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奪舍

第一卷 我名陸離 7. 寒山 文 / 木牛流貓

    7.寒山()

    寒水城,雖城名帶水,也是一個海港之城,但是實際上其所在的地域附近倒是有幾座看似氣勢磅礡的高山。

    此刻,葉軒便在其中一座叫寒山的山林中。

    這座寒山,是離寒水城最近的一座大山,但是此山卻只有一峰,相對高度大概是四百來米。比起附近另外幾座海拔都超過千米的高山而言,這山實在只能算是寒酸。

    但是寒山卻也有著其他大山所無法比擬的長處,那就是此山的山脈綿長。

    據寒水城的老居民所言,寒山的山脈連綿超過萬里,橫跨寒州和鏡州兩個州。如此連綿的長度,自然是孕育了無數的生物,養活了靠近這座大山數個城市及小鎮、村莊了,尤其是鏡州那邊的地域。

    按道理說,這樣的大山必然是存在地脈的。

    山川湖海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通靈;而之所以通靈,則是因為蘊涵有大量的天地靈氣。

    而地脈,則是這些天地靈氣經過數百乃至數千年的沉澱而形成的靈脈。地脈並不只是只有高山才會誕生,它也有可能誕生在江河湖海之中,甚至是一方地域之中。

    所謂的人傑地靈,多半也是有地脈的原因在推導著。

    天元大陸上,那些宗派的山門所在地,大多都是挑選在存在著地脈的地方。因為地脈散發出來的靈氣極其充裕,可以加快修煉者的修煉速度,比起所謂的洞天福地也不遑多讓。

    可是葉軒所修煉的《山河訣》,卻並不是如此簡單。

    如果只是單純的吸收地脈所散發出來的靈氣,《山河訣》也不可能成為一本天級功法了。

    這《山河訣》所修煉的,是直接吸收一條地脈,將地脈所蘊涵的靈氣納入自身以改造自身的經脈。

    且因為地脈乃是天地自然所化之物,內蘊一絲玄黃真氣,修煉者若是成功將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共二十條經脈都煉化成功的話,舉手投足之間自會散發出一種沉穩之感,要溝通天地之勢自然是更加容易了。

    而且除此之外,修煉《山河訣》還有另外的好處。

    因為將體內的經脈都化成了類似於地脈這種存在,修煉者施展武技時,引動的靈氣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浪費,這就確保了修煉者在對敵時擁有比對手更強的威力和更持久的戰力。

    再加上地脈乃是天地靈氣所化,修煉者對於靈氣的吸收、調用都會明顯快於他人。

    當然,這種快也是有一些區別的。如果對手同樣修的是天級引氣功法,就算再快也不可能快到哪去。

    只不過地脈誕生不易,開創出《山河訣》的高人雖然想法奇特,但是他也懂得留下一線生機,所以這功法雖是吸收地脈,可是卻還是會留下一點脈源。這脈源再經過千百年的沉澱之後,還是會誕生出一條新的地脈出來,不會絕了一方地域的脈氣。

    可是,此刻身處寒山之中的葉軒,臉上卻是有一些迷茫之色。

    他緩緩的閉上雙眼,然後再度睜開,眼中的瞳孔有一抹金色浮現,但是葉軒眼前所見之景,卻不再是寒山之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白濛濛的迷霧。

    「怎麼會這樣?」葉軒的眼中金色光澤消退,但是眉頭卻是緊皺起來了,「觀脈術居然失效了?這難道有高人在此佈陣?」

    觀脈術,是《山河訣》為修煉者所準備的一種觀象術。

    借由這門秘術,修煉者可以輕易的看出一處地域是否蘊有地脈。

    在觀脈術的作用下,蘊有地脈的地域會散發出一條呈赤黃之色的長條。若是這處地脈的歷史足夠久遠,那麼赤黃二色就越深,且長條也會越長、越粗。

    但是,在寒水城附近的幾座大山之中,葉軒運用這觀脈術時,卻是沒有發現任何地脈的存在。

    而這寒山乃是葉軒最後的目的地,可是當他來到這寒山施展觀脈術時,看到的卻是一片白霧,這與他平常所見的情況完全不同。若是沒有地脈存在,那麼在觀脈術之下所見到的情況,也和平常肉眼所見的情況沒有什麼區別。

    可是寒山卻呈現出了另一種奇特的情況,觀脈術被完全屏蔽了。

    如果說寒上之上有什麼宗派在此立下山門,那麼布下奇陣,鎮壓地脈為宗派所用,葉軒施展觀脈術無法查看得到情況的話,他還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這寒山之上,卻是什麼都沒有,一切都與正常的山脈沒有什麼區別,雖天地靈氣確實比其他山林要充盈一些。但是這些靈氣明顯是四處飄散的,並沒有被利用起來,這明顯是一處無主之地。

    葉軒這就不得不感到驚訝了:若是無主之地,觀脈術卻又怎麼會失效呢?

    停止運用觀脈術,葉軒的視野恢復成了正常的情況。

    他環視了一眼周圍,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遲疑了一下之後還是選擇了繼續上山。

    此刻葉軒所在的位置,是在山腳下,既然在這裡無法看清寒山是否蘊有地脈,他決定深入寒山查看一番再做決定。畢竟如今的寒山,是葉軒最後的希望了,若是這裡也沒有地脈的話,那麼他的修煉進度恐怕會產生一些波折了。

    而葉軒最討厭的,就是波折、意外等字眼了。

    修煉者一生有三個無法逆轉的過程。

    其一就是八歲到十二歲的打根基階段,只有到十二歲打完根基之後,修煉者的天賦和才華才會開始展現出來。若是一些天縱之資的人,十二歲打完根基進入下階九品,若是有好的引氣訣一般修煉個三年也就可以達到上階一品的境界了,之後若是不出意外,十七、八歲突破先天那也是必然的事了。

    但是葉軒奪舍的這具軀體,如今快十五歲了,卻還是下階九品,這就讓他有些疑惑了。按道理說,這軀體根基打得極其牢固,畢竟是大世家的孩子,比他當初早先那具軀體要強上不少,可境界還是沒有提升上去,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原身體的主人是一個天資愚鈍的傢伙了。

    當然,也有可能和他修煉的引氣訣太爛也有關係。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得出,白玉王朝的世家子弟和天元大陸真正的名門豪族、宗派子弟的差距了。

    以陸家為例,只有核心弟子才可以修煉陸氏引氣訣和聽風劍法。而要成為核心弟子,那麼除了天賦之外還需要經過一些審核,例如對家族的忠誠度等等,這些方方面面的考驗下來,要浪費掉多少時間,那是誰也說不清的。

    更何況,在沒有成為核心弟子之前,這些族人修煉的引氣訣和武技那也是五花八門,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

    而那些名門宗派、豪強世家卻並不是如此。縱然同樣會有一些忠誠度的考核和檢驗等等,但是他們給弟子修煉的引氣訣卻是統一的,只有修煉同樣一門功法,那麼其進境的快慢才可以成為天賦高低的判斷標準。

    若是天賦夠好,對家族、宗派又足夠忠心,那麼自然會有更好的功法學習,同樣也會有更好的待遇。

    想及這裡,葉軒也只能無奈的歎氣了:按照正常情況來看,修煉陸家引氣訣的話,天賦好些的弟子,二十歲左右達到上階一品是沒什麼問題的了。

    但是他葉軒擁有比陸家引氣訣更好的引訣功法,若是因為尋不到一處地脈而卡死在這一關,無法在二十歲前突破先天的話,那麼他就真的要欲哭無淚了。

    因為這裡面關係到第二個「修煉者一生有三個無法逆轉的過程」,他當年就錯過了這一點,難得奪舍到一具好身軀,他可不願意再錯過一次。

    這不知不覺間,葉軒便來到了寒山的半山腰處,他望了一眼寒山唯一的一處山峰——那裡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山河訣》記載的觀脈術,一共有三種觀法。

    其一是遠望。

    若是一處地域所蘊涵的地脈剛誕生不久,那麼脈象就會呈磅礡之勢,遠遠一望,便可見沖天而起的赤黃之色。

    其二是近觀。

    新脈經過上百年的沉澱、昇華之後,脈象沉穩而內斂,遠望之時只會看到靈氣瀰漫而無法判斷是否存在地脈。

    這個時候,便只能接近此處仔細觀察,若是有所發現,那麼便會看到猶如星河一般的赤黃地脈噴發出一股股靈氣,洗滌一方地域。

    其三是察勢。

    地脈經過足夠久遠的積累之後,已經不會再噴發出靈氣,而是會開始濃縮起來。這種地脈稱之為老脈,不再現於表面,而是會隱入地域之下,尋找起來極其麻煩。

    葉軒此刻想運用的手段,便是察勢。前兩個方法他都使用過了,除了這看不透的寒山之外,附近其他高山都沒有地脈存在。

    自從開始修煉《山河訣》,學會觀脈術後,他至今也只用過兩次察勢的方法而已。

    如今卻是第三次。

    運用察勢,不像前兩個方法那麼簡單,這是一門和地勢、風水有點關聯的方法。需要依靠修煉者自身的經驗和眼力來判斷,所幸葉軒研究《山河訣》和各種風水學、地勢學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所以這一點倒不會難倒他。

    只不過看得出是否蘊有地脈,以及地脈的源頭在哪,這可是兩個概念。

    要吸納地脈靈氣,就必須找到地脈的源頭才行。

    但是無論是察勢還是找地脈的源頭,至少都必須站在高處才行。

    這也就是葉軒為什麼一定要爬上寒山的山峰的原因了。

    只是等他好不容易爬上寒山的山峰,觀察著整個寒山的山脈走勢時,臉上卻是流露出了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