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十二章 騰飛吧!東方巨龍! 文 / 東城十四少

    新幣分為新幣分一百、五十、二十、十塊、五塊、一塊、五毛、一毛等面額,還有零碎的小面額硬幣。

    隨著新幣的發行,以前一直使用的白銀漸漸退出了市場,白銀作為貨幣不僅不衛生,而且攜帶不方便,更不安全,而使用新幣之後,不僅安全攜帶方便,更不用不用擔心白銀不足量。

    新幣一推出後,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歡迎,更加速了各地的商業往來,往往是新幣在手就可以走遍華夏的大江南北。

    而晉商喬家的大通票號也被改稱為「華夏銀行」,有外界傳言,喬家在華夏銀行中佔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其他商人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對喬家欽羨不已,誰都知道作為集儲蓄兌換國家銀行於一身的華夏銀行每年的收益是天文數字,而喬家每年從華夏銀行分的分紅數目定然數目頗巨,所以很多的富商絲毫不懷疑,喬家立刻會晉陞為全國首富。

    此時的全國各地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雖說不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有土地,但是起碼保證了大部分人擁有了自家的土地,這個時候,華夏數億農民都堅定的站在了新政府的這一邊,紛紛極力擁護新政府出台的每一個新政策。

    而那些由於土地不足沒有領到地契的佃戶,則政府另有安排,全國各地此時都興起了創辦實業的風潮,各省富商紛紛出資入股,協同政府修建鐵路,或者創辦工廠,這些無地的佃戶則領著不菲的工錢加入了工人大潮。

    河南某縣。

    這一天,村東的胡老漢下完地之後,準備回家吃飯,在走到街口的一個小商店的時候,恰好想起來要買些東西,便轉身走到村口的小商舖中。

    胡老漢走到小商舖的門口,拍了一下身上的灰塵,放下背上的鋤頭,將酒壺放在貨櫃上,扯著悶雷一般的嗓子喊道:「周老闆,給我打一斤好酒,兩斤醬牛肉!」

    小商舖的老闆唱到:「好咧,稍等一會兒,一斤好酒,兩斤醬牛肉!」

    周老闆親自將用牛皮紙包好的牛肉和酒壺遞給了胡老漢,說道:「胡大哥,您拿好了!」

    胡老漢一邊接過酒肉,一邊疑問道:「咦?周老闆,你現在生意這麼忙?你怎麼不請個小工啊?你那侄兒哪裡去了,他不幫忙麼?」

    周老闆用埋怨的口吻說道:「唉,別提了,這個你就不知道了吧!聽過咱們河南要修鐵路,政府正在到處招人做工,每個月都有二十塊錢的新幣,折合以前三十兩銀子呢!所以啊,我那侄兒就推了我這邊的工,跑去修鐵路了,呵呵。」雖然周老闆明裡埋怨,其實語氣之中卻又透著一絲炫耀的味道。

    胡老漢呵呵一笑:「周老闆,我看啊,你還是去請個小工,不然你一個人就得忙壞了,現在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都好了,隔幾天都會來買些酒肉,你一個人忙得過來麼?」

    周老闆搖晃著微胖的身材,說道:「胡老漢,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全國各地都在修鐵路建工廠,工錢又高,誰還會願意來我這個小店啊!都樂呵呵的跑去當工人了,唉,這年頭,你不用高薪是請不到小工的。不要光說我啊,我看最近胡大哥的生活不錯了,隔兩天就要一斤好酒兩斤牛肉,看來小日子過的很滋潤嘛!」

    胡老漢大哈哈道:「還不是托政府的福,現在有地了,不愁吃喝,家中存糧也多,自然是拿這些存糧去換些酒肉改善改善生活嘛!」

    「哎呦,這不是胡老哥麼?今天又來買酒啊!」這時,村尾的張大娘扭著肥大的腰肢也走進店舖,「周老闆,給我拿兩斤好酒!」

    「好咧!」周老闆兩雙小眼睛都快笑瞇成了一條線,很快就給張大娘裝好了酒,說道:「來,張嫂,您的酒!」

    張大娘接過酒之後,說道:「我說,周老闆啊,怎麼夥計的活都讓你這做掌櫃的干了,我看哪,還是你太摳門了,你要是多加工錢,應該會有哪家的半小子過來幫忙的。」

    周老闆最怕別人說他小氣,連忙點頭,說道:「是,是,我馬上加工錢,不然村裡的壯小伙都跑出去當工人了。」

    張大娘數落完周老闆,又對胡老漢說道:「我說胡老哥啊,我這隔幾天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小日子很滋潤啊,不知道胡老哥吃得這麼健壯,家中的嫂子受得住不?」

    胡老漢嘿嘿乾笑兩聲,也說道:「你家男人不也是一樣麼?每天喝些小酒,晚上是不是也生龍活虎啊!哈哈!」

    小商舖裡的周老闆和胡老漢立刻爆發出一陣只有男人才懂的笑聲。

    張大娘老臉一紅,啐了一道,罵道:「兩個老不正經的!」隨即又問道:「胡老哥,怎麼最近一直沒有看到你的大兒子啊?小兒子也很少看到了。」

    胡老漢高昂著頭,驕傲的說道:「我家大寶啊,現在在福建的船工廠給政府造船呢,聽大寶寫信回來說,他們建的大船上面有大炮什麼的,上面至少可以坐幾百人呢!」

    周老闆驚訝的說道:「我的乖乖啊,胡老哥,你家大寶可真是出息了,能造這麼大的船,每個月都能領不少錢吧!」

    胡老漢驕傲的豎起三個手指頭,說道:「每個月至少三十塊新幣,加班的話更多呢!」

    周老闆羨慕的直咂嘴,這時,張大娘捂著嘴笑道:「胡老哥,你什麼時候也識字了,你家大寶念過幾年私塾,你可是沒有念過啊!」

    胡老漢笑道:「張嫂,你還別說,我還真大字不識一個,剛剛你不是說我家三寶最近老是看不到麼?我告訴你吧,我把他送到鎮上的學校了,反正又不要錢,能免費讀好幾年,現在我家三寶可認識了不少的字呢!,每次他大哥寄信回來,都是我那寶貝三寶念給我聽呢!」

    張大娘嘴巴一撇,小聲嘟囔道:「原來讀書真的不用錢啊,我還以為是騙人的呢,趕明也把自家的那個野小子送到鎮上去。」

    這時,周老闆讚歎道:「哎,我說胡老漢最近生活怎麼這麼滋潤呢!大兒子每個月都能掙那麼多錢,小兒子又在讀書,家中分到了二十幾畝土地,有老伴,大兒媳婦,二兒子,二兒媳婦幫忙,一家都不愁吃喝了,隔幾天就肉啊!哎,這日子是越來也如意了,想前清的時候,這胡大哥家中沒田沒地的,全家吃穿不暖,如今在新政府的帶領下,連以前村子裡生活最困苦的胡大哥都要發財了,看來,日子是要越過越好嘍!」周老闆從親眼看到村子裡的翻天覆地的變法,從心裡發出由衷的感歎。

    胡老漢繼續炫耀道:「剛剛聽說周老闆說咱們河南不是要修鐵路麼?我啊,準備把二兒子也送去當鐵路工人,每個月又能賺不少的錢呢!」

    張大娘白了胡老漢一眼,說道:「胡老哥,我看你是鑽到錢眼裡去了,你把二兒子都送去當鐵路工人了,村子裡的地誰來種啊,我看你是想錢想瘋了!」

    胡老漢不以為意,解釋道:「這有什麼?家裡有老伴還有兩個兒媳婦,再說了,二兒子和小兒子在農忙的時候都可以回來幫忙,閒時家裡的幾口人也忙的過來!」

    「去吧,都去吧!我看你是想累死你自己!」張大娘譏諷道。

    「周老闆,走了!」胡老漢也不理睬妒忌眼睛發紅的張大娘,自己哼著「楊家將」往家中晃悠著走去。

    張大娘收好酒,也要離開。

    周老闆說道:「張嫂,這就走啊!」

    張大娘回頭啐道:「趕快回去叫家裡的大兒子也去當鐵路工人,省得他在家裡無所事事,去當工人還能賺寫大錢了,在村裡種地有啥出息,你看都把胡老哥得意成什麼樣了?」張大娘邊往會走,便在心中埋怨,當初咋不多生幾個兒子呢!要不現在也能掙大錢了,不行!回家叫男人再使把勁,趕明也多生一個。

    周老闆看著胡老漢和張大娘一前一後的離開了店舖,心中正在盤算著,如今錢是也越掙越多,是不是尋思著再找個門面,多開一家分店。

    想到這裡,周老闆立刻拿出櫃檯裡的賬本,計算賬面上還有多少餘錢,看能再開個多大的店面。

    ………

    隨後,華夏政府又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建設規劃,首先是公佈了修建鐵路的規劃圖,在華夏鐵路總工程師詹天祐的建議下,華夏政府決定修建以「四橫兩豎」為基礎的南北大鐵路網。

    四橫是指,一,從甘肅榆林到天津的鐵路,二,從陝西西安到江蘇連雲港的鐵路,三,從湖北武漢到江蘇南京的鐵路。四,從湖南長沙到福建福州的鐵路。

    兩豎是指,一,從北京經過河南、湖北、武漢、湖南、廣東的南北大鐵路。二,從山東經過安徽、江西、福建的東南北大鐵路。

    關於「四橫兩豎」鐵路網由詹天祐總工程師親自帶領專業團隊勘察地形後才決定實際的鐵軌鋪設路線,先期的工人正在招募和培訓中,另外全國各省內的省內鐵路則有當地政府自己出資督辦。

    隨著新政府一項項新政策的出台,剛剛經歷了內亂的華夏就如同一輛慢慢加速行駛的火車,如臥盤的巨龍般,開始在東方加速騰飛!

    ps:今天的第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