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帝國雄心

第八卷 揮毫,史詩畫卷堪落筆 第112章 立場 文 / 天空之承

    第112章立場

    隨著歐洲戰火的平息,1943年的新年本該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度過,然而發生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爆炸事件卻令人震驚,高達數百人的傷亡是自1918年以來意大利本土未曾出現過的。事件的後續同樣令人瞠目結舌:次日上午,墨索里尼政府即對外宣佈,兇手已供認系受沙特阿拉伯高層指使,目的是在意大利國內製造大規模混亂。

    儘管在最基本的邏輯上還存在不少疑點,而且兇手和供詞都只是意大利政府單方面的說法,然而就在1月2日當天稍晚,意大利政府便對沙特阿拉伯王國發出了最後通牒,通牒的要求十分苛刻,包括由伊本.沙特國王親臨意大利向死難者家屬致歉、支付巨額賠償以及緝拿幕後指使者並移交意大利進行審判等等。這些條款很自然地讓人們想起了1914年斐迪南大公遇刺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那場浩大而殘酷的戰爭將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其中,造成了853萬軍人和1260萬平民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1863億美元,給整整一代歐洲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一次,人們來沒來得及為和平而奔走呼籲,停泊在紅海的意大利戰艦便於1月2日深夜對吉達、延布這兩座沙特阿拉伯港口進行了炮擊,重巡洋艦輸出的猛烈火力使兩座港口陷入了火海,即便在上百公里之外都能夠看到被烈焰映紅的夜幕。這一晚,連同外國商人、僑民和小部分外交人員在內,共有十餘萬人受意軍炮火的襲擾,死亡和受傷者不計其數。消息一出,意大利政府又一次作為「野蠻」和「暴虐」的代名詞登上了各國報刊的封面,埃塞俄比亞戰爭中的殺戮與毒氣、阿爾巴尼亞的恃強凌弱又重新從記憶深處浮出,人們不禁要問:這個世界就任由邪惡與強權肆虐?

    德國,柏林,帝國總理府。

    用於舉辦外事接待、高級宴會的大廳裡人頭攢動,脖掛相機、手捧記錄本的記者們或是好奇地打量這恢弘的建築,或是不住地交頭接耳。大廳周圍執勤的衛兵們身姿筆挺,雙手置於後腰,以嚴峻冷漠的目光注視著這些滿腦子問題的新聞工作者。

    「總理來了!」有人輕喊一聲,大廳裡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只見德意志帝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腦級人物以一身簡樸的灰褐色衣裝和輕快堅定的步伐走到台前,在不借助麥克風或其他擴音設備的情況下,以洪亮的嗓音宣佈道:「對於前日發生在意大利羅馬的爆炸案和昨晚發生在沙特港口的炮擊事件,德國政府深表遺憾,並對受難的生命致以哀悼!」

    片刻的沉默,大廳裡只有鎂光燈砰砰作響的聲音。

    「對於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王國之間的爭端,德國政府在給予高度關注的同時,希望兩國首腦能夠本著和平、寬容的原則協商解決問題,並願意無條件擔當調停第三方!」

    簡短而明確的官方表態之後,羅根開始接受記者們的自由提問——這樣的新聞招待會本可指派宣傳部長或是內閣代表負責,但考慮到德國與意大利的戰時同盟關係,他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重新擺明立場,尤其是要向世人展現戰後德國新政府處理國際事務的成熟和文明手腕。

    一個佔據前排位置的中年男記者最先獲得提問機會:「請問總理,若是沙特拒不接受或僅能部分接受最後通牒,德國政府是否會阻止意大利付諸武力?」

    羅根迅速回答道:「作為客觀中立的第三國,我們跟全世界渴望和平自由的民眾一樣,希望這件事情能夠以非戰爭的手段最終解決!同時,我們絕不會以任何理由干涉別國內政,我們只能以外交手段從中斡旋!」

    德國總理的話音剛落,那名中年男記者便以極快的速度續問:「這麼說,如若意大利入侵沙特阿拉伯王國,德國政府不會從政治和軍事上進行阻止?」

    這個問題依然在羅根的意料之中,他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政治上,我們將保持中立的立場;軍事上,我們不會向交戰的任何一方提供援助;外交上,我們仍會積極努力,力爭促成雙方協商解決爭端!」

    緊接著,一位資深的漂亮女記者提問道:「尊敬的總理閣下,我們都知道沙特和意大利存在巨大的實力差距,若是有一方違反海牙公約和海牙宣言,以至於在這個西亞國家出現諸如屠殺平民、使用毒氣武器等情況,德國政府是否會採取相應的措施?」

    雖然沒有直言,但人們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矛頭指向有過「惡劣前科」的意大利軍隊。儘管意大利政府是1899年和1907年兩次海牙和平會議的簽約國,但他們仍在30年代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使用了違禁武器,針對土著居民的屠殺事件更是遭到了外界的廣泛抨擊,縱然如此,意大利政府和軍隊領導者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制裁。

    「當然!」羅根答道,「眾多周知,德***隊在過去的三年中,哪怕是局勢最危急的時期,也沒有動用過毒氣一類的違禁武器,且嚴禁軍官和士兵侵犯、傷害普通平民。對於任何違反海牙公約和海牙宣言的行為,德國政府都將毫不猶豫地予以批判和摒棄,並向國聯申請國際制裁!」

    以目前的世界格局,所謂的國際制裁併不能阻止戰爭的發生,但對意大利這樣非常依賴進口的國家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緊接著,一個輕微禿頂的中年男子問道:

    「如若戰事爆發,德國政府是否會暫停與意大利的經濟合作?」

    經濟合作涉及範圍甚廣,以1940年和1941年德意之間的貿易情況來看,德國處於順差的有利地位,而且隨著歐戰的結束,從軍火市場抽身的大量德國資本正以合法方式「入侵」周邊國家,中止德意之間的經濟關係固然會對意大利的軍事造成制約,同時也會損害德國自身的經濟利益。於是,羅根非常含糊地答道:

    「屆時我們的內閣和國民議會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和表決!」

    另一位又瘦又黑的中年男子問:「尊敬的總理,德國是否會向沙特派遣特別觀察員,如若派遣,他們是將隨同意軍行動,還是站在沙特軍隊的角度進行觀察?」

    這是一個專業且能夠以小見大的問題,羅根想了想:「在過去五十年中,德國對每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都予以了相應的關注,日俄戰爭時期,我們的觀察員隨同俄軍行動;在中日戰爭中,我們同時向雙方軍隊派遣了觀察員;如今的美日太平洋之戰,我們也派遣了一定數量的觀察員。就我個人的理解,德國向交戰哪一方派遣觀察員,與最終哪一方會獲得勝利並沒有任何關係,畢竟我們的觀察員是恪守職業道德的,絕不會向另一方透露任何軍事信息,哪怕他們出價再高!」

    這番話引起了小範圍的笑聲,也化解了小部分專業人士在這個問題上的糾結。

    「總理閣下,有消息說您準備前往意大利與墨索里尼總理當面會談?」又一美女記者提問說。

    有了前一個話題,羅根的語氣稍稍放輕鬆了一些:「作為對墨索里尼總理訪問德國的感謝,我本來就有回訪意大利的安排,而不是因為這次事件特意安排的,至於行程安排……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恕不能相告!」

    大廳裡仍有笑點低的為此而笑,但更多人是在敬業地拍照和記錄。就在招待會臨近結束時,一位從長相上看有黃種人血統的男記者問:

    「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組建歐洲聯合艦隊的計劃是否會相應推遲?」

    「不會!」羅根的回答似乎讓提問的記者感到失望,他有意停頓了一下,繼而解釋道:「組建歐洲聯合艦隊的宣言中明確約定,這支聯合艦隊將用於捍衛歐洲和平,保護歐洲各國民眾的共同利益,屬於防禦性質。即便現在我們已經集結了各國艦艇,也絕不會用於一場進攻性的軍事行動,更不會用於同一個連像樣海軍都沒有的國家作戰!」

    最後的慷慨陳詞贏得了小規模的掌聲,而在接著回答了兩個事實而非的問題之後,羅根宣佈招待會結束。不過,年輕的內閣總理並沒有像其他政要那樣要麼強硬地控制新聞媒體,要麼盡量減少與公眾媒介的接觸,而是走下發言台與幾個相熟的記者握了手,並以私人身份和他們閒聊了幾句。談及發生在羅馬的惡性爆炸時間,除了對死難受傷者表示同情,他坦言暴力手段只會加深仇恨而不能解決問題,但也不能僅憑一些表面現象來判斷孰是孰非。至於迫在眉睫的軍事衝突,他覺得意大利這樣的軍事強國應該有和大國地位相符的氣度,而擁有一位開明君主的沙特阿拉伯王國也不是輕易任人擺佈的軟柿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