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七十六章 東京戰時大本營 文 / 東城十四少

    日東東京戰時大本營

    自從華夏在東北完全擊敗俄國之後,伊籐博文為了加緊對朝鮮的控制,不久便在東京成立了戰時大本營。(|com|eng.|com|)

    就在唐健答應李愛妍同意出兵朝鮮的第二天,伊籐博文在東京戰時大本營召開了一次集體會議,與會者有:日本首相伊籐博文,總參謀部長山縣有朋,海軍大將山本權兵衛,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陸軍元帥寺內正毅,陸軍大將大島義昌,陸軍大將野津道貫。

    伊籐博文拉開房門走進會場,分立兩側的日本海陸軍高級軍官同時站起,朝伊籐博文90°鞠躬,伊籐博文的身後懸掛著一副巨大的日本太陽國旗,國旗的上方書寫著四個大字:武運長久。

    伊籐博文環顧四周,同樣鞠躬,說道:「諸君請坐!」

    各個日本海陸軍高級軍官紛紛跪地而坐,在他們的面前方桌的茶盞之上,霧氣繚繞,伊籐博文率先開口說道:「想必諸位都已經猜到了我此次召大家前來的目的了吧?」

    總參謀部長山縣有朋重重的一點頭,說道:「伊籐閣下,在場諸君都已經知道,此次伊籐閣下召我們前來,定是為了朝鮮的相關事宜。」

    伊籐博文捧起一杯熱茶,淺嘗了一口,說道:「的確,此次召集大家前來就是為了朝鮮的事情。」

    伊籐博文繼續說道:「經過諸君的共同努力,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已經將俄軍實力全部驅逐出了朝鮮,現在的朝鮮全境已經全部在我軍的控制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朝鮮將會成為大日本帝國在遠東的海外殖民地。」

    台下的日軍高級將領們全部露出狂熱的神態:「大日本帝國萬歲!天皇萬歲!」

    伊籐博文示意眾人安靜下來,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但是,現在我們遇到了一些阻力,在朝鮮,朝鮮國王並不願意同帝國簽訂合兵條約,而且在朝鮮境內,有大量的義軍活動,妄圖阻止帝國正式吞併朝鮮!」

    總參謀長山縣有朋冷哼一聲,桀驁的說道:「伊籐閣下,如今在朝鮮境內有帝國陸軍的三個師團(日軍的軍隊建制: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48)、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鬥力的作戰單位。)總兵力達到了八萬餘人,雖然朝鮮有義軍近二十萬,但是那些只是拿著原始武器的農民而已,根本就不堪一擊!」

    伊籐博文點了點頭,說道:「山縣閣下說的很有道理,朝鮮境內的義軍並不足慮,以帝國優秀的士兵,就算朝鮮義軍有八十萬也阻擋不了帝國前進的腳步,我擔心的是朝鮮國王,還有那些頑固的朝鮮王公大臣,畢竟吞併朝鮮之後,帝國還要依靠這些官員協助統治朝鮮的那些賤民。」

    陸軍元帥寺內正毅笑道:「伊籐閣下,既然無法用和平的方式和他們談判的話,那就用拳頭跟他們說話!中國有句老話,叫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我們可以抓出幾個反對帝國吞併朝鮮的朝鮮官員,在他們的皇宮當場處死,如果朝鮮國王李熙不同意的話,那就殺掉他,我們可以扶持另外一個支持帝國的新國王!」

    伊籐博文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其實他的心裡之前也有這種想法,但是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可取,暴力的手段固然乾脆利落,但是留下的後患卻是無窮無盡的,沒有的朝鮮王室的支持,朝鮮在帝國的統治之下就永遠不會安定,帝國會在朝鮮花費無數的精力去平定接二連三的叛亂,這一點在歷史上早已經有了先證。

    要想真正的統治朝鮮,就必須以朝治朝,這樣朝鮮的百姓才不會有太過於激烈的牴觸情緒,朝鮮的國王和官員對於帝國並不是沒有一點用處,利用他們間接的統治朝鮮才是上上之策。

    有時候,戰爭並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終辦法。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中陷入了一片平靜。

    伊籐博文頓了一下,說道:「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慢慢解決的,只不過要多費一些時間而已,如果不出意外,朝鮮遲早是帝國的囊中之物,只不過,我最大的擔心……」伊籐博文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淡淡說道:「伊籐閣下,你是在擔心華夏麼?」

    伊籐博文饒有深意的看了東鄉平八郎一眼,東鄉平八郎正好說出了他的心聲,本來之前的伊籐博文只是有一點點擔心華夏而已。

    但是從最近朝鮮國王李熙的態度來看,這種擔心恐怕要成真了,之前伊籐博文和朝鮮國王李熙談判的時候,李熙從來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表現出很畏懼伊籐博文的神態。伊籐博文和李熙交涉完全吞併朝鮮問題的時候,李熙的每一次回答都是言辭閃爍,詞不達意,似乎是在有意拖延談判時間。

    最近更是奇怪,朝鮮國王李熙的語氣開始便的有些強硬起來,對於帝國吞併朝鮮的事情也拒絕的更乾脆了。

    從朝鮮國王李熙的前後態度變化可以看出,如果不是朝鮮國王不懂的審時度勢,真想和帝國開戰,那麼就是他找到了外援,心中有了底氣,拒絕和帝國合作。經過了幾天的觀察,伊籐博文覺得第二點的可能性比價大。

    現在的列強基本上都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朝鮮而得罪日本,如果是以前的俄國還有一點可能,可是現在的俄軍在遠東的勢力已經損失殆盡,根本就不可能在背後支持朝鮮,唯一的一個解釋,那就是華夏將會干涉朝鮮問題,阻止帝國吞併朝鮮。

    伊籐博文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怕朝鮮會和華夏達成某項秘密協議,一起對抗在朝的日軍,這是伊籐博文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數年前的伊籐博文已經充分領教了唐健的實力,華夏還沒有建國之前,唐健巧妙的利用時機,擊敗了聯合艦隊,還一舉收復了台灣,而現在華夏建國之後,其實力迅速增長,已經儼然成為了遠東第一強國。

    伊籐博文早已經預料到了華夏的威脅,因而以犧牲國家關稅這麼大的代價瘋狂擴展軍備,其目的就是為了防備華夏的崛起,使日本成為在遠東之上能夠牽制華夏發展的國家之一。

    這幾年,伊籐博文的這一戰略十分成功,在利用華夏內戰,對英對俄戰爭期間,無暇東顧的時機,成功重建了聯合艦隊,而且另外一支艦隊也會在幾個月後回國,到時,以華夏此時的實力是不敢和日本輕易開戰的。

    然而,此時伊籐博文最擔心的就是,華夏會過早的干涉朝鮮問題,這樣一來,伊籐博文的全盤計劃就會被打亂的。

    看到伊籐博文緊緊皺著眉頭,總參謀長山縣有朋說道:「伊籐閣下,我覺得華夏暫時是不會干涉朝鮮問題的。」

    「哦?怎麼說?」伊籐博文轉頭詢問山縣有朋。

    總參謀長山縣有朋解釋道:「眾所周知,華夏剛剛結束了對俄作戰,其東北局勢才剛剛穩定,現在正在努力恢復發展,華夏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開發東北上面,不僅僅是這樣,如今的華夏各地都在快速發展之中,在這種以發展為主要國策的基調下,華夏需要是的一個和平安定的內部環境恢復發展,畢竟從他們的內戰開始,華夏國內就元氣大傷,沒有個幾年的時間是無法從戰爭中的陰影中走出來的,倘若此時華夏想要干涉朝鮮,那豈不是又將華夏推入了戰爭的泥潭中麼?就算唐健想要干涉朝鮮,我想華夏國內的各方勢力也不會同意的,畢竟和平來之不易啊!」

    山縣有朋接著解釋道:「而且,華夏也會害怕俄軍會捲土重來,雖然他們在東北駐有重兵,但是這些軍隊真正能夠調動的卻是沒有多少,華夏真的想要武力干涉朝鮮問題,那麼唐健必定要從內地調兵,這一來二往,沒有幾個月的籌備時間,華夏根本就沒有底氣和我們開戰,總結以上的因素,我覺得華夏現在干涉朝鮮問題的機會很小。而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完全可以加緊吞併朝鮮的步伐,在華夏有能力出兵干涉朝鮮之前,造成朝鮮已經成為帝國一部分的既成事實,這個時候的華夏想要出兵朝鮮的話,就是出師無名,必然會引來其他列強的譴責和干涉的。」

    說到最後,山縣有朋臉上閃現一抹自信的微笑,想來他對自己的推斷很滿意。

    寺內正毅以及其他日軍將領都贊同的點了點頭,只有身材瘦小的東鄉平八郎一臉的凝重,顯然他並不贊同山縣有朋的看法。

    ps:今天的第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