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一百四十五章 沒有資格講條件 文 / 東城十四少

    越來越多的日軍士兵絕望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山縣有朋見無法制止,知道東京的陷落已經無法避免,只好帶著自己的嫡系部隊朝東京的東北方且戰且退。

    十萬日軍的抵抗在這一瞬間瓦解,一直到日薄西山的時候,東京就已經完全被突擊部隊佔領,除了少量的日軍朝東北方潰逃之外,大部分的日軍選擇了屈服,他們所奮力守護的天皇已經落入華夏陸軍之手,他們再也沒有死戰下去的必要了。

    當第二天早晨來臨的時候,整個東京城中除了少量的槍聲外,就已經陷入了詭異的靜謐中,那是華夏陸軍在清除最後一點仍然不肯放棄的日軍。

    大部分的東京百姓已經無家可歸,他們的房子幾乎在昨夜的轟炸中化為灰燼,東京的街道上到處捲縮著東京普通百姓,有耄耋老人,滿臉淚痕的婦人,以及哇哇大哭的兒童。他們都瞪著一雙雙茫然而又無助的眼神看著華夏陸軍士兵們堂而皇之的在東京街頭巡視,城中的青壯男人都被華夏陸軍和日軍士兵俘虜關押在了一起。

    與此同時,突擊部隊的援軍也已經進駐日本皇宮,除了部分逃跑的皇室成員外,大部分包括明治天皇等日本皇室主要成員都在華夏突擊部隊的嚴密控制中,東京大本營也於昨天晚上被王建川一窩端,幾乎抓獲了所有日本政府中的軍政大臣,其中包括伊籐博文、桂太郎等人。

    三天後,唐健率領十萬大軍進駐東京,唐健親自和明治天皇為代表的日本政府談判。談判地點就在唐健設在東京城外的中軍大帳。

    由於聶士成仍在後方大肆清剿日軍殘軍,因為並沒有參見此次的談判大會,在中軍大帳中,唐健坐在上首,兩邊分別是馮國璋、段祺瑞、朱連傑、王建川、張作霖等高級將領。

    而坐在對面的則是明治天皇和他的軍政界大臣伊籐博文、桂太郎、山縣有朋、山本權兵衛、寺內正毅等人。

    日方的座位都比中方的座位要低很多,這是唐健特意讓人營造出的氣氛,作為戰敗國,根本沒有任何的尊嚴而言,能讓他們坐著就已經很不錯了。

    唐健微微一笑,用純正的日語說道:「天皇陛下,我想,這是我們第一次面對面談判吧?」

    明治天皇雖然已經換上了乾淨的衣服,但是從眉目之中依然可以輕易的看到頹然和無力,看來這一次的戰敗對他的打擊很大。

    放眼世界,明治天皇絕對是一代明君,自從他十幾歲榮登大位以來,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就帶著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建設成遠東之上的資本主義強國,並且帶領日本贏得了甲午戰爭,使日本當之無愧的超越他曾經的宗主國清朝而成為遠東霸主。

    可是,他遇到了唐健,要不是唐健的出現,明治天皇的功績可能會更大,也許會打敗俄國併吞並朝鮮,然後稱霸遠東。

    然而,事實上唐健的出現,一步步粉碎了明治天皇想要富國民強的理想,使他野心勃勃的「大陸政策」胎死腹中。

    所以,在明治天皇的心中,他對唐健有一種近似天敵般的痛恨,唐健分明就是大日本帝國的噩夢,是他將無數的災難帶給了大日本帝國,在這場戰爭中,起碼有數十萬日軍士兵和百姓倒在了唐健所率領的華夏軍隊的鐵蹄之下,先是聯合艦隊,然後是朝鮮境內十數萬好不容易才培養起來的日軍精銳,再到最後的轟炸東京。

    雖然明治天皇萬分痛恨唐健對日本所做的一切,但是現在的他很明白自己的處境,作為一個戰敗國家的元首,在戰勝國的面前,根本就沒有一點反擊的可能性。

    因而即使明治天皇的心情和他的表情一樣沉痛到了極點,但是面對唐健的發問,明治天皇唯有陪笑道:「尊敬的華夏總統唐健閣下,這的確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

    唐健道:「雖然我和天皇陛下是第一次見面,可我和你們的首相伊籐閣下可是打過很多次的交道啊!我可是清楚的記得,在甲午戰爭期間,我差一點身死威海衛,在馬關談判的時候,伊籐閣下可是大大侮辱了我們的李中堂李大人,更是深深侮辱了四萬萬的華人,你說,這個舊賬該怎麼算?」

    伊籐博文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當年日本聯合艦隊以弱勝強的確讓他志得意滿,並且在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伊籐博文想盡辦法給李鴻章難堪,他做到了,滿足了他扭曲而又變態的日本式報復心理。

    伊籐博文低頭說道:「大日本帝國已經被你完全毀滅,我想這應該能夠補償你心中的仇恨了吧?」

    「砰!」唐健狠狠的一拳擂在談判桌上,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唐健大笑道:「我想,對於被你們傷害過的華夏百姓來說,顯然這並不足夠!」

    「那你到底要怎樣?」這一次是明治天皇開口問道。

    「我要報復,我要賠償,百倍的賠償!」唐健冷笑道,陳楚生給唐健地上的煙卷,王建川則給唐健點燃。

    唐健猛吸了一口,隨即恢復了平靜,和藹的笑道:「對不起,剛剛情緒有點失控,現在我們應該談一談談判的條件吧!」

    明治天皇的眼睛不著痕跡的微瞇了一下,他對唐健前後急劇反差的態度十分忌憚,在他感覺,面前站著的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十足的惡魔,天知道他要提出什麼樣的條件。

    「首先,我需要天皇陛下發佈詔書,讓日本境內的所有武裝力量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服從華夏軍隊的接管!」唐健微微笑道。

    明治天皇猶豫了一下,他知道這就是唐健留著他性命到現在的原因,就算日本戰敗了,明治天皇依然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精神領袖,對於精神領袖的勸告顯然要比直接的武力要有效的多。

    唐健感覺到了明治天皇臉上表現出來的猶豫,便冷冷道:「天皇陛下,你想你應該很清楚,就算你不同意,我同樣可以完全佔領這個日本,充其量是我多花費一點時間,多一點傷亡而已,但是對於日本,那就是血流成河,傷亡就不止千萬了,呵呵,對吧?你懂得,這種事情我是絕對做的出來!」

    明治天皇當然會相信唐健做的出來,他甚至能夠透過唐健殺氣凜然的話語中想像到那副慘絕人寰的悲慘畫面,屆時,日本將化為一片焦土。

    明治天皇咬了咬牙,最終還是說道:「好吧,我同意!」

    「很好!」唐健笑道,事實上,唐健要全境佔領日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那種傷亡的代價是唐健不願意看到的,在唐健的心中,每一個華夏的將士都珍貴無比,雖然痛打落水狗很爽,不過也沒有必要再為這些日軍潰兵增加華夏軍隊無謂的傷亡,兵不血刃讓日本境內所有的武裝力量投降不是更加的直接和輕鬆麼?

    「然後,戰後日本的陸軍總量不能超過十萬,海軍艦艇不能擁有超過萬噸以上的主力戰列艦,而中小艇艦艇的數量不能超過五十艘,噸位不能超過六千噸!日本需要朝世界宣告,永久的放棄朝鮮殖民地,並承諾永世不能侵犯朝鮮,最後,對於這次兵犯日本,我華夏出兵數十萬,耗費彈藥物資無數,傷亡慘重,因而日本需要賠償全額軍費,呃,具體數字是多少還沒有算出來,但是絕對不會少於白銀三億兩!這個等核算出來後再詳談,另外,鹿兒島以南的所有島嶼,包括琉球群島都必須以賠償的方式割讓給華夏,對了,還有釣魚島,恩?不對,釣魚島從來都是華夏的!」唐健似乎在自言自語般說出了第二個條件。

    「我抗議!」伊籐博文怒道,如果說放棄朝鮮還可以讓人接受的話,那麼削減日本的軍事力量,只是保留了常備軍力,這就意味著日本日後永無翻身之地,而且賠償軍費的數量太過於龐大,不用說三億兩白銀,就是三千兩白銀,以此時負債纍纍的日本來說,短時間內都無法承當的起,況且經歷戰爭之後,日本國內百廢待興,一下子賠償了這麼多的軍費,日本的經濟將會陷入完全崩潰,甚至會倒退到明治維新之初時的日本。

    鹿兒島以南的群島一直是日本控制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要塞,是日本西北海域的天然屏障,沒有了這些群島,日本本土將會陷入華夏的三面包圍之下。伊籐博文知道,如今的海參崴、仁川、釜山都已經被華夏太平洋艦隊控制,沒有了琉球群島,日本的海上優勢將會一去不復返。

    唐健聽到伊籐博文的抗議,立刻火冒三丈,直接跳起來,不顧絲毫的外交禮儀,用一種近乎無賴的語氣怒罵道:「抗議個毛啊!我擦,你他媽以為你是誰啊?現在老子是戰勝國,你們是戰敗國,還跟我講條件?你們沒有資格!」

    馮國璋、段祺瑞、張作霖等高級將領紛紛眼角直抽,如果說剛剛唐健還是一個威嚴嚴恪國際禮儀的總統形象,那麼現在的唐健和街頭的無賴根本沒有什麼兩樣,還當著這麼多的人直接爆了粗口,轉變之快,沒有人能夠一下子反應過來。雖然他們跟隨了唐健這麼多年,可他們還是覺得有時候根本就無法跟上唐健跳躍性極大的思維。

    ps:今天的第一更。手機網的筒子們一直反映我沒有更新,其實我很冤枉,因為我也不知道手機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延遲的太多了,昨天的更新還停留在4月20號,這個我已經向編輯們反映了,一般還是以網站的為準,手機網的筒子們要是沒有看到,就去網站看下,網站的一直是同步的。造成不便,抱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