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拳皇之衝破宿命

小說博覽 今天看了一段文章 感覺想吐,有感而發 文 / 玄鍪

    /liuyu_0506126/blog/static/165624444201051001530402/

    這個東西是地址,有興趣的人可以想辦法去看看……

    沒興趣就算了

    接下來是內容

    聖戰--偽愛國者的狂歡

    默認分類2010-06-1012:15:30閱讀1079評論6字號:大中小

    維特根斯坦在談「語言」的時候,提出過這樣的悖論:實踐要根據規律,而規律來源於實踐。放到語言上,就是:語言要按語法,語法來自於語言。而事實是,我們面對任何事情時,都會遇到這個悖論。譬如,六九聖戰。因為你會發現,很多掛著「俯拍瞪眼」頭像的人在喊「腦殘不死,聖戰不休。」

    這件事可以縱向追溯到抵制家樂福運動。全國各地的大學生,聚集在家樂福門口。其中一部分人為了認識同為「愛國志願者」的異性,自豪地穿上了標價不菲的「大公雞」,又在臉上沾滿五星紅旗。他們把目光死死盯在家樂福從中國賺走的利潤上,而不會想家樂福給中國人帶來的各種益處,包括納稅和解決勞動人口,包括快捷的購物給中國人節省下的時間成本。因為他們會說,沒有家樂福也一樣,中國人還不照樣活?的確,因為相機發明以前,男人還靠春宮圖安慰自己的時候,也能照樣活。他們還會說,這錢幹嘛給法國人賺,自己賺不好嗎?他們沒學會反問:為什麼中國人賺不到這錢呢?為什麼購物者要選擇一家外國超市,而不是當地的呢?

    同時,他們也不在乎什麼seven-eleven、沃爾瑪、麥德龍都是哪國的,賺走了中國多少錢,因為那些外國人僅僅是屠殺過一些中國人而已,而不是搗亂奧運火炬傳遞。如果誰告訴他們要客觀分析,他們就會跟誰瞪眼:「你敢攔哥?(指指臉上的紅旗)哥是愛國者。你丫敢不愛國!」一幫人上來拳打腳踢,打死不犯法。一是因為「愛國」,二是追究不出責任,三是自己打的還很爽,不會被學校記過。我個人認為這是偽愛國。真正愛國的大學生當時都在圖書館裡,他們所要做的是遵從市場規律,把外資擠走,用硬實力建立民族自尊心。如果民族自尊心通過排外就能建立,那麼慈禧才是最強大的愛國者。

    這個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明白,但為什麼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選擇「偽愛國」?簡單地說就是愛國成本問題。

    首先因為是年輕人,他們有熱愛祖國的熱望,但沒有愛國所需要的資本,同時,他們懶得學知識;其次是,他們有青春期的衝動,但多半性苦悶,或者無所事事,愛國狂歡正好是一個發洩口,給自己的不務正業找借口。譬如,你會在很多扣扣群裡發現,小朋友在發什麼「打台灣捐一個月工資,打日本捐一條命」這樣的話。他捐一個月工資是因為工資收入為零,捐一條命的這種話更不可信,否則他就直接奔赴中東了。但這樣做的結果,一是給自己臉上貼國旗,二是給自己上網找到了恰當的理由。爹媽靠出力氣給他賺的零花錢,他用來上網,良心上總說不過去。於是某天,爹媽把他從網吧揪出來,他就能大言不慚地再進去:「別攔我,愛國呢!」

    韓寒在獲得了《時代》名人評選的時候,許知遠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庸眾的勝利》,說的非常中肯。韓寒的博客似乎給庸眾找到了一條突破口,這條突破口既能滿足人們對社會不公的宣洩,又能給一些年輕人浪費在網絡上的時間找到堂而皇之的借口,同時不用承擔也不用擔心自己言行的責任。還有什麼比愛國重要?誰說不,誰就是不愛國。這些人應該聽聽韓寒的摯友老羅的話:「我不愛國,因為我愛人類。愛人類比愛國更偉大。」如果非要愛國,也可以,方法並不是上網瞎起哄--這裡的瞎起哄不是說閉嘴不說,而不是光說不做--這就又陷入到維特根斯坦的悖論。天賦人權,言論自由很重要,但並不代表光言論,而不做事。光言論不做事的是作家,是魯迅,也可以是韓寒,但絕對不是全中國人。真正的愛國是你出國留學之後,面對綠卡和回國選擇的時候,毅然決然地選擇後者。

    我有個遠房親戚,總聽親戚提到來教育我們。具體名字我不提。他是國內一線的海洋研究專家,在國內某海洋大學做校長。學校派給他車和司機,他不要,整天騎著破自行車上班。美國為了挖他,重金聘請講課,又用直升機帶著他老婆遊玩,就為了發給他綠卡。但是,他卻選擇回國搞研究,而且辭退了職務,潛心研究,他說的話是:我是中國人,要為祖國做貢獻。這句話聽起來簡直太狗屁了,小學生都不屑於說。但是他卻毫不以說這句話為恥,因為他的確是這麼做到的。

    同樣的例子很多,電子科技大學也有這樣的教授,高額的贍養費和工資資助大學生,自己靠撿破爛維持生計。下了課就騎著自行車撿破爛。我覺得,他們才配說「愛國」這兩個簡單的漢字。

    六月九號,也就是昨天,網絡上開始流行聖戰。本來一直不關心,但是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大家打招呼都是,「參加聖戰嗎?」這個詞我不多解釋,「紅客」我也不多解釋。但是那些掛著腦殘頭像的人用火星文寫出「反腦殘」的時候,他們在想些什麼?也許每個人都會面對這種窘境,三十歲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三十歲之前自己一直反對的人。這只能說明,現在的孩子們太早熟了。

    愛國者通過無聊的「暴行」來反對消費文化和文化殖民,只能正中了西方人的下懷,因為他們就喜歡看到中國的民眾僅僅是一點即燃的暴徒。這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值。昨天晚上,又聽說某傳媒大學搞示威遊行,過會兒又改成另一個傳媒大學了,好像傳媒大學的學生都是交警,不受交通管制。聽他們的描述,中國大學生至少有一半都在馬路上,而不是在什麼貼吧裡爆吧。又聽說發生了血案之類的。總之,這場全民狂歡順利結束了,只不過很可能是以悲劇或者尷尬的冷場面收場的,不了了之而已。「狂歡」就像是人浪,此起彼伏。這除了像許知遠先生說的庸眾,還有什麼能更好地解釋呢?一個人在一群人中間很難清醒,這個不是所謂的「集體無意識」--很多名人都這樣錯用過。這個只能說是社會的意識形態,蔚然成風。但是,如果每個人都不清醒,就無異於魯迅先生的「鐵屋子」了。

    你可能沒能力改變集體的意識形態,但是,你可以清醒地為之努力一點點。

    雖然我承認這從頭到尾就是一次虛偽的炒作,但是我還是噁心了

    首先來看看這個人的資料吧:劉宇,男,作家。現居吉林長春。

    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吉林省作協會員。

    《萌芽》雜誌明星作者。各類圖書、雜誌累計發表文字五十萬餘。

    已出版長篇小說:

    《旅途》,發表於《萌芽增刊》,時代華語文化公司出版。

    《柏拉圖之戀》,發表於《萌芽增刊》,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魯老爺子死了大半輩子到頭來還要一天到晚給這些雜碎文人當做炮灰,有些所謂的文人就喜歡用著詭異不知所謂的文縐縐的話說一些連白話文也翻譯不過來的話。

    簡單的說起來,似乎聖戰就是如此而已,還偏偏引經據典,討論紛紛。

    說白了就是為了一個途徑,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對方是錯誤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聖戰會和家樂福聯繫起來,這就好比把解放戰爭和和德國閃電侵略戰聯繫在了一起,真是清楚明白的道理。

    請不要把聖戰當做是狂熱憤青的集中營。

    也請不要為了給自己提高點無聊的知名度而拚命的發出來一些惹人心煩的言論,這種做法真的不免讓人聯想到了曾哥,她似乎就是這麼起來的。

    我不知道聖戰什麼時候會被冠上這三條的。

    一是因為「愛國」,二是追究不出責任,三是自己打的還很爽,不會被學校記過。

    就像明明是為了抵抗侵略,可是日軍方卻宣稱自己是為了大東亞共同發展一樣。

    就像極了現在的棒子粉們明明是中國人,卻肯去舔韓國人的鞋子一樣。

    我不明白為什麼周恩來能夠無緣無故被人污蔑到那樣,竟然還有人可以一本正經一臉淡定的說出,你們這樣是不對的。

    彷彿就是佛學之中,你給我左臉一耳光,我應該謝謝你,然後把右臉送給你。

    多好的讚美和比方,愛國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你這樣一邊看笑話,然後一邊冠冕堂皇的指責站在前方的人們,告訴他們你們的做法是不對的,應該像我一樣在後面看戲,然後發表發炒作的言論,博得眾人的眼球。

    什麼事偽愛國?

    就如同什麼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跟風習俗一樣,不是因為這件事情的對錯去辦事,而只是去湊個熱鬧。

    多好,看熱鬧還真的是中國人的本性,比如說這位你自己,你不就是站在後方看熱鬧的人之一嗎?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你的名字,至少在這篇文章之前沒有,你或許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正是這次69聖戰可能會讓更多的人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中國」的作家叫做劉宇。

    他喜歡用那些帶著詭異氣息的白話文半像半不像的模仿魯迅。

    當棒子粉們知道sj而不知道周恩來的時候,他可以笑看熱鬧,當真正有著中國心的人開始反擊的時候,他卻可以橫手指責。

    什麼都不做,退可守,進可攻,真是好划算的一樁買賣。

    相對於高麗棒子,我更討厭的是部分中國人自己,明明是中國人,卻願意給其他國家的人當狗,明明是中國人,卻可以對祖國受到侮辱毫無動作,明明是中國人,卻可以淡然的指責,你們反擊侮辱國家的人,是不禮貌的。

    彷彿中國五千年文化都在他一個人身上一般。

    什麼人愛國,對,在綠卡和回國之間選擇了回國,在高薪和祖國之間選擇了祖國,那是將名利看得比祖國重要。

    什麼人是偽愛國,對,就是一個無聊到可以閒加指責卻沒有一星半點實際行動的人。

    如果要在過去,想必你可以被儒教尊稱一聲大儒,不過因為你模仿了魯迅老先生,所以應該叫做偽大儒。

    我只希望中國少兩個偽大儒,少兩個賣國賊,多幾個中國人,多幾個中國「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