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一百一十章 愛莫能助 文 / 閃爍
. 第一百一十章愛莫能助
按照美軍的作戰記錄,掩護航母戰鬥群的ssn781「加利福尼亞」號攻擊核潛艇在當地時間八月二十四日凌晨一點三十七分首次探測到潛she反艦導彈出水時發出的聲響,隨即向南機動,掩護三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進行反潛作戰。
轉向時,「加利福尼亞」號關閉了主動攻擊聲納,把航速升高到二十二節。
這個速度,勉強能跟上全速航行的「洛杉磯」級,到達目標海域時,與東面兩艘「洛杉磯」級的距離在二十公里左右,正好在mk48重型反潛魚雷的最大射程之內,能為兩艘友艇提供有效掩護。
美軍採取的戰術非常簡單,也非常有效。
此後三分鐘內,「加利福尼亞」號又探測到二十多枚反艦導彈出水時發出的聲響,並且用聲納鎖定了三個可疑目標。
不得不承認,「弗吉尼亞」級的性能確實非常出色。
當時,三艘常規潛艇中,離「加利福尼亞」號最近的040型也在一百公里之外,而且正以最大潛航速度規避。
因為正在全速航行,所以三艘「洛杉磯」級沒有及時發現規避的常規潛艇。
「加利福尼亞」號發現了敵艇,卻因為距離太遠,超過了反潛導彈的攻擊距離,無法立即發起攻擊。
難題擺在了美軍艇長面前,要不要聯繫前方的三艘友艇?
雖然潛艇之間的通信是個難題,但是也不是無法做到。只要距離足夠近,就能用高頻通信聲納交換信息。如果需要聯絡的是另外一艘「弗吉尼亞」級,還能使用美軍開發的海下激光通信系統。
只是,必須靠得足夠近。
即便在理想情況下,高頻通信聲納的工作距離也不會超過五公里。再遠的話,就只能依靠第三方中轉。一般情況下,由反潛巡邏機負責中轉,即一艘潛艇用通信浮標把信息發給附近的反潛巡邏機,再由反潛巡邏機用高頻聲納浮標把信息發給另外一艘潛艇。但是,此時戰場上空沒有反潛巡邏機,連水面艦艇都沒有。
要想聯繫前方的友艇,「加利福尼亞」號就得加速。
面臨選擇,美軍艇長沒有忽視一個重要因素。
三艘暴露行蹤的敵艇沒有使用魚雷,而是使用了反艦導彈。雖然三艘敵艇離航母戰鬥群都太遠,超過了魚雷的最大射程,但是反潛巡邏機已經離開,航母戰鬥群又徹底癱瘓,一時半會無法動彈,只要有足夠的耐心,三艘潛艇就能以安靜航速靠近航母戰鬥群,再用魚雷發起攻擊。
當然,中國潛艇使用反艦導彈,還存在另外一種解釋,即擔心受到美軍潛艇攻擊。
只是,這些潛艇肯定不是從宗谷海峽過來的,因此不管從哪條海峽進入日本海,都必須承擔巨大的風險。獵物在前,即便存在潛在威脅,也沒有理由使用威力不大的反艦導彈,放棄一舉擊沉美軍航母的機會。
使用魚雷,攻擊效果將更加明顯。
只有一種解釋比較合理:這三艘潛艇擔任的是you敵任務,把保護航母戰鬥群的美軍潛艇引開,讓已經潛伏在航母戰鬥群附近的友艇用魚雷發起進攻。
果真如此的話,附近至少還有一艘中國潛艇。
如果「加利福尼亞」號在這個時候加速追上前方的「洛杉磯」級,肯定會暴露行蹤,甚至有可能遭到攻擊。
美軍艇長做出了明智選擇,沒有讓潛艇加速。
這個決定,讓「加利福尼亞」號「耳聞」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反艦導彈出水後大約十分鐘,位於航母戰鬥群南面的驅逐艦首先中彈。從驅逐艦所在位置來看,應該是ddg56「麥凱恩」號。「加利福尼亞」號連續偵聽到了三次爆炸聲,表明至少有三枚反艦導彈擊中了「麥凱恩」號。
中國潛艇竟然沒有集中火力攻擊航母!
美軍艇長倍感驚訝,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發射導彈的三艘潛艇離美軍航母戰鬥群都在一百公里以上,即便發現航母戰鬥群停在海面上,也無法斷定航母戰鬥群已經遭到攻擊,喪失了防衛能力。按照常理,在使用反艦導彈的時候,首先得考慮護航戰艦的反導攔截能力。因為還要掩護「海龍」號,所以首先攻擊護航戰艦,打掉美軍的水面反潛戰艦。
受此影響,三艘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都秒准了航母戰鬥群裡的護航戰艦。
接下來的兩分鐘內,cg60「諾曼底」號、cg64「蓋茨堡」號、cg65「辛喬」號與cg68「安齊奧」號等四艘巡洋艦,以及ddg81「丘吉爾」號、ddg83「霍華德」號、ddg85「麥坎卑爾」號與ddg96「班布裡奇」號等四艘驅逐艦相繼被導彈擊中,連一艘遠離戰鬥群核心的快速支援艦都受到攻擊。
戰鬥群裡,唯獨三艘身形碩大的航母沒挨導彈。
這下,不管美軍艇長怎麼想,都得相信,參與伏擊的肯定不止三艘潛艇,在航母戰鬥群周圍還有中國海軍的潛艇。
也許不是常規潛艇,而是一艘攜帶了三十多條魚雷的攻擊核潛艇。
「加利福尼亞」號沒有加速,反而降低了航速,與三艘「洛杉磯」級拉開距離,留在了航母戰鬥群南面,離「華盛頓」號不到十公里。
此時,美軍航母戰鬥群已經潰不成軍。
最先沉沒的不是護航戰艦,而是那艘快速戰鬥支援艦。
雖然只被一枚反艦導彈擊中,而且根據支援艦上倖存官兵回憶,被導彈擊中前,一些在留在露天甲板上的官兵看到了來襲的反艦導彈,因此很有可能是一枚c-802,而不是具備超音速突防能力的「俱樂部」。從體量上看,戰鬥支援艦也比護航戰艦大得多,在航母戰鬥群裡僅次於航母。但是作為非一線作戰艦艇,戰鬥支援艦的建造標準比戰艦低得多,而且運載了大量易燃易爆物品。
被導彈擊中後不到五分鐘,戰鬥支援艦上的大火失去控制,隨後引爆了彈yao庫。
猛烈的爆炸,把戰鬥支援艦撕成了碎片,並使上萬噸艦用燃油散落到海面。最終,只有十多名呆在露天甲板上,在爆炸時被衝擊波拋到一百多米外的船員倖免於難,包括艦長在內的三百多名官兵全部陣亡。
半個小時後,被五枚導彈擊中的「霍華德」號翻覆沉沒。
因為至少有三枚導彈命中水線附近,所以「霍華德」號的進水非常嚴重。在電機全部損毀的情況下,無法抽出湧入艦體的海水,只能通過異向注水使戰艦保持平衡。戰艦翻覆前十五分鐘,艦長就下達了棄艦令,讓官兵搭乘救生艇逃生。最終,三百多名官兵中,只有三十七人陣亡。
也就在這個時候,真正的災難發生了。
按照「加利福尼亞」號的作戰記錄,側舷聲納陣首先探測到從東面襲來的三條魚雷,隨即又探測到從東北方向襲來的兩條魚雷,隨即判斷出,前者是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後者是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
只是,這個發現無法改變「華盛頓」號的命運。
被「加利福尼亞」號發現時,兩批魚雷離「華盛頓」號均不超過十公里,而且航速均在五十五節以上。
因為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的最高航速快一些,所以短短五分鐘後,兩條重型魚雷首先擊中「華盛頓」號。大概一分鐘後,先後有三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命中「華盛頓」號。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加利福尼亞」號根本無法阻止「華盛頓」號蒙難。
美軍艇長能做的,只是忠實的記錄下航母中雷沉沒的過程,並且搜尋攻擊航母的潛艇。
五條重型魚雷,足以擊沉航母,只是航母中雷後沉沒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因為航母上的所有電子設備均已損毀,所以無法記錄航母的受損情況,只能根據倖存官兵瞭解當時發生的事情。
第一次爆炸發生在航母尾部,魚雷在二號與三號推進軸之間爆炸。因為航母早已失去動力,所以這條魚雷只導致尾部三十多個艙室進水,沒有造成更大損傷。按照「尼米茲」級的設計標準,兩千多個水密艙中,即便三分之一進水也不會沉沒。區區三十多個艙室進水,還不足以威脅到航母的生存。
第二次爆炸發生在航母右舷,離艦尾大概四分之有一個艙室處,也就是在三號升降機的正下方。爆炸點仍然在水線以下,只是沒有在艦底,而是在側舷。數百公斤高能炸藥釋放出的能量,在航母側舷上打開一個長約二十米、寬約五米的大窟窿,震壞了數道水密牆,導致三層甲板上的三百多個艙室進水。
這個傷害,比前一條魚雷重得多,已經讓「華盛頓」號側傾。
因為無法排出海水,所以要想恢復平衡,只能向左側的艙室注水。
只是以「華盛頓」號的儲備浮力,暫時沒有沉沒的危險。
真正的致命打擊,來自後面三條魚雷。
因為三條魚雷幾乎在同一條航線上,間隔距離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又沿直線航行,所以命中點幾乎重合。更重要的是,這三條魚雷的定深都比航母的吃水深度多了兩米,因此都在航母的底部爆炸。
爆炸點,正好位於航母水線正中央,也正是航母產生的磁場最強烈的地方。
一條魚雷就能炸斷航母的龍骨,更何況三條魚雷。
即便「華盛頓」號的滿載排水量接近十萬噸,也承受不了這麼嚴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