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六十二章 腹背受敵 文 / 東城十四少

    丘吉爾解釋道:「華夏的野心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唐健先是利用華日戰爭吞併朝鮮,後又擊敗了日本,將日本四島瓜分殆盡,加上華夏和俄國在東北的戰爭,如今包括海參崴在內的西伯利亞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已經歸於華夏所有!此時俄國國內內亂不停,特別是那些布爾什維克,實力突然暴增,俄國沙皇已經是疲於應對,據傳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得到了巨額援助,我覺得也很有可能是華夏干的,唐健在收回外蒙古之後,華夏的整個北部邊疆已經伸到了貝加爾河河畔,華夏北疆問題解決後,華夏就會轉移注意力,從華夏對於呂宋和太平洋所表示出現的態勢來看,華夏這是準備爭奪南海和太平洋之上的制海權了。」

    丘吉爾見張伯倫眉頭緊鎖,仍然是猶豫不決,因為英國之前一直奉行的是「光榮孤立」的政策,在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的情況下是不會主動介入其他地區的爭端,以免將英國推入戰爭的泥沼之中。張伯倫現在是怕一旦出兵遠東的話,英國在遠東的利益會受到損害。

    丘吉爾說道:「首相閣下,你難道還沒有看出華夏的野心麼?自從華夏結束內戰之後,一直是南征北討,你看下,北到朝鮮、日本,南到呂宋,東到夏威夷,現在華夏是因為太平洋之上的利益和美國有衝突,兩國這才會宣戰的,一旦華夏擊敗了美國,整個太平洋之上就是華夏的天下了,雖然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遠洋艦隊,但是一旦華夏從華美戰爭中勝出,集中所有力量和大英帝國在南海或者是印度洋之上和英國艦隊對抗的話,首相先生,你覺得我們打的過的麼?」

    張伯倫沉吟片刻,說道:「如果憑借華夏在戰勝美國之後的力量,在南海或者是印度洋之上和大英帝國開戰的話,大英帝國在短時間內很有可能戰勝華夏,不過,雖然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世界各處遍佈殖民地,但是在海外的兵力並不多,一旦和華夏正面對抗的話,在短時間內如果無法擊敗華夏,那麼一旦時間拖得太久,大英帝國因為是遠離本土作戰,補給不易,需要奔赴萬里海疆,到那時,勝負就難說了。」

    丘吉爾面色一喜,說道:「是啊,所以大英帝國更應該趁著華夏和美國交戰,本土防衛空虛的這個絕好機會,出兵遠東,粉碎華夏的野心!」

    丘吉爾心中憂慮不已,他只是和唐健僅僅是見過兩次面而已,但是經過短暫的兩次見面,他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唐健實在是不簡單,雖然那個時候華夏才剛剛平定內亂,政局還不是很穩定,但唐健所表現出來的野心卻讓當時僅僅是一個議員的丘吉爾警惕不已。

    那個時候的丘吉爾就已經感覺到了,唐健的野心遠不止遠東,而日後所發生的事情讓丘吉爾的預言不幸言中,華夏在遠東上所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讓歐洲很多的國家都感到了強烈的不安。

    但當這些國家反應過來的時候,此時的華夏已經不是那個孱弱有些動盪不安的新生政權,而是擁有百萬陸軍、太平洋艦隊、先進空軍這種強橫實力的軍事強國,如今不管歐洲那個國家想要和華夏有摩擦的話,都要好好掂量一下,在和華夏發生戰爭的時候能不能擊敗華夏?並且還要保證在和華夏開戰的時候,不會讓歐洲其他敵對國家漁翁得利?

    這就是歐洲國家在眼睜睜看著華夏由弱小變成強大時採取的綏靖政策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可笑的是,在華夏崛起後,利益將會受到最大損害的竟然是英國,也就是說,英國要為歐洲諸國對華夏採取的綏靖政策買單!

    這時,張伯倫緩緩道:「丘吉爾先生,那那為什麼覺得華夏和美國開戰,而美國就一定會輸掉這場戰爭呢?別忘了,美國的實力可並不比華夏弱。」

    丘吉爾一時語塞,的確,美國所表現出來的時候其實並不比華夏弱,相反的,美國的綜合實力看起來比華夏還要強上幾分。

    首先,美國雖然建國時間不長,確定資產階級政權比歐洲諸國要晚的很多,但是,美國穩穩的抓住了工業革命的絕佳機會,使美國的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甚至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就趕超了英國、俄國、法國等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其經濟總量在上個世紀末便已經穩居世界第一。

    其次,美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國內工業發達,鋼鐵工業、軍工業都位居世界前列,底蘊雄厚。反觀華夏,雖然有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後留下的一些工業底子,加上華夏建國十幾年以來的高速發展,但是和美國相比,差距卻十分巨大,甚至華夏的工業體系相比較而言顯得很薄弱。以這樣的工業底子,和美國是無法打消耗戰的,只要美國將戰爭拖的久一點,那麼華夏薄弱的工業體系就會承受不住戰爭所產生的巨大壓力而崩潰。

    最後,雖然華夏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更是有一支新型的軍種—空軍,但美國的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在十幾年前,美國的海軍還只是一個二流的海軍而已,但是,自從羅斯福擔任美國總統以來,以馬漢的《海權論》為理論基礎,大力發展海軍,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的海軍力量實力大增,短短數年,羅斯福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發達的重工業為後盾,使美國的海軍一躍成為了世界第四大海軍。所以,即使華夏的太平洋艦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有隱隱超越美國海軍的趨勢,但是真的要完全擊敗美國海軍的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華美之戰,孰勝孰負,起碼在現在是看不出來的。

    「你又憑什麼覺得華夏就一定能打敗美國呢?」張伯倫果然問道。

    丘吉爾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說道:「是我的直覺,我覺得美國很有可能無法戰勝華夏?」

    「呵呵。」張伯倫大笑兩聲:「丘吉爾先生,你覺得如果我跟那些議員們說,丘吉爾並不看好美國,覺得美國會在這場仗戰爭中戰敗,而丘吉爾之所以會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他的直覺,你覺得議員們會同意大英帝國出兵麼?」

    「這個,可是」丘吉爾急道:「當危機真正來臨前,大英帝國再作出抉擇的話就太遲了。」

    「不管那一方勝利,在太平洋之上都會誕生一個新的霸主,難道這也是大英帝國願意看到的?不僅要防範華夏,同時也要防範美國。我建議派遣出兩支艦隊,一支在南海,一支在北大西洋,靜觀其變!」丘吉爾建議道。

    「那你有沒有想過德國的反應,德國在同盟國中佔據著領導地位,而英國和德國已經有了百年世仇,一旦我們出兵,德國也會相機而動,而華美交戰將會成為歐戰的導火索,到時,不管是歐洲還是亞洲,抑或是美洲,都會陷入這場戰爭中,一場空前的多國大戰將無法避免。」張伯倫分析著國際局勢。

    張伯倫所說的這一點,其實丘吉爾也已經考慮到了,倘若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將是各國勢力在世界各地的重組,英國的利益將會受損,然而,一旦華夏勝利,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同樣會受到巨大的威脅,不同的是一個是被動,一個是主動。

    對於英國來說,最好是在危機來臨之前採取主動的態度,這樣才能讓英國利益受損最小化。

    「丘吉爾先生,我會馬上召開議會會議,讓議員們投票決定吧!」張伯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開始傾向於丘吉爾的見解,不管會不會爆發多國的大戰,大英帝國在未來一定要掌握這個世界的主動權。

    「嗯,謝謝首相閣下了!」丘吉爾欣慰的笑了笑,丘吉爾相信,對於大英帝國利益的得與失,議會一定會做出一個英明的決定的

    夏威夷檀香山華夏海陸軍三軍指揮部。

    「總統,歐洲中情局情報處最新的加急電報!」唐健正在指揮部中分析美國北大西洋艦隊各艦的實力時,陳楚生突然叩響了會議室的門。

    唐健微微皺了皺眉頭,唐健早已經下過一道嚴令,在開會期間,除了重大事情之外,任何人不得打擾,究竟是什麼緊急的電報讓陳楚生的聲音如此急迫?

    「進來吧!」唐健說道。

    「總統,這是歐洲中情局情報處發來的最新電報,上面囑咐總統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查看。」陳楚生雙手遞上電報,說道。

    唐健展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雙眼之中噴發出憤怒的火光。「啪!」唐健憤怒的將電報狠狠的拍在會議桌上。

    「總統,究竟是什麼消息?」葉祖圭這是第一次看到唐健有些失態的發這麼大的火。

    「英國在印度的遠東艦隊即將前往南海。」唐健咬牙切齒,一字一頓的說道。

    「什麼?」眾將領紛紛大驚,在這個緊要關頭出兵,英國人這明顯是想趁火打劫,華夏太平洋艦隊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地步。

    ps:今天的一更。

    鑒於最近讀者們一些抱怨,我真心是覺得對不起,本來我是想獨自默默的承受著,因為我說幾句的話,大家可能會覺得我是在解釋,或者是在掩飾。

    最近的更新不給力,我心裡也不舒服,我只能說北洋不會斷更,更新少,我有些力不從心了,在華夏原創網的前傳每天一更,北洋每天一更,還要籌備玄幻的那本,這麼一說,大家應該知道我的工作壓力有多大了。

    我是一個專職作者,更的少,就意味著沒飯吃,其實我比誰都想多更,那樣我就賺的多不是?更得少,收入銳減,稿費是我的一切。

    因為北洋我沒有存稿,都是現碼的,大家看我的更新時間就知道,我從早上爬起來一般會寫到什麼時候。

    在這裡,向所有訂閱的筒子說聲對不起,更新慢,害的大家等的辛苦,抱歉,真的,我只能說這些,多餘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免得大家說我裝可憐,專職寫手,冷暖自知。

    鞠躬,十四少在這裡向大家說聲對不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