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萬騎正龍驤 第三百四八:追命箭三響其後 文 / 陳明弓
第三百四八:追命箭三響其後
暫時不要訂閱!!忙於事情,趕稿匆匆,不及修改,明天再看吧,抱歉!!!
……
韓當猜測得一點也沒錯,太史慈的確沒有走,仍在左近。
很快,他就看到,太史慈的人馬突然出現在了他們的後方。
準確的說,韓當的後方是絕路。但兩邊還有密林,太史慈的人馬就是從這片密林裡衝殺出來的,阻住了他們繼續後撤的路。
面對著密林裡突然殺奔而出的人馬,韓當的部隊剛剛從前隊變後隊,尚未恢復秩序,聽到一聲喊殺後,人馬立即陷入一片混亂。韓當在馬上看到這一幕,也是吃了一驚。兩邊部卒問韓當:「將軍,後面有伏兵,我們該怎麼辦?」韓當回顧身後,看到仍是掛在荊棘上的頭盔,反問自己:「難道是我猜錯了?」韓當回過神來,又接著傳了一道命令。留下少數人馬阻擊敵人伏兵的衝擊,其餘人馬則跟隨自己從來路折回去。
上當了!上當了!
當潛伏在暗處的太史慈看到韓當沒有果斷擊殺自己的伏兵,反而欲要逃走時,太史慈終於輕鬆的笑了笑。在太史慈看來,他只不過是耍了一個小小的計謀,沒想到敵人馬上就上當了。
他先前與韓當大戰時,把韓當逼上絕路,本以為能夠輕鬆將他們就此解決掉。可最終發現,敵人是夠頑強的,一時是不能解決的。太史慈這人雖然勇猛,但也不是一味的玩體力活。也許是在劉繇哪裡做「偵騎」的習慣,讓他這個敏銳的人,學會了善於觀察。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要是善於觀察,準確把握時機,也就能夠快速、毫不費力的解決敵人,扳回成本。
太史慈發現,眼前這些不要命的傢伙之所以能打,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了後路。雖然他們的兩邊尚有一片密林,不說他們的主將不讓他們往兩邊逃,就是現實的狀況亦是不容他們這樣做。要知道,他們要想進入密林,那必須棄馬徒步。這招雖好,但不見得有效。要知道,一旦下馬,不說士卒惶恐加劇,以致出現亂奔亂衝的現象,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對這一帶密林不熟悉,也保不定會再次跑到沒路可跑的地步。於是,這裡就成了他們的絕路。在絕境下,人為了活命,那是什麼都可以做到的。拚命,那是小意思。人一旦拚命,戰鬥力自然是直線上升,所以太史慈在一時間怎麼也擊潰不了他們,那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了。
太史慈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時,他也就有了破敵之策了。他在一陣硬戰下,故意兵敗,射住陣腳,以尋求戰機。也正在他苦思如何拖延對敵時間時,不想,敵人倒是自主提了出來,要休息吃飯,太史慈當然欣然同意。在對方使者走後,他立即傳齊了二十幾個強壯的士兵,讓他們從密林裡繞到敵軍身後,再發動襲擊,以擾敵軍。在這些人馬走後,太史慈又讓人在陣前來回奔馳,掃起漫天灰塵,以掩護主力人馬向兩邊埋伏起來。等這些人馬在煙塵中隱蔽下後,擔任掩護任務的人馬也是趁著未落的煙塵埋伏了下來。
他的原意就是想讓那二十幾個士兵繞到敵軍陣後,以引起騷動,然後迫使他們不得不棄陣而走。當然,為了讓敵人確定主將就在這些人中間,讓他們錯誤的以為前面不會再有伏兵,好讓他們放心去跑,所以在他們衝出的路上掛了頂頭盔。半路突然見到這頂頭盔,只要稍微有點疑心的人,是絕對有兩種心態的。第一種,在看到第一眼時,他的想法是,此處有埋伏,不可再進,撤退!而第二種心態,也就是韓當在突然遭到後伏兵後,他所能想到的。他肯定會想,敵人都在後面,他把頭盔掛在道上,原來是想讓我誤以為他在前面。嗯嗯,那麼說,前面肯定就沒有敵人了。
韓當這人處事一向謹慎,可惜,也正是由於他的謹慎,才把自己給一頭扎進了敵人的「詭計」裡。
於是,韓當中伏,他的百騎人馬也就陷入了被太史慈兩頭夾攻的被動局面。韓當左右環顧,身處馬背上,聽到人喊前路出現了太史慈時,他也是愣住了,終於知道自己是被太史慈耍了。他
「哧~~~」
這次,祖郎一刀接得十分牽強也十分驚險。在匆匆接完這一刀後,祖郎只覺得胸口鮮血頓時翻湧,手臂上巨顫,手心的虎口應該也是被刀柄碰到堅硬的阻礙後而發出強烈的震感所震破,鮮血已經溢出了刀柄。祖郎看到這裡,心裡更是驚懼,嘴上哇哇大叫一聲後,卻是讓左右齊肩子上。祖郎身後的好兒郎們也不含糊,在看到主將初嘗敗績後,跟著個個發了聲吼,齊奔了上來。
一個單挑你不容易,難道我們一群還不夠?
夠了,足夠!但對於趙牛來說,一個和一群並沒有什麼區別。一個是挑,一群也是挑。只不過,挑一個的時候需要仔細小心,但單挑一群,那就不必了,閉上眼睛,亂砍就是!趙牛這時也似是豁了出去,在看到對方齊肩子湧上後,他並沒有退後半步,反是怒吼一聲,扯馬繼續橫衝。
當然,祖郎如此怕他,躲他,在趙牛看來,那是很奇怪的。他覺得,如果對於祖郎的舉動自己卻一絲兒也不有點表示,那實在有欠大漢人『禮尚往來』之風了。於是,就出現了祖郎喊打,趙牛來追,祖郎的士兵再追趙牛的滑稽的一幕。
祖郎被趙牛追著打,心裡也是害怕得要死。不過,在被趙牛攆打了一圈兒後,祖郎猛然醒悟:「對方就只一個人,如今四周都是我的人,我如何還怕他?」祖郎想明白了情況後,趕緊調頭來戰。趙牛對他的幡然醒悟也是讚佩不已,在對方回頭迫擊自己時,趙牛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一個道理。只有真正的勢力,沒有僥倖的贏家!
祖郎回身來打,本想趙牛也應該是時候識趣點,給點面子,不要再追了。可看到對方在這緊要關頭,不但不退,卻兩眼發綠,一逡不逡的瞪視著自己。再看他手中的刀子被拖著,染上的鮮血就從刀背兩邊積聚在刀口上,然後從刀口上往下直淋。似乎他的刀口正對著自己碗口大的脖子,隨時都可能砍下。祖郎看到這裡,頓時氣沮,趕緊回身再跑。
趙牛雖然在祖郎亂軍之中著實逞了一把威風,但他畢竟孤身進入敵陣,也只是藉著一股猛勁而已,而對於劉備,那就不好受了。祖郎在陣上打不過趙牛,立即讓左右殺上。這些兒郎們有的去追打趙牛,有的,則一窩蜂的衝到劉備憑險而守的山腳下,對劉備發動了進攻。
劉備選擇這裡以做最後的抵抗,卻是糟糕境遇下,最不糟糕,最有明智的一個舉動。此山雖小,但很明顯,在山勢上佔據了優勢。敵人要上山,只有一條路可以上來。而這條路,就在劉備腳下,被劉備據守了。敵人要上來,那就必須仰面對著劉備發動強攻。
很快,敵人就知道劉備不好惹了,在他們奮力仰攻了一陣後,始終無法攻下,而其他人,想要助戰,卻因為不能從旁邊險峻的山體上爬上去,而又不能插手,所以只能在旁邊乾著急。劉備這邊人雖然少,但這些人俱為劍嘯營護衛,都是個頂個的厲害。在敵人強勁的進攻下,他們發揮了他們自身最強大的優勢,力量!以自身的力量,搬動最多、最大的石頭,然後以最快,最俱頻率的速度,將石頭毫不含糊的砸向了敵人!
敵人在一陣仰攻後,發現損失慘重,人死得太多,將路都堵了起來,實在沒法不動容了。終於,在一陣猛擊後,稍稍退了下去。劉備看到退後的賊敵,長長鬆了一口氣。
看著身邊氣喘吁吁的護衛,一個都沒有少,劉備當真很是高興。他在想,再堅持會,過不了多久,我們的救兵就會到的,只要挺過這會就行了。
劉備剛剛松完一口氣,但敵人似乎不願意劉備這口氣松得太長,因為,在一陣退卻後,敵人又發起了第二次進攻。
也是最後一次進攻。
有鑒於第一次慘敗的經歷,敵人終於開了竅,將所有的弓箭手都調來了這裡,對劉備所在的山上,發動一輪猛烈的箭羽攻勢。羽箭如漫天飛蝗飄下,頓時死傷一片。劉備眼見不敵,只得回身去找自己的燕雲馬。不料,剛剛踏上馬鐙,燕雲的背上、『臀』後就接連中了兩三支箭羽。
燕雲慘嘶一聲後,負痛往旁邊亂竄。但敵人箭矢畢竟太過密集,而山體光禿,樹木甚少,無處藏身。頃刻間,劉備這邊已經是護衛全體陣亡,只剩了一人一騎。燕雲雖是負痛載著劉備,到底也是沒有跑出多遠,仍是沒有逃出敵人的射擊範圍。很快,一支箭射中燕雲的後退。燕雲不及狂奔,蹄子早是踏空,跟著往旁邊一撅。燕雲身子一歪,劉備來不及扯韁,早是被掀翻著倒在了血泊之中。
劉備落馬後,欲要爬起,這才猛然發覺自己的臂力已經耗盡,根本不能自如跳躍。劉備氣喘吁吁的掙扎著,眼看著燕雲巨大的身軀撅倒在一旁,心裡也是跟著往下一沉。再望望周邊的屍體,不禁慘然望天,無語以對。
…………
劉備這邊雖然進行得很是不順利,但太史慈卻已經將韓當攆得滿山亂跑。
韓當與太史慈接戰後,兩人在馬上鬥得良久。韓當眼見太史慈十分厲害,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只得捨了太史慈往山裡亂奔。太史慈既然眼見明公跑出了重圍,也就放心來追韓當。韓當帶著數百騎人馬,一路奔來,早在路上被太史慈攆散了不少,到後來,身邊跟著的就只剩了兩百騎不到。
韓當也沒想到太史慈對自己如此的窮追不捨,搞得他十分鬱悶。鬱悶不管事,關鍵是太史慈並沒打算要放過他的意思。韓當這時也是被他追得急了,只得勒住人馬,回頭來戰他。太史慈騎術十分了得,等敵人反擊後,他才突然發現一路追來,能跟上自己的只有二三十騎。
面對著韓當的二百騎人馬,太史慈並沒有慌張。他也沒有急著衝上去,而是不徐不疾的勒住了人馬,叫兩邊也不要追了。這二三十騎是太史慈從劉繇那邊帶過來的,一直就跟隨著太史慈行使「偵騎」任務,乃是精銳裡的精銳,也是太史慈最得力的助手。其實他們也不用太史慈吩咐,早已是停下馬來,並迅速拉成三排,擺開了陣勢。
韓當是被他逼急的,這才回身殺來。回身時,突然看到對面只有二三十騎人馬追了上來,這讓韓當很是驚喜。但韓當也只是驚喜了一秒,接著,他沒有理由不讓自己吃驚和疑惑了。
二三十騎追來的敵人,他們沒有再追了,而是突然勒住了戰馬,擺開了陣勢,然後又不慌不忙的掏出了隨身的傢伙。
韓當率兵回殺時,已是卯足了勁。但衝到一半時,勁頭突然沒有了。就像是車胎洩了氣,憋了回去。
不是韓當禁不住打擊,實在是韓當受不了敵人的鎮定和從容。
面對著二百多騎快速奔跑中的人馬,太史慈手下的這二三十人臉上一點也不顯得惶恐和不安,也絕不會因為死而感到恐懼。他們從容的掏出傢伙,從容的面對著對手,然後從容的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
就等著,韓當的逼近。
百丈,八十丈,七十丈……
簌簌,滿天飛矢,往前魚躍著直直貫去,穿過敢於邁進六十丈以內的所有敵人。就像是從對面扔出一顆顆大石,砸在玻璃上的速度、力量和快感。而箭砸在身上,絕不是打碎玻璃然後再重新換過一塊玻璃那麼簡單。箭穿過滾滾奔騰狂跳的心臟,那是生命的終止符。
這就是太史慈的殺手鑭,弓,和箭。
在面對著無法甩脫的敵人時,太史慈一向就是使用這一招來卻敵的。在劉繇手上做事的那會,他就已經將他們訓練得很是熟手,相互間的配合也達到了默契的程度,所以每次協同作戰時,都是屢試不爽,每每擊退敵人。
這次,也不例外!
太史慈掏出的傢伙是弓和箭,在絕對的靜止下,用這些玩意來對方近距離,運動中的騎兵,那是一射一個准。而且,重要的是,這些騎兵是往自己箭上撞,那就不能怪他們不還手了。
簌簌一陣箭後,跑在最前面的二三十騎立即摔落下馬,後面跟上來的,被前面的驚馬和同伴的屍體給擋住,使得他們被原地呆滯了一會。也就是這一會功夫,第二批箭矢又跟著射落。
在面對卒然的襲擊,韓當保持了絕對的冷靜。雖然敵人射死了前面的人馬,但只要還有後續軍隊,就絕不能退縮!現在跑是沒用了,要是跑,那就只能被敵人在背後放冷箭。所以現在能做的,唯有殺上去。
按照一般情況下,在第一陣或者第二陣箭羽後,追敵基本上已經衝了上來,要是再不跑,可能還來不及換武器就被追敵給擊潰了。但彪悍的太史慈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命令部下跑,也不準備挨打。他們在放完了一陣箭後,看看敵人衝了上來,立馬丟了手上的弓,拿起掛在鞍邊的武器,衝上去就是一通硬碰硬!
韓當也實在沒見過如此彪悍,如此鎮定的士兵,也沒見過像眼前這位太史將軍這樣敢於硬拚硬的人。他在跟隨孫策同劉繇作戰時,前軍就經常被一個叫太史慈的人騷擾。那時,他只是聽說劉繇手上有這麼一號人物,也從不把他放在眼裡。就是句容城下,面對著這位百丈開外,一箭能射上城牆,箭落自己手指三寸處的人物,他都並不感到吃驚。直到今天,韓當才發覺,這個一直在劉繇手上幹事,後來又被劉繇送給劉備的人,絕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偵騎」,他應該,是做將軍的料!可惜了,劉繇對他這樣的人才居然沒能重用,也只得說劉繇實在是眼光有問題了。
韓當與太史慈卒然又幹了一陣仗後,發現敵人的後續部隊也漸漸跟了上來,要是再打下去,自己這邊鐵定的吃虧。韓當當機立斷,趕緊帶著殘餘的百餘騎往山中亂奔。
太史慈大殺了韓當一陣後,本著「送佛送到西」的原則,繼續對韓當窮追不捨。
韓當此刻只覺狼狽不堪,十分疲勞。想撂下不跑了,但就是甩脫不了他,心裡也越發毛了。他這樣一陣亂跑後,終於發覺自己是無法再跑了。前面是絕路,要是再跑下去,就真的只能是鑽地洞了。韓當望了望左近,左近濃林蔽日,陽光三疊,看來只能是棄馬進入山林才行了。
只是,已經沒有機會了,太史慈的人馬已經追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