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乃劉備

卷二:千騎隨風靡 第百五四:戰罷問君三語 文 / 陳明弓

    第百五四:戰罷問君三語

    劉備下令將船首掉頭,一字排開,橫跨江面。賊船漸次劃近,遠遠高呼:「請勿放箭,我等願降!」

    程輝近前,言道:「賊人出口反覆,只怕有詐!」

    劉備先不作答,見呂隊長眺望江面,似有所見,便問他:「你怎麼看?」

    呂隊長回道:「程將軍所言不錯,賊人詭詐,不可深信,要是他們突然反撲,那就見迫了。」

    劉備點了點頭:「你適才好像在找人?」

    呂隊長笑道:「不瞞大人,我的確在找人。我見賊船靠近,突然想起先前與戰時,見賊人裡有一人武功甚是了得,便欲上前看看他在不在船上。如果在,說不得動手時,我也好找他再切磋切磋。」

    劉備哦的一聲:「這伙賊人裡果有英雄?」

    呂隊長笑道:「英雄未必,只不知劉大人何以見得他是英雄?」

    劉備道:「自古道英雄相惜,若不是英雄,呂隊長你豈能甘心與他為伍?」

    呂隊長笑道:「我乃海陵縣衙一小吏,承蒙大人關照,才臨時選派為隊長之職。雖不知此職出於何處,但卻為大人剪除海賊誓死之決心深為感佩,這才應承擔當。某原乃死士,多承大人及時相救,這才倖免於難。如我等凡夫走卒,焉能稱其英雄爾,實在有愧!」

    劉備哈哈一笑,扶其肩道:「夫英雄者皆出於膽氣,非關出生。便是一市井宵小,只要能為公而爭,亦可為英雄啊。我適才在船上觀戰時,見足下奮力殺賊,賊圍數重而公不怯,可見足下之勇。如此等為國為家為公,而不惜拿性命與賊人一戰者,此人不稱之為英雄,天下能有幾個英雄?」

    呂隊長拱手道:「大人抬愛,至於『英雄』二字,實在不敢當。承蒙適才垂問賤名,我尚未告於大人知道,實在有罪。」頓了頓,再次拱手,「鄙人姓呂,賤名岱,草字定公。世居此地,為縣衙小吏。」

    呂岱!眼見這位,便是為孫權開疆擴土的高壽名將呂岱?這位小吏世居海陵,後經戰亂,這才南渡,避地吳郡,最後投效孫權,官至大司馬。

    眼前,徐州戰亂平復,尚未南渡,所以,他還留在縣衙。幸有海賊之亂,這才適為我用。怪不得初見此子就有一股豪氣,原是如此。

    劉備趕緊伸手相扶,哈哈笑道:「怪不得!怪不得!」

    呂岱皺了皺眉,不知他為什麼說這『怪不得』三字?

    程輝提醒:「大人,賊船已近!」

    劉備轉過頭來,首先對著賊船高呼:「爾等歸附朝廷,國家之幸,百姓之幸!歡迎歡迎!」

    兩邊將士便即拔刀而出,擊打船板,發出輕快的節奏,高聲唱道:「歡迎歡迎!」

    對面船上賊子本來緊張,手舉著降旗也怕被當靶子瞄了,所以個個不敢爭前。聽到『歡迎』二字雖覺新鮮,畢竟不十分理解其意。更何況先前一戰敗得糊塗,所以對面敲打刀劍,這邊也只能各自悶心擊鼓,不敢久喘。

    這許多船上,只有一人獨自走上前來,吳帶當風,拱手作揖,高聲遠送:「久聞劉使君乃仁義之君,某一直深為佩服,有失瞻禮了!」說著又一揖。

    呂岱在旁道:「這人就是與我一戰,不分上下的賊子了。」

    劉備聽來,放在心下,點了點頭。轉眼只見那人生就一副憂國眉,裝點門面雙怒目,抿嘴含癲,權鼻作福,甚是威武。

    劉備一見心下佩服,果然英雄二字可佩,趕緊作揖道:「這位英雄見笑了,這『仁義』二字實在不敢當,忝為他人恥笑。不知英雄怎麼稱呼?」

    那人手按長劍,高聲道:「我乃一介莽夫,說得不好聽點,世人稱之為海賊。這海賊可不是什麼好名詞,恐有辱使君清聽,所以你這『英雄』二字未免用的不妥當。既為不妥,恕某一時不敢見告,望使君見諒!」

    劉備微微一愣,哈哈笑道:「足下快人快語,實乃我輩中人,某深為佩服。」

    那人搖了搖頭,說道:「佩服倒是不必,只我要問君三語,望君誠實回答了我,我才敢以禮相見。」

    程輝在旁早惱怒了,咬牙道:「我道他們怎麼甘心投降呢,原來是來消遣我們來了。大人,不如再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不然不知大人你的威風!」

    劉備不理,仍是拱手笑道:「請君垂問,某知無不答。」

    那人點了點頭,負手道:「人言使君乃仁義之輩,我也只聞其名,未能一見,所以我怕人言未免難以相信。我如今要問,第一,徐州新破,使君何以安民?」

    劉備心下吃驚,想此人開口就問國政,當是個不簡單之輩,趕緊回禮,答道:「對於足下此問,我也有三點回答。第一,吾當招募流民,給以土地,租以耕犁,使其恢復生產;第二,吾當重修吏治,整頓官吏,使民不怨;第三,值此亂世,天下攘攘,欲要人民得以安定,就必須保境。因此,吾當整軍治兵,剪滅盜賊,使民不擾。」

    那人一聽,重重點頭:「第二,正如使君所言,現在正是天下洶洶,而使君又是一個仁義之輩,我只怕難保其土。雖然你可以整兵治盜,但要是別人來強要你的土地,你當如何?」

    劉備尚未回答,程輝早已不忿,按刀道:「袁術小兒便是例子!」

    那人輕哦一聲,看向劉備。

    劉備見他神色遲疑,心想自己與袁術之戰未久,他們也未必知曉。於是拱手道:「我身邊這位將軍所言,恐足下未能明白,我也正好說知。前些日子,袁術致信與某,言道『我將獎率十萬人馬,與君會獵東城』,更欲要割我廣陵土地與他……」

    劉備一言未了,就聽那人輕哦一聲。

    劉備心想,此子果然不知道此事。

    劉備又繼續道:「我接到書函,徹夜難眠,是不戰也不好,是戰也不好,連日來遍訪群下,群下意見也是不甚統一,弄得我一個頭兩個大了……」

    劉備一語未了,那人扶劍顧眄,慨然一語:「這等狂妄之徒,使君如何能容他?當戰之!」

    劉備微微一笑,見此人一身凜然,不覺更加欽佩,趕緊道:「這第二問足下已替我回答了,請問第三個吧。」

    那人一愣,微微一笑:「使君與袁術一戰,當精彩萬分。不知使君最後怎樣,是打敗了他,還是戰而不能再和之?」

    程輝搶道:「當然是一戰定勝負!懷寧一戰,使君率領我等萬人,硬是破敵十萬。檢點戰場,殺賊一萬,再俘獲將及一萬,接著又出兵鍾離,佔領賊城一座。你說是我們勝了,還是他們勝了?」

    劉備唬道:「為光不可無禮。」轉而笑道,「袁術焉有十萬之眾,那是他胡吹的,說來也只不過五萬罷了。」

    那人身自一震,點了點頭,又問道:「這懷寧是哪裡?」

    程輝答道:「便是下邳淮陵,我家使君因念民艱危,思民之安,故改為懷寧。」

    那人仰天一笑:「如此,我的確已經知道使君的答案了。」頓了頓,接著問,「這第三個問題,便是要借我自己來打個比方了。」

    劉備拱手道:「足下請講!」

    那人道:「如我等海賊欺擾平民,被使君所獲,是殺之,是放之?」

    劉備笑道:「當然是先放,最後察其能者用之,不能者自便之!」

    那人搖頭道:「不對,我等罪已難赦,要是再放之,若我等不知悔改,再來欺民,你說怎麼辦?」

    劉備哈哈一笑:「如你的意思,是殺之?」

    那人淡然一笑:「未為不可。」

    劉備搖頭道:「你說得很有道理,可你也要知道,這盜賊也是因為民貧而生,若不能從根本治之,天下之民何其多,是殺之不盡也。而治賊貴在治心,若能使盜賊感化,使其安定,則其心自正。其心正,則無有盜賊。如此,是殺好呢,還是放好?」

    那人被劉備一問,反而一怔,不由大笑:「使君果然厲害,我本是問君三語,倒被君問一語。」

    劉備坦然一笑:「足下身負韜略,何不為國家出力,焉要在水上過刀頭日子?」

    那人哈哈一笑,不即回答。回頭與眾人商議一遍,只見那些人盡皆點頭,這才解下佩劍,高舉在手:「鄙人斗膽問君之三語也已全部得到滿意回答,我十分高興,願歸降!」

    旁邊一個鬍子拉碴的大漢撲騰跪下,高聲道:「這位英雄本來客居吳郡,只被我等劫持而來,逼以為首。我等甘願受罰,但教這位英雄安全,也就知足了。」

    劉備哈哈而笑,但教船隻靠近,跳上賊船,先扶起那個大漢,再是走到那人身邊,將他高舉的佩劍接過一看,連贊兩聲:「不錯不錯!」旋即將佩劍給他掛上,啪了啪他的肩膀,笑道:「跟我回江都吧,我要好好招待各位,各位都是英雄,都是好漢!」

    眾人一聽,盡皆一笑。

    劉備拉過那人同登己船,扶手笑道:「英雄不必過謙,你先前不敢當,現在我倒是以為百個千個能當得。英雄,可以告知我你的大名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