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燃燒的海洋

小說博覽 第三十六章 負擔 文 / 閃爍

    說服菲律賓總統沒有任何難度可言。

    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北京時間兩點,杜小蕾在外交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宣稱中國只承認菲律賓的民選政府,將聯合其他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共同努力幫助菲律賓恢復國內秩序。

    與此同時,菲律賓總統在大使館宣佈,已經爭取到了中國的支持,並且在充分尊重與承認中國主權要求的基礎之上,獲得了中國的政治承諾,他依然是菲律賓民選總統,依然是菲律賓的最高領導人。

    事實上,在此之前,菲律賓總統就與黎平寇簽署了《中菲南沙與南海主權爭端和平解決協議》,菲律賓總統正式承認中國擁有南沙群島與南海主權,並且將把控制的島礁移交給中國。

    在全球新聞媒體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中國的軍事行動就開始了。

    當天下午,僅用了不到兩個小時,中國陸戰隊的特種部隊在艦隊的支持下,奪回了被菲律賓侵佔的十多座島礁。因為國內發生軍事政變,所以菲律賓守軍沒有抵抗,中**隊在不費一槍一彈的情況下,收回了所有島礁。島上的菲律賓官兵全部被押上了一艘登陸艦,他們將安置在永興島上,等到菲律賓的國內局勢穩定之後,再根據中菲雙方達成的協議,交還給菲律賓當局。

    當然,菲律賓總統的動作也很快。

    在發表了聲明之後,他就在大使館組建了流亡政府,任命駐華大使為菲律賓外長,全權負責與中國的外交工作。

    下午四點過,菲律賓總統搭上了飛往河內的專機。

    按照安排,他將對東南亞國家進行緊急訪問,努力爭取支持。

    當然,這根本不是問題,在中國表明立場之後,沒等菲律賓總統到達,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均先後表示,只承認菲律賓的民選政府,通過政變上台的軍政府不具有合法性,沒有資格代表菲律賓。

    在這幾個小時內,美國一直保持沉默。

    直到北京時間晚上九點,即美國東部時間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左右,美國國務卿才召開新聞發佈會,宣稱美國將採取實質性行動,幫助菲律賓恢復國內秩序,但是沒有在政治問題上表態。

    在這個時候,美國也沒有辦法表態。

    作為民主國家,美國不可能承認通過政變上台的軍政府,也就無法否認民選政府的合法性。可問題是,菲律賓總統已經倒向中國,如果繼續承認民選政府,美國將永遠失去西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盟國。

    從政治上講,美國只能這麼做。

    當然,接下來,美國肯定會出兵菲律賓,平息軍事政變,然後舉行全民大選,產生新的民選政府來代替原政府。

    這個時候,外交場就是中美對抗的主戰場。

    當天晚上,在越南發起的「東南亞國家緊急會議」上,由越南提出的「聯合平息菲律賓國內動亂行動方案」,在新加坡投了棄權票之後,得到了其他國家的一致支持,即由東南亞國家出兵幫助菲律賓平息軍事政變。在隨後的表決中,由馬來西亞提出的「涉外行動請求方案」也獲得了通過,即東南亞國家集體出面,向中國發出請求,由中國在軍事行動上提供援助。

    雖然東盟已經名存實亡,但是這兩項決議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在決議獲得通過後,菲律賓總統發表了一篇言辭激動的講話,高度讚揚了東盟各國的正義立場。

    可以說,美國在外交上再次慢了半拍。

    在東南亞國家表態後,菲律賓國內形勢發生了轉變。

    除了在當天下午表示支持阿基諾的三支部隊之外,菲律賓國防軍的其他部隊均先後表示繼續效忠於原總統。

    當天晚上,叛軍與政府軍在馬尼拉郊外激烈交火。

    戰鬥一直持續到天亮,因為大量饑民湧入馬尼拉,大部分又聚集在郊區,所以導致了極為慘重的平民傷亡。

    到了二十三日,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請求做出了正式回應,即在承認菲律賓民選政府的基礎之上,將積極支持東南亞國家的集體決定,並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依然號召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按照中國的提議,越南外長在當天正式發出呼籲,要求菲律賓叛軍與政府軍停火,並且開放馬尼拉等主要城市,讓東南亞國家聯軍進駐菲律賓,負責維持社會秩序,並且為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菲律賓總統也在當天宣佈,將赦免除主要將領之外的叛軍官兵。

    只是,這些行動都沒取得實質性的結果。

    當天,由阿基諾指揮的叛軍擊潰了政府軍,並且攻佔了奎松城。政府軍在戰線徹底崩潰的情況下,不得不撤退數十公里。

    可以說,叛軍的優勢非常明顯。

    這也可以理解,叛軍主力是馬尼拉衛戍部隊,其武器裝備的質量、官兵素質在菲律賓陸軍中都是最高的,而仍然效忠於總統的政府軍基本上都是二線部隊,基層官兵大多來自偏遠的農村地區。

    這一情況,與菲律賓總統在國內推行的政策有直接關係。

    在過去三年間,菲律賓總統的主要國內政策就是消除貧富差距,採取的手段包括減免農業稅收、為貧民提供社會保障、全面推廣義務教育、建立全國性醫療保障體系、向富裕階層徵收高額個人所得稅與財產稅、提高奢侈品與高端消費品的商業稅、打擊壟斷企業、建立公正的司法體系等等。這些政策在保護了貧民利益的同時,也嚴重傷害了富人、特別是像阿基諾家族這類控制著菲律賓國家命脈的大家族的利益,甚至可以說動搖了這些家族的根基。結果就是,菲律賓總統在平民中得到了廣泛的支持,而在富人眼裡,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破壞者。

    問題是,在戰場上,素質低下的官兵根本不是主力部隊的對手。

    因為叛軍佔有絕對優勢,所以美國並沒有立即出面,也沒有改變政治立場。

    對美國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讓叛軍消滅支持總統的政府軍,然後讓阿基諾下台,通過操控選舉來產生親美政府。

    當然,美國必須採取行動。

    為此,在二十四日,美軍第七艦隊就到達了菲律賓海。

    這個時候,在菲律賓附近游弋的不止有美軍第七艦隊,還有中國海軍的東海艦隊與南海艦隊。

    從實力上看,美軍第七艦隊只有三艘航母,而兩支中國艦隊有四艘航母。

    在菲律賓內戰愈演愈烈的時候,中美軍事對峙也開始升溫。

    所幸的是,雙方還沒有發展到衝突的地步,因為美軍第七艦隊在菲律賓海活動,而中國艦隊則在南海與巴士海峽活動。

    發展到這一步,美國當局也知道,單方面軍事干預肯定行不通。

    原因很簡單,如果叛軍取得了壓倒性優勢,中國就會鼓動東南亞國家出兵,並且提供必要的行動支持。從政治與法理上講,美國沒有理由反對東南亞國家出兵,因為菲律賓是東盟成員國。在東南亞國家出兵之後,美國也就沒有理由單獨行動了,肯定得在軍事行動上做出妥協。

    只是,東南亞國家出兵也不是易事。

    別的不說,東南亞國家中,除了新加坡與文萊,其他都把國家安全建立在與中國的同盟基礎之上,因此國防力量都不是很強大,海軍的問題特別突出,因此都沒有足夠的軍事投送能力。這也是馬來西亞提出向中國求援,由中國提供軍事支持的原因。此外,在出兵的相關問題,比如兵力分配、軍費開支等等方面,即便是支持出兵的幾個東南亞國家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分歧。

    直到二十六日,東南亞國家都沒能達成一致。

    中國的表現也不夠積極,因為已經奪回了南沙島礁,控制了南海海域,也就失去了介入菲律賓內政的動力。

    更重要的是,中國也不能表現得過於積極。

    當時,還存在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即對菲律賓進行軍事干預之後,即出兵平息了叛亂之後,如何解決菲律賓的糧食問題?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如果要共同解決,就得把菲律賓納入總體援助計劃之中,即菲律賓作為東南亞國家的一員,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共同分享中國提供的援助。顯然,每有一個東南亞國家願意減少自己獲得的援助,因為中國提供的援助本來就不夠充足。更重要的是,菲律賓的人口在一億以上,保守估計,二零三八年的糧食缺口高達三千五百萬噸,而其他東南亞國家在當年獲得援助份額總共也只有四千萬噸左右,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來援助菲律賓。

    既然沒能達成一致,出兵干預就拖了下來。

    事實上,當時美國在出兵問題上也非常猶豫,原因也一樣,即將因此背負起沉重的援助負擔。

    要知道,平息政變只是其一,而要恢復菲律賓的國內秩序,就得解決糧食危機。

    沒有足夠雄厚的資本,沒有足夠的利益驅使,任何國家都沒有理由無緣無故的為一億多人提供糧食。

    當然,到二零三八年,菲律賓的實際人口數量應該在七千萬左右,而一億一千四百萬是二零三四年的統計數據。在經過了自然災害、特別是持續一個月的粒子風暴之後,菲律賓的人口至少減少了百分之四十。

    即便如此,這依然是個極為沉重的負擔。

    一月二十七日,美國政府提出,願意與東南亞國家一道出兵菲律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