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昏君

第一卷三千佳麗 第44章皇上馬屁要狠狠拍 文 / 笑輕塵

    第44章皇上馬屁要狠狠拍

    顧昔韻嗔道:「小玉,今天你怎麼啦,說一半停一半的,想氣死我啊?」

    小玉道了一聲不敢,忙把留香居裡發生的事兒一一說出,葉天的這些事兒,她也是替小姐上街買東西時聽人議論的,她是顧昔韻的貼身丫環,自然知道葉天與她家小姐想合作的事兒,對葉天的事當然留心。

    八卦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越傳越誇張,越傳越邪乎,葉天已被誇大成了文曲星下凡,月老轉世,但凡女子,都會情不自禁的喜歡上他……

    當小玉說到獨創行體的事時,顧昔韻面現驚容,無風不起浪,大街小巷都這麼流傳,這位葉公子當真是滿腹經倫,才高八斗?

    不過,什麼月老轉世,她忍不住哧的失笑出聲,嗔道:「什麼月老轉世,淨瞎說。」

    小玉卻道:「小姐,是真的,還有人編成了評書,叫……嗯,《五鳳朝陽》,說的便是葉公子與留香居四位花魁,還有白綾的趣事兒呢。」

    「五鳳朝陽?」顧昔韻的俏面上流露出頗為古怪的表情,頗為不滿的哼了一聲,「他倒是好本事,半天就跟那五個騷蹄子勾搭上了。」

    小玉一怔,一雙妙目投注在小姐臉上,俏面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小姐這是怎麼啦?說話的語氣兒怎麼讓人感覺帶著酸溜溜的醋味兒?難不成,小姐也喜歡上了葉公子?

    顧昔韻根本沒注意到小玉古怪的目光,她是不大相信,可連評書都出來了,這事兒**不離十了,不知怎的,心裡頭突然湧起一股空蕩蕩的失落感覺,就好像丟了什麼重要東西似的,讓她感覺有些不舒服。

    這一夜,她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迷迷糊糊之際,才發覺天已大亮。

    本來感覺有些睏倦,想睡個懶覺兒,可心裡頭好像有什麼東西堵著,讓她感覺不舒服。

    精心梳理一番後,她帶著小玉上街,直奔城北宋記茶樓,《五鳳朝陽》就是長居宋記茶樓的李老先生編評的,她倒是想聽一聽某人的風流韻事。

    到了宋記茶樓,顧昔韻才發覺,茶樓裡早就擠滿了人,都在坐等李老先生講評《五鳳陽》。

    這年頭,喜好八卦的大有人在,何況風月趣事?留香居的五位花魁艷名紅遍皇城,誰人不知?這等風雅趣事,讓人津津樂道。

    好在顧昔韻有錢,花個五兩銀子,便買到了一個好位置,邊品茶,邊聽李老先生評說《五鳳朝陽》。

    葉公子與五位紅牌花魁的風流趣事,李老先生說得頭頭是道,彷彿他就是葉公子本人一般,而在座的客人更是聽得津津有味,紛紛拍手叫好,顧昔韻的心裡卻滿不是滋味兒,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她仍然堅持聽了半天。

    聽完李老先生的《五鳳朝陽》,顧昔韻讓人四處打聽,葉天在留香居裡獨創《滄海一聲笑》已經流傳出來,許多人爭搶拓印,拿回家收藏,許多士子更是臨摹行體,一時間,行體字廣為流傳。

    顧昔韻花了十兩銀子,購到了《滄海一聲笑》的拓印版與曲譜,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皇宮,金鸞殿。

    葉天端坐龍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隨後處理政事。

    今天可是喜事連連,漠北連繼傳來八百里加急塘報,內閣首輔張廷登張閣老以和談為名,成功的拖住了金國大軍七天,現已安全退回鎮陽關。

    武功侯常青山趕到鎮陽險關後,立刻集結大軍,兵分數路,按照既定的作戰計劃,一路佯攻雲陽關,一路解雲舞關之圍,並成功把鎮陽險關外的所有老百姓撤回關內。

    金國兵馬大元帥突裡刺錯失良機,惱羞成怒,揮軍狂攻鎮陽險關,武功侯常青山坐鎮險關,率全城軍民奮力抵抗,打退金軍十數次狂攻,雙方皆有損失,但鎮陽險關固若金湯。

    北方災區,欽差大臣譚江民持上方寶劍巡察監督,各洲府衙開倉放糧,全力賑災,不敢有絲毫大意。

    據譚江民傳回的奏折,災區外圍的賑災工作做得挺不錯,逃荒的災民大多得到臨時安置,他目前正往災情最嚴重的幾個洲府行進。

    這可謂好事連連,葉天大為滿意,誇獎了一番,話鋒一轉,問道:「眾位卿家,外頭風聞惜花公子有天經地緯之才,國之棟樑,可有此事?」

    「皇上,確有此事。」有兵部尚書獨孤晉出班奏報,「臣還拓印了惜花公子的《滄海一聲笑》,特獻與皇上。」

    天經地緯,那是形容才華,宰相才有的級別,那個惜花公子縱是有大才,但也還不夠這個級別,在朝為官的清流名士,不是金科狀元郎,也是榜眼探花,才高八斗,滿腹經倫?

    一眾大臣紛紛在心裡咒罵,獨孤尚書好不要臉,搶先一步討好皇上,平時連個屁都不放,近來可是頻頻異動,搶出風頭吶。

    有太監把兵部尚書獨孤晉遞上的拓印版呈獻皇上,葉天裝摸作樣的看了一陣,然後命小太監往下傳遞,讓一眾大臣閱覽。

    兵部尚書獨孤晉道:「皇上,《滄海一聲笑》一反所知的音律常識,曲調新奇流暢,氣勢雄渾磅礡,蕩氣迴腸,可謂驚世神曲,行體銀筆鐵勾,剛烈磅礡,極有風骨,已具大家風範,臣等佩服,惜花公子可謂百年難得一出的曠世奇才。」

    獨孤家族是世家大族,皇城裡發生的事自然一清二楚,他又是當朝國丈,兵部尚書,寶貝女兒獨孤瑾入主東宮的呼聲極高,對後宮發生的一些事情,也頗為瞭解。

    與寶貝女兒的幾次詳談,結合朝中近期的變化,他完全能夠確定,皇上真的變了,只從他處理一些朝政的英明決斷,頗有一代明君的雷厲風行。

    當然,也有一些習性還沒有改變,相反,更有變本加厲之態,那就是好色,甚至有些胡鬧。

    堂堂一國之君,竟然跑到青樓尋花問柳,風花雪月,胡鬧一通,還算好,沒鬧出什麼丟臉的出格事來。

    他還弄不明白皇上扮這個惜花公子有何用意,也許純粹是為一博美人開懷一笑,雖然有些胡鬧,不過,總體來說,對朝政國事並無什麼影響。

    他亦沒想到平時昏庸無能,只能飲酒作樂,荒『淫』無度的皇上竟有如此驚世文采,當真令他大跌眼鏡。

    咳,這年頭沒有眼鏡,眼珠子跌落倒是有。

    獨孤晉一時猜測不出皇上弄這個惜花公子有何用意,雖對皇上的好色有所不滿,幸好沒有冷落瑾兒,只要瑾兒得寵,他弄多少妃子都沒關係,何況,皇上後宮,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也是很正常的事。

    既然皇上胡鬧,在不傷國體的前提之下,他順著皇上的意思,暗中狠拍皇上的馬屁,何樂而不為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