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戰役 文 / 東城十四少

    仁川登陸戰比唐健預期的要順利和快的多,僅僅是用了一天的時間,華夏海軍陸戰隊攜四個團的兵力就完全佔領了仁川,擊斃日本陸軍大將野津道貫,擊潰野津師團的主力。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穩固仁川港的防禦,防止漢城的日軍反撲,雖然此時固守漢城的日軍根本就拿不出多餘的一兵一卒了,但是為了謹慎起見,唐健還是將東海艦隊錨泊在了仁川港的外海之上,準備隨時支援仁川。

    唐健僅僅是在仁川留下了四個團的兵力,海軍陸戰隊隨著坦克部隊繼續向漢城方向進發。

    雖然野津師團的主力已經被唐健擊潰,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日軍潰逃,第二天一整天,朱連傑帶領部分海軍陸戰隊繼續搜尋日軍潰兵,用唐健的話說,一個潰兵就是一個廉價的勞動力啊!

    由於登陸的時候,海軍陸戰隊的大部分彈藥和戰略物資都留在了補給船上,一些重炮和重武器也沒有來得及運上岸,因而在第二天,那些日軍俘虜就派上了用場,只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就將近萬人的給養利用駁船一點一點的運到了岸上。

    接著海軍陸戰隊在仁川休整了一天,一些重傷員將隨著日軍俘虜一起運回到旅順,傷員則被送到當地的醫院繼續救治,而日軍俘虜則由東北勞動管理局登記入冊,正式成為開發東北的半自由勞動力。

    這些半自由勞動力和華夏的工人不一樣,華夏的工人有勞動工資,並且享受福利。而所謂半自由勞動力,就是在和華夏戰爭中被俘虜的外**隊,他們沒有人身自由,從事最簡單的體力勞動,由專人看管,必須要在勞動時間達到了一定的時限後,才將會被分批反遣回國,而規定的年限則是三十年。

    這些外國俘虜大多數人的年齡段在二十到三十歲,也就是你說,當他們成為自由身的時候,已經是年過五六旬的老人了,以後也無法重上戰場,他們的青春將會隨著東北逐漸發展成為華夏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而漸漸逝去。

    到了第四天早上,休整完畢的海軍陸戰隊和坦克部隊從仁川港朝漢城,也就是朝鮮的都城,同時也是在朝日軍的大本營進發。

    其實早在仁川登陸戰一打響的時候,野津道貫就已經向漢城方面報告了華夏來襲的消息,接著在戰鬥結束後的凌晨時分,漢城方面便接到了仁川失守的戰報,畢竟在兩萬兵力的日軍中,總有幾個落網之魚。

    不過,這正是唐健所希望看到的,有時候,謠言甚至比直接攻擊而來的有效。

    當仁川失守後的消息傳到漢城之後,山縣有朋無比的震怒,同時心裡從開始的有些慌亂到現在的極端慌亂了。

    山縣有朋很瞭解野津道貫,野津道貫是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指揮官,在士兵之中享有盛名,而且他的指揮才能也是日軍軍界中數一數二的。雖然野津道貫的野津師團在平壤一戰中損失慘重,但是隨後野津師團又補充了從本土調來的新鮮血液。

    即使是補充了新鮮血液,但是野津師團的戰鬥力還不至於下降的這麼厲害,畢竟在補充了新鮮血液之後,野津師團的建制還算完整,老兵的數量超過了新兵,戰鬥力依然強悍,除了大島師團外,就數野津師團的戰鬥力最強。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支精銳之師,卻連仁川一天也沒有守住,不僅師團長野津道貫以身殉國,就連野津師團的主力都全軍覆沒。除了幾百個逃回來的潰兵之外,兩萬人的日軍就折在了唐健的手中。

    當山縣有朋問及那些逃回來的潰兵,問明當時的具體情況時,卻沒有幾個能夠說的清楚,甚至連華夏登陸部隊具體有多少兵力也不知道,能夠得到的唯一一個情報就只有這一次華夏動用了新式武器,一種比裝甲戰車還要厲害的先進新式武器。

    那種武器不僅比裝甲戰車多增加了三挺重機槍,還裝有一門火炮,簡直可以用移動的炮台來形容。

    山縣有朋見見沒有問出什麼更有價值的情報,便將那幾個潰兵拉下去處死,因為這些潰兵是膽小臨陣脫逃的,顯然這幾個是見到華夏的新式武器後,立刻被嚇破了膽,連敵人的兵力部署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丟下自己的部隊潰逃了,這種臨陣脫逃的潰兵,是應該受到處罰的。

    山縣有朋從野津師團覆滅的戰局推測出,唐健這一次在仁川登陸戰除了投入了新式武器外,同時總兵力至少有兩萬,不然野津道貫不可能連一天都守不住。

    仁川失守,就意味現在在漢城的日軍陷入了兩面夾擊的境地,要是擱在平時,兩萬大軍根本就無法對漢城造成一點威脅,可是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是日軍在和聶士成正面對抗的時候,已經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本來神出鬼沒的朝鮮義軍襲擾已經讓山縣有朋疲憊異常,更不用說此時在仁川登陸的華夏陸軍精銳了,就算是幾千人的華夏陸軍精銳破襲漢城南部的話,對於漢城的日軍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了,更何況山縣有朋推測出現在至少有兩萬華夏陸軍精銳。

    幸好,華夏陸軍從仁川登陸不僅要搬運各種戰略物資,還要原地休整,畢竟野津師團也不是紙糊的,華夏陸軍即使全殲了野津師團,必然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因而山縣有朋推測,仁川的華夏陸軍真正想要繞到漢城南部的話,至少需要五天到六天的時間,起碼在這五六天的時間之內,只要在正面戰場抵擋住了聶士成的瘋狂進攻,那麼漢城至少還是安全的。

    所以,山縣有朋計劃在這五天之內,要拿出一份可以抵擋的住華夏陸軍兩面夾擊的詳略計劃。

    為了不至於漢城的日軍守軍產生恐慌,山縣有朋嚴格封鎖了仁川失守的消息,除了軍中的幾個大將之外,嚴禁外洩,如果一旦發現,一律按照「擾亂軍心」而槍斃。

    雖然山縣有朋做了很好的防禦措施,但是謠言永遠比命令要傳遞的更快些,當日軍的高級將領們剛剛接到山縣有朋的嚴令時,關於仁川失守的謠言已經如風一般吹遍了整個漢城日軍大營中。

    當然,謠言經過了無數次的以訛傳訛,其內容和之前的已經大不相同,並且在三人成虎的效應下,很多日軍士兵甚至堅信他們聽到的消息就是事實的真相。

    有人說,這一次華夏陸軍興兵五萬,在半天的時間內就攻佔了仁川港,連野津道貫師團長也以身殉國了。

    有人說,這一次華夏陸軍採用了新式武器,是那種能當炮台使用的鋼鐵怪物,刀槍不入,人力根本就無法阻擋。

    有人說,華夏陸軍已經將漢城緊緊的包圍起來了,不日將發動總攻,留在漢城最終的結果就是全部玉碎殉國。

    有人還說,日軍高層將領已經沒有決心堅守漢城,此時正在秘密轉移,準備拋棄他們,逃回國內。

    總之,各種離譜的謠言應有盡有,漢城內的日軍人心惶惶,他們可是都聽過了唐健的血腥手段,戰敗之後,殺光俘虜,所以日軍士兵們都將唐健稱為「血腥屠夫」。

    山縣有朋聽聞了謠言的內容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當場就處死了主要散播謠言者,但是堵不如疏,山縣有朋在情勢危急之下,忽略了這關鍵的一點,所以當山縣有朋處死了那幾個人之後,更多的士兵們卻堅信了謠言的真實性。

    在第四天的晚上,就在山縣有朋準備冒險分兵抵擋從仁川登陸的陸軍時,突然通信兵來報,說在漢城的西南部發現了大量華夏陸軍,還有那種新式武器。

    山縣有朋大驚,連忙召集大島義昌、寺內正毅等高級將領召開軍事會議,然而,戰鬥卻在夜幕中打響了。

    張作霖指揮坦克部隊和朱連傑的先頭部隊三千人,在輕裝急行軍的情況下,提前趕到了漢城外圍,和聶士成一起發動了攻擊。

    兩面同時響起的槍聲炮火徹底的擊潰了日軍的抵抗意識,因為他們發現謠言是真的,從仁川真的有五萬大軍抄後路夾擊漢城了。

    這一次聶士成的進攻比之前都要順利的多,第一軍兩個師輕易的就撕開了日軍的第一道防線,這一次聶士成採取的戰術是「中央突破,兩面包抄」。在第一軍的兩個師撕開日軍曾經堅固的防線時,另外兩個軍也已經對漢城日軍完成了兩翼包抄態勢。

    自此,漢城日軍陷入了華夏陸軍四面包圍態勢,真正的成為了四面楚歌了。

    這一次的戰鬥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戰役都要慘烈,戰鬥從晚上戰至到天明,又從天明戰至到黑夜,直到第三天黎明來臨的時候,整個漢城都始終籠罩在一片火光之中,雙方在小小的漢城周邊投入了近三十萬的兵力。

    血戰了一天兩夜的漢城像被炮彈犁過了一般,鮮血染紅了漢城周圍的土地,空氣之中,瀰漫著炙熱刺鼻的硝煙味道。

    ps:今天的第二更,有沒有鮮花?

    【註冊會員可獲得私人書架,藏書看書更方便!永久地址:.shuw.】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