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九十四章 襲擊日軍軍火庫 文 / 東城十四少

    就在平壤局勢一觸即發的時候,唐健的訪美艦隊此時已經進入了廣闊的北太平洋之上,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平壤以及北太平洋的那支華夏艦隊時,伊籐博文已經悄然乘坐一艘美籍油輪返回了東京。

    然而,當伊籐博文返回東京的時候,日本海軍大將山本權兵衛立刻衝到了首相府質問伊籐博文。

    山本權兵衛一臉的怒氣,問道:「伊籐閣下,你不是說帝國的歸國艦隊將會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回到佐世保麼?可是現在帝國已經建造好的艦隊仍然錨泊在英德法等國的造船廠中!」

    伊籐博文臉色異常的難看,沒有了歸國艦隊的支援,帝國的聯合艦隊很難擊敗華夏的黃海艦隊。

    在唐健訪美之後,華夏太平洋艦隊的南海艦隊沿路北上,已經和黃海艦隊合兵一處,現在華夏太平洋艦隊已經徹底封鎖了整個黃海,源源不斷的華夏陸軍正從南浦港登陸。

    而日本的聯合艦隊因為要保護帝國至朝鮮之間的海上補給線,始終不敢出戰,搶奪黃海的制海權,只能困在對馬海峽,如今整個黃海都已經是華夏海軍的天下,日本的陸軍在朝鮮戰場之上顯得十分的被動。

    山本權兵衛氣哼哼的說道:「伊籐閣下,難道你不知道黃海制海權對於帝國的重要性麼?只要此時的華夏陸軍願意,他們甚至可以在仁川登陸,直接包圍漢城!」

    伊籐博文解釋道:「英德法等國態度轉變之快是我無法預料的,我已經讓駐各國公使對英德法等國的不公平行為提出了嚴正抗議,讓他們早日放行停泊在造船廠中的帝國艦隊!」

    英德法等國急速轉變的態度讓伊籐博文始料未及,本來日本的歸國艦隊早在三個月以前就應該從英吉利海峽返回日本,可是自從華夏對日宣戰之後,英德法等國紛紛表示中立,並遵循中立法規,而德國和華夏已經有過了盟約,因而德國竟然決定扣押了日本定制的兩艘先進的巡洋艦。

    當時在美國的伊籐博文聽聞這個消息後,立即向這幾個國家提出了抗議,最後迫於壓力的英國和法國已經同意了按照合同決定近期放行日軍定制的三艘戰列艦和其他二十幾艘戰艦。

    山本權兵衛這個時候開始有點後悔推薦東鄉平八郎擔任聯合艦隊的司令了,現在各國極具轉變的態度對於日本的歸國艦隊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由于歸國艦隊的三艘主力戰列艦的噸位都在10000—16000噸之間,無法取道蘇伊士運河以縮短航程,唯有順著非洲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和當年俄國的太平洋第二艦隊一樣,幾乎要橫渡半個地球的距離。

    雖然此時歸國艦隊採用的都是世界先進水平打造的新式戰艦,但仍然需要近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夠返回國內,由於日本在海外沒有基地可以提供補給,一切都要依靠艦隊本身的補給艦補給,漫漫長途,所花的時間就更久了。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如果華夏海軍在黃海之上找聯合艦隊決戰的話,聯合艦隊根本就沒有必勝的把握。可山本權兵衛以為歸國艦隊會及時趕回來,所以才會推薦東鄉平八郎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那樣的話,聯合艦隊還有一戰之力。

    然而以現在聯合艦隊的實力,真的在黃海之上和黃海艦隊遭遇的話,勝利的機會很渺茫,那作為聯合艦隊司令的東興平巴郎的處境不是更危險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山本權兵衛很後悔,他甚至覺得是他將東鄉平八郎推向了火坑之中。

    伊籐博文看著臉上神情陰晴不定的山本權兵衛,解釋道:「山本君,不要如此悲觀,可能是天祐我帝國,唐健竟然在這個時候派遣東海艦隊遠洋訪美,那麼華夏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不是大減麼?以我和唐健交手這麼多年的經驗來開,唐健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是不會輕易動手,雖然黃海艦隊加上南海艦隊在實力上比聯合艦隊要強上不少,但是他們想要真正消滅帝國的聯合艦隊時也需要付出極為巨大的代價,我想以唐健的個性,他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決策的,他必定會等到東海艦隊訪美結束之後,集中華夏太平洋艦隊的所有力量後才會和聯合艦隊決戰,按照唐健的行程,等他從美國訪問歸來的時候,帝國的歸國艦隊也差不多這個時候到達印度洋了。」

    山本權兵衛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他只是為英德法等國這種落井下石的舉動感到萬分的氣憤,德國和華夏有過盟約,德國扣押已經完工的戰艦,這個還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一點,可是英國可是曾經力主支持日本的,可到了這個時候,英國竟然和德國一個德行,連法國也附從了英國。

    山本權兵衛最後有些無奈的說道:「只能夠如此了,希望東鄉能夠撐到歸國艦隊回國。」

    「帝國聯合艦隊的安危暫時可以放在一旁了,在唐健還沒有回國之前,至少聯合艦隊是安全了,現在最關鍵的還是朝鮮戰場上的事情。」伊籐博文說道道,在他去美國的這段時間裡,他一直密切關注著平壤局勢的發展。

    山本權兵衛說道:「失去了黃海制海權,黃海艦隊在黃海之上橫行無忌,南浦港已經被攻克,大量的華夏陸軍已經開始在南浦港登陸,準備和聶士成的第一軍合圍平壤城,寺內君那邊的局勢並不太好,雖然他派出了五個聯隊層層阻擊段祺瑞的第二軍,然而,段祺瑞的第二軍仍然在不斷向前推進,已經快接近平壤了,山縣閣下已經命令各軍收縮兵力,準備依托平壤城的有利地勢和華夏陸軍進行一場主力決戰。」

    伊籐博文問道:「山本君,你對接下來的大戰有何看法,你覺得帝國的將士們會通過這次嚴峻的考驗麼?」

    山本權兵衛搖了搖頭,說道:「山縣君在平壤集結了三個師團,總兵力達到了近十四萬,而且三個師團在平壤外圍修築了大量永久性工事,佔盡了地形優勢,可是這一次華夏陸軍不斷增兵平壤,等華夏的三個軍合兵一處的話,那麼他們在平壤城的外圍同樣集結了十五萬的兵力,兩方兵力大致相等,勝負不是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的,但是有一點想必伊籐閣下也很清楚,當初一直視為由農夫組成的義軍卻是一個大麻煩,這些義軍就像是四處亂竄的老鼠一樣,仗著熟悉當地的地形,一直在後方滋擾,使山縣君一直無法擊中精力對付華夏陸軍。」

    「這些該死的義軍,當初就應該聽從山縣君的建議,在這些義軍還沒有成氣候的時候就將他們全部撲殺,而不是像對付當初的東學黨人一樣,選擇用招撫的方式,不然現在也不會弄的如此棘手了!」伊籐博文有些悔恨的說道。

    當年東學黨起義的時候,朝鮮的政府軍慘敗,朝鮮國王李熙請求當時的宗主國清國平定叛亂,清國只是派出了數千的兵力,以招撫為主,兵力圍剿為輔,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就取得了《全州和議》的戰果。

    令伊籐博文沒有想到的是,他當初也想仿用這種方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吞併朝鮮,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義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越剿越多,最後竟然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境地。

    事到如今,伊籐博文心中那個悔啊!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

    其實,伊籐博文只是看到了表面,當初東學黨起義的原因是,當年作為朝鮮最大貿易者的日本,在朝鮮災荒之年大量用廉價收購朝鮮大米、大豆和棉花等農產品,然後運到日本高價出售,從中牟取暴利,這種掠奪性貿易引起朝鮮糧食奇缺和物價飛漲,當時朝鮮以閔妃外戚集團為首的實際統治者在這種民眾生活困苦的情況下更加貪污**,奢靡無度,這才加重了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階級矛盾。

    說起來,東學黨只能算是一次由日本掠奪式貿易引發的一場農民運動而已,當在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再加上閔妃統治集團的妥協,這才很容易的就被鎮壓下去了。

    而朝日戰爭就不一樣了,對於朝鮮,不管是地主階級還是農民階級,日本的這一侵略行為是一場民族危機,在民族矛盾面前,階級矛盾可以暫時放置一旁,繼而朝鮮舉國上下都會眾志成城一起抵抗日本的侵略,在這種情況下,伊籐博文的招撫政策當然不會奏效(就如同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暫且撇開階級矛盾,一起對抗日本!)。

    ………

    朝鮮漢城某地,日軍彈藥庫。

    王建川和一眾偽裝極好的朝鮮義軍匍匐在草叢中,王建川嘴裡叼著一根草根,眼睛密切關注著遠處的一個日軍軍營。

    王建川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了崔景恩,說道:「崔首領,你看,這就是日軍在平壤城外最大的一個彈藥庫,只要咱們炸了這個彈藥庫,那麼我們華夏陸軍的壓力就會大減,到時平壤也會很快就光復!怎麼樣?有沒有膽量幹一場?」

    ps:今天的第二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