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大盜

第三卷 聖人傳道 第六章 在佔先機助頑石 文 / 吃書蟲蟲

    第六章在佔先機助頑石

    一眾人離開五莊觀之後再在那西賀牛州轉了一圈,便回到那東勝神州,東勝神州乃是地仙界祖脈,這裡人傑地靈,一眾人遊玩到那傲來國花果山。只見這花果山漫山猴子玩耍嬉戲,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這花果山靠近海邊,正好把那東海靈脈佔據,那山頂頑石佔據了這靈脈,不斷吸收天地靈氣,煉化日月星辰之光,那仙胎早就通靈,只是時機未到卻是不得化形而出。

    諸人見得這石頭立即知道這石頭是何物。張文道:「當初的補天五彩石卻成了現在的頑石,靈明石猴啊靈明石猴,不知將來的你是否能走完那西遊之路,你我之間也算有些緣分,也罷我便送你一卷道法也好助你走完這西遊之路,免得我那大計不成。」

    張文一道清氣融入那頑石之中,那頑石中的靈物早已有靈,得到張文的清氣之後立即明白張文所傳道法,自顧修煉起來。張文所傳道法只是那《天地玄功》基本篇,此篇乃是為了幫助修煉玄功而設,修練之後雖不能連成什麼神通**,可它注重的卻是吸收靈氣,不斷聚集靈氣儲存於身體內。

    這孫悟空日後注定要修練**玄功,可這《**玄功》和《天地玄功》都是修煉肉身的功法,所需靈氣卻是無量記,雖然日後那猴子要服食大量的靈果仙丹,可外物相助的修行始終不如自身所練,張文幫助這猴子卻是不想毀了他。

    這頑石得到張文一篇功法相助,吸收靈氣的速度卻是快了百倍不止,那方圓百里內的靈氣源源不斷的匯聚到此,從那九竅八孔中融入頑石之內,這頑石內的仙胎吸收更多的靈氣,將來化形而出卻是潛力更盛,那猴子本就是西遊之人,如今得到張文所傳道法一篇,西方大興之勢又一次改變,此番改變卻是變好,西方二聖也不知為何,只是見到天數改變,卻也感到開心。

    熊貓見得張文所為,道:「老大何不收下這猴子入我蓬萊。這猴子日後前途不可限量,若是送與佛門卻是可惜了。」

    張文道:「西遊終須得四大靈猴來護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此猴雖與我有緣,可他還是和西方有段因果的,即便收下他日後卻難免有一劫,倒不如送與佛門,將來再讓他回歸我蓬萊。不得此猴還有一猴卻是於我有緣。」

    平心道:「那六耳獼猴也是這四大靈猴之一,雖失去這靈明石猴,可你也得到那六耳獼猴,只是這二猴相生相剋,日後卻要難免一番選擇。」

    熊貓道:「四大靈猴本就是應那遁去的一而生,四猴匯聚便可引出天地大劫,天道不允,這四猴見面注定要生死搏殺,青雲收下兩個猴子,他到是鎮壓得住這兩個猴子,這六耳獼猴雖也能鎮住,可老大吧這靈明石猴送與西方,只怕這猴子日後卻要和我蓬萊做過一場。」

    張文笑道:「我為這遁去的一,這四猴都是與我有緣之人,雖然四猴注定要做過一場,可這西遊卻是幫了我一個大忙,此劫卻要西方來幫我化解的。」

    熊貓聽的張文之言,心下明悟道:「老大想利用這佛教大興之際化解開四猴之劫?」

    張文道:「這下一大劫終須得有人引導而出,四猴匯聚天地大劫,若是天道不利用這機會,我卻不信。你說這西方能否度過這大劫呢?」

    諸人卻是明白張文用意了,四猴匯聚之後,那大劫自然也就跟著來了,西方把那靈明石猴收去,只要日後蓬萊吧其餘三猴送去西方,使得四猴匯聚,那天地大劫自然就會到西方去了,東方沒了這四猴卻能減免大劫的傷害,即便大劫再大那也是在西方,這東方卻只是被波及罷了,這東方有七聖坐鎮,再有張文和鴻均在,大劫再大那也只能波及,傷不得這東方根本。

    只是這大劫一到,那封魔自然會開啟,東方雖只是被波及,可那封魔大劫要天地間聖人之下,真仙之上盡數入劫,即便這東方遠離這大劫,可東方修士始終難免此劫,最多那些入劫之人還能留下魂魄去轉世投胎,重新來過,那西方卻是沒有那麼好運,只怕這西方修士大多會化為飛灰,連輪迴也沒有機會的。

    熊貓道:「老大計策雖好,可我蓬萊那些入的西方之人卻是苦了。日後不知還能留下多少。若是有那忠心蓬萊之人豈不可惜?」

    張文道:「當初封神大劫,我自己便選擇了一番,再有那大劫為我選擇一番,去了西方之人盡數是那些對蓬萊不忠之人,當初大劫我早有言在先,入劫者上榜封神,下一量劫便可回歸蓬萊,可參與大劫之人依舊稀少,只有後來青雲招人前去佈陣方有不少修士入劫,那最後混沌大陣中人儘是大劫所迫,被逼入劫之人。他們不願幫助蓬萊,那我只能將這些人放棄了,反正留下來只能看門,倒不如好好利用這些有用之人來算計一番。至於入的那西方之人,若有忠誠之輩,日後自有機緣,我也不會放棄他們。」

    望舒歎道:「封神大劫本就要那上榜弟子受一量劫之苦,你對他們如此狠心,卻是寒了他們的心了,只怕那封神榜上多有怨言之人。將來卻是難免有那不忠之人,你的苦心卻要白費了。」

    張文道:「我對自己可以狠心,對他們依舊可以,蓬萊不需要那麼多牆頭草,若是壞了我大計,只會誤事,倒不如我自己把他們挑選一番,留下那忠心之輩,封神榜上之人有怨言,那便捨棄,我既然能捨棄萬仙送與西方,自然不會在意那榜上的真靈。此番西遊依舊是我對他們的選擇,一切只看他們自己的抉擇,我需要的絕對忠誠於我蓬萊之人。」

    望舒不悅道:「你對自己狠心,對我也狠心,對自己門下更是狠心,那你將來難免不會再次狠心,我卻是不想再受這苦了。」

    張文道:「對於你之事,我已經說過,這是我的錯,你又何必還要計較,當初我身在大劫,你當明白我的苦心,若非如此,我又如何敢放手一搏。」

    望舒道:「我知道你的苦心,可我是你的妻子,我不想你獨自面對困難,而要我離開。」

    張文道:「你留下只會亂我心神,倒不如離開大劫安享清靜,我也能放手一搏。現在我分身合道了,大劫再也無法將我捲入,你卻不必再擔憂了。」

    諸人慢慢遠離那花果山,朝蓬萊而去,那山頂的頑石晃動不已,似乎在給張文諸人道別。

    張文諸人在那地仙界遊歷一番,回到蓬萊,卻正好趕上那周室王朝氣運衰竭,王朝更替之際。周室王朝八百年氣運已完結,那接下來就是春秋戰國時代,這地球上諸侯戰亂,民不聊生,但是也正是教化萬民之際,此次卻是難得的機緣,先前四教再人族傳道,雖留下一些道卷傳世,可封神大劫直接把一切毀去,人族萬民又回到朦朧無知時代,雖有那先古流傳下來的文獻記載,可人族依舊未開化,若是有人教化眾生,這教化功德卻是無量,而且現在取教化眾生正好可以傳道,佔據人族道統,如此打好時機三清卻是看得明白,只是現在機緣未至,還得等到時機到來方能下界傳道。

    這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張文自然知道,這麼好的時機正好可以搶險佔據人族氣運,可最後只有道教和儒門可存下,而佛門現在連自己氣運都快鎮壓不住了那裡還敢來教化眾生,廣增氣運。所以此番教化之機卻是只有東方聖人會參與其中,西方之人還得繼續等待。

    東方聖人要分盡人族氣運,張文自然知道,若是人族氣運留在地球,那地仙界人族卻是永無人皇,天數也不會應允,所以這聖人教化眾生,正好可以把地球氣運轉移回地仙界。正是因為地球人族氣運轉移,那巫族血脈的人皇才會只存一世便衰竭,卻是天道不允巫族再次大興,而且那六道巫族所匯聚的氣運也只夠這巫族血脈人皇存留一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