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作品相關 淺談竊國大盜袁世凱 文 / 東城十四少

    袁世凱是推動中國近代化的有功之人。袁世凱從1903年起在中國搞軍事現代化,在華北組建了6個師的新軍,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新式軍隊。他先後僱傭了德國、日本的教官,並且辦了步、炮、騎、工兵,甚至設立了現代化的通訊兵學校。北洋系軍事人才濟濟,有5個先後當上了中華民國的總統或總理。袁世凱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建立巡警制度的人。1900年以前,中國的城市裡沒有巡警,維持治安由駐防軍或衙役負責。租界出現以後,中國人看到西方的警察。1902年,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期間,在直隸省城保定建立了巡警總局和分局,並參照外國擬定了中國最早的《警務章程》。1905年,清廷在北京、天津也建立了巡警制度,4年後,全國各大城市都有了巡警。直隸總督任上,袁世凱推行新政的主要成績是支持創辦實業、發展商業,地點主要在天津。

    1900年以前,天津民族資本企業不過四五家,袁世凱重用周學熙,創辦直隸工藝總局,幾年後發展到一邊辦廠,一邊辦相關學堂,使天津成為中國北方的實業中心,其中機器造紙、織造、電燈、自來水、煙草企業,特別是年產水泥20萬桶的啟新洋灰公司,都是全國規模最大的。

    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一個國際性的實業博覽會)上,參觀了直隸館的實業家張謇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袁世凱確能幹事,此人與別人畢竟不同,在工業上尤有擅長過人之處,遠遠勝過了江蘇。」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上創辦的各式新式學堂不下幾十所,除了小學、中學、大學,還包括專科、技術、師範、醫學、政治、軍事等多種學堂。1905年,他督修了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他出面籌錢,資金很快到位,進口的鋼軌、枕木、機器、器材還都免了稅;他任命當年的「留**童」詹天祐為總工程師兼辦路務。這段鐵路雖然只有170多里長,但途經居雍關、八達嶺,地形複雜、工程難度高。兩年後,袁世凱奏請朝廷任命詹天祐出任漢粵川鐵路總辦。此外,新易鐵路、中國和比利時合資建成的蘆漢鐵路,都有袁世凱的功勞。

    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在「節制資本」思想的影響下,反對保護私有財產,而北京臨時政府提出「保護私產」、「經營自由」。財產私有,主要表現在「土地私有」,當時大批旗人變相出賣土地,許多封建官地和公田轉到私人手裡。譬如,從1910年至1929年,黑龍江省95%的土地歸私人所有。

    北京民國政府解除了呈請開辦企業的若干限制,從1912年到1914年這3年間,新開的工廠為4000家,民族資本興建的麵粉廠、火柴廠、捲煙廠、造紙廠以及采煤、冶煉企業,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袁世凱自己更是新式工業的直接投資者和參與者,他投資了開灤煤礦、啟新洋灰公司和自來水公司並擁有股票。史學唐德剛曾斷言:儘管有私利交織其間,但袁世凱在推動中國走向近代化的路上確實做了很多實事,比孫中山做得多。

    以往對於袁世凱的歷史評價一般以負面居多,但是這些負面評價是否公允也被質疑。

    正面評價

    袁世凱有任事之才、治軍之能,實為近代中國一務實幹練的能臣。袁世凱廢除了在中國沿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各級新式學堂教育,引進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廣泛延納從海外學成歸來的新學精英並委以重任。自小站練兵到接掌北洋,袁世凱建立了中國近現代第一支新式軍隊,採納西法編練新軍,並與徐世昌等編就了迄今仍被軍事學研究權威部門取為《中國兵書集成》壓卷之作的兩部兵書——《新建陸軍兵略錄存》《訓練操詳晰圖說》。袁世凱廢除衙門創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領銜倣傚西方建立巡警制度,成立中國第一支警察部隊,令中**警分離。袁世凱還積極開礦設廠辦公司,發展實業經濟,甚至在遭譴歸隱之後還說出「官可不做,實業不可不辦」的話語。站在客觀歷史的角度,袁世凱對中國的軍事和工業化有很大的貢獻。除此之外,袁世凱對****進程的推進所作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袁世凱晚清時期高舉「立憲」的大旗,幾乎是孤軍奮戰請求立憲,對晚清憲政的形成至關重要。

    在辛亥革命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在位期間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捍衛國土,維護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建立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陸軍,創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

    負面評價

    然而袁氏當國時期,為鞏固個人獨裁權力,不守約法、解散過國會,使剛誕生的中華民國失去在制度下健康發展的機會。但也有人認為民智未啟的當時中國,選舉要達到目的需要人民素質的提高,在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袁世凱寧可壓縮軍隊,也要推廣全部免費的國民學校,即四年制初級小學。他反覆強**育的重要性:「凡一國之盛衰強弱,視民德民智民力之進退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則必注重於國民教育。」他還批准了一個試驗計劃,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對成人進行識字教育。有人指袁世凱是暗殺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的元兇,但實際元兇可能是其他人;而無論袁本人是否曾授意殺宋,此事成為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討袁的引爆點,結果造成了中國的南北分裂。

    1915年袁世凱在日本外交壓力下,接受了形同干涉中國內政的「二十一條」要求中部分條款,使其政績蒙上污點。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在東亞地區因歐戰爆發而陷入國際權力真空之際,面對日本一國獨強的巨大壓力,袁世凱及北洋政府對於抵抗日方二十一條要求,實已盡最大之努力,以此深非似欠公允。

    嗣候袁氏違背民國公意,稱帝登基,遭到全國反對,至此袁氏之威望徹底破產。稱帝之舉堪稱袁氏政治生涯中所犯之最大錯誤,雖然是君主立憲制度的嘗試。

    有人認為,袁氏是一個投機分子。在光緒帝委以大任時,他卻投靠慈禧太后一黨。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掌握了清廷軍事大權,本應平定革命的他,反過來為自己的利益,支持革命迫使清帝退位而得任民國總統。這全是選有利益的一方投靠的行為。但也有人認為袁世凱是推翻滿清的功臣,晚清他主張立憲就從制度上瓦解了清朝貴族權力,後來直接逼宮,清帝退位,中國當時避免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袁世凱本人堪稱中國的拿破侖或華盛頓。另外,袁世凱時期對教授和知識分子充分尊重,人民生活基本安康,輿論也比較自由,反袁言論在報紙照樣發行。而袁世凱去世後,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穩的住中國的統一局面,中國陷入了幾十年軍閥混戰狀態。

    關於袁世凱的輓聯

    袁世凱的自輓聯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楊度挽袁世凱聯共和誤民國,民國抑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此獄君憲負明公,明公實負君憲,九泉之下三復斯言黎元洪挽袁世凱聯華夏日重光,回思締造艱難,億兆生靈應感泣勳名天不朽,太息受終危急,萬幾擘畫失師貲馮國璋挽袁世凱聯為天下痛,更哭其私,一柱存亡關氣運如四時行,成功者退,千秋華夏仰威靈

    編輯本段相關詩作

    【破陣子.題袁世凱】——詩酒仙宦海浮沉少亂,人生進退多思。要論文韜和武略,樣樣皆稱獨一枝。潛鱗為待時。慣做欺名伎倆,難開盜世根基。歷史由來行順路,焉肯因公背道馳。新華夢醒遲。【七律.題袁世凱】——詩酒仙袁公不愛利和名,手握強權自縱橫。小站練兵多做作,北京稱帝少權衡。齊驅孟德生無憾,並駕中山死不明。千古江山公與莽,史書翻遍二精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