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帝國雄心

第七卷 下 第49章 國家尊嚴 文 / 天空之承

    第49章國家尊嚴

    從地圖上看,南北狹長的芬蘭就像是一個用來製造瓜果蔬菜條的大刮子,它相對狹窄的背部就像是這個刮子的握柄,較為寬闊的南部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湖泊,看上去就像是這個刮子的作用部位。在這個潔淨而寒冷的國度,為數不多的鐵路集中在南部沿海,越是往北,交通狀況越是糟糕,到了極北之地,到處都是山林覆蓋的崇山峻嶺,而且一年中至少有五個月為積雪所覆蓋!

    在來到芬蘭之前,羅根認真研究過這個國家的地理條件。一個很明顯的比較:蘇格蘭高地,英國人的最後據點,它本來就已經很讓人頭疼了,可芬蘭的地形竟然加倍的複雜,不要說機械化部隊,就算是步兵也難以穿行——如果這位年輕的德國空軍總司令仔細研讀過另一個歷史時空的北歐戰史,他會發現即便是最精銳的德國山地部隊,在北方戰線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的。客觀公正地說,在1941至1943年發生於芬蘭和蘇聯邊界區域的作戰行動中,德軍山地集群的戰鬥力是最弱的,其次是蘇軍部隊,這兩支領歐洲乃至世界顫抖的現代化軍隊竟被絕對裝備並不出色的芬蘭軍隊硬生生地比了下去,這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幾天來,在芬蘭陸軍總參謀長海因裡希斯中將的陪同下,羅根一行人陸續參觀了赫爾辛基周邊區域的海空軍基地。這裡的港口無一例外印刻著深深的沙俄印跡,資源、人力以及財力都相當缺乏的芬蘭當局無意也無力將它們進行全面的翻修改造。至於這裡的空軍基地,除了少部分是芬蘭軍方在30年代自行構建的,其餘大都是1938年之後由德國政府援助建立的——在這一方面,芬蘭人還是充滿感激的。

    「1939年冬天的寒冷保護了我們的首都,蘇軍曾試圖以破冰船為炮艦開道,但是他們的行動被我們英勇的岸防炮兵所挫敗!」海因裡希斯站在距離赫爾辛基市中心約有十公里的海防要塞說,「儘管我們的炮兵所使用的都是二三十年代的陳舊裝備,射程和威力都相當有限,但我們還是用勇氣解決了這棘手的問題!」

    望著突兀於岩石之上的炮壘,羅根愈發覺得芬蘭是個不可思議的國度,要知道這樣的軍事設施在德國只能算是古跡。縱觀英、法甚至荷蘭、比利時這種小國的海防要塞,無不是半藏於地表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配上大口徑的遠程火炮,並且在周圍部署大量的防空兵器——芬蘭的這種海防要塞能夠熬過蘇芬戰爭,除了歸功於寒冬的封凍,也只能從反面說明蘇聯海軍的薄弱。

    也許芬蘭總參謀長是希望借自己的影響為海防也增添一些新裝備,但經過了這兩天的觀察和思考,羅根已經找準了應有的節奏,他巧妙地評價道:「再好的防禦工事,在技術上也只能保持5到10年不落後於時代,看看法國人掏空國庫構建的馬其諾防線,在現代化的作戰模式面前根本沒有發揮作用!唯有一顆永遠積極進取的心,才能夠讓一支軍隊、一個民族立於不敗之地!」

    「法國人的失敗,更多是歸咎於他們的墮落,他們在技術方面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格勞爾特上將幫腔道。

    「也許吧!」海因裡希斯將軍略顯失落地說。

    曼納海姆那裡一時打不開缺口,羅根不吝從外圍入手,他故意點撥道:

    「在我們看來,當前最有效的海岸防禦除了依靠一支強有力的艦隊之外,還可以通過配屬海岸航空兵來實現禦敵。在英吉利海峽之戰中,我們的轟炸機總共擊沉了49艘英國戰艦,其中包括3艘裝甲堅厚、造價高昂的戰列艦——按照成本計算,我們以區區200萬帝國馬克的代價幹掉了總價超過4000萬英鎊的英國艦隊……這相當於蘇聯海軍全部身家的1.5倍!」

    在這個資訊尚不十分發達的年代,許多信息是通過廣播和報紙傳播的,這自然不包括那些被各國政府列為軍事機密的重要情報。於是,人們只知道輝煌不再的英國皇家海軍在自己後花園的水渠裡丟失了大半的精銳艦艇,只知道無敵的皇冠已經戴在了德國空軍的頭頂,對於戰鬥的過程、戰術戰略的經驗與教訓卻知之甚少。

    同樣道理,蘇芬冬戰期間,德國雖然派遣了一批軍事觀察員前往芬蘭觀戰,但出於各方面的原因,這些人很少能夠深入到戰鬥第一線,因而沒能為德軍山地部隊積累足夠多的寶貴信息,而且很多時候戰鬥經驗唯有過親身經歷才能夠獲得!

    作為芬蘭軍隊總參謀長、曼納海姆的親信,海因裡希斯瞪大了眼睛看著羅根,眼神中充滿了渴望,卻又不知該如何表達出來。

    「有兩樣裝備可以迅速提升海防實力!」羅根伸出兩根手指,「一是雷達,你們很快就會擁有並發現它是多麼的奇妙;二是斯圖卡,這種萬用萬靈的俯衝轟炸機已經衍生了很多種型號,其中使用重磅穿甲彈的對付大型水面艦艇格外有效——它們甚至炸穿過納爾遜級戰列艦的裝甲。我可以說……在如今世界各國的現役戰艦中,沒有一艘能夠躲過斯圖卡的集群攻擊!」

    海因裡希斯乍一聽是很感興趣的,但他的神色很快黯淡下來:「可是……維持這樣一支現代化的海防部隊,軍費開銷是芬蘭政府無法承擔的!正如曼納海姆元帥所說,國家的經濟決定了國家的軍事戰略,芬蘭終究是芬蘭,而不是德國!」

    「這確實很讓人傷感!」羅根故意旁敲側擊道,「誰不想保衛自己的國土和人民不受外敵侵犯呢?換個角度說,我們非常羨慕芬蘭的地理位置,因為從赫爾辛基起飛的轟炸機能夠輕而易舉地轟炸蘇聯首都和重要工業城市,甚至是烏拉爾!我們渴望用一場風暴般的空中戰役摧毀蘇聯的軍事潛力!」

    「只可惜芬蘭並沒有那樣龐大的飛行器,今後大概也不會擁有!」海因裡希斯背起手,若有所思地望著東方,「不然的話,俄國人早就不願看到芬蘭作為獨立的國家存在了——哪怕是付出極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這番話看似很有道理,細細品味卻屬於曼納海姆式的謹慎與消極。羅根意味深長地說:「一個強大的俄國當然可以越過你們的防線向腹地挺進,但一個虛弱的、甚至是分裂的俄國呢?」

    「俄國是一頭可怕的熊,千百年來他們可以消沉、可以低迷、可以墮落,卻不會消亡!就算你們能夠打敗這頭熊,肢解它、分裂它,也許再過十年,也許更長一些時間,他們還是能尋覓到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海因裡希斯話中滿懷憂慮而不是恐懼。

    羅根張了張嘴,卻無法再想出更好的勸服理由來——一個長期以來被強鄰所欺壓的國家,心理上畏懼報復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這正如後世的史學家們對曼納海姆的評價:他首先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其次才是一個同情和支持納粹德國的人,在強大的德國和同樣強大的蘇聯之間,他所採取的策略無疑是明智的,並最終為自己的國家贏得了完整的領土和獨立的尊嚴。

    在臨行前的最後兩天,裡提總統和曼納海姆元帥終於還是認認真真地坐下來與這支規格頗高的德國代表團進行正式會談。為了換取德國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特別是大宗糧食和武器,芬蘭人答應將德國政府非常重視的佩薩莫鎳礦交給德國派出的人員管理,但礦場的警衛工作仍然由芬蘭軍隊負責。此外,一旦波羅的海航運線恢復通航,芬蘭將按照等價原則向德國提供優質木材和各種礦產。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曼納海姆答應接納德國國防軍的軍官和士兵進入芬蘭接受山地軍事訓練,但這些部隊不得攜帶自己的武器入境,且必須接受芬蘭當局的臨時指揮。同時,如若德軍經由挪威北部山區向與之接壤的蘇聯領土發起進攻,芬蘭軍隊將盡最大所能秘密提供物資供應,包括借予山地作戰所需的牲口、馬車和雪橇,並有條件地允許德國飛機使用其北部領空。

    協議一經達成,雙方全權代表即在公文上簽字畫押,交換文件的過程順利結束,看得出來,老邁的芬蘭總統和沉穩的軍隊領袖皆是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但這對於羅根而言卻並不意味著此行已經宣告結束,他微笑著對曼納海姆說:「等到我們拿下摩爾曼斯克的那一天,希望我們的芬蘭朋友能夠重新判斷這場戰爭的意義,為了國家的強盛,也為了國家的尊嚴,與我們並肩奮戰!」

    「如果確實有那麼一天!」曼納海姆看似平靜地回答說,「我們會認真考慮德國朋友所提出的建議!祝你們好運!」

    「也祝你們好運!」羅根禮貌地點頭致意,但芬蘭人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此時此刻,一支肩負特殊任務的飛行編隊已經從位於德國本土的呂根島機場起飛,這些遠程轟炸機將穿過浩瀚的波羅的海,一直深入到芬蘭灣腹地才調轉方向飛往赫爾辛基——這絕密的任務由德國空軍精銳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執行,每一名成員在起飛前都按著軍旗起誓:有生之年絕不向外人洩露有關此次行動的任何內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