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命運的抉擇

小說博覽 第二部(下) 第二部 第二百七十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 文 / 黑色柳丁

.    「年輕人,告訴我你想要什麼?」

    齊科普魯魯極富穿透力的聲音將馬晟拉回了現實。只見這個先前在門外沉著冷靜的外交官此刻卻有些侷促地朝著病榻上的老人作揖道:「下官馬晟奉吾皇之命前來與跨國就封港之事進行磋商。這是國書請大維齊大人過目。」說著馬晟從寬大的袖子裡取出了一裝訂精美的信柬。

    望著馬晟手中的國書,艾哈邁德並沒有伸手接過。只是略微皺了皺眉頭,似乎在責怪馬晟這麼做不復合規矩。然而他身後的齊科普魯魯卻並不在意這些。卻見他朝兒子點了點示意其把國書遞過來。艾哈邁德自然是不敢違背父親的意願,於是他趕忙從馬晟手中接過了文書,恭恭敬敬地傳給了齊科普魯魯。

    齊科普魯魯在接到文書後,在兒子的幫助下勉強支起了身子並戴上了單片老花眼鏡仔細翻閱起來。老人看得十分認真,書信是用漢語、奧斯曼語以及拉丁語三種語言寫成的。字裡行間透著中國式的謙遜與禮貌。過了半晌,齊科普魯魯終於摘下了眼鏡,抬起頭向馬晟問道:「這麼說特使閣下這次專程來此是來解釋誤會的?」

    「是的,閣下。正如信中所言,這一切都是誤會。是心懷不軌的人挑撥了奧斯曼與中華的關係。其目的是為了讓東方國家起內訌好讓某些人從中得利。」馬晟雖然沒有了說,但任何人聽了這話都知道他指的是誰。

    「哦?這麼說印度洋上那些打著龍旗的『海盜』以及與埃及叛匪接觸的『華商』都是別人嫁禍給貴國的?」犀利的反問來自艾哈邁德。他毫不留情面地掀開了中奧雙方最為敏感的話題。事實上,艾哈邁德本人並不贊成接見華使。在他看來除非中華方面放棄對埃及的資助,否則一切都免談。更何況這段時期奧斯曼的船隻還不斷地遭受到由鄭森指揮的中華私掠艦隊的襲擊。雖說現今奧斯曼的大小港口已經貼滿了鄭森的通緝令。然而面對神出鬼沒的鄭森艦隊,無論是奧斯曼艦隊還是英國艦隊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面對艾哈邁德的厲聲指責。馬晟當下不卑不亢地回應道:「將軍閣下,首先要聲明的是我軍在印度洋上的行動是為了保護本國商船的安全與貿易線路的通暢。如果在此期間與貴國艦隊或商隊產生了誤會或摩擦,我軍方面深表遺憾。畢竟我軍不可能坐視本國的商隊在印度洋上被來歷不明的艦隊洗掠。至於與埃及通商,正如信中所解釋的那樣,那是商人的個人行為。不僅是中華,就連與貴國相交甚歡的英格蘭共和國,其商人亦是開羅的常客不是嗎?」

    「哼,閣下的舌頭可真是夠靈巧的。」艾哈邁德冷笑了一聲道。然而正當他想要戳穿馬晟的詭辯之時,齊科普魯魯開口了。

    「蘇伊士是個好地方啊。幾千年前埃及法老就曾嘗試過將其打穿,好讓地中海與印度洋交匯。我聽說貴國的女皇在東方擁有望不到邊際的疆域,是那裡最大的君主。看來貴國女皇也似法老王一般擁有萬丈雄心啊。」老者以沙啞地聲線一針見血道。

    「大維齊閣下,請想念中華對奧斯曼並沒有惡意。」馬晟趕緊再次申明道。

    「但你們對印度洋有所圖不是嗎?」齊科普魯魯露出了睿智的笑容道:「好了孩子。我知道你們的國家想要什麼。也知道外面的那些歐洲人想要什麼。但這裡是奧斯曼,不是你們君主在自己宮殿裡把玩的沙盤。你們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先禮後兵。相信你很快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務。」

    齊科普魯魯說罷,吃力地向兒子擺擺手示意其送客。馬晟見狀本還想再爭辯幾句,可艾哈邁德根本就沒給他這個機會,直接以強硬而又不失禮貌地將這位不遠千里而來的中華特使給請了出去。待他再回到房間時,重病纏身的齊科普魯魯正靠在真絲軟墊上閉目養神。顯然剛才的會面消耗了他不少的體力。見此情形,艾哈邁德不由皺起了眉頭道:「父親,您根本用不著見那個中國人。瞧,把您累的。我早知道這事是不會有結果的。那些中國人根本就是來故意拖延時間的。您在這方面真是太仁慈了。如果換做是我的話,就算不處死這些討厭的傢伙,也不會允許他們踏上奧斯曼的土地。」

    「就算不允許華使入境,奧斯曼的境內依舊有華商的蹤影。就算把所有的華商趕出帝國,蘇丹依舊要喝中國的茶、穿中國的絲綢。」齊科普魯魯躺在床上語調平靜地訴說著。

    「奧斯曼不需要任何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沒有茶葉,我們有咖啡;沒有絲綢,我們有絨布。那些異教徒根本不能給帝國帶來什麼好處。只會欺騙、掠奪以及顛覆帝國。如果帝國能早早地把門給關上,也就不會有埃及的事了。」艾哈邁德神情傲然地說道。

    面對兒子自信的言語,齊科普魯魯緩緩地睜開眼睛道:「穆罕默德曾說,去尋求知識吧,哪怕遠到中國。孩子,人遮起眼睛就會變成瞎子。你守護的帝國雖然很大,但已經衰老。禿鷲只是聞到了**的氣息而已。」

    「如果有人以為奧斯曼已經衰老到可以任人宰割。我手中的利劍會讓他們的血染紅奧斯曼的禮拜帽!」艾哈邁德拔出了利劍宣誓道。

    「我相信你的忠誠與勇氣。孩子,不過要寒氣這個國家光是有忠誠與勇氣是遠遠不夠的。」老人說罷,伸出了枯枝一般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道:「這裡比你手中的劍更重要。」

    「父親,您認為中國人真的敢同我們開戰嗎?我們已經封港一年多了。中國人除了派艦隊在海上騷擾我們的戰船與商隊之外,並沒有進一步行動的跡象。」艾哈邁德收起了配劍湊上前道。

    「中國人之前之所以沒有採取更為直接的軍事行動,那是因為他們的主力正在東方平定叛亂。這一點相信你應該也有所耳聞了。而且你看,這次中國人派來的使節除了送來中國方面的外交書信之外,並沒有其他任何表示。可見他們並不像上次的荷蘭人那樣是為了徵求我們的原諒而來的。」齊科普魯魯認真的分析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正如父親您剛才所言。中國是在先禮後兵。我早就聽說那些黃皮膚的矮子十分注重禮節,沒想到還真是如此。不過這也好,我們的艦隊已經受夠了中國人那海盜般的行徑。真希望能有一場堂堂正正的海上會戰來一決勝負呢!」艾哈邁德躍躍欲試地說道。須知,自從16世紀敗於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之手後,奧斯曼的艦隊一直都想一雪勒班多戰役之恥。而經過這幾年的建設與歷練,奧斯曼也確實技術先進出了一支頗具規模的海軍。因此此時的艾哈邁德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試身手了。

    「會戰?是想與中國、荷蘭以及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決戰嗎?」齊科普魯魯努了努嘴反問道。

    似乎是意識到了己方在海上的實力,艾哈邁德跟著便補充道:「屆時我們會與英國艦隊一同對戰中荷威聯合艦隊。」

    「艾哈邁德,我的孩子。對於一個以海盜起家的國家,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齊科普魯魯微笑著告誡道。

    「父親,您認為英國人會毀約?」艾哈邁德劍眉毛一挑道。事實上,在扣到克倫威爾的死訊之時,艾哈邁德也曾有過這樣的擔憂。但英國艦隊隨後的表現徹底打消了他的顧慮。畢竟直至今日,英國在印度洋的艦隊依舊還在與奧斯曼海軍親密無間地合作著。

    「至少英格蘭本身並不穩定。當然海戰比陸戰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弱小的英國艦隊也曾打敗過強大的西班牙艦隊。只不過作為一個決策者,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做好兩手準備。」齊科普魯魯向兒子指出道。

    「父親說的是。如果我們無法在海上打敗中國艦隊,那就退回港口死守,甚至可以放棄部分港口將中國人引上岸後予以殲滅。」艾哈邁德想了一想後回答道。眼見兒子意識到了己方的長處,不再孤注一擲的將希望寄托在並沒多大勝算的海戰上,齊科普魯魯滿意地點了點頭。而艾哈邁德則更為關切地向他問道:「父親,您的智慧帝國之中無人能及。您一定有了對付中國人的辦法吧。」

    「中國人?是啊,中國人確實棘手。不過那是真正的敵人嗎?」苦笑著的齊科普魯魯說到這裡又強烈地咳嗽起來。艾哈邁德趕緊上前為父親捶背起來。卻見老人好不容易平復了下來,隨即抬頭以極其嚴肅而又堅定的目光望著兒子囑咐道:「艾哈邁德,進衛軍一旦休整完畢,你就給我立即回匈牙利去。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回來。」

    「可是父親那中國人這邊怎麼辦啊?」驚訝於父親命令的艾哈邁德不解地驚呼道。他不明白父親為什麼要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把自己派往匈牙利。

    「如果中國人真的對帝國動武,自然會有各地的帕夏率兵抵禦。這一點用不著你操心。至於你什麼時候該回來,我會通知你的。」齊科普魯魯以不容質疑的口吻命令道。那雙蒼老而又混沌的眼睛一瞬間似乎又泛起了難以掩蓋的光芒。

    或許對於齊科普魯魯來說復興奧斯曼已經是他有生之年無法企及的事。他只能將希望寄托於自己的兒子艾哈邁德身上。然而不管怎樣這個時代的奧斯曼帝國依舊是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超級大國。如果歷史的軌跡沒有改變的話,他將拖著這一龐大的病軀一直活到20世紀。正如丘吉爾所坦言的那樣:「歐洲一直等待奧斯曼帝國的死亡,可是年復一年,這個病人卻不甘死亡,衰弱的雙手依然抓住巨大家業的鑰匙不放。」

    與之相對應的一些小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不似奧斯曼帝國那般有巨大的家業可以慢慢的消耗,亦沒有眾多的人口與相應的軍事實力保護自己。面對列強的窺視,這些國家似乎也只有接受「羊羔」般的命運。然而就算是「羊羔」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會有所反抗。更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有道是疾風知勁草。在風暴的席捲之下,有時並不起眼的野草反而能比參天大樹活得更長。因為「野草」懂得什麼時候該彎腰。

    弘武十一年九月,有關中華朝向朝鮮興師問罪的消息已然傳到了剛剛被正式命名為「秦津」的九州島。雖然鷹司信房等人尚未從中原帶回弘武女皇以及中華國會的回信。但在此刻的秦津島上人們儼然已經將自己當做了「中國人」。向來就以親華著稱的長崎這些日子更是大興土木。種種中國風格的建築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大街上的行人有的一身漢服打扮,有的身著傳統的和服,亦有人穿上了從前被嚴格禁止的蘭服(歐洲服飾)。當然幾種風格混搭的也不在少數。總之,這些爭奇斗怪的服飾充分表現出了秦津乃至整個倭國戰敗後複雜而又開放的心態。不僅如此,倭國的語言也在這一年開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大量的外來詞彙被引入倭語,中國的、西班牙的、荷蘭的……只要是新鮮的詞倭人都照單全收編進了自家的字典之中。

    當然對於秦津人來說,這一步驟可以被省去了。李耀斗在入駐長崎臨時總督府後的第三天便宣佈漢語為秦津唯一的官方語言。任何在職的官僚都要學習漢語講漢語。此外,島內的私塾、公塾都要採用中原的教材用漢語授課。

    此時此刻,望著窗外綠瓦朱牆的樓台,以及大街上那些用生硬的漢語招呼客人的商販。德川光國忽然有了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九州」難道就此變成了「秦津」嗎?有些黯然神傷的德川光國輕輕地歎了口氣。不由地引來一旁伊籐仁齋的注意。於是身為德川光國首席幕僚的他搖著紙扇上前開導道:「主公不必如此神傷。現在的情況對秦津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在天朝的手裡這裡會被建設得更好。而且這裡是天朝與美洲的重要樞紐,一旦發展起來的話日本也能隨之一起獲利。

    德川光國當然知道伊籐仁齋的意思,也同意他的看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與其為了所謂的「尊嚴」像朝鮮與強大中華朝死扛下去,不如順從於對方,從而依托中原發展自身。然而無論幕府擁有如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割地賠款都是不爭的事實。想到這裡,德川光國不禁喃喃地問道:「伊籐君,你說後人會如何看待我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