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九章 奇論 文 / 面人兒
第九十九章奇論
這些年的氣候極端反常,冬天就冷的邪乎,夏天就熱的邪乎。大早上的,天就悶熱悶熱的,一點風絲都沒有。
內院有一棵上百年的古槐,枝繁葉茂,樹陰遮蔽了小半個院子。這個時候,家裡人一般都喜歡在這裡納涼。女人們在下棋聊天,陳海平、孫傳庭陪著孫國清在稍遠處品茶閒談。
身在邊地,孫國清和孫傳庭父子倆都對蒙古的情況有些瞭解,他們談著談著自然而然就談到了這上面去。
聽陳海平大致介紹完一路的見聞,父子倆都對蒙古高原的形勢有了更為真切完整的瞭解,孫國清有些擔心地道:「海平你這麼做,將來會不會養虎遺患?」
沉吟了一下,陳海平道:「岳父,數千年來,中原王朝對待所謂夷狄的方法始終不外兩種,強盛時征伐,孱弱時固守,數不盡的生命在這種輪迴中消失。隆慶議和之後,終於打破了這種輪迴的宿命,迎來了新的契機,開啟了全新的局面。」
孫傳庭不解,他問道:「海平,你這是什麼意思?」
隆慶議和之時,自然有主戰派與議和派,張居正、高拱等以「內修守備,外示羈縻」之策,主張與俺答汗互市議和,而主戰派楊繼盛等則認為互市是和親的別名,是喪權辱國之舉。
孫傳庭自然是極端務實之人,既無征伐之力,當然以互市議和為好。不過,把和親當作互市的別名雖有些過了,但在求取和平的目的上,兩者並無不同。所以,孫傳庭不理解陳海平關於契機、新局用詞的意思。
陳海平道:「大哥,您去過歸化,有什麼感想?」
孫傳庭笑著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去過歸化?」
此去歸化,卻不多等兩天就回來了,這要讓陳海平知道,難免會有什麼想法。孫傳庭知道父親叮囑過了,不讓人提這事,所以他不知道到底是誰這麼嘴快。
陳海平沒有直接回答,他又問道:「大哥去過青羊谷嗎?」
心中一動,孫傳庭道:「去過。」
陳海平問道:「大哥留意到什麼沒有?」
想了想,孫傳庭道:「沒有築城。」
這事一直是孫傳庭心裡的一個疑問,他不明白為什麼不築城。如果在安全之地,人多了,繁華了,重要了,然後再築城。但在化外之地,虎狼在側,財富所聚之處,焉有不先築城,後築屋的道理?
陳海平道:「那是我不讓築的。」
孫傳庭一愣,問道:「為什麼?」
神態肅穆起來,陳海平問道:「大哥,如果我們沒築長城和那麼多堅城要塞,您認為現在會是個什麼樣?」
這真是開天闢地,聞所未聞的問題,孫國清和孫傳庭父子倆都悚然動容。如果沒有長城,沒有堅城要塞,那現在的漢人如果還在,將會強悍到何種程度!
但這可能嗎?
孫國清問道:「這是不是太冒險了?」
陳海平道:「是很冒險,但值得,比如大哥到了歸化,我一回來就立刻知道了。」
並不是針對他,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陌生人,孫傳庭明白,妹夫建立的情報系統是怎樣的高效。
孫傳庭道:「妹夫是非常人,但縱然你能做到,並不代表別人也能做到。以始皇帝之赫赫武功,不也要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入侵嗎?」
陳海平道:「大哥,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情勢已經完全不同了,我相信如果始皇帝生於今世,那他一定不會修築長城。」
孫國清和孫傳庭父子倆都默然,他們知道陳海平的話是對的,以今時今日中原王朝所具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優勢,要是有始皇帝那等雄才大略之人,那……但可惜,誰能有這等扭轉乾坤之力?
「哎。」想到朝政之糜爛,孫傳庭不覺輕輕歎了口氣。
「大哥,縱然始皇帝復生,也不過氣盛一時,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這個妹夫真是愈出愈奇,孫傳庭問道:「那你的意思……」
陳海平道:「我們的問題在內而不在外,如果不拆掉每個人心裡的牆,問題永遠也不會解決。」
「心裡的牆?」孫傳庭不覺問了一句。
「是的,大哥。」陳海平道:「我們心裡的牆讓我們一天比一天更懦弱,也讓我們一天比一天更保守。因無征伐之力,隆慶議和也是不得已之舉,但儘管是不得已,卻開啟了蒙漢融和的契機。大哥你去過歸化,當知道那裡的蒙人已有五分京師習氣,而漢人則有五分蒙人習氣。」
陳海平這話說完,孫國清和孫傳庭都瞪大了眼睛。
抬頭望向草原的方向,陳海平悠悠說道:「岳父、大哥,即使身臨其境,也難以想像草原的廣大,那麼大那麼肥沃的草原養育數百萬人完全不成問題。只要是老百姓,沒人願意有戰爭,草原的人也並不野蠻,只要互通有無,戰爭是完全可以消弭的。」
微微苦笑一下,孫國清道:「你的想法好倒是好,可真要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陳海平道:「當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現在看來,機會就在眼前。」
如果換一個人說這話,任誰都會嗤之以鼻,但陳海平有資格說這個話。孫國清和孫傳庭都來了精神,要是真能做到這事,那可真是千秋彪炳。
孫國清道:「海平,你詳細說說。」
陳海平道:「要達此偉業,必須多管齊下。首先,要縱橫捭闔,不使任何一家做大;其次,要通過蒙漢融合,互通有無,使更多的蒙人過上安樂富足的生活;其三,大力發展推廣黃教……」
最後,陳海平輕輕歎了口氣,道:「我只是個有點特別的商人,就能做到現在這等地步,如果要是以國家層面,全力以赴,那事情還不是水到渠成,信手拈來。」
這話又觸到了孫傳庭的敏感神經,他感到脖子上系的軟索又似乎收緊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