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揮毫,史詩畫卷堪落筆 第55章 亂拳制敵 文 / 天空之承
第55章亂拳制敵
在德意志這樣一個嚴謹、刻板並且習慣於循規蹈矩的民族,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要麼被當成傻瓜,要麼是被看作是另類。然而縱觀這個民族漫長而曲折的歷史,能夠左右大勢、成就大業的,往往就是那些敢於打破舊條框約束的「另類」。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一個熱衷於戰爭和侵略的狂徒,常常立足未穩就急於進攻下一個目標,這樣的人非但沒有葬身於窮兵黷武的深淵,反而顫顫巍巍地贏得了一連串的勝利,最終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德意志歷史上最富盛名的腓特烈大帝),精力旺盛,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等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他果斷而英明的軍事改革使得普魯士從默默無聞的中歐小國一躍而成為左右歐洲局勢的強大力量,除了將國家百分之九十的收入投入軍隊建設,更頑強而固執地同時挑戰奧地利、法國和俄羅斯這三大鄰邦,七年戰爭中幾度徘徊於亡國邊緣,憑借智慧、膽量和時運,最終成為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
雖不是根正苗紅的王室繼承者,但阿道夫.希特勒的聲名和影響力並不遜於德意志歷史上的任何一位統治者,短短數年,他將一個經濟瀕臨崩潰的失敗國打造成為歐洲首屈一指、世界絕對一流的軍事強國,當他將波蘭、法國等昔日宿敵一一踩在腳下,建起了一個北至極寒之地、西到比斯開灣、南臨地中海的龐大帝國,世界地圖在他的緩緩展開……
當羅根又一次踏入柏林地界時,他恐怕並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歸入這群獨特的「另類」之中。當然了,只有勝利者才會被後世所歌頌,絕大多數失敗者都無聲地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和以往n次來到柏林有著本質區別,羅根乘坐的既不是飛機也不是火車,更不是某知名品牌的高檔轎車,他的新「坐騎」重達40.56噸,能夠以49.5公里的時速在平整的公路上行駛,正面裝甲可以抵禦88毫米炮從1000米外射來的炮彈,且擁有德國目前威力最強大的坦克炮,更具夢幻色彩的是,以羅根在這款陸戰兵器誕生過程中的作用,以「父」相稱並不為過!
令人滿懷感慨的不僅於此,強大的「五號坦克」目前還沒有正式入役,出現在柏林東南郊的這兩輛還屬於試驗型號,不論是國防軍還是「治安管理者」,眼下還沒有能夠駕馭它們的軍官和士兵,因而從駕駛員到炮手都是「35噸空降坦克」項目的內部測試人員,這些人屬於空軍序列,一度直接歸由羅根指揮,而且在大名鼎鼎的庫麥斯道夫試驗場,他們也見識到了年輕元帥對「金色魔王」海德裡希的正義一擊。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們成為打破僵局的絕對支點——「秘密武器」的臨陣反戈對於立場並不那麼堅定的防守陣營是個極其致命的心理打擊,面對義憤填膺、山呼海嘯的空軍同僚們,面對來自軍隊和民間的維憲呼聲,面對內心地有關正義與邪惡的思想鬥爭,數千名原本被派來阻擊「叛軍」的官兵特別是正規的國防軍士兵,在最後一刻拋棄了臨時國家元首和他各懷心思的幫手們。
於是,跟隨羅根向柏林挺進的隊伍規模迅速擴大。這些人儘管看起來像是一群缺乏組織和紀律的烏合之眾,番號和部署也是七零八落,但他們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實際戰鬥力。在柏林郊區,這支聲勢浩大的「遊行隊伍」出乎意料地獲得了大批民眾的聲援,少數膽大的甚至直接加入到他們的陣營之中。最直接、最關鍵的支持則來自於柏林的衛戍部隊,隸屬於空軍的防空部隊儘管更換了中高級指揮官,但百分之六十的人還是選擇了帶領自己創造了輝煌乃至奇跡的老上司,所剩的百分之四十也大都槍口朝天、置身事外;陸軍官兵中不乏同情支持維憲陣營的,他們中的棄暗投明者不過兩三成,但餘下的也大都識趣地讓出了隊伍,從而避免了軍隊內部相互殺戮的情形再度出現。
在進入柏林市區的道路上,羅根迎來了自己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人品爆發:他遇到了阿道夫.加蘭德,整個國家最富盛名的戰鬥機王牌,萬千軍民崇拜的民族英雄,亦是新一代的偶像人物;他遇到了約瑟夫.迪特裡希,前黨衛軍上將、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指揮官,如今「治安管理者」的本土副總指揮、柏林衛戍司令。「臭味相投」的知己,一起扛過槍、流過血、掉過皮並且贏得過勝利與榮譽的戰友,最關鍵是在正義這個問題上有著共同的價值觀——放在任何一個時代,攻擊首都的行為都是掉腦袋的事情,若是最終敗給了魯道夫.赫斯集團,他們的最終命運也不外乎是怎麼一個死法,但強烈的責任感沸騰了他們的血液,同生共死的氣度堅定了他們的意志,三人毅然決然地登上了同一條船。
加蘭德堅定地站在了領頭的坦克上,用他帥氣的外表和嘹亮的嗓音號召官兵和居民們維護國之根本,迪特裡希的號召力則顯得更為直接,數以千計的「治安管理者」遵照他的指令向遠離柏林中心的郊區移動,一少部分忠實的下屬乾脆直接加入到「敵人」的隊伍當中。
維憲隊伍繼續向帝國總理府前進,穿過滿地狼籍的街道,推倒意義無存的封鎖線,如洶湧澎湃的浪潮無可阻擋地席捲而來。
當帝國總理府那拱形的穹頂出現在羅根的視線中時,指針正指向16時16分。翻看柏林軍民在這一天寫下的日記,可以看到許許多多類似於這樣的開場白:1941年11月6日,陰。漢斯.羅根元帥帶領的維憲軍人進入柏林,一開始雙方並沒有發生交火,直到4點35分左右才從市中心傳出槍聲,隨後還有爆炸聲,而且越來越激烈,可以看到總理府方向出現的濃煙。戰鬥持續了一小時又二十分鐘,當天色完全黑下來的時候,羅根元帥的軍隊已經成功佔領了總理府。據說除了威廉.凱特爾元帥等幾名軍政高官死於戰鬥,臨時國家元首魯道夫.赫斯和他的大部分助手都逃走了,而不是像之前他們所宣稱的那樣戰鬥到最後一刻,他們的怯懦無可挽回地淪為笑柄。有傳聞說如果不是維茨勒本和倫德施泰特這兩位元帥正好離開柏林前往外圍視察並指揮軍隊,柏林的局勢並不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但我想現在說什麼都無濟於事了,歷史終究為德國選擇了《魏瑪憲法》和決議維護它的軍人們……
對於抱著必死決心進入柏林的羅根來說,這場勝利來得如此之意外,以至於當他和他的朋友們站在帝國總理府的陽台上眺望夜幕下的柏林城時,仍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現實而非夢境。
勝利的喜悅並沒有沖昏羅根的頭腦,當新獨裁者的紙老虎外衣被剝去之後,他很快發現隨著千年之都的「易主」,巨大的權力真空成了擺在自己面前的潘多拉魔盒,同時也是一柄無比犀利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既能夠成為通向權力巔峰的台階,也能夠成為埋葬自己的陷阱,而且究竟該何去何從,留給自己考慮的時間很短很短!
審慎的思考中,羅根想到了拿破侖,這位科西嘉小個子崛起於土倫,但他真正的發跡之地卻是巴黎,是一場圍繞首都和政變所發生的戰役。面對成千上萬的叛軍,他以區區200兵力和40門大炮保衛了國民公會,從而獲得了國民公會以及當政的熱月黨人的重用,最終通過霧月政變登上了權力巔峰。
是的,當你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威信征服你的反對者以及和你出於同一戰線的戰友,更不足以獲得多數民眾和軍隊的支持時,你最好老老實實地藏起你的野心,道貌岸然地站在保護國家的位置上,高喊著國家萬歲、人民萬歲的口號,同時將最主要的勝利果實毫無保留地拿出來與多數人分享,哪怕最終的分配方案對你很不公平,也要面帶滿意的微笑。
儘管還有許多事情沒有想妥,但在確定了這一具有本質意義的想法之後,羅根做出了一個在常人看來也許有些過於「大公無私」的決定:通電全國,宣佈柏林已經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遵照《魏瑪憲法》之條款,在新一屆總統、總理以及國防委員會通過公選的方式獲選之前,國家權力將由非臨時增補的原國防委員會委員、國防部長以及三軍總司令所組成的臨時決策機構共同執掌。
作為原國防委員會的候補委員,出奇兵奪取柏林的羅根連同迪特裡希、加蘭德都不在這臨時決策機構的人員名冊之中,也就是說,國防部長馮.博克元帥、空軍總司令凱塞林元帥、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等九人在這本與他們沒有直接關係的事件中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維憲派擔任不讓的領導者馮.博克元帥,在這種局勢下已經無限接近於他的前輩興登堡以及勃勞希奇曾經坐過的位置。
但俗語有云,笑到最後的才能笑得最好,魯道夫.赫斯及其黨羽看似大勢已去,卻並非完全喪失了影響局勢的能力。真正的動亂,還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