會,任憑小丫頭蹦蹦跳跳,跳來跳去。

    傅煬又問了一些台上的事,衛樵隨即講了一些,直聽的他熱血沸騰,神往無比。

    三人說說鬧鬧,便早早的離開了。

    印空大師似乎對結局早有所料,放下一枚棋子,忽然抬頭對著俏目透徹,眉宇清冷坐在兩人中間看棋的「寧姑娘」笑呵呵道「武施主,你覺得衛施主如何?」

    「寧姑娘」,原名武清寧。

    武清寧抬頭看了印空大師一眼,俏目眨了眨,輕聲道:「皇上一個月前已經派人與父親商量婚事了。」

    依韻對於武清寧一眼看破印空大師心裡所想一點也不意外,清澈如水的女孩,總能一眼看破人間的種種幻障,直指本心。

    印空大師好似隨口而出,呵呵一笑便再次專心應付棋局。

    武清寧也沒有追問,也跟著低頭專注的看著棋局。清冷如水,觀棋不語真君子。

    大齊文正十九年,八月十四香蘭節,次日論佛。

    這一天發生很多事,影響了很多人,直接關乎著日後的灰暗難測的朝局走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