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十五章 返航 文 / 東城十四少

    北京總理府銀鑾殿

    袁世凱仔細的閱讀了來自武漢方面的戰報,看完之後勃然大怒,狠狠的將戰報拍在了桌子上。

    「慰亭何故生此大氣啊?」唐紹儀慢慢的呷了一口安溪鐵觀音問道,唐紹儀今天是被袁世凱邀請到府上商量要事,兩人才剛開始品茶,一份戰報就傳了上來。

    被唐紹儀這麼一問,袁世凱直接將戰報遞給了唐紹儀,唐紹儀展開一看,眉頭只是微皺了一下,並沒有太多驚訝的表情。

    袁世凱將唐紹儀的這一細微表情收入眼中,問道:「怎麼?難道少川早就料到了這馮國璋會丟了漢陽軍火庫,還變節投降了?」

    唐紹儀心中了如清明,笑著說道:「慰亭兄,你實在是高看我了,我又不是姜公諸葛,怎麼可能會未卜先知呢?」

    「少川啊,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麼就直說!」袁世凱不耐煩道。

    「呵呵,不是我賣關子,而是我怕說出來慰亭會發火的!」唐紹儀不緊不慢大的說道。

    袁世凱立刻換了一個笑臉說道:「沒事,少川但說無妨!」

    唐紹儀放下茶杯,說道:「慰亭將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放在一起本就不合適,雖然他們三人被成為北洋三傑,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團結,特別是王士珍和馮國璋,兩人素有間隙,王士珍有領兵之才,可是心胸狹窄了點,馮國璋性子直,喜歡直來直往,有時候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將這兩人放在一起肯定會出事的!」

    「少川是說北洋三傑在前線貌合神離,王士珍擁兵自重,引起馮國璋不滿,這才引得馮國璋痛失軍火庫,最後還變節投敵?」袁世凱試探性的問道。

    其實,這些問題,他袁世凱怎麼可能不知道呢!馮國璋原來是聶士成的武衛軍中的哨官,當年在小站練兵之時才將馮國璋收為己用,一直以來,馮國葬對袁世凱忠心耿耿,這些袁世凱也是看在眼裡的。

    不過,幾個月前,袁世凱在遼西以抗命不遵的罪名將聶士成撤職發配新疆,袁世凱觀察了一下王、馮二人的反應,兩人雖曾同為聶士成部下,然而王士珍對這件事沒有什麼意見,倒是那馮國璋一直為聶士成鳴不平,頗有微詞。

    袁世凱也是從大局考慮,讓王士珍擁兵五萬固守荊州,段祺瑞和馮國璋各領一萬人駐守安慶和武漢,其目的就是想要王士珍牽制段祺瑞和馮國璋兩人,同時,也是利用馮國璋與王士珍的不和,掣肘王士珍。

    只是令袁世凱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平衡之策竟然導致了漢陽失守?

    袁世凱嘖嘖考慮良久,問道:「不知少川可有良策?難道還要我親自上前線不成?」

    唐紹儀建議道:「呵呵,慰亭兄當然不必親自前往,你可要坐鎮紫禁城,那些王公大臣可是蠢蠢欲動啊。不過可派督軍一人,趕赴前線,督練三軍!」

    袁世凱眼前一亮,說道:「少川願意前往麼?」

    唐紹儀拱手道:「少川不才,恐怕不能勝任,倒是卜五(徐世昌字)兄深謀遠慮,當可大用!」

    袁世凱一拍珵亮的腦門,說道:「嘖嘖,幸虧少川提醒,我怎麼把卜五兄給忘了呢!有卜五兄幫忙,那麼前線則無虞,揮軍南下也是指日可待啊,哈哈!」

    唐紹儀也是微微一笑。

    「聽說那程璧光的艦隊已經快到了馬六甲了,在新加坡接待他的人都準備好了沒有?」袁世凱問道。

    「呵呵,這個慰亭你就放心了,人手早已經準備好了,個個是荊軻之輩的死士,如果程璧光不肯歸降朝廷的話,就只能將他……」唐紹儀做了一個「殺」的手勢。

    「不錯不錯,少川辦事就是讓人放心!」袁世凱得意的捋了捋他的八字須,他早已經命人在新加坡埋伏好,程璧光的歸程艦隊經過馬六甲海峽時必定會靠岸補給淡水食物和煤,到時,在新加坡的幾人……

    「還有一事需要知會慰亭兄一下!」唐紹儀說道。

    「哦,什麼事?」袁世凱問道。

    「俄國已經發來了電報,說最近他們會有一個新的特使前往北京詳談關於割讓東北三省的相關事宜,聽說還是一個公主。」唐紹儀說道。

    袁世凱黑下臉,怒道:「這俄國人真是貪得無厭啊,我已經先將遼東和威海先割給他們了,明明談好的,只要俄國人幫我剿滅了唐建叛軍,那麼東北就是他們的了,可是現在,他們的騎兵仍然駐紮在鳳凰城不肯南下,長江航道仍舊是北洋艦隊的天下,現在卻要跟我談割讓東北的事?」

    「俄國人說,他們國內現在興起了一股名叫布爾什維克的組織,為首的是一個叫列寧的人,專門在俄國散佈什麼馬克思主義,企圖造反,現在俄國政府正在極力圍剿,維特大使給過一個承諾,待內亂平定,三個月後,他將親自帶領哥薩克騎兵南下,助慰亭統一南北!」唐紹儀說道。

    「哼,希望他說的是實話,那個公主來了你就招待一下,安排在紫禁城哪個宮殿裡住上一段時間,等到他們俄國什麼時候出兵,再說談割讓東北的事情!」袁世凱冷笑一聲。

    唐紹儀笑著點了點頭。

    ……

    馬六甲海峽。

    程璧光一個人站在一艘「龍威「級戰列艦的艦橋露天指揮台上,只見遠處的天際相交處,一道若隱若現的海岸線映入眼簾。

    程璧光知道,那是到了馬六甲了,此時新加坡成了他們停靠的最後一個補給港口,只要過了馬六甲海峽,這支艦隊就會進入南中國海,回到祖國的懷抱了。

    程璧光一想到這半年多的時光是唏噓不已,先是受唐建之命,帶著接收新艦的三千餘人坐客輪遠渡歐洲,從威海衛駛入東海,穿過台灣海峽,直下南中國海駛出國門,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通過亞丁灣進入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在大西洋上沿大洋東南北上,進入英吉利海峽,最後才抵達英國著名的樸茨茅斯軍港,系泊於港外斯匹赫德錨地。

    程璧光等人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抵達歐洲,隨後在英國的阿姆斯特朗船廠接受了四艘軍權級戰列艦,緊接著在德國伏爾鏗秘密接受了由德國人建造的兩艘「龍威「級戰列艦,附帶四艘和海籌號同一級別的巡洋艦,另外,德國人慷慨的贈送了六艘魚雷炮艇。

    程璧光知道自己所接收的這些新艦都是唐建用最新的三聯裝主炮技術以及先進成熟的飛艇技術換來的。

    然而,就在程璧光準備返航的時候,國內傳來了內戰的消息,光緒帝親自下了詔書,命令程璧光即可返航,回國之後和袁世凱一起平叛唐健叛軍。

    這件事情程璧光和各個艦長詳細的懇談了一遍,在座的每一個艦長都不願相信唐健謀反,每一個艦長更不願意的就是駕駛新艦去和北洋艦隊戰鬥。

    經過決議,程璧光決定靜待其變,在樸茨茅斯軍港錨泊了半個月後終於得到了來自北洋艦隊的消息!

    那是來自福州唐健的電文,電文中詳細的講述了北洋艦隊「叛變」的經過,並且揭露了袁世凱是怎樣勾結俄國人迫害北洋艦隊的事實。

    看過電文後,程璧光毅然決然的決定支持唐健,不再理會光緒帝的回國詔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回國詔書不過是袁世凱的私人命令罷了。

    其他艦長紛紛表示支持國民革命軍,於是,程璧光就在拉丁灣的海上和所有的官兵們舉行了宣誓儀式,統一剪去了頭上的髮辮,表示願意遵從唐建的《國民革命起義宣言》,以推翻滿清為己任,並加緊返航返回福州,加入北洋艦隊。

    待近二十餘艘軍艦駛進新加波港時,港口之上數萬華人夾道歡迎,一些老人肩上背著小孩,小孩的手中舉著彩色的飄帶,他們都是來歡迎程璧光這支艦隊的。

    一些古稀老人拄著枴杖顫巍巍的被人扶到港口前,他們的眼中都濕潤了,感歎咱們自己的國家也有如此威武的軍艦了!

    來港口迎接程璧光的大多數是來自東南沿海廣東福建等地的新加坡華僑,他們自英**艦叩關之後,在東南沿海生計受到了影響,無奈漂洋過海來到了新加波討生活。

    在下令靠岸補給後,程璧光著一身雪白的軍裝,帶著數個衛士從弦梯上走了下來。

    這個時候,前來歡迎中的人群中,一個拄著花梨木枴杖的白髮老人從人群中迎了出來,老人的身後還有十幾個保鏢模樣的彪形大漢。

    白髮老人看起來有七十多歲,看清程璧光是這支艦隊的指揮官之後,便躬身行了一個大禮,說道:「老朽乃新加坡華人商會會長董豐國,在此見過長官了!」

    程璧光趕緊扶起老人,感激道:「董會長不必多禮!程璧光可受不起啊!」

    「呵呵,程大人,我們這新加波數十萬華僑歡迎你們啊!我活著大半輩子,現在終於看到了咱們國家自己的鋼鐵巨艦,要是咱們早有這巨艦,我們也不會漂洋過海來討生活了……」說著說著幾度哽咽,老淚縱橫。

    程璧光默默的聽著,的確,這些年海外華僑在國外他鄉受盡了欺辱。

    董會長突然醒悟,抱歉道:「呵呵,你看程大人,這人老了就變得囉嗦了,都被在這裡站著幹嘛,去老朽府上,老朽今天設宴款待諸位大人!方兒,馬上回去讓廚房燒些酒菜,今天我要款待幾位大人!」

    那被稱為「方兒」的中年人看起來似乎是老人的兒子,他在聽到父親的吩咐後,點頭應了一聲,快步朝港口內跑去。

    程璧光也沒有推脫,攙扶著老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ps:第一更!3313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