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迷離經

第一卷 回歸混沌 第三十九章 准聖初期(下) 文 / 青衣小廝

    除前排六人之外,剩下的紅雲和鎮元子,還有帝俊和太一等一干妖族則一開始就眉頭緊鎖,到後來更是在那裡大睡起來,卻是白白浪費了這次聆聽大道的機緣,帝俊太一尚且如此,其他人則更是不堪。

    鴻鈞剛開始講道便只覺是一片雲裡霧裡一般,如同天書一般,完全不懂。就是上次鴻鈞所講的基礎尚且有不少地方聽不懂,更何況這次所講內容要高深的多,已經完全超出他們理解的範圍了。[.]

    倒是后土,一個人默默地站在後面,雖然因為巫族不生元神,完全聽不懂,但后土卻把鴻鈞所講內容銘記在心,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后土的求道之心卻要比其他人堅定的多。

    眾聽道者也是覺得天路漫漫,何處是頭啊,成聖更是似乎成了幻像一般虛無飄渺,不過眾人雖然不懂,卻在聽道的過程中,能明顯感覺到自己道行正在提高,就是睡覺之人也是如此,等他們醒來發現自己道行提高後,一個個直歎鴻鈞講道果然非同一般,也一個個因為白白浪費了聆聽大道的好機會,垂胸不已。

    而張迷則跟其他人完全不同,他本來的道行是在場聽道者中最高的,鴻鈞所講的准聖之道對張迷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如不是他不知斬屍妙法,恐怕早已突破到准聖。張迷的境界早就到了,差的只是臨門一腳,而鴻鈞所講的斬屍之法正是這臨門一腳。

    只見當鴻鈞講到斬屍之道時,只見張迷頭頂突然衝出一半畝大小的慶雲,在慶雲之上一道道太虛仙光縱橫交錯,交相輝映,織成一片絢麗多姿的畫卷,在這畫卷中有三朵水藍色的蓮花顯得特別的顯眼,正是張迷的頂上三花。

    常人修至金仙,凝結三花,在大羅金仙之後,三花都是金色,而張迷的這三花竟然是三朵的水藍色的蓮花,竟然跟度虛幽蓮長的一般無二。

    只見張迷的慶雲突然間如同滾滾沸騰熱水一般,又如驚濤駭浪般跌宕起伏,一道道太虛仙光在雲氣中劇烈翻滾,三花在太虛仙光的衝撞下劇烈搖動,似乎隨時都被被暴烈地仙光撞碎一般。

    而張迷週身的氣息也漸漸地飄忽不定起來,一會如和風細雨,一會是安然若素,一會又狂躁不安,突然,「彭」的一聲巨響從張迷的慶雲中傳出,只見慶雲上其中一朵蓮花突然間炸裂為一團水藍色的光團。

    張迷此時似乎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整張臉都為之扭曲起來,只見那藍此色光團在張迷慶雲上不斷翻滾變形,同時紫霄宮內的靈氣瘋狂般湧入張迷慶雲中那團水藍色光團中,吸收了足夠的靈氣之色,那水藍色光團的變化也逐漸快了起來,並逐漸形成了一個人形,看其身形,卻是跟張迷有些想像,就在即將完全成形之際,似乎是吸納靈氣的速度有些跟不上了,那人形的光團竟然有些不穩定起來,似乎要向四周散開,在慶雲中劇烈波動起來。

    頓時眾人只覺一**劇烈的波動從張迷慶雲中傳出,坐在張迷身旁的准堤差點被這股強大的力量直接掀翻了,幸虧座下的蒲團及時發出一股力量護住准堤。

    像三清女媧接引和准堤他們座下的蒲團,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張迷的力量影響,但是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坐在他身後的正是紅雲鎮元子還有一干妖族,這幾人原本是在睡覺,這突然的橫禍讓幾人根本就無法防備,直接被強大的力量掀翻了幾個觔斗。

    張迷此時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只見張迷的面容已經完全扭曲,根本就看不出是張迷的樣貌。由於吸取靈氣的速度跟不上,那水藍色人形光團也變得越來越暴烈起來,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炸裂開來。

    這時,鴻鈞似乎發現了張迷的不妙,也停下了講道。看到張迷的情況,眉頭一皺,立知張迷的情況不妙,臉色一肅,只見鴻鈞伸手向張迷一指,在張迷的頭頂憑空一朵朵碗口大的金花,落入張迷的慶雲之中,這金花一進入慶雲,立即就被那團水藍色光團吞噬一空。

    得到道祖的金花的相助,那水藍色光團很快便穩定了下來,有了足夠多的靈氣供應,那團水藍色光團的變化也加快了許多,只是一會功夫,那水藍色光團便已完全凝成實體,一個頭戴如意冠,身穿藍色道袍的年輕人,長得眉目清秀,緊閉雙目。

    看其相貌卻是跟張迷長得十分相像,但卻又有些不同。不用說,眾人也猜出這是張迷斬出的三屍的其中一屍。忽然,張迷慶雲中的那個藍袍青年睜開了眼睛,同時一個爽朗的笑聲從張迷的慶雲中傳出。

    「哈哈!」只見那藍袍青年從張迷的慶雲中跳了下來,向張迷行了個禮,道:「見過道友!」

    張迷斬屍成功,也是高興莫名,立即還了一禮,道:「你我本是一體,何須多禮!」

    那藍袍青年聞言微微一笑,又跳上張迷的慶雲,閉目靜修起來。自此張迷終於成功斬去的是自身的執念,成就准聖。

    此次張迷斬屍也是一波三折,原本是不會發生這種危險的。可是張迷太著急了,還沒等那三花所化的水藍色光團積聚到足夠的力量,便強行化形。如果不是鴻鈞出手相助,恐怕張迷少不得要元神大損。

    張迷能順利斬去自身,也是他的緣份,對其他人來講,最難斬的可能就是自身了,但對張迷來講,要斬去自身卻是不難。要知道自身,就是隱藏在心靈深處的執念。

    而張迷此人素來心無牽掛,遇事也隨遇而安,到現在也沒有特定的目標。屬於那種得過且過,胸無大志之人。在沒修行之前他父母就遭遇車禍,這後整個人便了無牽掛,所以他才能在靈氣稀缺的後世,用了不到百年就能修到飛昇。

    而對他人來講不是太難的善惡二屍,對張迷來講卻是有些困難,張迷本身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也非那種大善之人。他的性格似乎逐摸不定,整個人亦正亦邪,對這樣的人來講,想要斬去善屍也好,惡屍也好,都是有一定的難度。

    斬去善屍也好惡屍也好,都需要極大的引出此人內心的善念和惡念,而像張迷這樣的人,卻因為很難讓他大善或者大惡,所以很難引出他的善念和惡念,常人變得很容易的事情,到了他手中卻相對變得很難。

    張迷收回慶雲,向鴻鈞行了個禮道:「多謝老師出手相助,是弟子太過急躁,太急於求成,原本是不會發生這種危險的。唉!今日如果不是老師最後出手相助,弟子恐怕早已元神大損,永遠跟大道無緣了。」

    張迷的成功斬屍,在紫霄宮眾聽道者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一個個向張迷投去了或羨慕或嫉妒或是憤恨的眼神。老子還好,此人一向極善隱藏,不曾表露出一絲一毫的情緒,像極了沒成聖前的鴻鈞,這種人才是最危險的,俗話說的好,會咬人的狗不叫。

    只是淡淡地說了幾句恭喜之類毫無營養的話,而通天為人向來直爽,說話直來直去,心裡雖然很羨慕,但卻沒有嫉妒之心。而元始則一向以盤古正宗自居,張迷從其眼神中看出了極度的嫉妒之意,隱隱間帶著一絲憤恨。

    張迷只是心中暗暗冷笑,對於紫霄宮內一干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帝俊和太一在看向張迷的時候,眼中寒光閃爍,內含殺氣,顯然張迷的突破在他意料之外,對他的計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嗯!」鴻鈞點點頭,目光掃過底下的眾人,淡淡地道:「下面接著講道。」

    張迷的斬屍,讓紫霄宮一眾聽道者感到了一股強烈的危機感,特別是坐在第一排的其他六人,就算鴻鈞所講大道再玄奧,聽不懂也要聽,就算聽不懂也要努力把它記在心裡,留著回去好慢慢參悟,總有一天能參透的。

    在這最後的一千年裡,也詭異的竟然沒有人再睡覺,一個個全受了張迷斬屍的刺激,努力聆聽鴻鈞所講大道,希望自己能有所領悟,成為繼張迷之後第二個成功斬屍之人。

    而張迷在斬屍之後再聽鴻鈞所講大道,發現又跟之前完全不同了,斬去了心中執念之後,似乎對於大道的理解一下子透徹了許多,以前有什麼不懂之外,現在只要回想一下就明白了。

    正當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之際,這鴻鈞又停了下來,讓眾人猶如一根魚刺卡在喉嚨,吞不進又吐不出,說不出的難受。鴻鈞望著台下眾人,淡淡地道:「此次講道已有三千三百三十年,爾等可有所悟?」

    只見老子向鴻鈞行了個禮後,開口問道:「老師,不知以力證道,斬三屍證道,和功德證道,三者之間孰優孰劣?」

    「這成聖之路莫過於這三條,上選為以力證道,即以自身高深的法力與修為強力證道,此法成聖後法力最強,也最為艱難,不但需要強悍的肉身,也需要強大的元神,兩者缺一不可;中選為借先天靈寶,寄托三屍,再斬去三屍,所用靈寶越是厲害,所斬屍也越厲害,等善惡與自身皆被斬去,自然成道,此乃為師參悟造化玉碟後所創;下選則為功德證道,是以大功德證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