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上 第12章 命運線 文 / 天空之承
第12章命運線
在西方人的觀念裡,12是一個「完全」的數字,一年12個月,奧林匹斯山12位神,耶穌12位傳道者,一英尺等於12英吋,一先令等於12便士,一打等於12個,就連鐘錶轉上一圈也是12小時。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當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提出組建12人的軍事決策委員會時,沒有人對這個數字提出任何異議,但等到需要確定席位歸屬的時候,問題便接踵而至了——陸軍規模遠遠超過了海軍和空軍的總和,因而勃勞希奇堅持陸軍在這個軍事決策委員會中應佔有至少8個席位,剩餘4個席位由海軍、空軍平分,最高統帥部和黨衛軍則被完全排除在這一臨時決策機構之外。
勃勞希奇這一令陸軍凌駕於各軍種之上的建議,自是遭到了除陸軍將領之外的普遍反對,而這其中當屬凱特爾與希姆萊兩人的態度最為強烈。前者堅持最高統帥部應當繼續扮演國防軍決策機構的角色,不僅他和約德爾要列入委員會名單,他本人更應直接出任委員會主席;相比之下,希姆萊的「胃口」顯得更為溫和一些,他僅僅要求軍事決策委員會給奮戰在前線的十餘萬黨衛軍將士一個席位。
按照委員會制的運行規則,席位的多寡也就意味著決策權的歸屬,陸軍不願退讓,空軍和海軍將領們也在為軍種以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爭取。在這個節骨眼上,早已為手無兵權而懊惱的赫斯也試圖插上一腳,要求作為內閣代表參與軍事決策。各方爭吵一直持續到了凌晨,在最高統帥部的會議室裡,煙味和咖啡味混雜,聲嘶力竭的嗓音和佈滿血絲的雙眼讓這些軍政官員看起來更像是菜場裡為了攤位而爭吵的小販,誰也沒有足夠的威望壓制對方。在這期間,出席晚宴的賓客依然被禁足於帝國總理府之內,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能夠拍胸脯保證元首遇刺身亡的消息能夠隱瞞下去——一旦消息傳到前線,後果將會是非常可怕的。在與時間的競賽中,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提出的折中建議最終被多數人所接納,即在軍事決策委員會的12個席位中,陸軍獨佔7席,空軍和海軍各佔2席,黨衛軍占1席,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由全體委員選舉產生。
席位歸屬即已確定,接下來的事情就要簡單得多。經過各方面自行商定,一份12人名單在天亮之前新鮮出爐。陸軍方面,瓦爾特.馮.勃勞希奇領頭,費爾多.馮.博克、漢斯.馮.克盧格、威廉.馮.勒布、威廉.李斯特、埃爾文.馮.維茨勒本和瓦爾特.馮.賴歇瑙六位元帥坐鎮,依然確保陸軍在這個委員會中的優勢地位。令人稍許意外的是,作為德國陸軍最德高望重的元帥,駐守英倫的馮.倫德斯泰特這一次卻被同僚們排除在外——遠離柏林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複雜的權力之爭恐怕才是最根本的因素。
海軍方面,總司令雷德爾擁有絕對的聲望和權威,而在經過了短暫的商量和權衡之後,他們迅速確定了資歷深厚的海軍副司令京特.古澤作為第二位海軍委員,從而擠掉了長期受元首重視並與古澤同一天晉陞海軍上將的威廉.卡納裡斯。至於戰功卓著的呂特晏斯和鄧尼茨,目前還不足以與老將們競爭位置。
相比於陸軍和海軍,空軍的情況就要更為複雜一些。凱塞林是如今德國空軍僅存的元帥,但作為東線空軍司令,他在整體戰略方面是沒有決策權,人事任免權也僅限於有限的範圍之內。與此同時,年輕的空軍總監、空軍總參謀長在戰略方面亦只有建議權,而且獨有戰功、缺乏資歷,在空軍同僚中的威望還很有限。至於新任的航空部長恩斯特.烏德特,其經歷固然頗具傳奇色彩,但職權範圍更多集中在兵器技術和生產方面,在作戰指揮方面沒有任何建樹。正當三選二的抉擇令氣氛陷入尷尬的時候,烏德特做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決定:主動退出軍事決策委員會席位競爭。
日出東方,新的軍事決策委員會首次取代以阿道夫.希特勒為絕對核心的指揮體系成為德國這部龐大戰爭機器的操縱桿。早餐之前,除威廉.李斯特和馮.賴歇瑙這兩位身在前線的陸軍元帥之外,其餘10名軍事委員均在帝國總理府北側的小會議室內出席這一臨時機構的首次會議。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毫無懸念地當選為軍事決策委員會主席,雷德爾以高票獲任副主席,元首遇刺身亡的震驚漸漸淡去,人們開始憧憬自己的新角色——這群一夜之間頭頂光環的人中間,最年長的勒布和雷德爾已經65歲高齡,最年輕的漢斯.羅根才28歲,而個人權力最大的或許要屬41歲的希姆萊,其麾下的黨衛隊組織總人數雖然只有陸軍的五分之一,但這些狂熱的信徒可以為自己的領袖做哪怕違背道德、法規甚至人倫的事情!
出於穩定局勢、避免蘇軍趁勢反撲的相同目的,軍事決策委員會商議後決定,當務之急首先是讓投入全面進攻的前線部隊以較為平緩的方式轉入防禦,同時提高本土以及佔領區駐軍的戒備等級、找回休假官兵,並在柏林、慕尼黑、漢堡和巴黎等關鍵城市與地區實施部分戒嚴。在這之後,由軍事決策委員會主席、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元帥通過全國講話向全體軍民公佈元首的死訊——接下來,在蘇德之間是持續這場戰爭還是以和談結束的問題上,委員們的意見分歧之大,只好將懸念留待局勢穩定之後。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獨裁者的屍骨未寒,軍事決策委員會就已經高效地進行現場辦公了。勃勞希奇以陸軍總司令的名義向部署在東線和南線的各作戰部隊下達了減緩攻勢、就地加強防禦的命令,雖然在持續的進攻之後,這道命令是相當正常的,但若是蘇軍通過某些途徑獲得並散佈元首暴斃的消息,仍可能對德軍各部隊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為了幫助穩固戰局,凱塞林向東線空軍所屬各航空軍下達了繼續對蘇軍縱深實施高強度空襲的命令。德國海軍受納粹思想影響相對較小,而且各主要作戰部隊均以艦艇為單位,易於指揮調動和穩控軍心,所以將在雷德爾的統籌下對蘇軍在立陶宛沿岸的軍事目標實施一次突然攻擊,以達到混淆敵人視聽、分散其注意力的目的。至於目睹了元首遇刺的500多名軍政官員和重要賓客,委員會商議後決定將包括內閣部長們在內的42人送回府邸。在發佈全國廣播之前,他們將由黨衛軍部隊進行嚴密的「隔離保護」。出於安全考慮,剩下的400餘人將繼續安置在帝國總理府的起居室和休息室,儘管在這裡能夠享受到貴賓級的待遇,但此時恐怕沒有幾個人還能夠安下心來享受了!
「這真是恍如隔世的一晚!」
站在帝國總理府東側樓頂的露台上,羅根剛剛點了一根雪茄,他眺望著初升的太陽,寫滿疲憊的臉頰上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語氣中充滿了無限感慨。
站在羅根身旁的新任航空部長恩斯特.烏德特,三個小時前剛剛放棄了進入德**事決策圈的機會,而這十二名軍事委員不僅是後希特勒時代真正的掌權者,更有極大的機會攀上權力的巔峰。沒有人知道烏德特是否曾經想過自己的大度將會成就怎樣一段傳奇——事實上,一段新的傳奇已經誕生了。
「是的,直到現在還像是在做夢一樣!就在昨天的這個時候,我還在想著元首會為我們的新烏拉爾計劃感到高興,現在……」
「沒有了元首的支持,新烏拉爾計劃的實施可能會推遲一些,畢竟這個計劃將佔用大量的軍事資源,而陸軍和海軍的建設同樣需要這些寶貴的資源!」羅根說這話的時候,口氣的失落成分相當淡薄,如果讓他選擇的話,他寧願和元帥們理論爭執一番,也不願意接受一個過於固執和瘋狂的傢伙領導,尤其是在明知他的理智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薄弱的情況下。
「不管怎樣,打敗敵人才是最重要的!」烏德特很是淡然地說道。
「沒錯!」羅根點點頭,繼續抽著自購的優質雪茄。自從打垮英國海軍之後,德國的海上運輸已經逐步恢復到了戰前的百分之四十,除了軍事必需品,包括雪茄在內的奢侈品也開始源源不斷地從地中海、非洲乃至美洲運入。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德國船員們不可避免地要和英國流亡政府的襲擊艦作鬥爭——這與1939年和1940年時的情形恰好顛倒過來,不免讓人感慨歷史的變遷。
「我有種奇怪的預感,德國的命運已經從那一刻起徹底改變了!」烏德特看著朝陽照耀下的柏林城,它正經歷著從平靜到喧囂的自然過程,完全看不出昨晚發生了驚天的變故。
「您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羅根問。
「我也說不清楚!」烏德特轉過頭,臉上「這個國家是振興還是衰弱、是攀上頂峰還是落入谷底,已經不再掌握在某一個人手中了!」