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拯救美女傳說

第一卷 術士唐朝 第三九章 九煞慈恩寺 中 文 / 黑黑

    走進慈恩寺,我沒有直接去方等道場,也沒有四處遊玩,而是讓露兒珠兒直接帶我卻了西塔院,我要先去看看大雁塔。

    此時的大慈恩寺翻經院、元果院、太真院、西塔院和南池、碑屋、東樓、戲場、方等道場等十多個院落,各式房舍無數,如果沒人引路,我還真不能順順利利地尋到大雁塔腳下。

    現在大慈恩寺為長安第一大寺,池沼園林以文石、梓桂、橡樟、並櫚充其材,丹閣殿宇珠玉、丹青、赭堊、金翠備其飾,虹梁藻井,瓊礎銅沓,是長安有名的風景勝地,平時王公大臣都好到此禮佛遊覽,文人騷客也喜歡到此弄茶流連,可能今天因為方等道場有佛道大會的緣故,大慈恩寺裡更是遊人如織,不絕如縷。

    西塔院也有著許多人在四處遊覽觀摩,還有一些人乾脆呆呆的大雁塔旁邊的塔周圍的迴廊裡駐足不前,似乎在評摩,也似乎在思索。

    面前的大雁塔比我見到的那個要低上些,但是從基部看,應該還是同一座塔無疑,可能在歷史上又有人把塔給加高了,所以這座塔現在看上去要第上一些。

    我旁若無人的橫穿過迴廊,來到大雁塔的旁邊,圍著這坐塔轉了一圈。

    大雁塔為方形塔基,底層有四個拱門。

    我在南門外尋到了那兩個著名的石碑。左碑為李世民所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右碑為李治在太子東宮時所撰寫的《述三藏聖教序記》。

    此時兩碑仍新,絲毫沒有後世那班駁陸離、模糊不清的樣貌

    我記得大雁塔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傳說是閻立本的手筆。

    此時我再到西門一看,哪裡有什麼釋迦牟尼佛說法圖。

    「露兒珠兒,這大雁塔的拱門兩側如果再加上楹聯豈不更妙。」我早已感覺這大雁塔的拱門兩側不大對勁,努力的思索了一下,才發現拱門的兩側竟然少了我曾經見到過的對聯。

    「公子,此塔明明叫大慈恩寺浮屠,你怎麼會稱它為大雁塔呢?珠兒的語氣中充滿了疑惑,「再說我們還不知道公子所說的楹聯,到底是什麼呢。」

    我猛然醒悟,對聯應該是在隋唐時醞釀,在宋朝才發展成熟,露兒珠兒現在還不知道楹聯是什麼呢。只是她們怎麼會稱大雁塔為『大慈恩寺浮屠』呢?

    我的心裡暗暗的思索著,卻沒有答珠兒的問話,我也是頭疼的緊,也許是呆在一塊兒的時間長了,彼此之間的熟悉都我失掉了戒心,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總是犯這種錯誤,剛開始我還可以認真的編個謊話搪塞過去,不過次數一多,連自己都覺得那些謊話沒有什麼說服力,我也就懶得再編那些謊言了,畢竟謊言存在的意義,或者是為了騙別人,或者是為了騙自己,如果誰都騙不了,還不如根本就不說呢。

    「露兒珠兒,咱們走吧,現在也該去道場了。」我岔開珠兒的問話,開始提腳往外走,反正她們倆也明白,我不回答她們,是因為她們所問的問題,在短時間內不太好解釋,而且即使我真的解釋給她們聽,她們也不一定能搞明白,這種情形,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

    「前面那個短髮的公子,請你先留步。」就在我和露兒珠兒準備轉身而去的時候,身後突然有人出聲叫住了我。

    叫我的是一個女聲,一個脆而不嫩、媚而不妖、柔而不弱、嬌而不膩的女聲,竟然讓我的耳膜都感覺到一陣的如沐春風。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轉過身去。然後我看到了一個女人,一個讓人驚歎的女人。

    她身量居然跟我差不多高,身著月白的圓領男裝袍衫,頭上戴著武士弁,一幅男人裝扮,最讓人驚歎的就是她的相貌居然也跟聲音一樣讓人讚歎,清麗而不冷淡,嬌美而不魅惑,活潑而不輕佻,溫柔而不嬌弱,有著月光般的皎潔和陽光般的明媚。

    一看到這個女子,我的心頭就連震不已。我覺得如果把她的樣貌身材打扮聲音放在一起感受,翩翩佳人之類的詞眼卻是不足以形容她的氣質跟魅力了。

    她站在那裡,淡淡地向我微笑,輕輕的向我發問,但是她的表情和聲音,除了讓我感到溫暖以外,卻是再也沒有其他的情緒蘊含其中了。

    她向我微笑著,但是她的微笑不像春天,因為春天比之有太多的夢幻,不像夏天,夏天比之有太多的毛躁。不像秋天,秋天比之有太多的喟歎,不像冬天,冬天比之有太多的冷淡。

    我甚至感覺不到她的微笑到底是空靈還是充實!她微笑給我的溫暖全部來自一種玄之又玄的自然之感。

    我以前聽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不論男女,只要你一看,就會明白她是個獨一無二的存在。面前的女子,無疑就是這種人。

    「獨一無二麼?」我用細小的幾乎不可聞的聲音呻吟著讚歎了一把,然後又在心底狠狠的嫉妒了若干下。

    「剛才那位小姐問閣下為什麼稱此浮屠為『大雁塔』,閣下笑而不答,不過區區覺得這大雁塔之名確實叫得貼切無比,可否讓小可猜一猜此名的由來。」女子微笑著對我說話了。

    原來她是對那個『大雁塔』產生了興趣,難道說此名真的還有些由來不成?心下兀自思索著,嘴裡卻是近乎本能的順著她的話說道:「但講無妨。」說完我才詫異起來,為什麼自己下意識裡就沒有興起一點點兒忤逆她的心思?

    那女子也不謙虛,開始娓娓的講了起來:「大慈恩寺浮屠本是仿照震旦塔形所建,不類中土佛塔,三藏法師所著《大唐西域記》卷九『揭陀國』條所載飛雁墜寺充三淨肉,小乘教徒為之悲感,幡然覺悟,皈依大乘,為墜雁建率浮屠,昭其遺烈,彼浮屠即為此浮屠之藍本,然而我大唐國力鼎盛,所建浮屠卻是比前者雄偉高大甚多,兄台稱之為大雁塔可謂契合無比。

    「況且,《大唐西域記》卷五「摩揭陀國」條所載因羅勢羅婁訶山佛寺如來化燕投火供解『羅者』家室饑,復隨機說法啟悟『羅者』,『羅者』最後捨家為寺修學佛法,寺稱『燕伽藍』。

    兄台的『雁塔』之說亦應與此有關吧。

    等她亂七八糟的把這一通話說完,我差一點兒沒有暈過去,她說得的那些東西,我哪裡聽得明白,我只知道那個《大唐西域記》是玄奘寫的,而那個「如來化燕投火」好像也有點印象,因為我知道唐朝人是鴿燕不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