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七十四章 爭取時間 文 / 閃爍
. 第七十四章爭取時間
外交上的勝利,改變不了愈發不利的佔據。
黃峙博的判斷非常準確,美韓聯軍在元山登陸後,沒有沿海岸線北上,也沒有向蓋馬高原挺進,而是打下鹹興南面的永興後,轉向西進,迅速翻越北大峰山脈,揮師西進,兵鋒直指順川。
八月五日上午,聯軍攻佔了陽德,離順川東大門新成川僅有二十公里。
順川失守,後果難以設想。
可是守住順川又談何容易。
陽德淪陷後,順川守軍已成驚弓之鳥。雖然黃峙博當天就把軍事顧問團派了過去,接管了順川守軍的指揮權,但是僅有兩個步兵師,而且是未滿編的二線步兵師,擋住聯軍的希望非常渺茫。
值得慶幸的是,翻越了北大峰山脈的聯軍沒有繼續挺進。
糟糕的交通,成為阻擋聯軍前進的主要障礙。
打到這個時候,衝鋒陷陣的仍然是美軍第一陸戰師。韓軍三個師只有一個到齊,兩個在元山整備。因為志願軍特種部隊率先入朝作戰,重點打擊聯軍後勤保障,所以韓軍不得不分散在補給線上,沒法參加一線進攻。
僅有一個疲憊不堪的陸戰師,聯軍暫時不會攻打順川。
「我們有兩天時間。」黃峙博把茶杯遞到廖文綱手上,「根據前線反饋的消息,以及情報部men提供情報,第一陸戰師剩餘的作戰物資不足以支持攻打順川的作戰行動,聯軍正在加強補給力度。大概兩天後,第一陸戰師將再次出發。我給特種部隊下了命令,設法發動一場大規模破襲戰役。」
「要是特種部隊能打贏,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黃峙博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香煙,說道:「你說得沒錯,特種部隊能解燃眉之急,卻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我跟幾位特種部隊的司令官談過,現階段沒有遇到麻煩,不是聯軍束手無策,而是沒有調整過來。在元山港集結的兩個韓國師即將參戰,隨著聯軍兵力增強,特種作戰將變得非常困難。我們不可能像使用正規軍那樣使用特種部隊,更不可能讓特種部隊冒著巨大風險參與正規戰鬥。」
廖文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雖然特種部隊的戰鬥力很強,但是並不意味著特種部隊是萬能的。作為專門執行特別任務的特種部隊,存在很多缺陷與限制。比如在正規戰鬥中,特種部隊的作戰效率就遠遠比不上正規軍。
高強度的敵後作戰,將大幅度的消耗特種部隊的精力與鬥志。
只要有其他選擇,沒有任何指揮官會讓特種部隊參與消耗戰。
「廖將軍,我們得想想別的辦法。」
「剛收到消息,莫斯科那邊有結果了。」
黃峙博笑了笑,等廖文綱說下去。
「俄羅斯原則上答應出售mig-31,如果有必要,將來還會出售生產許可證。」廖文綱點上香煙,說道,「陸總給我打了電話,總參安排了一批飛行員,以人民軍的身份前往俄羅斯接受培訓。」
「現在才培訓飛行員?」
「當然不是,他們早就駕駛過mig-31。」廖文綱笑了笑,說道,「當年,我也去過俄羅斯,只是我接觸的是su-27sk,沒有駕駛過mig-31。這些飛行員在mig-31上飛了半年,基本上掌握了mig-31的性能特點,還有幾名參加過俄軍的作戰訓練。如果不是米格公司開價太高,mig-31的作戰能力過於單一,當年很有可能買幾架回來。僅進行適應性訓練,一周就足夠了。」
「可是我們等不了一周。」
「那只能以別的方式爭取時間。」
「怎麼爭取?」
「記得沈飛搞的j-8m3嗎?」
黃峙博搖了搖頭,他是陸軍將領,不大瞭解空軍的裝備項目。如果廖文綱問的是99c主戰坦克,他肯定知道。
「上世紀九零年代初,引進su-27sk之前,空軍的裝備非常落後,j-9因為技術太高,被迫下馬,除了成飛搞的j-10,只有沈飛在j-8基礎上進行改進。後來的j-8m就是改進成果。」
「這個是針對外貿市場開發的吧?」
「首先滿足空軍的需求,然後才是外貿市場。蘇聯解體,大批武器裝備流入國際軍火市場,使得j-8m的對外銷售非常不順,至今沒有賣掉一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的戰鬥機沒有賣出去,卻買到了更先進的su-27sk,也為j-10的掃除了障礙,與巴基斯坦合作研製的fc-1更是獲得新生。」
「這與你說的j-8m3有什麼關係?」
「最初的時候,我們買的成品,直到本世紀初才買到生產專利,隨後在su-27sk的基礎上開發出j-11系列戰鬥機。雖然su-27sk、乃至su-30mkk的單價都不高,僅有西方國家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們是軍事大國,如果全部主力裝備都從俄羅斯購買,不但經濟上承受不了,我國的軍事航空業也得不到好處。」
「所以搞了個j-8m3?」
廖文綱點了點頭,說道:「最初的時候,j-8m3就是拿來跟俄羅斯討價還價,如果俄羅斯不肯出售su-27sk的生產專利與全套圖紙,我們只採購少量su-27sk,用j-8m3充實機群。」
「現在看來,這一招真管用了。」
「確實如此,從俄羅斯採購成品,su-27sk的單價在二千五百萬美元左右,su-39mkk的單價在三千五百萬美元左右,而j-11b的基礎價只有一千五百萬美元,大規模裝備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至少節約了數百億美元。」
「j-8m3呢?」
「研製成功了,卻沒有得到空軍的訂單。」
「為什麼?」
「拿到su-27sk的全套圖紙,沈飛把重點轉向了j-11。」廖文綱歎了口氣,說道,「此外,j-第二代戰鬥機,比su-27sk有一代的差距,大部分性能都比不上j-11。產量上不去的話,j-8m3的單價不會比j-11b低多少。沈飛向巴基斯坦、埃及等國推銷過j-8m3,都因為單價太高,沒賣出去。」
「照你的話,這種戰鬥機有自己的特長?」
廖文綱笑了起來,說道:「j-8m3的最大優勢在高空,設計升限超過二萬五千米,一萬五千米高度上的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二點五馬赫。如果換上推力更大的渦噴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有望達到三馬赫。」
「高空高速截擊機?」黃峙博的眼睛馬上就亮了。
廖文綱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比不上mig-31,特別是在載彈量、航程等方面,受機體限制,j-8m3遠不如mig-31,但是在最大升限與最大平飛速度上,j-8m3不會比mig-31差多少。」
「所幸的是,我們在家門口作戰,而且攔截對像不是成百上千的戰略轟炸機。」
看到黃峙博抓住重點,廖文綱笑了笑。
「你怎麼不早說?」
「老黃,沈飛只有幾架試驗樣機,而且在庫房裡存放了十來年,早說有什麼意思?」
「你是說,那幾架樣機能夠作戰?」
廖文綱點了點頭,說道:「上任的第一天,我就去了沈飛,讓沈飛設法把那幾架樣機改造成可以作戰的戰鬥機。」
「怎麼樣?」
「換了新的發動機,安裝了火控雷達與武器系統。昨天做了地面滑跑試驗,計劃明天晚上試飛。」
「有多少?」
「只有四架,本來有六架,只是存放太久,很多零件都銹蝕了,不得不拆掉兩架,確保另外四架能飛起來。」
「能重啟生產線嗎?」
「目前看來不大可能。」
黃峙博鎖緊了眉頭,覺得有點惋惜。
「沈飛正在抓緊生產j-11b,為j-11c投產做準備。聽說成飛把重點放在j-20上,將把部分j-10的生產任務交給沈飛。除非打算跟美國開戰,不然暫時沒法重啟j-8生產線,也沒有這個必要。」
「為什麼?」
「能買到mig-31,沈飛就能搞出比j-8m3更出色的高空高速截擊機。」
黃峙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廖文綱的意思。
「我覺得,在mig-31到來之前,最好驗證一下我們的對抗戰術。」
「確實如此,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新義州。」
「新義州?」
「我已經答應陸總,盡快在朝鮮成立志願軍司令部。不管你準備拿j-8m3幹什麼,目的都是一樣:阻止聯軍向順川與平壤進軍,為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爭取時間。徐褶濤正在策劃襲擊行動,利用這個機會讓海軍與空軍聯合作戰,才能證明我們的破襲戰術,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聯軍的進攻力量。」
「即便是聯合作戰,也得有主次之分。」
「你擔心跟徐褶濤的關係?」黃峙博笑了起來,說道,「就算你不過去,我明天也會前往新義州。老廖,我明白你的想法。打了這麼久,海軍的表現非常搶眼,而空軍的表現卻乏善可陳。你想出人頭地,證明空軍的重要性。我會給你機會,也會給空軍機會,但是決定主次關係的不是你。」
廖文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抱著傳統思想,肯定打不贏這場戰爭,因為我們對面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經驗最豐富的軍隊。要想取勝,除了精誠合作之外,還得拋棄傳統軍事思想,用敵人不適應的方式作戰,哪怕我們也不適應。」
「那就得看誰首先適應新的戰爭法則了。」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明白就好,明天跟我去新義州?」
「你覺得,我會留下來,單獨面對那些軍區大爺的刁難嗎?」
「行,那就趕緊安排。你先過去,人員這些今後安排。」
「用徐褶濤的人?」
「徐褶濤有什麼人?他的人都得聽我指揮。」
廖文綱沒再多說什麼,黃峙博的威望擺在那,他在新義州,徐褶濤的「大海軍主義」就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