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一卷 蛟龍入海 第三十三章 最後的戰鬥(四) 文 / 東城十四少

    "轟「的一聲巨響,那一團蘑菇雲在威海衛中央的日軍軍營中特別的顯眼,爆炸引起的氣浪甚至將指揮部周邊的一些軍營連根拔起,整個威海衛第二師團的陣地像被颶風掃過一般,到處煙火四起,一片狼藉,不斷有日軍的士兵拿著水桶幫忙去滅火,爆炸引起的大火將不遠處的日軍彈藥庫和過冬的被服引燃,火光沖天。

    唐健從地上爬了起來,吐出口中滿嘴的雪,一腳踹在陳二寶的屁股上,罵道:「臥槽,你媽的你放那麼多炸藥幹嘛?這麼近,要不是我們離得遠,連我們也會給炸飛!」

    李蓋茨也坐了起來,剛剛那爆炸的氣浪太大了,本以為幾人已經到了安全地帶,沒想到的是十幾個人還是被氣浪撞的七葷八素的。要是剛剛那炸藥的量再大點,估計這幾個人也全部交待在這裡了。

    陳二寶被唐健踹了一腳,一點也不惱,他現在簡直是把唐健當做偶像一般看待。陳二寶拉住李蓋茨問道:「李哥,剛剛總兵大人的『喔操』是什麼意思?也是日本話麼?」

    李蓋茨沒有理會陳二寶,將剛剛被氣浪掀翻的幾個人召集好,隨著唐健的身後乘著日軍大亂的時候,穿著日軍的軍裝從一片混亂的日軍大營中從容逃了出來。

    「大人,你看!」艦橋旁邊的劉步蟾拉了一下鄧世昌,鄧世昌此時正在指揮「定遠」迎戰幾艘從北口突襲而進的日軍的幾艘魚雷艇。

    日軍乘著夜色突襲而進,北洋水師猝不及防,佈雷船「寶筏」、練習艦「威遠」因為離著北口較近,火力相對較弱,立刻就被突襲而進的敵艦的魚雷擊中。「威遠」艦艉鍋爐房中彈,鍋爐當場報廢,「威遠」只能在水面上隨浪而飄,等到「鎮遠」趕到的時候,「威遠」已經多處中彈,正在海面上打著旋,眼見是救不回來了。而「寶筏」一開始就被突襲的魚雷擊中,只在瞬間就被擊沉。

    鄧世昌身下的旗艦」定遠「情況更糟,本來傷重還沒有修好,剛剛一顆魚雷正面擊中」定遠「的右舷,右舷炮室中死傷無數,」定遠「傷重加傷,但是鄧世昌仍然以」定遠「為水炮台,不斷的對突襲而進的魚雷艇實施最猛烈的火力打擊。

    剛剛一艘日艦魚雷艇被」定遠「的一發炮彈擊中左弦,小小的魚雷艇頂不住」定遠「上的三零五毫米的巨炮,瞬間在冰冷的黑色海水中沉沒。」定遠「管帶叫了一聲正專心指揮作戰的鄧世昌,第一聲鄧世昌似乎沒有聽見,劉步蟾緊接著拉了鄧世昌一下。鄧世昌這才順著劉步蟾手指的方向看去,威海衛陸地上的日軍陣地陷入一片火光之中,從還沒有消散的蘑菇雲可以看出,剛剛的日軍陣地發出了一次巨大的爆炸。

    劉步蟾問道:「大人,難道是李大人派的援兵到了。」

    鄧世昌搖了搖頭,說道:「看樣子不像,你看,只有一次的爆炸,而且隨後也沒有槍聲,估計是日軍的彈藥庫爆炸了,要麼就是日本的大本營被人給炸了!」

    一說到這裡,鄧世昌身軀一震,難道是唐健做的?想一想似乎有點不大可能,那可是駐守有兩萬的日軍的駐地啊,唐健上岸的時候身邊也沒有幾個人,不可能這麼如此輕易的就衝進日軍大營,炸了他們的彈藥庫。

    但仔細一想,除了唐健還有誰會有這個本事。雖說唐健身軀稍顯肥胖,但是他的身手鄧世昌也是不經意的看過的,加上曾經有傳言說過唐健在朝鮮的時候幫助過袁世凱。當時刺客都跑了有幾百米遠,可是唐健就拿著把馬槍,瞄也不瞄,一槍就直接打中刺客的頭部。

    而且,唐健能夠自己設計新式魚雷嗎,光是他在大東溝海戰的時候,那一記漂亮的魚雷攻擊就讓人歎為觀止。在威海衛的南口,自己僅僅用了幾個唐健設計製造的磁性水雷就將聯合艦隊的主力艦攔在了外面,更是讓人意想不到。

    從種種跡象來看,唐健絕對不是普通人,那麼剛剛的那個爆炸就有可能是唐健帶人去做的破壞。唐健既然有時間去幫北洋水師破襲陸上的日軍,那麼夢兒一定是平安無事了。

    唐健在岸上破壞了日軍的指揮部也就等於是說減輕了北洋水師來自港口上火炮的壓力,這十分有助於水師從北口突圍。

    鄧世昌立即下令:整個艦隊想北口突圍,擱淺的軍艦就地炸毀,不給日軍留不給日軍留一點可用的東西。

    劉步蟾上前一步:「大人,我們何不堅守待援,相信李大人已經派援兵南下,這幾日怕就到了。現在突圍出去也是送死,旅順已經失守了,北方只有旅順有容納水師的船塢。就算突圍出去,北方去不了了,南方的福建,你說靠我們這點的補給,夠到福建麼?而且,就是因為威海衛港口水域面積狹小,日軍的聯合艦隊才無法在港口內展開,發揮他們的火力,這樣不是更有利於我們麼?」劉步蟾越說越是激動,他已經做好了堅守威海衛的心理準備,就算最後彈盡糧絕,也要堅守到最後一刻。

    一向果斷的鄧世昌在這一刻猶豫了。到底是堅守待援還是突圍而出?

    堅守待援,一旦威海衛城的日軍陸軍第二軍集結休整完畢,再加上封鎖在威海衛外海的日本聯合艦隊。倘若兩軍水陸夾擊,援軍未到,那北洋水師就有全軍傾覆之危。

    朝廷花費無數,歷時十數年建造起來的北洋水師豈不是要一朝覆沒?

    北突而出,旅順已被日軍佔領,整個北方已經沒有可以容納「定遠」、「鎮遠」這樣的鐵甲巨艦維修停泊,逃亡福建?水師各艦損傷各有不同,給養也不充分,這樣貿然南下,還要冒著被日軍在寬闊的海面追擊堵截的危險,而且並不能一定能夠到達福州。

    在這一刻,鄧世昌陷入了兩難的境界,到底是堅守守還是突圍?

    就在鄧世昌猶豫不絕的時候,不久前偷襲入港的幾艘日軍魚雷艇被擊沉三艘,另外兩艘傷重而逃。不過,北洋水師同樣損失慘重,「威遠」,「寶筏」先後沉沒,北洋水師的實力再次被削弱。

    鄧世昌面色陰沉,指揮「定遠」和其他各艦再次錨泊在劉公島,搶修損傷的幾艘軍艦,同時加強南口和北口的警戒。

    接近日出的時候,劉步蟾、林泰曾、楊用霖等北洋水師的管帶進入劉公島的水師學堂一起力勸鄧世昌。

    最後,幾個時辰之後,雙目佈滿血色的鄧世昌宣佈:北洋水師堅守劉公島,就算戰之彈盡糧絕,也要等待朝廷援軍,不讓日本人輕易再寸進一步!

    北京紫禁城

    北方的冬天特別的陰冷,北風呼嘯,寒風刺骨,只要一張嘴,冷冽的寒風就會灌進喉嚨,這一天的早晨,北京城的上空陰沉沉的,絲毫看不到一點陽光。

    光緒帝端坐在九尊龍椅之上,慈禧老佛爺斜躺在龍椅後屏風內,似乎是天氣太冷,慈禧的身上披了一件貂皮坎肩,聽說是李蓮英從東北快馬加急送回來的,慈禧很滿意。

    此時,不少年紀大一點的老臣已經臉色發青,牙齒打架。的確,這樣的天氣跪在大殿之上整整一個早晨,就算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也吃不消,更不用說這些頭髮花白、兩鬢斑白又縱慾過度的幾個滿清貴族。

    只是,老佛爺一直沒有發話,沒有一個人敢站起來,就算是雙膝已經麻木的沒有直覺了。而在眾臣的右首處,一個年逾古稀、頭髮花白的老臣一臉的陰沉,同樣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只是他的臉色不是發白,而是一種怒極的潮紅,他就是北洋大臣李鴻章。

    慈禧瞟了一下殿下的文武百官,似乎是看到了效果覺得滿意了,示意了一下光緒帝,光緒帝立馬說道:」眾愛臣平身!」

    眾大臣謝恩之後,幾個年輕一點的大臣率先站了起來,一直揉自己的膝蓋,而另外幾個年紀大一點的老臣在互相的攙扶下才緩緩起身,嘴裡吸著涼氣。

    李鴻章站起來之後,率先一步上前:「啟稟老佛爺,老臣有事要奏!」

    光緒帝心中大怒:這個李鴻章上奏不直接向我上奏,置朕於何地。但是他看了一眼簾後的皇太后,終究是沒敢說出來,只是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慈禧懶洋洋的回了句:「李大人單說無妨!」似乎對於這麼早上早朝有點倦了。

    李鴻章激動的山羊鬍微微顫抖,說道:「太后,日軍已經在榮成登陸,威海衛危急(這個時候,李鴻章還不知道威海衛已經失守)!北洋水師堅守威海衛劉公島,老臣懇請老佛爺下令調集直隸的三萬守軍南下,急援山東!」

    慈禧只是靜靜的聽著沒有回答。這時,恭親王奕忻上前一步,說道:「太后,直隸之兵萬萬不可調動。此地三萬精兵乃是拱衛京畿之用,豈能隨意調動,萬一京城有失,李大人,你擔當的起麼?」

    李鴻章一時語塞。

    又是這個恭親王,本來被罷黜多年的他最近幾個月重新再次被老佛爺啟用,並且主持總理衙門,自從這個恭親王上來之後,就一直跟自己作對。

    李鴻章急忙道:「太后,日軍攻勢迅速,從別處調兵,恐怕時間不夠啊!朝廷花費無數的北洋水師危急啊」

    恭親王奕忻冷哼一聲,心中暗罵道:「你個老不死的,恐怕是你的北洋水師吧!」

    就在這個時候,許久沒有說話的慈禧說道:「李中堂,哀家知道你為國為民奔波了半輩子,你也該休息一下了,我已經讓恭親王全權負責這件事,那些日本人嘛,不就是想要點軍費賠償嘛!按照這樣發瘋一樣打一下,哀家恐怕他們會打到紫禁城來,而且你的那些個北洋淮軍也指望不上了,從朝鮮就一直敗到山海關,我已經讓恭親王全權負責和日本人談和的事情了,他們不就是要點軍費麼?大清忍下也就有了,可不要耽誤了哀家的六十壽辰。」

    李鴻章聽到這裡,本來還想開口,但是被慈禧揮揮手止住。慈禧不耐煩的說道:「好了,這件事就這樣定了,李中堂,朝廷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軍費從遠處調兵了。而且,現在現在正在和日本人談和,你讓手下的北洋軍收斂下,和日本人停戰了,不要壞了哀家的壽辰!好了,散朝!」

    不等李鴻章說話,慈禧揪已經下旨散朝。那些早已經跪的膝蓋發麻的大臣們都已經迫不及待的回家抱爐子去,北京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

    恭親王走到李鴻章身邊的時候,特意從鼻子中發出一聲冷哼,然後頭也不回的拂袖而去。只留下正在發呆的李鴻章。

    突然,李鴻章癱倒在地,痛心的重重歎息了一聲。

    這時,早已經在殿外的幾個大臣驚呼:「哎呀,下雪了。怎麼這麼大啊!」

    北京的早晨,天空突然飄起了鵝毛大雪,沒有絲毫徵兆的就下起了罕見的大雪,大街上的路人紛紛回家避雪,這雪太大了,迷迷濛濛的都看不清前方的路。

    ps:快四千字的大章,本來是想分開的,但是感覺分開不好,還是寫在一起吧!

    大大們,十四少缺收藏啊,麻煩看書的就動下鼠標,也不枉十四少碼字到深夜,謝謝各位了,有鮮花的也可以盡情的奉獻上啊,謝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