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二卷 龍起東南 第四章 簽訂《馬關條約》 文 / 東城十四少

    幾日之後,唐健命令李蓋茨和田阿登開始準備行裝,不日就回京述職,這個時候李鴻章應該還在和伊籐博文在討價還價,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風雲飄搖的大清又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先不說之後康有為和梁啟超兩師徒掀起的「公車上書」,在條約簽訂之後,舉國肯定會陷入一片嘩然,李鴻章也會被解職,到處一片口誅筆伐清廷內部也會來一次權利重組。而唐健則是向利用這次機會進入清廷的權利中心,開始自己一步步的計劃。

    起初,唐夫人很不樂意唐健再次踏入官場,她在朝鮮也看到過戰爭的殘酷,不想自己的兒子再以身犯險,捲入戰爭之中。唐坤才也不支持,這次的中日戰爭,他也算真正的看清楚地大清是什麼樣子,以前對中法戰爭時的「不敗而拜」,這次又坐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用唐坤才的話說:「對這個世道已經失望了,還是安心的過自己的小地主生活。」

    當然唐健決定的事情是不會那麼輕易地就改變的,最後唐坤才兩夫婦沒有辦法,既然阻止不了,那就支持唄。唐健臨走的時候,唐坤才給了唐健一份名單,都是一些在朝的京官,希望能夠對唐健有所幫助,唐夫人在唐健臨走的時候一直叮囑生活上該注意什麼問題,足足嘮叨了一個時辰。

    唐健臨行出門的時候,唐蕊兒也隨著唐夫人的妹妹一起來送行。唐健從唐蕊兒的眼中看出了不捨,最後在要掉眼淚的時候罵了唐健一句「登徒子」之後就不知道跑到那個地方自己傷心去。

    倒是鄧倚夢臨行的時候送給了唐健一個親手縫製的香囊,香囊的上面還繡著兩個娟秀的「平安」。唐健囑咐鄧倚夢好好照顧自己,有什麼事情讓唐坤才給他發電報。鄧倚夢紅著臉連連點頭,看的唐健是直嚥口水。

    正事要緊,唐健依依不捨告別的眾人,和李蓋茨、田阿登騎上棗紅駿馬,從古城荊州一路北上,朝北京鞭馳而去。

    這次唐健走的是官道,但並不是住宿在驛站當中,而是沿途休宿在各個省市的比較大地客棧之中,一方面也是不想再碰到那些變態的伊賀忍者,另一方面客棧雲集各方的商賈小販,消息流通的速度和真實性都要比官方的要快要好。

    在清朝還沒有「言論自由」這個詞,一些官方的報刊也不會把關於《馬關條約》的一些詳細細節給公佈出來,完全是靠一些小道消息在民間傳播,可是這個小道消息傳播的速度遠比想像中的要快。

    這一日黃昏,唐健和李蓋茨、田阿登三人下榻於直隸保定的一處客棧之中,此地臨近京城,不算十分繁華,然而當唐健等人來到客棧的時候卻只剩下兩間客房。

    唐健也懶得再去找別地客棧,畢竟跑了一天,人困馬乏,還是早點休息,準備明天的趕路直接進京了,最後,唐健選了一間,田阿登和李蓋茨兩人湊合一間。

    三人隨著店小二到了樓上的客房放了自己的行李,便走下樓,開始選了一處僻靜的飯桌吃晚飯。

    李蓋茨熟練地說道:「店小二,給我們切三斤牛肉,炒四個精緻的小菜,另外再拿一罈好酒,要那種小壇的,喝點解解乏,我們明天還要趕路呢!」

    店小二在客棧多年,閱人無數,眼尖的早就看出了三個人身上帶的銳氣,知道三位不簡單,連忙媚笑,用肩上搭著的汗巾給幾人擦桌子,扯著嗓子叫道:「好勒,三斤牛肉,四個小菜,一罈好酒,馬上就上來咯!」

    店小二剛好走,唐健說道:「小二哥,留步!」

    店小二點頭哈腰,說道:「這位爺,有什麼吩咐?」

    唐健說道:「為什麼最近住店的這麼多人?都到京城口了,家家客滿!」

    店小二轉頭看了看,說道:「這位爺,你有所不知,前些日子乙未科進士考試,考完試了,這些個秀才都在這邊等著發榜呢!京城那邊的客棧被一些有錢的和有關係的考生全包了,從遠處他省來的考生沒有辦法,只能看著京城邊的客棧住下了。」

    唐健這個時候恍然大悟,原來是進士考試。《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入京城,這些個考生就有了「公車上書」這個歷史事件了。怪不得唐健越走到京城就發現客棧的客房就越緊張。

    「這位爺,還有什麼吩咐的?」店小二哈了哈腰。

    「呵呵,沒有了,這個賞給你的。」說完,唐健扔給店小二一錠碎銀。

    店小二敏捷的接住碎銀,看也不看就塞進懷裡,喜笑顏看:「各位爺稍等,小的這就給你去催催,免得讓各位久等了。」

    唐健擺了擺手,那個店小二就屁顛屁顛的跑下去了

    這時,一個穿著長馬褂的書生模樣的中年人,拿著一本藍色封皮的線狀書,閉著眼睛搖頭晃腦的從樓梯下走了下來,口中還不停的念叨著:「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終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田阿登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淡淡地說道:「就靠這些酸秀才,也能救難救國?」

    李蓋茨笑道:「打仗靠軍人,治國靠文人,現在的中國,只有武力才能救國……」

    唐健打斷道:「勿談國事。」

    不久,三人的桌上就擺滿了酒菜,三人連續幾日的趕路,早就飢腸轆轆,草草吃完晚飯喝點小酒就回房休息了。按照這樣的速度,明天下午就可以抵達北京了。

    …………………………

    日本,馬關

    「伊籐博文閣下,清國的李鴻章遭人刺殺了。」外相陸奧宗光站在伊籐博文巨大的辦工桌前。

    伊籐博文猛吸了一口雪茄,淡淡道:「那李鴻章現在怎麼樣了?」

    陸奧宗光回答:「子彈擊中左頰,幸虧隨行醫生搶救,現已無大礙。」

    「嗯,那就好。等他傷癒再繼續談判,你給李鴻章的住處加強防衛,如果他出了什麼意外,大清又要重新派人。時間緊迫,北方遼東戰線軍費吃緊,天皇陛下下旨,要我們快快結束與清國的談判,早日拿到賠償的軍費,以解燃眉之急。」

    陸奧宗光聽完沒有馬上出去,而是吞吞吐吐道:「那個,伊籐博文閣下,美英各國對此事十分不滿,提出強烈的抗議,要我國做出解釋,俄國更是咄咄逼人,說我國是披著文明的野獸。」

    伊籐博文「呸」的吐出一口濃痰,將手中的雪茄掐滅,罵道:「該死的俄國毛子,遲早兩國是要兵戎相見。」隨後又說道:「那就把賠償的軍費從三億兩白銀減為兩億兩白銀,關於割讓遼東半島和台灣一澎湖列島的這一款就咬著不放,我看這些該死的支那人能夠撐多久。」

    陸奧宗光歎氣點了點頭。

    經過二十多天地養傷,李鴻章恢復神速,拖病帶著兒子李經方再次來到了日本馬關春帆樓,這已經是第四次談判了,這一次還有各國的駐日公使在一側旁聽。

    這一日早晨,李鴻章早早的就起床,在侍女的伺候下將大清的官袍穿的整整齊齊,還特地走到鏡子面前,將頭上的正一品頂戴花翎扶正,將耳旁的幾根花白的頭髮小心翼翼的捋進耳根後。

    在去春帆樓的路上,李鴻章見一旁的兒子李經方面色愁苦,眼睛無神。李鴻章問道:「吾兒,有何心事?」

    李經方歎道:「父親,您雖謹遵老佛爺的『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懿旨,可這倭人委實可惡始終不肯相讓一分一毫。我聽說您這次遇刺之後,各國反應巨大,紛紛指責日本,似乎這一次他們會有所讓步。可兒子知道,這一切都是您用命換來的。」說完,言語中帶著悲憤。

    李鴻章搖了搖頭:「大清積重難返,國力衰弱,此次與日作戰已是一敗塗地,我一手創建的淮軍損失慘重,北洋水師更是全軍覆沒,大清再打下去就會亡國的,只有和日本議和。」

    李經方再次說道:「可是父親,一旦這個條約簽訂,您會成為老佛爺的替罪羊,會遭到國人的唾棄,兒子還聽說有人把你比作……比作……」

    李鴻章坦然的一笑:「比作秦檜是吧?這大清總要有一個人收拾殘局的。老夫為國征戰數十年,臨老了,就只能做這些事了,佛語不是有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大清的將來還是要靠你們年輕的一輩了,唉,人老了,也只能為大清做這些裱糊匠的事情了,人老了,對這些名譽什麼的,也就不在乎了。」

    李經方紅著脖子道:「父親還不老,父親還可以再為大清效力二十年。」說這話的時候,李經方知道這也只是安慰父親,畢竟他已經七十多歲了。

    李鴻章也不多說,指著前方的春帆樓說道:「快到了,做完這件事,老夫也該好好享享福了。」

    當李鴻章走進春帆樓的時候,日本的談判代表伊籐博文和陸奧宗光已經在談判桌上等候了。

    李鴻章在李經方的攙扶下和各國旁聽的代表打了個招呼,然後從容的坐在了於伊籐博文對立的談判桌上。

    很快的,談判就進入了開始階段,李鴻章拿出了自己親筆修改了很多次的條約遞給了日方代表,日方也講日本的條約遞給了李經方。

    兩方在仔細的校對了條約之後,李鴻章說道:「我國多年戰亂,國庫空虛,現在已經無法拿出更過的軍費,望伊籐閣下能夠削減賠償軍費,再減三億倆,另外遼東半島過於接近京城,是在不能割讓。」

    伊籐博文鑒於國際壓力,只同意削減兩億兩。關於割讓遼東半島,是決計不會退讓。

    接著李鴻章見日方態度強硬,帶著哀求的說道:「再削減五千萬兩也行,國庫是在是拿不出那麼多錢。」

    誰知伊籐博文表情冷淡,說道:「條約之上,白字黑字清清楚楚,我方不想再多言,李大人只有『允』與『不允』。」

    期間李鴻忠多次纏磨,一直講到自己口乾舌燥,可日方依然不依不饒。

    李鴻章再次哀求,眼中已經有淡淡地淚花,顫巍巍的說道:「伊籐閣下,念在你我舊情,也看在我這把老骨頭的份上,削減兩千萬兩也行,就算是給這把老骨頭回家的路費吧。」

    可是伊籐博文理也不理,看到已經談至黃昏,提出晚飯後在繼續。

    李鴻章沒有和伊籐博文一起用餐,單獨和中方代表在一個廂房裡單獨吃飯,但在座的每一個人嚴重呢都是悲憤屈辱之色,沒有一個人動筷子。

    李經方更是咬牙切齒,可也只是偷偷的抹淚。

    這時,李鴻章老淚縱橫的對隨行使團的美國顧問科士達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

    科士達歎道:「李大人,我很敬佩您的為人。可我聽說,日方說萬一談判不成,就將使團扣留在日本,並且會再次增兵,施加壓力讓大清國再派使團過來。」

    李經方猛地摔爛懷中的碗筷:「日本人欺人太盛!」

    李鴻章兩行濁淚滴落,微微歎了一口氣,心中悲道:「此次若是談不成,日本增兵,再造類似旅順慘案,更多的大清子民將會死在日本人的刀下。」

    李鴻章起身道:「罷了罷了,我等已經盡力,就算是遭萬人唾罵也罷了。老佛爺交代下來的事一定要辦好。」

    最後,李鴻章等人無奈的在日方重新擬定的《春帆樓合約》上簽字。

    而這個《春帆樓合約》就是歷史上的屈辱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規定:一:中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中國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二:中國割讓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三: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億3千萬兩白銀,四:開放多個通商口岸並享受「片面最惠國待遇」。

    恰時: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ps:四千字大章,果斷求花花,求票!個位大大,希望喜歡本書的朋友收藏一下,十四少還差三十個收藏就可以符合強推的條件了,大家有沒有信心和十四少一起登上首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