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六章 加強中央集權 文 / 東城十四少

    丘吉爾的話還沒有說完,唐健立即斬釘截鐵的打斷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丘吉爾笑道:「唐健總統不要太過於武斷,我的條件還沒有說完呢!只要唐健總統答應西藏自立的話,那麼大英帝國將會在未來十年內幫助華夏政府建造十五艘最新戰列艦,還會在二十年的時間內給華夏政府一百萬英鎊的經濟支援,相當於七億兩白銀,還會贈送大量的工業生產所需的設備機器,清單協議就在你手中的文件上,怎麼樣?夠豐厚了吧?」

    唐健連那份文件看也不看,就直接扔在了面前的紅漆實木桌上,說道:「丘吉爾閣下,我估計你是沒有聽清,所以我再重複一遍,這些條件我根本就不可能接受,不可能!」

    丘吉爾訕笑了兩下,他強壓住心中的怒火,從來沒有一個弱小的國家(在丘吉爾的眼中,起碼現在的華夏還很弱小)敢這樣直接而又蠻橫的拒絕大英帝國的要求。不過,既然是內閣的交給他的任務,他有責任要去完成。

    丘吉爾以為唐健嫌條件還不夠豐厚,便補充道:「如果唐健總統覺得條件不夠的話,我們還可以再商量。」

    唐健猛地一拍桌子,怒道:「丘吉爾閣下,我想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讓****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允許的,是絕對!」

    丘吉爾終於忍不住了,他沉下臉來,說道:「希望唐健總統能為你今天所作出的決定負責。」

    唐健冷哼一聲,說道:「哼,放心,我會負責的!西藏自古以來是我中華的領土,容不得他人分裂獨立,不管你的條件如何豐厚,就算你送我一支遠洋艦隊,我也決不會答應的。」

    丘吉爾見唐健在如此豐厚的條件下都不為所動,心中不禁欽佩起唐健來,能在如此巨大的誘惑面前還能保持絕度的冷靜,時刻想著保全國家領土完整,看來唐健和其他那些遠東國家領袖不一樣。

    之前英國在搶奪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時,用威逼加利誘的方式屢試不爽,遇到弱一點的國家,直接利用船堅炮利打開其國門,用強制武力掌握這個弱小國家的政權,使之完全淪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而對於一些國力稍強的國家,先是武力干擾他國內政,強迫其簽訂不平等條約,一點點擴大自己的利益,然後勾結上層統治階級,共同壓迫本國百姓,達到割讓部分土地,使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目的。

    然而,欽佩歸欽佩,作為大英帝國的軍人,丘吉爾是以維護國家的利益為行事準則的,唐健斷然拒絕了丘吉爾的建議,那就是間接損害了大英帝國的國家利益,所以,丘吉爾同樣憤怒的站了起來,語露寒機的說道:「看來唐健總統是不想和我們大英帝國和平相處了?」

    唐健冷笑:「真是個笑話,強迫他國分疆裂土,現在還說我們不想和你們和平相處?」

    丘吉爾轉身欲走,臨走前,丘吉爾惡狠狠的說道:「唐健總統,我現在可能要重新審視一下華夏共和國和大英帝國之間的和平關係了。」

    唐健說道:「等一下!」

    丘吉爾轉身,譏笑道:「唐健總統?我們還有繼續談下去的可能了麼?」

    唐健挺身,笑道:「我們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不過,我只想說一句話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丘吉爾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中沒來由的打了一個冷顫,他看著眼前這個新生國家的年輕領袖眼中露出那種堅定的目光時,總有一種心有餘悸的感覺,那種眼神就像一隻強大的雄獅看待一隻弱小的羚羊一般。

    不過,這種奇怪的念頭很快在丘吉爾的心中一閃而過,他在心中自我嘲笑道:「一個小小的華夏怎麼可能會成為一隻強大的雄獅呢?在偉大的大英帝國面前,剛剛成立的華夏才更像一隻弱小的羚羊!」

    在離開總統府上了馬車之後,丘吉爾又依依不捨的回望了總統府一眼,剛剛他在唐健眼中看到一種熟悉的東西,具體是什麼,他也實在想不明白,只知道四目相對的時候,一種熟悉的感覺突然從心裡湧了出來,他從唐健的神態可看出,當時的唐健肯定也有這種感覺。

    這個唐健實在不簡單啊!丘吉爾心中感歎道,唐健很有可能會在短短數年之後成為大英帝國殖民全球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

    「希望將來在戰場上不要見到他。」丘吉爾輕歎了一口氣。

    唐健走到玻璃窗前,手中夾著一根點燃的煙,目光一直注視著丘吉爾馬車離開的方向,直到丘吉爾的馬車徹底消失在街口後,唐健才有點依依不捨的收回了目光。

    剛剛他和丘吉爾爭鋒相對的時候,唐健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他在和丘吉爾四目相對的時候,唐健甚至感覺到丘吉爾對他也有這種奇怪的感覺。

    一想到這裡,唐健不覺暗自好笑,他和丘吉爾素未蒙面,怎麼會在短短交流的半個小時中產生這種奇怪的感覺,而且還是唇槍舌戰時的惺惺相惜。

    唐健猜想,之所以能和丘吉爾兩人同時產生這種感覺,估計是兩人的身上有一些位置的共同點吧!

    雖然丘吉爾剛剛說了那些想要分裂西藏的話,但是唐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惱火,作為軍人,視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這是無可厚非的,丘吉爾是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唐健是為了華夏的利益,剛剛兩人的交鋒,應該算是兩人背後的國家的一次交鋒。

    不過,經過丘吉爾剛剛的提醒,讓唐健對於西藏的問題起了警惕之心,英國人絕對不會就此罷休的。

    唐健從後世的歷史上知道,由於西藏和印度接壤,而印度是英國在遠東最大的殖民地,英國人覬覦西藏,想要將印度西藏練成一塊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

    曾經在歷史上,也就是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構想了一條印藏分界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什麼此事,**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瞭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

    所以,唐健覺得丘吉爾一定不會擅自罷休的,就算唐健不同意,英國也會繼續想要分裂西藏的,丘吉爾之所以提出那個條件,不過是想要披上一個正大光明的外衣而已,如今外衣沒有了,英國定會偷偷摸摸分裂西藏的。

    現在擺在唐健面前的領土問題有三個,一個是和俄國人開戰,收回東北三省;第二個,收回外蒙,最好能採用外交手段,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還是要動用武力;第三個就是加強對西藏噶廈政府的控制,穩定**喇嘛,將西藏徹底的劃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中。

    另外還有一些問題也需要唐健繼續解決的,就是邊境匪患問題,當初唐健和袁世凱打南北內戰的時候,新疆、內蒙、雲南、廣西等地匪患嚴重,特別是新疆,從中情局那裡得到的情況,由於新疆在南北內戰時期長期脫離中央統治,中央對新疆的控制力減弱,然後在某些境外勢力的教唆下,新疆的一些分裂分子想要讓****。

    關於新疆的問題,唐健自然能猜得到是誰,俄國皇室對土地的渴望達到了一種無以復加的變態地步,在南北內戰的時候,只有最靠近新疆最近的俄國人才會這個實力乘虛而入,意圖將新疆併入俄羅斯的版圖中。

    唐健想了想,還是覺的應該派遣一支遠征軍,遠赴西北,肅清匪患,加強中央對西北的控制。不過這一切,要等到先處理完此時最大的經濟問題才能實行了。

    三天後,全國工商會議很快就在武漢閱馬場召開,與會的大部分都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巨賈。

    唐健在閱馬場準備了晚宴,嚴復也會隨同出行,到了晚上的時候,早已經來到武漢的富商們紛紛開始入場就坐。

    這一次來的富商足足有一千多人,整個會場人頭攢動,比肩接踵,隨便不小心踩到一個人的腳,那隻腳的主人可能是某個省的首富,要不就是壟斷了某某行業的商業巨頭,總之,參加這次晚宴的富商最低的身價值十萬兩白銀。

    首先出場的就是內閣總理嚴復,嚴復代表華夏新政府給在場的富商們敬酒,不過,這次喝酒的氣氛卻不有些尷尬。

    大部分的富商都是愁眉苦臉的,拿著筷子都不敢大吃,就算吃起來桌上的山珍海味也覺得味同嚼蠟,喝酒都是淺嘗竭止,不敢多飲。

    每個富商的心裡都在打鼓,害怕這場晚宴會不會是鴻門宴,由於新政府剛剛成立,財政吃緊,這些富商都害怕華夏政府會強征他們的財產。

    這時,前方的人群攢動,坐在後面的人知道,今天的壓軸戲來了,華夏政府總統唐健正舉著一杯酒站在台上準備發言。

    ps:第三更送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