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大盜

第三卷 聖人傳道 第五十八章 一難一經 文 / 吃書蟲蟲

    第五十八章一難一經

    張文探試何明一番之後心下有了定計便回那蓬萊而去。而何明回到府邸後心道:「老大果真是蓬萊之主,他既然能與鴻均對抗,那他難道也是穿越之人?!不可能,要是老大能對抗鴻均,那豈不是能對抗天道,這根本不可能,除非他出生於混沌之中,早盤古而生。一定是這樣的,日後我卻得好好表現,否則將來的事卻是難說啊。」

    何明自己也是穿越之人,對於同樣是穿越者來說,他最是瞭解,後世之人大多不會屈居人下,想要完全控制根本不可能,除非用絕對的力量鎮壓,否則總有一天他會背叛。先前張文來找何明算命便是特意前來探試何明到底有沒有背叛的心思,而且趁此機會試探何明的胃口到底多大。

    張文得出對何明的評價,那何明同樣也對張文作出平價,兩人現在算是相互利用,只是張文現在還能完全控制何明,何明只能屈居人下,聽張文吩咐。

    西方靈山上如來正在講道,片刻如來講道完畢,便提出那送經之事,一眾菩薩佛陀聽得如來所言,皆大喜,那金蟬子上前拜道:「弟子不才,願轉世輪迴作那取經之人,取得三藏真經傳教世人。」

    如來雙手合十道:「我佛慈悲,既然你願轉世為那取經之人,為師便送你一程。南無阿彌陀佛。」靈山上下一眾佛陀全部雙手合十口誦南無阿彌陀佛。

    金蟬子盤坐蓮台之上,雙手合十念道:「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佛號連成一片,整個西方世界所有佛門之人匯聚那無窮念力,佛力全部灌輸到金蟬子身上,金蟬子身上金光一閃,隨後化作一顆舍利子朝那六道輪迴而去。

    准提和接引見得這金蟬子化作一舍利朝那六道而去,心下欣慰,二人也出手幫助那金蟬子一番,好讓他能順利轉世人族,完成取經大任。

    准提見得金蟬子進入輪迴笑道:「師兄,我西方大興在即,卻是大喜啊。」

    接引道:「如今金蟬子輪迴,取經之人有了,那護法卻還得挑選一番才好,免得壞了大事。」

    准提道:「師兄無需擔憂,那猴子乃是天定佛門護法,有他在取經之事可輕易完成,只是我等佛法東傳,卻不知那東方聖人一下如何,我們還是去問問得好,否則日後大事難辦。」

    接引道:「也是,此事卻須得找三清說個明白,你我這便去那東方,探探三清口風也好。」

    准提接引一同去那東方,朝三十三天外那八景宮而去,那玉虛宮的原始和碧游宮的通天只得起身朝那八景宮而去。原始和通天先一步到得八景宮,三人分席坐下,原始道:「大師兄,那西方二人前來恐怕是為了佛法東傳之事,我等卻須得好生計較一番,否則那西方卻要佔了我等便宜。」

    通天道:「那西方來此不過是為了佛法東傳之事,反正我們為他設下不少劫數,到時候只要定下一難一經便是,我倒要看看他西方二人如何讓那八十一難再添加。」

    老子道:「一難一經雖可為,只是那一路上少不得有災劫降臨,這倒是難說了。」

    通天道:「大師兄何必著急,那災劫是不少,可不論怎麼算這災劫也不是劫難啊。到時候只要我們認定一難一經便是。看他二人如何處理。」

    老子道:「也罷,我等便以一難一經定論,他二人已到,我們還是去接待他們才是。」

    三清出的八景宮,那准提接引正好到得八景宮,五聖在這八景宮門前相見,接引道:「三位道兄多年不見卻是依舊。」

    老子道:「我等自封神量劫之後便呆在道場中不出安享清靜,那裡比得上西方極樂世界逍遙,我等還是裡面說話。請。」

    五聖入的宮內坐下,老子道:「二位道兄來此為何事?」

    接引道:「佛門大興在即,日後當有取經人西去取經,我佛門有大乘真經三千卷,卻不知該有多少能傳入東土之中。」

    原始道:「三千卷真經卻不能全部傳入,否則天數不滿,既然天道極數為九,那便九卷吧。」

    通天聽罷笑道:「正是如此,天道極數為九,佛門雖是三界第一大教卻不能破了這極數,九卷真經卻是合了天數。」

    准提道:「此言差矣。九九無極,既然天道極數為九,那便傳下九十九卷,如此亦非逆了天數。」

    通天道:「九十九卷,唯獨缺一不全,卻不合天數。不可不可,還是九捲得好。」

    接引道:「大乘佛經三千卷,九卷傳入東土卻是不合天數,道兄以為如何?」

    老子道:「九卷卻是少了些,不過大乘佛經博大精深,九卷已經能將大乘教義傳授世人。再多卻是無益。」

    接引道:「佛門經文三千卷,九卷雖能傳世卻是不能教化世人。道兄,既然此番取經路上劫難重重,何不以這劫難定下傳經之數。」

    原始道:「取經路上劫難重重,災劫無數,不如九難一經,如此也好應合天數。」

    准提道:「取經路上劫難重重,災劫雖多,可也要應合天數,這災劫無數,大難卻有定數,九難一經不可不可。」

    通天道:「取經路上妖孽無數,這劫難自然數不盡數,九難一經,等那取經人到得西方之時不知路徑多少劫難,到時大乘佛經說不得能全部傳入東土,而為道兄何樂不為。」

    准提道:「既然諸位道兄定下九難一經,那便九災換一經如何。」

    通天道:「一難之中災劫無數,九難可換一經,九災一經卻是不合。」

    接引道:「道兄,我等何不設下一難一經,以此定下所傳佛經。」

    通天道:「道兄,取經路上劫難重重,這劫數誰知有多少,一難一經,日後那傳入東土佛經說不得便有三千卷。不可不可。」

    准提道:「一難一經,那取經路上災劫不算如何?」

    原始道:「取經路上災劫不算,卻是應該,一難一經卻是不美。二位道兄雖是為教化世人而傳教,可畢竟這東方之地乃是我等東方掌管,日後各教傳道,難免相爭。」

    接引道:「老子道兄,以為一難一經如何?」

    老子道:「也罷,便一難一經定下這取經之事。那路上災劫卻不可再算入劫難之內,難免日後各教相爭,我等不得清靜。」

    接引道:「既然老子道兄有言,那此事便以此定下,一難一經,取經路上災劫便算作考驗取經人心智劫數。」

    通天聽得接引所言,欲要開口反駁,卻沒能說出,只是臉上始終表露不喜。老子和接引定下那經書之數,一切便只看日後取經路上的變化了,接引和准提回到靈山。

    准提道:「師兄,這一難一經,我佛門大乘佛經卻是能全部傳入東土了。」

    接引道:「三千大乘佛經,唯有八十一卷是有字真經,其餘皆是無字真經,這取經路上劫難定數為九九八十一難,我等既知那三清也能明白,只怕這路上劫難卻是不少啊。」

    准提想了片刻道:「當初天數大亂,這取經路上便是劫難重重,如今要是三清再插上一手,恐怕不妙啊。」

    接引道:「取經路上劫難不少,那功德也是不少,到時我等佛門暗中相助取經人,此事也能有些許轉機。」

    准提道:「既然三清要來插上一手,那我等便派下弟子前去相助那取經之人,順便得那功德,也好幫助我佛門大興。」

    西方二人離去之後,原始道:「師弟方才做戲可謂盡善盡美,若非師弟做戲,只怕那佛門三千大乘佛經都得傳入東土。如今一難一經,那八十一卷經書卻是成了定數,與其便宜佛門,倒不如插上一手困那取經之人。」

    通天歎道:「二師兄,方才並非我演戲,我倒是真想九難一經,可惜佛門之人始終不肯,日後難免佛門耍詐,以那偷梁換柱騙過我等。」

    老子道:「如今佛教大興,已有三界第一教之勢,我東方之地遲早要被佛法傳入,此劫不可免,只盼日後大劫到來,讓那佛門替代,否則我等卻是難享清靜。」

    通天道:「大師兄,現在我等已經被捲入其中,日後難免入劫,您又何必再躲避劫數,倒不如現在好好算計,免得日後遭了他人算計。」

    原始道:「師弟,你自己捲入劫數之中,我等安享清靜便是,日後自有分曉之時。說不得你那門下弟子還得入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