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大盜

第二卷 聖人時代 第四十七章 紂王上香大劫開啟 文 / 吃書蟲蟲

    第四十七章紂王上香大劫開啟

    封神量劫將至,那姜子牙如今也到了不惑之年。那三清早就算計好要使得雲霧山的人上榜,這應劫之人受天道庇護,如今除了鴻均和張文誰知道他在那裡。只是那天數要姜子牙拜師玉虛門下,這卻是那三清的命數。既然算到了這姜子牙拜師玉虛門下,老子和通天也就不再插手此事。

    那元始算到這應劫之人也該來拜師了,便吩咐白鶴童子去那山下等待應劫之人。這應劫之人也是有兩個的,只是那姜子牙主導封神,申公豹輔助封神罷了。兩人都是具有飛熊之相,只是那申公豹有仙緣,姜子牙卻無仙緣。

    那姜子牙一直想拜得名師成就仙道,只是沒拿機緣,他聽得崑崙山多仙人,便來到那崑崙山拜師學藝,不想在路上遇見申公豹,兩人都是拜師學藝的,便攜手同行。

    等兩人上得崑崙山,那白鶴童子見到兩個身具飛熊之相的人,也不敢亂來,只好把兩人都帶上山去見元始。

    元始見得兩人,片刻便明白了前因後果。將這二人收為弟子,元始也不教導二人修仙之法只是教導一些基本術數,隨後便是那兵法之道,畢竟這應劫之人不入仙道,有天道庇護,也無需那修為。

    姜子牙雖喜好那兵法韜略,可也注重修仙之道,可他注定無法得道,修煉多年卻是一無所獲,那申公豹卻是有仙緣之人,雖然沒得到元始的教導,可也在同門那裡學到不少的仙法。

    這申公豹在崑崙山上修習道法不多,最是喜好遊歷結交好友,那五湖四海的散修和三教弟子他都結識了一番。也算是廣結好友。

    如今量劫即將到來,可洪荒卻是一片寧靜。待得那殷紂即位,帝辛七年,那北海七十二路諸侯一同反商。太師聞仲本想派那黃飛虎前去鎮壓叛亂大軍,可又擔心這黃飛虎年輕氣盛,不能平叛。於是親自率軍前去平叛。這商朝失去了聞太師便等於失去了頂樑柱,那封神大劫正好和人間王朝更替趕上,三清便設計了一出殺劫來應對那雲霧山。

    殷紂本就是不安分的主,這商朝如今正要仁厚君主才能治理興盛,可殷紂卻是一個梟雄人物,要是在亂世到可以征戰沙場,打下一片江山,可這和平年代卻是空有武力而無半點用處。這商朝的前朝忠臣不少,殷紂的事情都被他們包辦完了,殷紂無事可做便注定了要當個紈褲子弟般,整日作樂逍遙快活。

    這日正好是女媧生辰,當日早朝,紂王問手下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言未畢,只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紂王問:「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商容道:「女媧娘娘乃上帝神女,生有聖德;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采五色石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報之。後捏土造人,方有人族。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夙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

    紂王道:「准卿奏章!」紂王還宮,旨意傳出。

    第二日,紂王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紂王鑾輿出鳳城,旌旄瑞色映簪纓;龍光劍吐風雲色,赤羽幢搖日月精。堤柳曉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萬國衣冠拜聖明。」

    紂王駕出朝歌南門,家家焚香設案,戶戶結綵鋪氈;三千鐵騎,八百御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滿朝文武隨行。前至女媧宮,紂王離輦上殿,香焚爐中,文武隨班拜賀畢。紂王觀看殿中華麗,只見殿前華麗,五彩金;金童對對執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綵鸞朝鬥。碧落床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靄:裊裊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紂王正看行宮景,一陣狂風透膽寒。紂王正豐隆;忽一陣狂風,捲起帳幔,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瑞麗,瑞彩翩□國色天姿,宛然如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語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紂王一見,神魂飄蕩,陡起『淫』心,自思:「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並無有此艷色。」遂命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將取來,獻與紂王。天子深潤紫毫,,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葯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紂王作畢,只見首相商容連忙啟奏道:「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調風順,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褻渭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德政耳!」紂王道:「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無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百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是孤之遺筆耳。」言罷同朝。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莫敢誰何,俱箝口而回。

    紂王剛出女媧宮看到女媧宮左側還有一廟金碧輝煌,竟然不下於女媧宮,就問道:「那裡是何人的廟宇,竟然有如此規模,而且居然能跟造人補天的女媧娘娘並列?」

    旁邊的商容聽後道:「此乃聖父廟矣。聖父乃聖人,曾與女媧娘娘一同造人,後更是傳我人族生存之道。而且是葫蘆先師之徒,故聖父能以女媧娘娘並齊受我人族之香火。」

    紂王道:「那葫蘆先師廟宇便是中間那最大的廟宇?」

    商容道:「正是。葫蘆先師字人族初生便守護人族,教導人族生存之道,在我人族危難之時也出手援救,後又收得三皇為徒,五帝也多向先師求教,那大禹王更是被收作弟子。造福我人族無量,先師另有三位人族弟子分別為文宗武祖樂祖。我成湯基業更是得先師之助才得以建立。往昔先皇上香都要先拜先師再拜聖母聖父,只是今日為女媧娘娘生辰,故先拜娘娘。大王也該拜祭一番才是。」

    那紂王如今被迷心智,到的那葫蘆廟後見到那葫蘆道人是一個老朽,不免歎道:「女媧娘娘生的俊美無比,不想這葫蘆先師竟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朽。我身為人族之主,整個洪荒皆為我之物,拜這老頭卻是不該。這老頭比那女媧娘娘多有不如,根本不配立於女媧廟之上,今日我便拆了它。」

    紂王要拆掉這葫蘆廟,眾人大驚,連忙勸阻。可那紂王如何聽得進去,再聽得眾人勸阻心下大怒,揮劍將那廟宇脊樑砍去。那殷紂生來巨力,只那麼一劍就把這脊樑柱砍斷,這廟宇也即將倒塌,眾人連忙逃離。

    待得眾人遠去,「轟」的一聲傳來,那葫蘆廟卻是倒塌了。眾大臣見得這葫蘆廟倒塌擔憂無比。紂王見得這廟宇倒塌,道:「今日興致被這葫蘆廟掃盡,那聖父廟不拜也罷。」說完便回宮去了。

    這商容和比干對此事毫無辦法,可那女媧廟的詩還是要擦掉的。待得二人把那廟宇中的詩句擦掉後朝那葫蘆廟三拜九叩,算是代紂王賠罪。

    等人都散盡了,那女媧廟中的牆壁上慢慢的浮現出紂王的詩。

    大劫開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