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下 第33章 狂潮來襲 文 / 天空之承
第33章狂潮來襲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蘇格蘭風笛悠揚的曲調總是伴隨著荒涼的山嶺、裸露的岩石和清冽的寒風出現,而這也正是蘇格蘭高地的典型景觀。這地勢起伏、崎嶇難行的高地看似荒涼,可它恰恰是最令現代化軍隊發楚的地形,機械化部隊施展不開,俯衝式轟炸威力大減,後勤補給困難重重,橫掃歐陸的閃擊戰在這裡完全發不上力!
特殊地形的獨特優勢,使蘇格蘭高地成為不列顛北部的天然壁壘和盎格魯-撒克遜人抵禦日耳曼人入侵的最後據點——德軍的持續轟炸和海上封鎖嚇跑了喬治六世和丘吉爾內閣,卻沒能摧垮英**民的抵抗決心。在1941年初期,缺乏兵員物資的抵抗政府軍連續打退了德軍所發起的兩次進攻。在缺乏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作戰,這些勇士所付出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
隨著蘇聯全面進攻的發起,德國人的精力被吸引到了東面,駐守不列顛的德軍部隊規模銳減,而溫莎公爵領導的救國政府雖然得到了相當一部分英國人的支持,他的救國政府軍卻極度缺乏戰鬥意志。在蘇格蘭北部,救國政府軍的巡邏部隊經常在人數不多的襲擊者面前放棄抵抗甚至就地倒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統領不列顛佔領軍的馮.倫德施泰特元帥確信這種局面短時間內難有改觀,遂重新將蘇格蘭北部的警戒巡邏重新交還給德軍部隊。此消彼長,一些地區由於德軍兵力的削弱而變成了「暴動區」,在英國流亡政府的號召與支持下,近5、6兩個月份,英倫三島就爆發了14次大小規模的起義,起義者不但擊殺了當地投靠救國政府的警察和官員,還與前來圍剿的軍隊展開戰鬥。只是由於缺乏外界的直接支援,這些起義無一例外地招致了失敗,一些幸運的起義者還能夠逃往蘇格蘭高地,大部分人則死在了德軍甚至是救國政府軍的槍口之下!
1941年7月22日,星期二。
凌晨4時的海岸線萬籟俱靜,唯有呼呼的海風不知疲倦地吹著。忽然間,一陣低沉的嗡鳴聲驚醒了值守的哨兵,他們驚恐地望著黑漆漆的夜空,可是這個時段既沒有月光也沒有星星,他們竭力睜大眼睛卻什麼也看不到——只一會兒功夫,從遠處傳來的嗡鳴聲就愈發清晰。有人拿起照明彈槍朝著海面射了一槍,波濤起伏的海平面上根本沒有迷途的機帆船,反倒是夜空中閃現出了一個個灰色的斑點!
「空襲!」
穿著英國陸軍制服的士兵忙不迭地搖動著手搖式防空警報器,低沉淒厲的警報聲旋即迴盪在馬裡灣空曠的海岸線上!
灰色的斑點以極快的速度移動著,不到十分鐘的功夫,最前面一批轟炸機就俯衝而下,它們從不足千米的空中投下了成串的炸彈,然而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卻沒有出現。落地的炸彈無一例外地幻化成為巨大的火球,位於海岸線突出位置的洛西茅斯港被點燃了——在黎明的夜空中,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航標燈!
從地圖上看,馬裡灣是位於蘇格蘭高地東北部的倒三角形海灣,它經喀裡多尼亞運河與西北部的洛恩灣相連。在19世紀初期,隨著運河的開通,這片水域對蘇格蘭北部的經濟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隨著船舶技術的進步,遠洋船舶噸位的日漸增大,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造的萬噸貨輪一艘比一艘龐大,不論是馬裡灣和洛恩灣沿岸諸港口還是喀裡多尼亞運河本身都不足以滿足現代化航運的需求,經濟意義和地位自是大不如前,分佈在這些區域的港口也愈漸清冷。特別是遠離主要航線的馬裡灣,昔日的商戶與裝卸工人不見了蹤影,漁民回歸正道,豐衣足食的觀光者成了地方經濟的主要來源。即便是在英**民退守蘇格蘭高地之後,由於德國海軍對蘇格蘭北部水域的嚴密封鎖,冒險駛往蘇格蘭北部的英國船隻也只會選擇近大西洋的洛恩灣停靠,僅有那些小型船隻才會在夜間將物資經喀裡多尼亞運河運往馬裡灣沿岸港口——可若是德軍執意攻下蘇格蘭高地,馬裡灣將成為理想的灘頭據點和補給中轉站!
沉悶的轟鳴聲中,從北海對岸飛來的德軍飛機就像是蝗蟲一般成群結隊地出現在英軍官兵眼前,它們輕而易舉地找到了洛西茅斯,呼嘯著從這座被點燃的港口上空掠過。接下來,英國人為他們眼前的場景震驚了:不計其數的白色傘花在夜空中絢麗地綻放,它們就像是聖誕節當空飄零的雪花,但它們帶來的卻絕非祝福……
天,漸漸亮了。
英國陸軍少尉巴克.瓊斯低著頭、貓著腰,率領他僅有的十幾名部下穿過了一片又矮又稀的灌木叢。視線前方的山丘上散落著好些白色的降落傘,墜在傘下的都是空空如也的背包,這意味著戰力精悍的德國傘兵已經擺脫了最易遭受攻擊的狀態——在許多英**民的觀念裡,自己的國家之所以落入如今這般田地,率先跨越英吉利海峽天塹的德國空降兵是惡魔希特勒的「頭號幫兇」。隨著新裝備的出現,這些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已經不再視坦克裝甲車為自己的絕對天敵,唯有在落地前的這麼一小段時間,他們基本處於任人宰割的狀態!
時而稀疏、時而密集的槍聲正不斷從山丘那一邊傳來,軍人的榮譽感鼓動瓊斯率領他的士兵們勇往直前,但第六感告訴他,離開這片灌木就將暴露在德軍槍手的視線之中。由於兵員的極度缺乏,英國抵抗政府軍不僅徵募了蘇格蘭高地每一名健康的男丁,甚至將相當一部分婦女都編入了作戰部隊,在佔盡優勢的德**隊面前,每一名經過合格訓練的英國士兵都是這個國家希望的火種!
嗚……唔……
變調的嘶鳴聲從空中傳來,抬頭望去,兩架p-40正竭力與雙倍於己的梅塞施密特戰機對抗。這些歷經千辛萬苦從美國購來並運抵蘇格蘭高地的戰鬥機,每一架都是早已搾乾國庫的大英帝國從海外僑民縮衣節食才捐資購買的——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那些仍然堅持著新年的人們已經竭盡所能了!
駕駛這些美制戰鬥機的也許是功勳卓著的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也許是來自美國或者其他中立國家的志願者,他們或許在技術上落於下風,但戰鬥的信念和拚搏的決心卻豪不遜色於德國空軍的精英們。激烈的空戰宛若一場精彩的表演,雙方戰機在空中追逐、盤旋、翻滾,各種花式的動作迷亂人眼,一串串帶有曳光彈的子彈在空中飛快地滑過,只留下淡得幾乎無法辨認的煙痕。突然間,一架bf-109發動機處冒出滾滾黑煙,飛行員再也無法駕馭這批烈馬,只見它無可挽回地向地面墜去,一個黑點及時脫離了飛機,片刻之後,潔白的傘花孤零零地綻放!
風可能將跳傘逃生的德國飛行員吹向遠方,瓊斯無意為了一名德國空軍並不缺少的戰力冒險,當他重新將目光投向前方那片山丘時,山包上有個黑影晃了幾下。
瓊斯把自己的韋伯利左輪手槍塞進槍套,對身旁的士兵說:「把槍給我!」
那是一支在英**隊服役多年的李.恩菲爾德,亦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手動步槍。輕快地推彈入膛,少尉靜靜地瞄向了兩百多米之外的山包,耐心等待著,等待著,然後突然扣動扳機!
只見一個黑影踉蹌幾下,旋即從山包上滾落下來。初升的陽光下,那灰色的作戰服顯得格外刺眼。
啪……啪……啪……
山包上響起了一陣零落的槍聲,瓊斯不慌不忙地完成了再裝填,卻不急於向那些隱約晃動的鋼盔開火。從這裡往北走大約5公里處便是仍然冒著黑煙的洛西茅斯,作為一名經歷過挪威戰役、法國戰役以及本土一系列戰事的老兵,瓊斯猜也猜得到德國人之所以不直接在那裡空降只是害怕傘兵掉入水中溺死——儘管在縱深降落,這些德國佬的真正目標必然是利於登陸的港口!
等待敵人進攻的十分鐘,給人的感覺有時就像是將屁股放在平底鍋上煎了足足十分鐘,那種難熬的滋味對耐心是極大的考驗。山丘那邊的槍聲漸漸減弱,但在耳邊的吵雜聲音完全消失之前,數十名頭戴短沿頭盔、身穿灰色作戰服的德國傘兵出現在山包上。他們的機槍手以極快的速度架設好機槍,憑借高射速武器的掩護,傘兵們敏捷地順著山坡往下跑,散兵隊形雖然能夠避開敵人機槍的阻擊,但在步槍面前卻沒有本質的差別!
瓊斯果斷蹲起,拉栓、舉槍……
砰!砰!砰!砰!
十三秒不到的時間裡,大英帝國的老牌步兵飛快地射出了槍匣裡餘下的四發子彈,對面四個身影應聲倒下。這曾經是一支陸軍的驕傲所在,並且憑借這種優勢多次戰勝了德皇的精銳部隊。時過境遷,一款舊式步槍在新銳的機槍和衝鋒鎗面前黯然失色,在勢不可擋的機械化部隊面前更是宛若燒火棍一根!
在mg34那撕裂亞麻布般的嘶吼中,步槍的清脆聲音被掩蓋了下去,相較而言,布朗式輕機槍緩慢的嘎嘎聲就像是老嫗的步伐,虛弱而缺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