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五十三章 全面攻勢 文 / 東城十四少

    西比利亞平原,烏蘭烏德。

    段祺瑞的坐騎是一頭純正的棕色蒙古駿馬,此時的段祺瑞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烏蘭烏德的具體情況。

    烏蘭烏德位於外蒙的北部,地處後貝加爾色楞格河谷地,在1666年由哥薩克人所建,主要由蒙古人、布裡亞特人組成,在河右岸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

    烏蘭烏德是西伯利亞鐵路通向海參崴的的重要中轉站之一,從歐洲大量運來的物資都在在這裡囤積,然後慢慢轉運出去。

    作為西伯利亞鐵路上的一個重要站點,烏蘭烏德自然是有重兵把守,不過段祺瑞的手下四萬大軍也不是吃素了,兩萬步兵,兩萬騎兵,步兵使用的都是清一色新生產的長槍,由於m14生產成本太高,m14只是裝備部分重要軍種,普通的軍隊則裝備新式長槍。而騎兵則統一是由蒙古騎兵組成,騎術絲毫不比哥薩克騎兵差,同樣勇猛彪悍。

    這支北伐部隊的裝備精良,不僅裝備了數量眾多的馬克沁機槍,還攜帶了各種大小口徑的大炮。

    對於騎兵最好的攻擊方式就是炮擊,在騎兵還沒有形成巨大衝擊之前,就用滿天的炮彈將其淹沒。

    「段將軍,你看,徐團長回來了。」段祺瑞身邊的一個衛士指著遠處的戈壁灘說道。

    段祺瑞掀開頭上的氈帽,自從進入蒙古之後,氣溫一天比一天下降,過了內蒙草原之後便是茫茫的戈壁,段祺瑞和所有的士兵都穿上了厚重的冬裝,以及保暖用的氈帽。

    很久,戈壁灘上的那十幾騎便來到了段祺瑞的身前,徐樹錚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說道:「將軍,在烏蘭烏德發現大量的俄軍,從遠處看去,他們在烏蘭烏德的兵力至少有三萬,大約一萬步兵,兩萬哥薩克騎兵。」

    段祺瑞眉頭一皺,倒不是因為段祺瑞以四萬的兵力而懼怕了俄軍,只是北伐軍長途跋涉,此時正是人困馬乏,要是正面交鋒起來,絲毫討不到便宜。

    徐樹錚又道:「將軍,剛剛我在烏蘭烏德的外圍轉了一圈,發現這支俄軍的防備情況很很鬆懈,各處的崗哨形同虛設,似乎他們並不知道我我軍北上的消息。」

    段祺瑞搖了搖頭,說道:「不,他們肯定已經知道了有一支華夏陸軍在外蒙一帶活動,只不過這幾天我們日夜兼程,連續趕了三天三夜的路,比之前的預定的時間要早了一個星期,而這支俄軍低估了我們的行軍速度,以為我們還在外蒙,所以防備才沒有那麼嚴密,我想等幾天之後,他們就會緊張起來的。」

    徐樹錚問道:「那將軍,接下來該怎麼辦?聶老將軍可是命令我們三天之內破壞掉西伯利亞鐵路,東路大軍已經昨日已經從山海關出發了,明天這個時候應該就會遭遇東北的俄軍,而總統親自指揮的黃海艦隊這兩天也會從海參崴登陸,這幾天,整個東北就會全打起來了,我們這支北伐軍是整個戰役勝利的關鍵,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切斷俄軍的補給線,為總統和聶老將軍他們的全面勝利創造條件。

    段祺瑞說道:「這個我懂,只不過俄軍現在是以逸待勞,雖然他們防備鬆懈,但是對於兇猛強悍的哥薩克騎兵依然不能夠小覷,所以這一次,我們不能強攻,只能智取!」

    「將軍說的有理,既然俄軍得知了我軍的消息,肯定會派出援兵的,現在趁他們援兵還沒有到來之前,先把他們的中轉站燒了。」徐樹錚建議道。

    段祺瑞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過了一會兒,段祺瑞將軍中團級以上的軍官全都召集起來召開戰前會議。

    會議上,段祺瑞向眾人講述了此時兩軍的實際情況,雖然此次北伐軍兵多將廣,但由於長期趕路已經疲憊不堪,如果和俄國人硬拚的話,只會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不可取。

    最後徐樹錚建議,首先讓一隊步兵炸毀烏蘭烏德以東三十里處的鐵路,動靜弄的越大越好,最好能讓俄軍誤認為是華夏北伐軍大舉來襲。那麼在烏蘭烏德的俄軍很有可能會將所有的哥薩克騎兵傾巢派出。

    然後利用烏蘭烏德防備空虛,讓一萬騎兵衝鋒入城,點燃糧草彈藥補給,等到出城的哥薩克騎兵發覺上當後,便會馳兵回援。

    最後,利用大炮,先挫哥薩克騎兵銳氣,另外兩支本部騎兵,一萬騎從左翼包抄,一萬騎從右翼包抄,斷其退路,最後,步騎兵一擁而上,全殲這支俄軍,徹底破壞掉烏蘭烏德這個西伯利亞鐵路至關重要的中轉站。

    主意一出,眾人紛紛點頭,就連段祺瑞也很贊同徐樹錚,不愧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軍官,誘敵出洞,毀起巢穴,最後斷其退路,一舉殲滅。

    段祺瑞問道:「誰願意做先鋒,率領一萬騎兵攻入烏蘭烏德?」

    「將軍,卑職願往!」徐樹錚道。

    段祺瑞說道:「這條計策是你想出來的,想必你也很清楚其中的風險,要是俄軍個哥薩克騎兵不上當,反而只是派遣少量的騎兵出城,那麼你的那一萬騎兵就是自投羅網,很有可能會有去無回了。」

    「卑職明白,能為國家統一大業而死,是徐樹錚的榮幸!」徐樹錚行了一個軍禮,答道。

    「不錯,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能為國家統一大業而死,是作為軍人的最好歸宿!」段祺瑞朗聲道:「命令全軍,就地休息,晚上夜襲烏蘭烏德。」

    ……….

    遼西葫蘆島,東路大軍中軍大營。

    「聶元帥,好消息啊,好消息啊!」曹錕一路小跑著跑進了聶士成的軍營中。

    此時的東路大軍從山海關開拔後,暫時駐紮在遼西葫蘆島,當初聶士成訓練新軍之前,曾在此練過兵。故而對葫蘆島周圍地勢比較瞭解,這也是大軍駐紮再次的重要原因之一。

    聽到曹錕的報喜,聶士成笑道:「曹將軍,有什麼好消息啊!看你都笑的合不攏嘴了。」

    曹錕將一封電報遞到聶士成的面前,聶士成展開一看,頓時眉毛高挑,撫鬚笑道:「這徐樹錚不愧是段祺瑞手下的一員虎將啊!誘敵在先,孤軍深入,一舉摧毀了俄軍在西伯利亞最大的鐵路中轉站,東北壓力銳減啊,這樣一來,等過幾天,大雪封山,東北的俄軍日子就不好過了,哈哈!」

    曹錕同樣笑道:「是啊,元帥,這樣一來,我們壓力就減輕的很多,完全可以和東北的俄軍耗下去,我們有耗下去的資本,他們卻沒有。不過,聶元帥,你可不能太偏心,此時大軍中裝甲團的指揮官張作霖也是一員虎將啊,這一次,裝甲車對哥薩克騎兵,哥薩克騎兵是要吃大虧了。」

    聶士成撫鬚說道:「曹將軍,你是在說你麾下的吳佩孚吧,他現在不是裝甲團的副團長麼?」

    曹錕不要意思的訕笑兩聲,他的確是想在聶士成的面前推薦吳佩孚,畢竟這次是曹錕的首次出戰,他可不想功勞都被其他人給搶光了。

    聶士成自然是知道曹錕心中的所想,曹錕是北洋新軍的降將,自建國以來,他一直都沒有輪上戰事,反觀其他的將軍,像馮國璋、段祺瑞,哪一個不是戰功纍纍,可唯獨他寸功未立。

    收復東北,他好不容易爭取了一個東路大軍統帥的位置(雖然現在由聶士成全權指揮),但是他還是想在東北之戰中,多讓自己手下的軍官殺敵立功,好讓他在幾位將軍面前找到一點平衡感,不然其他人會以為曹錕只是一個草頭將軍呢!

    聶士成說道:「既然曹將軍這麼積極請戰,這一次的遼東首戰就用裝甲團對哥薩克卡騎兵。」

    「謝謝元帥!」曹錕大喜過望。

    聶士成問道:「有沒有查清楚現在錦州有多少俄軍?」

    曹錕展開軍事地圖分析道:「根據偵察兵所報,如今錦州城中有兩萬五千多哥薩克騎兵,另有步兵八千,在南票更是哥薩克騎兵一萬,步兵五千,兩者互成犄角,攻守兼備,是俄軍在遼西設下的第一道阻擊線。」

    聶士成瞄了地圖一眼,對俄軍的排兵佈陣嗤之以鼻,說道:「俄軍兵力本來就已經不夠,此時還分兵兩處,互成犄角?這不是正好給我們逐個擊破的好機會麼?他們背後又沒有支援,只要擊潰一處俄軍,其他的就不足為慮了。」

    曹錕看了一會兒,也醒悟過來,說道:「對啊,錦州是我們進入東北的唯一道路,要是他們在義縣再設一萬精兵,三處呈品字型,我想這將會是我們進入東北的最大阻力,現在他們設兵兩處,反而是便宜了我們。」

    「曹將軍,傳令下去,明日全軍開拔,目標是錦州!」聶士成命令道。

    「是,聶元帥!」曹錕答道。

    聶士成點燃一根煙,緩緩吐出,說道:「總統這個時候也差不多該抵達海參崴港口了吧?對東北俄軍的全面攻勢即將展開了!」

    ps:今天的第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