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傳奇---呂不韋 文 / 焚身
ps:發一些呂不韋的資料.這篇文章非常好,值得一看的!
呂不韋乃戰國未期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城西南)人,原為「家累千金」的「陽翟大賈」(陽翟在今河南禹縣)。以經商的手法從政,無怪乎其「職業經理人」做得很成功。
呂不韋還堪稱是風險投資家的典範。其在趙國邯鄲經商時,結識了在趙作人質的秦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呂不韋覺得此人「奇貨可居」,並且「澤可以遺世」。於是拿出五百金送給處境困窘的子楚。關於趙姬的故事,一種觀點認為,子楚好色,見到呂不韋的小妾——美艷的趙姬,也不在乎她是否懷孕在身,而據為己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呂不韋蓄謀已久,故意用已懷有自己身孕的趙姬引誘子楚。之後,趙姬生下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不過按《史記》的觀點,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如果呂不韋以自己寵愛的小妾作誘餌,這樣的風險投資儘管成功,但手段未免令人不齒,按時下流行的說法,實屬性賄賂行為,應該按照商業賄賂嚴厲查辦。
呂不韋又買通秦孝文王的寵妻華陽夫人,使孝文王立子楚為太子。公元前249年,秦孝文王死,子楚繼位,稱秦莊襄王。莊襄王任呂不韋為相國(丞相),封為文信候。呂不韋的風險投資進入收穫期,並步入「職業經理人」生涯。子楚在位只三年就死去,公元前246年,年幼的政繼位,仍任呂為相國,稱「仲父」,食邑有藍田十二縣,賓客三千,家僮萬人。
呂不韋的一生成就主要表現在其「職業經理人」(相國)方面。在秦莊襄王時期和秦王政的前幾年,呂不韋抱著「欲以並天下」的心願,以「戰略併購」來實現規模擴張和持續發展。滅東周,取得了韓國的成皋、鞏,置三川郡。接著又北定太原,攻魏高都、上黨等地,置太原郡。攻魏酸棗、燕、虛、雍丘、山陽二十城,置東郡。秦國的版圖迅猛擴張。
呂不韋深知「戰略併購」的成敗取決於一國背後的經濟實力,體現了其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良好的預知力。呂上任後,迅速將秦國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現有資源組織起來,以支持前線的戰爭,使秦國在稍事休整後就恢復了大規模長期作戰的能力。呂還知道,兼併戰爭必須要趁熱打鐵,不能給對手喘息的機會,而秦的強敵——趙國正是被秦不停息的軍事打擊活活拖死了。
呂不韋在還未完全消滅六國時,就已著手兼併統一後的「企業」(國家)整合,深知要用一種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來統一來自各方的「員工」的思想。由於意識形態領域裡的差異,六國必然在長時間裡保留著原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這些不同於秦人思想的離心力,對秦的統一危害極大。為了安撫六國民眾的精神,呂不韋決心建立一個包容性很強、兼采各種哲學思想的學術體系,來指導秦統一後的政治、文化、思想工作,以適應秦武力兼併六國後精神仍然分離的統治需要。從而就有了《呂氏春秋》。
在呂氏春秋的編寫上,再次展現了呂不韋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創造力。首先,戰國時學術思想解放,「百家爭鳴」。而呂卻有著要求思想統一的傾向,實在與眾不同。其次,呂不韋出身商人,要想自己搞出象老子等人那樣的學術專著,應該沒什麼可能。所以呂不韋要門下客人,個個著其所聞,綜合百家九流之說,最後彙編成書,名曰《呂氏春秋》。呂不韋可稱得上是歷史上最早的主編了。再次,呂不韋開啟了為自己產品做廣告、並取得巨大成功的先河。為了宣傳《呂氏春秋》及其兼收包容的思想,呂將《呂氏春秋》在咸陽最繁華的市門發佈,懸千金於其上,聲稱如有人能增刪呂氏春秋一字就可以得到一千金。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來。這個廣告大獲成功,《呂氏春秋》在各國廣為傳誦,呂不韋的治國思想也得到了宣傳。使得各國的百姓和士人在呂不韋描繪的統一後的富裕穩定的生活十分嚮往,為秦能夠最終統一六國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輿論準備。
呂不韋有應付突發事件、重大事故的控制力、應變力和協調力。在發現關中引涇入洛干渠的水工師鄭國是韓國「疲秦計」的間諜後,嬴政接受舊臣建議,下「逐客書」,盡行驅趕在秦國效力的山東士子。此時呂不韋公佈《呂氏春秋》,並有被驅趕的李斯上《諫逐客書》,從而讓嬴政收回逐客令。秦國又一次從危機中走出。這充分表現了呂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危機處理和危機公關的能力。
因相權和王權的矛盾加劇。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免去了呂的相國職務,後又下令將其遷往蜀地。不久,呂『自殺』於蜀。
《四庫全書總目》評價:「不韋固小人,而是書較諸子之言,獨為醇正。大抵以儒為主,而參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與孔子曾子之言……論者鄙其為人,因不甚重其書,非公論也。」大概是因其搞性賄賂等,故將呂歸為小人。但《呂氏春秋》以儒家為主、兼收並蓄的包容思想對於建立統一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可惜志未申而身先死,秦則終因暴政而速亡。但漢興起後,吸取亡秦教訓,王霸並用,崇尚無為,與民休息,許多方面正是吸取了《呂氏春秋》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