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三十三章 蘭芳人的光輝和血淚 文 / 東城十四少

    其實當初在制定太平洋島鏈計劃的時候,唐健就曾經專m-n研究過呂宋(菲律賓,婆羅洲(今加裡曼丹島等南海上的大小島嶼。(關於蘭芳國的事情,還是教育部長梁啟超特地告訴他的,1905年時,梁啟超曾在《新民叢報》63期發表了《中國殖民偉人列傳》,從此之後,蘭芳共和國的事情就為華夏人所知,當然這裡的所知,是說部分人知道,像唐健此類的,華夏國內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蘭芳國的存在。

    紅姨說到這裡,不禁暗自垂淚,哽咽的說不出話。

    唐健歎了一口氣,說道:「蘭芳共和國,全稱為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間存在於南亞婆羅洲(線印度尼西亞佔據稱為加林曼丹島上的華人國家,創立者為廣東梅州羅芳伯,因為第一任總長為陳蘭伯,第二任總長為羅芳伯,是名為蘭芳,只不過後來被荷蘭人所滅。」

    紅姨驚訝的說道:「你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唐健微微一笑,說道:「我識得幾個字,對南洋諸島比較有興趣,所以專m-n研究過,對蘭芳國的歷史還是知道一二的。」

    其實,唐健對於蘭芳國的認識不只是這些,唐健所說的這些話並沒有半句虛言,他的確是對南洋諸島比較有興趣,當然,他是為了華夏的國防建設需要,唐健的確是認真研究過。

    在婆羅洲之上很早就有了華人定居生活,從事貿易的佔大多數,他們往往組成自己的公司,以羅芳伯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由於當時荷蘭等西方殖民者對南洋的侵略加劇,羅芳伯順應時勢和當地華人以及落後民族為保護自己生存權力的要求,於1770年建立蘭芳共和國,定都東萬津,他也被擁戴為大總制。

    在南洋眾多的國家之中,羅芳伯按照中國的傳統,建元蘭芳,並效仿西方當時才剛剛出現的**制,規定國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須咨詢人民群眾之後才能施行。

    最難能可貴的是,羅芳伯沒有稱帝,帝制自為,更沒有稱王(只是對當地土著稱王,對清朝仍然稱為蘭芳公司,蘭芳國共和國成立不久之後,羅芳伯就派人趕到北京向當時的清朝中央政府匯報情況,並進貢方物,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並想將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清朝的版圖,但當時的乾隆皇帝卻不予理睬,乾隆高傲的認為這些人都是天朝棄民,更沒有採納羅芳伯的建議,將婆羅洲納入清朝的版圖之中,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蘭芳國的建立比美國還要早六年,比華盛頓1787年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共和體制還要早11年,這在華人海外殖民史中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同時也是一個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奇跡。

    但是蘭芳共和國的發展壯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於他們的南洋落後民族的妒恨,隨著清朝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蘭芳國堅實的後盾無法為其提供幫助,失去了支持的這個在異域建立起來的華人小國,遭到荷蘭殖**義侵略軍的進攻。

    當時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武器太差以及遭到了當地土著的出賣,這個華人小國不幸滅亡,總共也只是存在了110年而已,但是這個記錄,比中國大陸歷史上曾建立的政權要久的多,後來婆羅洲由荷蘭轉給印度尼西亞,改名為加裡曼丹島,這些就是後話了。

    總之,蘭芳共和國可以說是華人在南洋殖民史的驕傲,同時也是海外華人苦痛的開始,因為從那個時候,南洋諸島上的華人地位日趨低下,受盡了壓迫。

    紅姨拭乾了眼淚,說道:「我們蘭芳蠻就是蘭芳國的後裔,六十多年前,荷華戰爭,荷印政府派安特生領兵入侵婆羅洲,將華人殖民地全部消滅,期間,我們蘭芳國多次起兵反抗,但是因為武器落後,加上當地土著的忘恩負義,協助荷蘭洋m-o子驅逐華人,我們蘭芳人寡不敵眾,只能敗退,而當地的土著在得到了荷蘭洋m-o子的支持後,對婆羅洲內的華**肆屠殺,完全忘記了當初是我們蘭芳給他們提供了庇護,這些土著才得以倖存到現在,可是,他們卻聯合荷蘭洋m-o子來反抗蘭芳,唐先生,你知道麼?我們蘭芳人足足有數萬人死在了當地土著的矛槍和荷蘭洋m-o子的槍炮之下,當時,蘭芳後裔死傷殆盡,血流成河,屍體堆的都有小山那麼高!在當地土著和荷蘭洋m-o子的聯合鎮壓之下,我們這些蘭芳人只要逃離婆羅洲,很多人都逃亡了馬來、吉隆坡等地,而我們蘭芳蠻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分支,在祖國拋棄,有家不能回,又無法回到婆羅洲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流落在南海之上,做起了海盜的營生。」

    唐健能夠從紅姨微微顫抖的聲音中感受到當初蘭芳人受到了怎樣沉重的苦難,這根本就是一場包含著太多太多苦痛的血淚史。

    紅姨又說道:「雖然我們是天朝棄民,可是我們從來都沒有忘記過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所以雖然我們淪落為了海盜,但是,我們蘭芳蠻從來都不去截華人的商船,我們只是截洋m-o子們的商船,只有這一次是例外,因為在南海艦隊的打壓之下,我們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而且那些洋m-o子船上的武器也越來越厲害,我們是實在沒有辦法才去搶劫春蘭號的。」

    唐健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理解。」

    紅姨又說道:「不,你還沒有完全理解,我帶你去看下真正的蘭芳蠻你就會明白了。」

    唐健只好點了點頭,跟在了紅姨的身後,紅姨帶著唐健穿過樹林,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如果說剛剛議事大廳和關押人質的牢房是蘭芳蠻「辦公區」,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蘭芳蠻的居民區。

    唐健因為是人質的身份,所以他從來都沒有踏入過這塊居民區,當蘭芳蠻的居民區完整呈現在唐健的眼前時,唐健還是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住了。

    呈現在唐健眼前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竹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能在茂密的熱帶叢林中開闢出如此一派田園風光的居民區著實不易,如果說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話,那麼這塊地方就是海上的另一塊桃花源。

    唐健跟隨紅姨一起從田間的小路走進了居民區,在居民區中隨處可見一些老人悠閒的坐在m-n前,一派祥和的看著在空地上戲耍的頑童,不時有幾條土狗追逐一隻黑貓跑過。

    如果不說這裡是南海上最大的海盜組織蘭芳蠻的老巢,外人一看絕對會以為這裡是南洋諸島上一處普通的民居聚集地而已。

    不過,有一點,卻是這一派祥和中的瑕疵,那就是不管是老人還是婦女或者是小孩,他們都非常瘦,不僅瘦,人人臉上都沒有什麼血色,慘白慘白的,明顯是營養不良的表現,連那幾條土狗也是一樣,瘦的只剩皮包骨。

    紅姨見唐健微微皺起了眉頭,便說道:「唐先生,你再跟我來。」

    唐健依言隨著紅姨隨便走進了一處民居,紅姨徑直走到這處民居的廚房,揭開米缸,說道:「你看!」

    唐健伸頭過去,只見米缸中空空如也,根本就看不到一粒米,正如紅姨所說,此時的蘭芳蠻處境艱難,比唐健想像中的還要艱難,怪不得蘭芳後裔們會迫不得已放棄以前不搶華人商船的誓言。現在唐健也終於明白,作為人質的他們其實伙食並不差,甚至是比蘭芳蠻的f-孺們吃的還要好。這也許是杜三娘以破壞了當初的誓言所做的彌補吧。

    因為蘭芳蠻已經到了無米下鍋的地步,如果杜三娘再沒有創造「收入」的話,那麼生活區中的所有f-孺很有可能會餓肚子,甚至會餓死。

    紅姨說道:「我看到老人和孩子們都已經無米下鍋,這才會勸告三娘去截你們的船,雖然三娘起初是堅決反對的,說蘭芳人曾有過誓言,蘭芳人也是華人,蘭芳人從來都不截華人的商船。然而,蘭芳蠻的困境真真實實的擺在眼前,要是再不出海做生意,這些f-孺都會餓死的,最後經不住我們的苦勸,三娘這才下令截了你們的船。」

    唐健沉默,這個杜三娘還真是一個奇女子啊!

    唐健問道:「既然蘭芳已經滅國,你們為什麼不回到大陸過正常人的生活?」

    「我們也想啊!當初我們曾寫過信給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之d-ng,可是張大人以我們無田無地,回歸大陸,必然會引起當地**的理由拒絕了我們回國的請求,因而我們這些被祖國拋棄的子民,只能夠終日在海上繼續漂泊。」紅姨歎了一口氣。

    唐健無言,當初前清歷經發捻之lu-n(天平天國起義、捻軍之lu-n,清政府對於這些無地的流民控制極嚴,所以這才不允許這些在海外飄蕩了一個多世紀的蘭芳人回歸大陸。

    「可是後來華夏建國了啊,你們為什麼不歸附華夏呢?」唐健問道。

    紅姨咬牙切齒的冷哼一聲:「歸附華夏?如果不是那個唐健總統,恐怕我們早就已經回歸了。」

    ps:今天的第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